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 学 备 课 纸 科目:科学 年级: 课题:2 多样的天气 教学内容分析:《多样的天气》本课在学生对天气变化和天气预报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围绕多样的天气变化这一主题,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活动1从生活情景中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和搜集生活中人们怎么描述天气变化的,并努力用自己的词语或诗歌来描述天气,从而对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天气现象瞬息万变的奇妙。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帮助学生调查思考生活中人们是怎样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的,比较不同时代人们获得天气变化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从中体验到人民的智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科学在线“则使学生进一步懂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天气变化预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方法也越来越科学、准确。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用文学词语描述天气现象(如蓝天、白云、雪景等。) 2. 能用文学和科学并模仿动物运动的主术语描述天气变化。 3. 能设计一组符号记录天气的状况。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2.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2.能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及其原因。 3.愿意欣赏天气变化的美丽。 4.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省的有去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在探究活动中,重视猜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加强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概括能的,培养尊重事实,养成严谨的科学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教学难点: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课前准备:自制教学课件及各种天气变化的图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蓝)/反思(红) 活动1: (一)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学生汇报。(早晨还有雾霾,中午起风了,太阳出来,变暖和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多样的天气。 (二)学习新课:用语言描述天气。 1、师:在认识之前我们在请几位同学来说说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天气,同时把你喜欢的理由告诉老师和同学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对天气的了解说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并说出理由。 2、师:图片、课件展示。提问:同学们在刚才的图片中都看到了哪些天气现象? 师:除了刚才看到的天气现象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出示课件:雨中的雷电、雨后的彩虹、可怕的龙卷风、朝霞晚霞等) 师:这多样的天气现象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如果让你向同学描述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你会怎末说? 生:自由发言。 师:你知道文学家常用哪些词来描述天气吗?启发学生说出更多的描述天气的文学词语,并思考所描写的天气状况和天气现象。(出示课件描述天气的词语) 3、师:描绘天气的词语真多啊!下次我们再向别人介绍天气的时候就可以加入这些词语,把我们对天气的喜爱之情更好的传递给大家。文学家对天气的变化感觉更为敏锐,感受更加细腻,你知道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诗歌?启发学生吟诵出来并欣赏其中描写的天气美。 师:不仅文学家那么喜爱这多样的天气,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也想为自己喜欢的天气作诗或画吧,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动手吧,比比谁描绘的天气更美。 生: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记录自己所喜欢的天气,自由创作。 学生展示、交流汇报创作成果。 师:教师评价,总结。 4、小结: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生活、学习。 活动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1、师:什么是天气?怎样科学地描述天气? 师:天气是多变的,很多时候又需要我们预先知道天气情况,比如你要外出旅行,想一想,通常你会怎样获得天气消息? 生:讨论、汇报。 2、师:在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利用这些谚语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在没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靠观测自然现象和物候变化来预测天气的。人们把长期以来观察天气的经验概括成一些谚语,来预测天气变化。利用谚语预测天气变化不够准确,不及时,不够科学。 3、师:现在的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消息的? 学生讨论汇报。 教师小结:现在的天气预报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报纸、广播等方式进行查询,要比谚语准确、便利、科学。 4、师:你能设计一种表示天气的图形符号向全班同学发布天气消息吗? 学生设计、展示、 师:你们知道中央播放天气预报时用到的图形符号吗?你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展示课件、请同学们阅读科学在线。 (三)巩固练习: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共同讨论,谈体会。 作业设计:观察一周的天气信息,并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记录下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