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员姓名: 年 级:初三 辅导科目:初中化学 学科教师: 上课时间 授课主题 2.3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 361950142875入门测 入门测 1. 下列是李阳同学化学课堂笔记中记录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 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纯净物是不含任何杂质的物质 2. 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3.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分子总是 ,且温度越高,分子 越快;.分子间有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161925497840原子,离子 1000000原子,离子 4.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 (填不变或改变),仍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 (填不变或改变),生成化学性质跟原物质不同的新物质。 390525161925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1、知识点框架: (一)原子 1. 什么是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 变化,而原子 变化。 2. 活动探究:加热氧化汞 1)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实验现象:红色粉末渐渐消失,试管壁上出现银白色金属光泽的物质,同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3947795196215002)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氧化汞(HgO) 汞(Hg) + 氧气(O2) 3)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微观解释:(会描述)氧化汞受热时,氧化汞分子分解为 和 ,每两个 结合成一个 ,很多 构成了氧气,而很多 直接构成了 。 4)实质:在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子发生了变化,而构成氧化汞分子的汞原子和氧原子并没有发生变化,它们重新组合后构成新的物质。可见,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以直接 。 5)原子的概念:原子是 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而原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3. 原子的特性 原子也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原子之间有间隔;原子很小。 4.原子内部有何奥秘 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原子的结构 ①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的。 ② 原子核由一定数目的 和 构成的。(H没有中子) ③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 ,中子 ;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相等,故所带的电量 且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即: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结构示意图 注意: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是有规则的:第一层最多排 电子,第二层最多排 电子,最外层最多排 电子。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分层排布 1)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电子层:用于描述运动着的电子离核远近的区域不同。 电子层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993775118110离核距离: 近 远 993775108585能量高低: 低 高 2)14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P50 3)原子种类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① 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排 电子,第二层最多排 电子;最外层最多不超过 电子; ② 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达到 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有 电子)的结构称为稳定结构,在反应中既不易 电子,也不易 电子; ③ 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 4个,在反应中较易 电子,趋向于稳定结构; ④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 4个,在反应中较易 电子,趋向于稳定结构。 总结:所以说,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元素分类 最外层电子数 结构的稳定性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一般<4(较少) 不稳定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元素 一般≥(较多) 不稳定 易得到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 8(He为2个) 稳定 难得失电子,惰性 (二)原子的质量有多大 1.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把其他原子的质量跟这个标准相比较所得到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式: 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是相对标准的一个比值,其单位是“一”,用符号“1”表示,通常省略,绝不能将它跟原子实际质量的单位“g”混淆。 (三)离子怎样形成 1. 离子定义: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或 电子而显了电性的原子就是离子。 2. 活动探究:氯化钠的形成 【实验2-8】将金属钠点燃后迅速放入集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现象】发出黄色火焰,瓶中黄绿色气体消失,并产生大量白烟。 【结论】钠 + 氯气氯化钠 (Na) (Cl2) (NaCl) 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生成氯化钠的呢? 解释:我们从微粒的角度来看时发生的化学变化。 每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阳离子(Na+),每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阴离子(Cl-)。钠阳离子和氯阴离子相互作用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NaCl),即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离子的形成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金属原子易 电子形成 离子,非金属原子易 到电子形成 离子。 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物质中不存在分子或原子。 (四)原子与离子的区别和联系 微粒种类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区别 结构 889002095500 8509027495500 4699050355500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电性 不带电 例,O 带正电 例,Na+ 带负电 例,Cl- 联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498094042100500【例】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根据该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a=________时该粒子表示的是原子; (2)当a=________时该粒子表示一个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 (3)当a=________时该粒子表示一个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 (五)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关系 分子 原子 离子 相似点 质量与体积都很小;在不停地运动;相互之间有一定的间隔 不同点 化学反应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不显电性 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不显电性 在化学变化中单原子离子一般不能再分;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阴、阳离子共同构成物质 互相联系 (六)从微粒的角度认识化学 1. 用微粒的观点认识化学概念 ①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种类都没有发生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的分子;原子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② 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 用联系实际法理解分子、原子的性质 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如物质的扩散、溶解、热胀冷缩等都与分子、原子在不断地运动或之间存在间隔有关。当物质受热温度升高时,分子、原子的能量增加,运动速率加快,间隔变大。 4375158890三点剖析 三点剖析 小结 2312670171450 409575-38100题模精讲 题模精讲 1. 用微粒的名称填空: (1)水变成水蒸气时,__________没有变化; (2)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_____; (3)氧化汞分解的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氧化汞分解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 2. 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铕原子的质子数为63 B.铕原子的中子数为63 C.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52 D.铕原子的质量为152 3.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 ,原子可以构成 ,原子也可直接构成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 发生改变,而原子本身 ,只是 组成新分子,构成新物质。 4. 许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 、氮气 、二氧化碳 、水 ; 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 、 、 。 5.原子是由 和 构成。原子核是由 和 构成。质子 带 电,中子 电,所以原子核带 电。原子核带 点,电子带 电,所以原子 电。 6.某原子的实际质量是一种碳原子(C12)质量的1/12的24倍,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12 B.24 C.48 D.12 7.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中,表示金属原子的是( )。 下列是四位同学在课堂上有关构成物质的微粒的交流,其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可以再分 D.分子不一定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9. 石油是一种没有固定沸点的油状物,经过汽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属于混合物 B.石油属于纯净物 C.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D.此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分子 39141401435100010. 200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红色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原子个数没有发生改变 B.氧化汞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C.氧化汞分子是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氧化汞、汞、氧气都是由分子构成 11. 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 4个,在反应中较易 电子,趋向于稳定结构; 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的电子一般 4个,在反应中较易 电子,趋向于稳定结构。 314325-19050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 原子核由一定数目的 和 构成。 2. 每个质子带 ,每个电子带 ,中子 。 3. 在原子中,质子数= = 。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原子核内质子数 中子数。 5. 考古工作者通常用测定某些文物中碳-14含量来推测文物的年代。已知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数为8 B、质子数为8 C、中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6. 已知一种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其中子数为74,则该种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53 B、74 C、127 D、201 7.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2 B.8 C.10 D.18 8..图是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钠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质子数是11 B.最外层电子数为1 C.核外有3个电子层 D.核外电子总数为10 9. 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 ( ? ? )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10. 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原子的是( ) 6159519050+8 2 8 2 8 2 +12 2 8 +11 2 8 +12 +8 2 8 2 8 2 +12 2 8 +11 2 8 +12 A B C D 361950-28575能力拓展 能力拓展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C.原子的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的质量之和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2.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核内有8个质子、8个中子,另一种核内有8个质子、9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A.核内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带电量 3、已知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钼原子的质量为8m kg,则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96 B.72 C.48 D.36 4.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是和,其中相同的是( ) A.电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层数 D.所带电荷数 5.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今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16个中子,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是( ) A.原子 B.阳离子 C.阴离子 D.分子?? 361950142875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1、美国科学家将铅和氪的原子核对撞,获得了一种质子数为118、中子数为175的超重原子,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 A.57 B.59 C.61 D.293 2、不显电性的一组粒子是( ) A.质子、中子、电子 B.原子核、原子、分子 C.中子、电子、原子 D.中子、原子、分子 3、最近科学家制造出原子序数为112号的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有关112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B.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65 C.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D.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77 4、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核外共有______个电子,分为______个电子层,第二层上有______个电子,最外电子层上有______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______电子,变成______(用符号表示). 5、①最外层电子数为8;②核外有2层电子;③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下列粒子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A.Na+ B.Ne C.O2? D.S2? 6、下列关于Mg、Mg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 B.质量不相等 C.Mg2+比Mg活泼 D.电子层数相同 7、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有(n-3)个电子的微粒是( ) A.原子 B.分子 C.阳离子 D.阴离子 4364355220345D.? D.? 2697480315595C.? C.? 1325880258445B.? B.? 8、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 A.? 9、核内有11个质子、12个中子,核外有10个电子的粒子,一定是( ). A.原子 B.分子 C.阴离子 D.阳离子 10、相对原子质量是( ) 原子质量的简称 B.原子质量与碳-12原子质量的比 C.原子数量 D.约等于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的和 11、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79 B.核外电子数为34 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 12、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核内有8个质子、8个中子,另一种核内有8个质子、9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A.核内电子数 B.核电荷数 C.原子的质量 D.原子的带电量 13、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14、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