资源简介 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姓名: 一个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黑格尔学习目标 (明确目标,心中有数)知识与技能:1.识记和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援引经典哲学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2.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比较、分析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 运用情景教学,归纳得出教材基本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学习重难点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学习过程【基础梳理】(A级,请快速浏览教材,完成下列内容,并记住它)(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也是 。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二者 的问题;其二是二者 的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依据是 。认为 决定 的,属于唯物主义;认为 决定 的,属于唯心主义。4、认为思维 存在,就是认为二者有同一性,这种观点被称为 论;认为思维 存在,就是否认二者的 性,这种观点被称为 论。(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与实践中___________ 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 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人类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 ;二是 。二者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是 。4、哲学从总体上探讨 的关系。5、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_________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决定着它们对 的回答。【知识扩展】思维:即意识。主要是我们对这个客观世界的反映(或认识),比如观点、理论、方针、政策、计划方案,想法、念头等。存在:即物质。指不依赖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比如说我们所看到的高山流水、房子汽车、书桌黑板、钢笔铅笔等。【问题探究】(B、C级,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下列问题,要认真思考哦)(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堂探究1】形神论战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他把萧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萧子良几次组织人马与他辩论,都被他驳倒。萧子良无可奈何,派人对他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不怕得不到高官,为什么发表这种违背潮流的言论呢?你应当赶快放弃你的言论。范缜听后,哈哈大笑:要我范缜“卖论求官”,那我早就是“高官”了!1、这里的“形”指的是什么,“神”指的是什么?存在(或者叫物质),思维(或者叫意识)你认为先有“形”还是先有“神”?“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我认为先有“形”,“形”和“神”的关系应该是“形”决定“神”,“神”是对“形”的反映。探究结论:1、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 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就是 的关系问题。【注意】(1)“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1)思维与存在何者为世界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唯一标准。(本体论)【注意】哲学上最基本的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不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课堂探究2】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划分贝克莱,18世纪英国爱尔兰大主教,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与经验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物质就是虚无,物质是一个虚构的词,它不表示任何实在的东西。人认识的对象就是观念,观念之外没有任何事物。一天,贝克莱和友人约翰生博士散步,讨论“存在就是被感知”的问题,不小心碰上了一块石头。约翰生博士便问道:“在碰到这块石头、产生痛觉以前,它是否存在?”先有石头还是先有对石头的感觉?先有石头,然后有对石头的感觉。探究引导:费尔巴哈反驳贝克莱:“如果小猫看到的老鼠只是存在于小猫的眼中,老鼠是小猫视神经的感觉,那为什么小猫用它的爪子去抓老鼠而不抓自己的眼睛呢?当我们有一段时间没有吃东西的时候,我们肚子空空的,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饿的感觉。请问:是我们的肚子先空空的,才有饿的感觉;还是先有饿的感觉,肚子才空空的?再问:等我们用食物把肚子填饱后,我们还有饿的感觉吗?(肚子空是存在,感觉饿是思维)探究结论(1):先有 后有 , 决定 。唯物主义认为 决定 ;唯心主义认为决定 。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的观点是错误的。判断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哪些属于唯心主义?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唯物主义)心外无物——王守仁(唯心主义)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唯物主义)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英国哲学家贝克莱。(唯心主义)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王阳明(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另一个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认识论)【课堂探究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问题?反映了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惠施的话属于什么观点?否认思维可以认识存在,陷入不可知论。我们的思维能不能反映现实世界?我们的思维能够反映现实世界探究结论(2):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知识扩展】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其中,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首先,第一方面的解决是第二方面的前提和基础。第二方面内容是第一方面的展开和深化。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的正确解决有赖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正确解决。其次,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彻底解决。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被称为认识论。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总是渗透和贯穿着本体论。在漫长的哲学发展过程中,各种哲学观点层出不穷,无数哲学流派形态各异,但所有哲学理论无非分别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堂探究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阅读教材P11,思考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加以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学习小结构建本框知识网络当堂检测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D.哲学与生活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 C )①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 ②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③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是( A )A.不可知论 B.不可知论 C.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4.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指出了( C )A.一切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的正确性和唯心主义的荒谬性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5.毛泽东曾明确指出,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这是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唯物主义前提,只有肯定这一条,我们才能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这主要说明( B )A.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对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不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D.思维与存在的性质是不同的6.根据右面的漫画,回答下列问题:(1)从哲学上讲,甲、乙二人在争论什么问题?思维与存在谁是世界的本原,何为第一性。(2)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对甲、乙二人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甲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乙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学习评价※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 ( )A.很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反思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