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基督教兴起的原因与过程;初步理解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法兰克王国时期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法兰克王国形成、发展的基本线索及克洛维、查理曼等重要历史人物;明确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的新的文明;培养学生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获取有效信息,对法兰克王国的演变以及封君与封臣关系等进行探究与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认识到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难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中世纪(Middle Ages),指从5世纪—15世纪,是欧洲历史三大传统划分(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的一个中间时期。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最终融入文艺复兴运动和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中。 材料展示: 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依赖于三大传统,即日耳曼传统、罗马法遗迹和基督教思想。 ——张巨斌《中古西欧多元社会结构的核心特征》 教师讲述:在中世纪时期,对人们影响最大的三元素,分别是:日耳曼传统、罗马法遗迹和基督教思想。罗马法遗迹讲的便是我们上一单元所学的古希腊罗马文化。日耳曼传统和基督教思想对中世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新课讲授】 一、基督教的兴起 1.教师提问:为什么在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产生了基督教? 提示:犹太人不满罗马帝国的残暴统治,在屡次反抗斗争失败后,才将希望转向宗教,期盼上帝派“救世主”来拯救他们。 2.教师提问:信仰上帝的人是富人还是穷人? 提示:在基督教产生之初,它是下层人民的精神寄托和借以斗争的手段。 3.教学补充: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基督教产生后,它的发展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顺利,在1—2世纪,基督教遭到罗马皇帝的迫害。古罗马皇帝尼罗故意在罗马城纵火,然后嫁祸于基督徒。为了煽动民众的反基督教情绪,古罗马的一些理论家将所有社会的恶行都强加在基督徒身上。到3世纪时期,基督教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同时也进入了迫害的高潮。303年,戴克里先皇帝发出敕令,开始了“罗马帝国政府发动的最大一场宗教迫害”。在313年,基督教在经过罗马人几次折腾之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次曙光,在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的支持下,基督教才有了合法地位。 4.教师总结: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法兰克王国 1.材料展示: 他们目不识丁,在他们所制造出的混乱中,一息仅存的罗马政权终于断了气,而商业交易和所有城镇都在萎缩。各拥武装的蛮族首领们纷纷自立为王,建立起小邦小国;王国之间自相残杀。 ——[澳]赫斯特《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教师提问: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谁?“他们”建立的“小邦小国”被称为什么?其中最强大的是哪一个王国? 提示:日耳曼人、“蛮族王国”、法兰克王国。 2.地图展示:罗马帝国的分裂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教师讲解: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法兰克王国是最典型的西欧封建国家。 3.教师提问:法兰克作为“蛮族王国”采取了哪些措施保障其在西欧的政权稳定? 有什么作用? 提示:措施:①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②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作用:①在克洛维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②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③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起来。 4.教师补充:克洛维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这可以算作欧洲形成教俗二元体系的起点,即世俗权威与精神权威之间的合作与斗争的起点。同时,法兰克人新地主和罗马地主共同组成了法兰克王国的封建主阶级,并且在政治上紧密联合,稳固了法兰克王国的基本盘。新型的法兰克王国逐步发展成为第一个成功的日耳曼—罗马国家。 5.地图展示:法兰克王国。 教师提问:随着法兰克王国的不断扩张?统治者怎么才能保证其政权的稳定? 提示:对土地进行分封。 6.材料展示: “致高贵的主人某:我,某某,因衣食无着,虔敬地请求您,希望您能同意我把自己交给您,委身于您的保护之下,为此,我将按下列条件行事:我只要活着就将一直为您提供服务和效忠;按照我为您服务的程度和好坏,您要为我提供衣食的支持。我无权解除来自您的控制和保护……” ——8世纪时关于“委身”的记载 教师提问:材料中的描述与西欧哪一制度有关? 提示:封君与封臣制度。 三、封君与封臣 1.图片展示:封君与封臣关系示意图。 2.教师提问:根据图片,结合教材思考封君和封臣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1)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要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2)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3)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3.教师提问:维持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什么? 提示: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4.材料展示: (西欧)在封建主义制度下,没有一个人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国王和百姓、领主和封臣都共守一种契约。每个人都对他人负有某种义务。如一人违约,义务也就中止。如果一个封臣拒绝履行他应尽的义务,国王有权强制执行。如果一个国王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们也可以联合起来反对他。封臣们组成国王的议事会,国王应按封臣们的劝告行事。如果封臣们认为国王滥用他的权力,可以对他进行限制。 ——[美]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教师提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封建制度的特征对近代西欧政治发展的影响。 提示: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有助于西欧民主宪政的形成。 5.对比: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欧的封建制。 图片展示:西周的分封制示意图和西欧的封建制示意图。 材料展示: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材料二:“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表格呈现: 四、查理曼帝国 1.教师过渡:伴随着政治制度的完善和统治者的一系列征伐,800年前后,法兰克王国的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与原来西罗马帝国的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2.材料展示: 在这座坟墓之下,安息着伟大的信奉正统宗教的皇帝查理曼,他崇高地扩大了法兰克人的国家,隆盛地统治了四十七年。 ——查理大帝的墓志铭 教师提问:材料中的“正统宗教”指哪一宗教? 提示:基督教。 3.教师提问:随着法兰克王国版图进一步扩大,查理为了得到教会的支持,采取了什么措施? 提示: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 4.图片展示:查理曼。 教师提问:图片中的查理曼,左手持圣经,右手持剑,对外进行扩张。他的军队推进到哪里,基督教就传播到哪里,被征服居民皈依基督教是服从法兰克统治的重要标志。查理曼的宗教政策,会有什么影响? 提示:教会变得富有起来,势力越来越大。为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埋下了隐患。 5.图片展示:教皇为查理加冕。 教师提问:教皇为什么要给查理加冕?查理又为什么要接受教皇对他的加冕?(在学生合作探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查理为了取得基督教会的支持,巩固自身统治,需要加强与教会的关系,而基督教会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也需要借助查理的势力。于是,在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圣彼得教堂为查理加冕称帝,此后欧洲所有的皇帝都需要由教皇加冕以得到上帝的认可,直到拿破仑时期,这一传统还在继续。查理称帝不仅标志着查理曼帝国的建立,更标志着西欧新兴封建国家的独立地位得到确认,并与罗马教会联手共同统治西欧。 6.教师讲解: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7.教师提问:请同学阅读课文,整理法兰克王国发展线索: 【课堂小结】 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现在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在9世纪时才初见雏形。这些国家的历史是从法兰克王国开始的。所以说一部法兰克王国的兴亡史,也是欧洲主要国家的建立史。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