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员姓名: 年 级:初三 辅导科目:初中化学 学科教师: 上课时间 授课主题 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361950142875入门测 入门测 1.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肯定不相同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大小 2.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是( ) A.钙、铝、铜 B.碳、氯、钙 C.镁、银、铝 D.铜、铁、钠 3.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 )。 A.2O B.H2 C.N D.Fe 4.下列元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 )。 A.Mn B.CA C.al D.Hg 5. 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名称。 硫 ,钙 ,钾 ,Zn ,Ba ,Mn 。 2857586360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1000000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428625-53975知识精讲 知识精讲 1、知识点框架: (一)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1.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稍大(0 ℃、101.3 kPa时,密度为1.429 g·L-1),不易溶于水。 2.氧气能发生三态变化: 氧气液态氧(淡蓝色)固态氧(淡蓝色雪花状)。 (二)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 1.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 ① 探究实验1:木炭的燃烧 1)实验步骤:用镊子夹取一小块木炭,先放在空气中加热到红热,再放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一会儿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 反应物 空气中 氧气中 生成物 木炭 (黑色) 持续红热,无烟,无火焰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无色无味气体,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论: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② 探究实验2:氧气与铁丝的反应 1)实验步骤:将一根光亮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铁丝下端系上一根火柴梗。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点燃火柴梗,至其快燃尽时,伸入充满氧气且瓶底有少量水(或铺少量沙子)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 反应物 空气中 氧气中 生成物 铁丝(银白色) 不能燃烧,灼烧时红热,离火后迅速变冷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 生成黑色固体 3)实验结论:铁丝在氧气里能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注意: ① 铁丝绕成螺旋状,既增加了其长度,又增大了铁丝的受热面积,便于铁丝持续燃烧。 ② 瓶底的水是为了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底炸裂。 ③探究实验3:蜡烛的燃烧 1)实验步骤:用铁丝固定一段蜡烛,先在空气中点燃,再放入充满氧气的干燥集气瓶中;一会儿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2)实验现象: 反应物 空气中 氧气中 生成物 蜡烛(白色) 放热,黄白色火焰,火焰分层,少量黑烟 发出白光,放热,瓶壁上出现水雾 无色液体;无色无味气体,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论: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里燃烧更剧烈,发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①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 ②氧气的浓度越高,物质燃烧得越旺,故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 ③有些物质尽管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却能在氧气中燃烧。 (三)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1. 化合反应 ①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特征:“多变一”,可用通式:A + B→AB表示。 氧化反应 ①概念: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②特征:有氧参加反应。 概念中的“氧”是指氧元素,初中阶段,我们一般说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学反应,它们是以截然不同的分类依据,从不同的角度对393573022034500化学反应进行的分类。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二者属于交叉关系。如图所示:图中: Ⅰ(实线圆区):属于化合反应; Ⅱ(虚线圆区):属于氧化反应; Ⅲ(公共区):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注:图中的圆圈仅表示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或并列关系。 (且,如果判断一个化学反应的类型,填化合反应) (四)氧气有何用途 1.氧气的用途两个方面进行归纳: (1)供给呼吸,如医疗抢救、潜水作业、登山运动、高空飞行、宇宙航行等。 (2)支持燃烧,如气焊、气割、炼钢、液氧炸药、航空航天器的推进剂等。 氧气的化学性质决定了氧气的用途。用途主要利用了氧气易于跟其他物质起反应并放热的特性。 2.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化学反应现象是化学反应本质的外在表现。正确认识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物质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因此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里燃烧现象不同。 (2)正确理解“光”和“焰”、“烟”和“雾”的不同。“烟”是固体小颗粒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液体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光”一般指固体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火焰”一般指气体或液体或低熔点固体燃烧时产生的现象。 (3)正确区别现象的内在本质和外观特征;反应现象与结论两者之间不能相提并论,不能把生成物的名称作为实验现象来描述。 3.影响物质在氧气中顺利燃烧的因素 物质在氧气中能否顺利燃烧,除了受物质本身的性质影响外,还要受氧气的浓度、实验操作方法、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1)氧气的浓度。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可知氧气的浓度越高,物质燃烧得越旺。 (2)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接触面积越大,越容易燃烧。 447675-99060三点剖析 三点剖析 小结 409575-38100题模精讲 题模精讲 1. 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有关氧气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B.氧气可加压贮存在钢瓶中 C.无色氧气变成蓝色液体发生了物理变化 D.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跟许多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铁丝插入氧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C.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作燃料 D.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中,木条复燃,证明这瓶气体是氧气 3.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碱式碳酸铜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水→碳酸 C.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D.石墨金刚石 4.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乙炔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B.铁 +氧气四氧化三铁 C.镁 +氧气氧化镁 D.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5.某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用途”后,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查阅,归纳出氧气的主要用途有:①急救病人,为飞行员、登山运动员、潜水员提供呼吸所需的氧气 ②在钢铁冶炼中,进行富氧鼓风提高炉温,加速冶炼过程,提高钢铁的质量和产量 ③化学工业上主要用来跟氢气反应制取蒸馏水 ④使乙炔燃烧产生高温的氧炔焰,用于焊接或切割金属 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用作氧化剂 ⑥液氧用于火箭发动机,促使燃料迅速燃烧,产生高能推动火箭前进。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仅有③ D.仅有⑤ 6.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7.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 8.氧气的化学性质 ,具有 性。 9.在铁与氧气的反应中,集气瓶底会预先放一些水,目的是防止 ; 10.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498856020447000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 色固体,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是 。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 。 4)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 进行(填“能” 或“不能”) 361950144780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在一定条件下下列反应都能发生,其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葡萄糖+氧气→水+二氧化碳? B.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C.镁+氧气→氧化镁?????? D.氢气+氮气→氨气 19050834390指针偏向右 B. 指针偏向左 C.仍处于平衡状态 D. 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0指针偏向右 B. 指针偏向左 C.仍处于平衡状态 D. 指针先向左后向右偏 3.将等体积、等质量的两个集气瓶(含瓶塞、导管、燃烧匙及瓶内少量的细沙)置于天平的左右两盘,天平平衡,然后分别同时迅速放入点燃的等质量的白磷和木炭(如图所示),使两者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打4670425-39878000开止水夹后,此时的天平( )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 B.蜡烛燃烧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5.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可能导致集气瓶炸裂的是( ) 44081701524000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硫在氧气中燃烧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6.许多物质在氧气中都能燃烧,其燃烧现象却有不同。请将下列物质与它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用短线连接起来。 木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硫黄 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红磷 产生大量白烟 铁丝 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7.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示意图,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并回答。 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 图②中将木炭放在火焰的 部分迅速烧红。图③中盛装氧气的瓶口盖上玻璃片的目的是 。 图②中熄灭酒精灯的操作是 。 图③中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比在空气里燃烧要剧烈,说明了 。 图④在整个实验设计中的意图是 。 8. 物质常发生下列变化:①挥发、②燃烧、③熔化、④发光、⑤腐烂。其中一定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举例说明反应④可能属于不同的变化类型 。 9.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是 。 10.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是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是 。 409575-45085能力拓展 能力拓展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 向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D.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 B.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是因为能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在“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没有用火柴引燃 现有A、B、C、D四种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各是什么物质,请将答案填在空格内。 ,B. ,C. ,D.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火焰,生成黑色固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薯片等易碎食品易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 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空气 生活中应用缓慢氧化的实例有很多。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酒和醋的酿造 B.农家肥的腐熟 C.酒精灯平稳燃烧 D.人长跑时急促呼吸 下列反应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才是化合反应 B.物质与氧气的反应才叫氧化反应 C.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381000128905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 1、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木炭 B.硫黄 C.铁丝 D.红磷 在①红磷、②二氧化硫、③高锰酸钾、④空气、⑤食盐水、⑥液氮、⑦铜丝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水生生物能依靠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C.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 4.下列有关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木炭在氧气在燃烧,发出白光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在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老师在实验室给学生做氧气性质的演示实验。 请写出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 如果实验中取出燃烧匙时硫仍在燃烧,这时你认为应( ) 放在空气中继续燃烧 B.立即放入水中 这样做的目的是 。 6.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属于缓慢氧化反应的是 。(填序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