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形成,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等基本史实,思考和认识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识读阿拉伯帝国示意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基本进程;通过《天方夜谭》等文学作品,增加对阿拉伯文化的感性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阿拉伯文化的学习,体会文化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难点:伊斯兰教与阿拉伯帝国形成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图片展示:阿拉伯数字、阿拉丁与神灯等图片。 2.教师提问:看到上述图片,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阿拉伯帝国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阿拉伯帝国。 【新课讲授】 一、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1.材料展示: 材料一: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倘若无人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阿拉伯古诗 材料二:半岛内部,阿拉伯人生活在部落和氏族的社会框架下,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各自为政的游牧生活,没有统一领导和固定的经济来源。社会财产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悬殊,农牧业生产严重受损。 ——陈万里《阿拉伯民族意识的形成和觉醒》 教师提问:根据以上材料,归纳伊斯兰教产生的社会背景。 提示: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需要统一的社会环境发展生产。 2.教师讲述:阿拉伯半岛的各部落之间相互仇杀,社会动荡,多神崇拜,不利于国家统一。面对这种社会问题,是谁站出来解决的呢? 提示: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伊斯兰教。 3.材料展示: 穆罕默德创立了严格信仰一神的伊斯兰教,就是要通过消灭偶像崇拜的传统习惯,引导阿拉伯各部落在信仰宇宙唯一之神的基础上,突破氏族部落的藩篱,为建立统一国家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郭永胜《试论伊斯兰教的产生与阿拉伯 统一国家形成的关系》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的目的。 提示:为建立统一国家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4.材料展示: 穆罕默德在极短时期内,便征服了世界上最强大的两大帝国——波斯和罗马。同时,他又征服了连罗马帝国都无法战胜的阿拉伯民族。 ——[英]卫尔斯 教师提问:穆罕默德是依靠什么来进行伟大的统一事业的? 提示:传播伊斯兰教。 5.教师讲述:在麦加城传教失败;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建立了穆斯林公社;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6.时间轴呈现: 7.教师讲述:随着穆罕默德势力的不断扩大、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8.材料展示: 材料一:穆斯林公社既是宗教社团,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在公社内,穆罕默德不仅是宗教领袖,同时也是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后来的哈里发国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古兰经》还对虔诚徒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风俗卫生、结婚和离婚、商业和政治、犯罪和惩罚、和平与战争予以指导。因此,伊斯兰教既是一种宗教信仰,又是一种社会法规和政治制度。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教师提问:穆罕默德建立的这一政权有何特点? 提示:政教合一。 教师补充:政教合一制度是指国家元首与宗教领袖同为一人,政权和教权由一人执掌。 9.图片展示:大清真寺、麦加朝圣。 10.教师补充:麦加朝圣是每年伊斯兰教最盛大的宗教活动,麦加被称为“宗教之都”,每年在伊斯兰教历的第12个月,数以百万计的穆斯林都会聚集在沙特的麦加,参加一年一度的朝觐。 11.教师提问:同学们知道世界三大宗教是哪三大宗教吗?请自主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宗教 创立时间 创始人 创立地点 佛教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古代印度 基督教 1世纪 传说中的耶稣 巴勒斯坦地区 伊斯兰教 7世纪初 穆罕默德 阿拉伯半岛 二、阿拉伯帝国 1.教师讲述:穆罕默德在位时期,基本上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随后的继任者们,在一系列的征服战争中建立起了庞大的阿拉伯帝国。请同学们先自主学习,梳理阿拉伯帝国的兴亡过程。 2.地图呈现:7—8世纪的阿拉伯帝国示意图。 教师讲述: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年)和倭马亚王朝(661—750年)、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 (动画展示不同时代阿拉伯帝国疆域大小。) 3.材料展示: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地图,概括阿拉伯帝国疆域四至。 提示:西临大西洋、北接黑海与里海、东到印度河流域、南包整个阿拉伯半岛。 教师总结: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伊斯兰教随着帝国的扩张广为传播。 4.教师讲解: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5.地图展示:阿拉伯帝国与大唐帝国。 教师补充: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我们按其民族服装的颜色将其分为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绿衣大食三个帝国。白衣大食一般指倭马亚王朝;黑衣大食一般指阿拔斯王朝(家喻户晓的《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黑衣大食时期);绿衣大食一般指法蒂玛王朝。 三、阿拉伯文化 1.教师讲解: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也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同时为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教师提问:阿拉伯学者能够创造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设立“智慧宫”;以黄金支付稿酬等。阿拉伯学者吸收、消化了外来文化。 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说说阿拉伯人的成就。 提示:数学、医学典籍、文学等。 4.材料展示: 伊斯兰文化虽来源不一,但也不仅仅是古代各种文化的机械组合,而是一个新的创造。在创造的过程中,这一切因素被融合为一个新的独特的文化,而以阿拉伯的伊斯兰教的形式出现,这个新文化的每一个方面的成就都具有可以识别的特点。 ——[美]伯纳德·刘易斯《历史上的阿拉伯人》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概括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提示: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学者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 5.材料展示: 材料一: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的长期动乱中,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毁坏流失,一部分通过拜占庭帝国流传到阿拉伯帝国。阿拉伯的学者不但认真研究,还把许多古代作品,如亚里士多德……著作译成阿拉伯文。许多希腊著作,阿拉伯人不但加以保存,而且广为传播,给以后西欧文艺复兴带来很大影响。 材料二: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度的棉花等也由阿拉伯人传入西方,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阿拉伯商人频繁来到中国,不仅带来了伊斯兰教,也带来了阿拉伯的数学和天文知识。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孙秉莹、赵连泰、 冯兴盛主编《世界通史纲要》 教师提问: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阿拉伯人在传播东西方文化方面的重大贡献并举例说明。 提示: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6.图片展示:阿拉伯宫殿建筑的典型代表——西班牙阿尔汉布拉宫宫殿内景。 【课堂小结】 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和促进了阿拉伯的统一;利用伊斯兰教进行掠夺战争建立起来的阿拉伯帝国,由于各种矛盾的激化,迅速走向分裂。阿拉伯人民吸取了境内各族人民的文化成就并加以发展,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和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自古以来,阿拉伯人民同中国人民就有着广泛的文化交往。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