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考练试题(6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夏中卫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综合考练试题(6科9份)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现有高一年级的学生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名,高三年级的学生名,从中任选人参加某项活动,则不同选法种数为( )
A. B. C. D.
2.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 )
A. B. C. D.
3.A,B,C,D,E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B必须站在A的右边,(A,B可以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有(  )
A.24种 B.60种 C.90种 D.120种
4.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下表,则表中的值为( )
A. B. C. D.
5.随机变量Y ~ B ( n , p ),且, D(Y) = 2.16, 此二项分布是( ) A. B. C. D. 6.在件产品中,有件次品,从中任取件,则恰有两件次品的取法种数为( )
A. B. C. D.
7.从0,1,2,…,9这10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能够确定不在x轴上的点的个数是(  )
A.100 B.90 C.81 D.72
8.已知某离散型随机变量服从的分布列如图,则随机变量的方差等于( )
A. B. C. D.
9.盒子里有25个外形相同的球,其中10个白的,5个黄的,10个黑的,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一球,已知它不是白球,则它是黑球的概率为 ( ) A. B. C. D.
10.一个口袋中装有10个球,其中有7个红球,3个白球.现从中任意取出3个球,则这3个都是红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11.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12.设含有个元素的集合的全部子集数为,其中由个元素组成的子集数为,则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某班要从名男生和名女生中选派人参加某项公益活动,如果要求至少有名女生,那么不同的选法种数为_________.(请用数字作答)
14.在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_________.
15.已知在一场比赛中,甲运动员赢乙、丙的概率分别为,,比赛没有平局.若甲分别与乙、丙各进行一场比赛,则甲取得一胜一负的概率是_________.
16. 某射手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 .她连续射击4次,且各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有下列结论:①他第3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②他恰好击中目标3次的概率是;③他至少击中目标1次的概率是.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0分)甲乙两地都位于长江下游,根据气象记录,知道甲,乙两地一年中雨天占的比例分别为20%和18%,同时下雨的比例为12%,问:(1)乙地为雨天时,甲地也下雨的概率;
(2)甲地为雨天时,乙地也下雨的概率。
18.(12分)个排成一排,在下列情况下,各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1)甲不排头,也不排尾, (2)甲、乙、丙三人两两不相邻,
(3)甲不排头,乙不排当中.
19.(12分)容器中有个小球,其中个小球上标有数字,个小球上标有数字,现摇出个小球,规定所得奖金(元)为这个小球上记号之和,求此次摇奖获得奖金数额的数学期望.
20.(12分)甲、乙两人各进行3次射击,甲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乙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1)记甲击中目标的次数为,求的概率分布及数学期望;(2)求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3)求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21 .(12分)已知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19,求的展开式中的系数的最小值.
22、现在要对某个学校今年将要毕业的900名高三毕业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检验,可以利用两种方法.①对每个人的血样分别化验,这时共需要化验900次;②把每个人的血样分成两份,取其中m个人的血样各一份混合在一起作为一组进行化验,如果结果为阴性,那么对这m个人只需这一次检验就够了;如果结果为阳性,那么再对这m个人的另一份血样逐个化验,这时对这m个人一共需要m+1次检验.据统计报道,对所有人来说,化验结果为阳性的概率为0.1.
(1)求当m=3时,一个小组经过一次检验就能确定化验结果的概率是多少?
(2)试比较在第二种方法中,m=4和m=6哪种分组方法所需要的化验次数更少一些?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卫中学
第一次综合考试数学(理)试卷A卷
期望值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现有高一年级的学生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名,高三年级的学生名,从中任选人参加某项活动,则不同选法种数为(B)
A. B. C. D.
2.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 C )
A. B. C. D.
3.A,B,C,D,E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B必须站在A的右边,(A,B可以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有( D )
A.24种 B.60种 C.90种 D.120种
4.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下表,则表中的值为( D )
A. B. C. D.
5.随机变量Y ~ B ( n , p ),且, D(Y) = 2.16, 此二项分布是( B) A. B. C. D. 6.在件产品中,有件次品,从中任取件,则恰有两件次品的取法种数为 ( A )
A. B. C. D.
7.从0,1,2,…,9这10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能够确定不在x轴上的点的个数是(C)
A.100 B.90 C.81 D.72
8.已知某离散型随机变量服从的分布列如图,则随机变量的方差等于( B )
A. B. C. D.
9.盒子里有25个外形相同的球,其中10个白的,5个黄的,10个黑的,从盒子中任意取出一球,已知它不是白球,则它是黑球的概率为 ( D ) A. B. C. D.
10.一个口袋中装有10个球,其中有7个红球,3个白球.现从中任意取出3个球,则这3个都是红球的概率是( C )
A. B. C. D.
11.若,则的值为( A )
A. B. C. D.
12.设含有个元素的集合的全部子集数为,其中由个元素组成的子集数为,则的值为( B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某班要从名男生和名女生中选派人参加某项公益活动,如果要求至少有名女生,那么不同的选法种数为___14___.(请用数字作答)
14.在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____-1_____.
15.已知在一场比赛中,甲运动员赢乙、丙的概率分别为,,比赛没有平局.若甲分别与乙、丙各进行一场比赛,则甲取得一胜一负的概率是_____0.38____.
16. 某射手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 .她连续射击4次,且各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有下列结论:①他第3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②他恰好击中目标3次的概率是;③他至少击中目标1次的概率是.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①③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计算:(1)解不等式:.
解:原不等式即,
也就是,化简得:,
解得或,又∵,且,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求证:
19、(12分)证明:
18.(10分)个排成一排,在下列情况下,各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1)甲不排头,也不排尾, (2)甲、乙、丙三人两两不相邻,
(3)甲在乙的左边(不一定相邻),(4)甲不排头,乙不排当中.
19.(12分)奖器有个小球,其中个小球上标有数字,个小球上标有数字,现摇出个小球,规定所得奖金(元)为这个小球上记号之和,求此次摇奖获得奖金数额的数学期望.
解:设此次摇奖的奖金数额为元;当摇出的个小球均标有数字时,;
当摇出的个小球中有个标有数字,1个标有数字时,;
当摇出的个小球有个标有数字,个标有数字时,。
所以,
答:此次摇奖获得奖金数额的数字期望是元
20.(12分)甲、乙两人各进行3次射击,甲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乙每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
(1)记甲击中目标的次数为,求的概率分布及数学期望;(2)求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3)求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20.(12分)解:(1)的概率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2)乙至多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为
(3)设甲恰好比乙多击中目标2次为事件A,甲恰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击中目标0次为事件,甲恰击中目标3次且乙恰击中目标1次为事件,则,
、为互斥事件,
21 .(12分)已知的展开式中x的系数为19,求的展开式中的系数的最小值.
22、现在要对某个学校今年将要毕业的900名高三毕业生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检验,可以利用两种方法.①对每个人的血样分别化验,这时共需要化验900次;②把每个人的血样分成两份,取其中m个人的血样各一份混合在一起作为一组进行化验,如果结果为阴性,那么对这m个人只需这一次检验就够了;如果结果为阳性,那么再对这m个人的另一份血样逐个化验,这时对这m个人一共需要m+1次检验.据统计报道,对所有人来说,化验结果为阳性的概率为0.1.
(1)求当m=3时,一个小组经过一次检验就能确定化验结果的概率是多少?
(2)试比较在第二种方法中,m=4和m=6哪种分组方法所需要的化验次数更少一些?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对称轴作匀速转动,当线圈处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为
A.Φ最大,ε=0. B.Φ=0,ε最大.
C.Φ最大,ε最大. D.Φ=0,ε=0.
2.正弦交变电源与电阻R、交流电压按照左图所示的方式连接,R=10Ω,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V。右图是交变电源输出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
A.通过R的电流i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B.通过R的电流i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C.R两端的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D.R两端的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3.一个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动势的瞬时表达式为
e = 10sin4πtV ,则
A.该交变电动势的频率为2Hz B.零时刻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
C.t = 0.25s时,e达到最大值 D.在1s时间内,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4.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在一个交流电源上,交流电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副线圈所接的负载电阻是11。则
A.原线圈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为55V
C.流过副线圈的电流是5A
D.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4:1
5、如图,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处于竖直面内,相距0.50m,磁感应强度为B=1.0T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一长金属棒AC垂直于导轨放置,并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的右端用导线与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相连,变压器的副线圈两端接有一“10V、2.0W”的小灯泡.现用外力使金属棒AC沿导轨左右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为 m/s,此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不计导轨、导线及金属棒的电阻,电感.
A..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2
B.变压器的副线圈中电流的最大值为0.20A
C.变压器的原线圈中电流的最大值为0.80A
D.金属棒所受的最大安培力为0.40N.
6.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入表达式为i=Imsinωt的交变电流,一只灯泡和交流电流表串联后接在副线圈两端,读数为0.4 A,当t=T时,原线圈的电流i=30 mA,由此可知,此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A.4∶30 B.40∶3 C.3∶40 D.40∶3
7、如图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3:1,且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R1和R2,所加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U,则
A.R1两端电压与R2两端电压之比为3:1
B.R1、R2消耗功率之比为1:9
C.R1、R2两端电压均为U/4
D.R1、R2耗功率之比为1:1
8.跳高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跳到沙坑里或跳到海绵垫上,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小运动员的动量变化 B.减小运动员所受的冲量
C.延长着地过程的作用时间 D.减小着地时运动员所受的平均冲力
9.恒力F作用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如图,由于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较大,没有被拉动,则经时间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B.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Ft
C.拉力F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是Ftcosθ D.合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为零
10.质量为2kg的物体,先以速度4m/s向正东运动,过了一段时间,速度又变成向正西的6m/s,则在此过程中,它的动量增量的
A.大小是20kgm/s 方向向东 B.大小是20kgm/s 方向向西
C.大小是4kgm/s 方向向东 D.大小是4kgm/s 方向向西
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2m的A、B两个木块间用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靠紧竖直墙.用水平力F将B向左压,使弹簧被压缩一定长度,静止后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E.这时突然撤去F,关于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撤去F后,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前,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C.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
D.撤去F后,A离开竖直墙后,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E/3
12.一颗手榴弹以v0=10m/s的速度在空中水平飞行,设它爆炸后炸裂为两块,小块质量为0.2kg。沿原方向以250m/s的速度飞去,则质量为0.4kg的大块在爆炸后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A.125m/s,与v0反向 B.110m/s,与v0反向
C.240m/s,与v0反向 D.以上答案都错
13.如图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两球质量关系为mB=2mA,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B两球的动量均为6kg.m/s,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动量增量为 -4kg.m/s,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
14.质量为m的A球以水平速度V与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质量为3m的B球正碰,A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1/4,碰后B球的速率可能是
A.V/2, B. V/3 C.V/4 D.V/6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5.交流电压的u-t图像如图所示,用电压表测量时的示数是______V,0.05s时瞬时电压是______V.
16. 一理想变压器,输出端接一个标示有“12V,6W”字样的灯泡时,恰好正常发光,而此时测得原线圈电流为200mA ,则此变压器得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 = ,原、副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之比为 。
17.a、b两个小球在一直线上发生碰撞,它们在碰撞前后的s~t图象如图所示,若a球的质量ma=1kg,则b球的质量mb等于
18.一导弹离地面高度h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导弹的速度为V, 突然爆炸成质量相同的A、B两块,A、B同时落到地面,两落地点相距,两落地点与爆炸前导弹速度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不计空气阻力。已知爆炸后瞬间,A的动能为EKA,B的动能为EKB,则EKA:EKB= .
19.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
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l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l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l、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 ____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三、计算题(共5小题,总分40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完整的数值和单位)
20.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 = 0.50T,矩形线圈的匝数N = 100匝,边长Lab =0.20m,Lad=0.10m,线圈以300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若线圈的总电阻r=1Ω,线圈外接电阻R=9Ω,求
(1)线圈从图中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
(2)外接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
21.发电机的端电压是220V,输出的电功率是44kW,输电线的总电阻是2Ω.若发电站用匝数比是1∶10的升压变压器,经远距离的输电线后,再用匝数比是10∶1的变压器降压后供给用户,则用户得到的电功率和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22. 如图. 质量m=0.5kg的木块以1m/s的水平速度滑到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的 质量为 M=2kg的小车上,经过0.2s木块和小车达到相同速度一起运动,求木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
23、如图所示,在高为h=1.25m的光滑水平平台的边缘放着木块A,其质量为M=1kg,有一质量m=100g的子弹,以v0=500m/s的速度水平射穿木块A后,与A离开平台落到水平地面上(设射穿过程时间很短)。测的子弹落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为100m不及空气阻力,视木块和子弹均为质点,取g=10m/s2
子弹射穿木块后子弹的速度
木块落地点到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
24.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滑块,滑块的左侧是一光滑的圆弧,圆弧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圆弧半径为R=l m,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向右运动冲上滑块。已知M=4m,g取l0m/s2,若小球刚好没跃出圆弧的上端。求:
①小球的初速度v0是多少
②滑块获得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16
12
8
4
0
2
4
6
t/s
s/m
A
v0
A
h第Ⅰ卷
选择题(2×30=60分)
1.一匹家系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纯种枣红马杂交,生出20匹枣红马和25匹黑马,这说明( )
A.雄性黑马也是纯合子 B.黑色为隐性性状
C.枣红色是隐性性状 D.说明不了什么
2.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3.隐性性状是指( )
A.测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B.杂种F1未显现的性状
C.自交后代未显现的性状    D.后代中始终未显现的性状
4.基因A、a和基因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一个亲本
与aabb测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分离比为1∶1,则这个
亲本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5.以下各组中,具有相同的表现型的是(外界条件相同)( )
A.BbDD和BBdd B.AaCc和aaCC
C.BBCc和BbCC D.ddEe和ddee
6.四分体是指( )
A.细胞核中含有四条染色体
B.细胞核中含有四条同源染色体
C.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体
D.联会后同源染色体中四条染色单体的总称
7.①~④为动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
按分裂时期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③②
8.性染色体存在于( )
A.体细胞 B.精子 C.卵细胞 D.以上都有
9.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是
A.基因发生突变而染色体没有发生变化
B.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C.二倍体生物形成配子时基因和染色体数目均减半
D.Aa杂合体发生染色体缺失后,可表现出a基因的性状
10.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能说明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关键步骤是( )
①T2噬菌体只将自己的DNA分子注入到大肠杆菌体内
②T2噬菌体的DNA利用大肠杆菌内的成分复制出自身DNA和合成蛋白质外壳
③新合成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成子代T2噬菌体
④释放与亲代完全相同的子代T2噬菌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1.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 )
A.l∶2∶3∶4 B.3∶4∶l∶2 C.4∶3∶2∶1 D.1∶3∶2∶4
1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 )
A.2和1 B.0.5和0.5 C.0.5和1 D.1和1
13.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14.DNA分子能准确无误地进行复制的原因是( )
A.碱基之间由氢键相连 B.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C.DNA的半保留复制 D.DNA的边解旋边复制特点
15.已知某物种的细胞中含有26个DNA分子,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有24 000个碱基,由这两个DNA分子所控制合成的肽链中,最多含有多少种氨基酸( )
A.8 000   B.4 000 C.16 000 D.20
16.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运转一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17.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说法中,不确切的是( )
A.基因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B.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的
C.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上
D.遗传信息即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遗传性状
18.基因控制生物体性状的方式是( )
A.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性状
B.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C.基因通过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D.包括A和B两种方式
19.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
B.DNA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mRNA的
C.DNA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D.DNA病毒中没有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
20.有关基因突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B.生物所发生的基因突变一般都是有利的
C.自然条件下,生物的突变率是很低的
D.基因突变可产生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21基因型为BBBbDDdd的某生物,其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  )。
22.基因型为AaBbCc的玉米,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玉米的基因型种类有( )
A.1种 B.2种 C.4种 D.8种
23.多基因遗传病是一类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遗传病。以下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
①哮喘病 ②21三体综合征 ③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④青少年型糖尿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培育无子西瓜是利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原理
B. 培育八倍体小黑麦是利用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C. 培育高产、矮秆杂交水稻是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
D. 培育青霉素高产菌株是利用基因重组的原理
25.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26.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 )
A.目的基因的提取和导入 B.目的基因的导入和检测
C.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和导入 D.目的基因的提取和与运载体结合
27.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①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②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③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④提取目的基因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28. 调查人群中常见的遗传病时,要求计算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N)。若以公式N= ×100%进行计算,则公式中a和b依次表示 ( )
A.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患病人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B.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各类单基因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数
C.某种遗传病的患病人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人数
D.有某种遗传病病人的家庭数,该种遗传病的被调查家庭数
29.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 )
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30 .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 aabb×AB B 、AaBb×Ab C 、Aabb×aB D、 AABB×a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0分)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F1代性状 紫茎 绿茎 缺刻叶 马铃薯叶
数量(个) 495 502 753 251
(1)用两个番茄亲本杂交,F1性状比例如上表。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
是 和 。
(2)基因型为AaBb的番茄自交,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A与a的分开时期是 ,F1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F1中基因型为AABb的比例是 。
32(10分)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 (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_____,乙病属于____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Ⅲ-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______。
(3)假如Ⅲ-10和Ⅲ-13结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______。
33.(10分)试分析产生下列变异性状。
(1)父母都是双眼皮的家庭,生有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这种变异属于_____。
(2)马和驴交配产下一匹没有生育能力的骡子,骡子性状的变异属于__ __。
(3)哈密瓜引种内地,甜度大大降低。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4)在红色的菊花株上伸展出一枝开白花的枝条,被人们称之为“一枝独秀”,这个开白花枝条形成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溴尿嘧啶(Bu)是胸腺嘧啶(T)的结构类似物。在含有Bu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得到少数突变体大肠杆菌,突变型大肠杆菌中的碱基数目不变,但(A+T)/(C+G)的碱基比例略小于原大肠杆菌,这表明Bu诱发突变的机制是 。
34.(10分)多数真核生物基因中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被一些不编码蛋 白质的序列隔开,每一个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称为一个内含子。
这类基因经转录、加工形成的mRNA中只含有编码蛋白质的序
列。某同学为检测某基因中是否存在内含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步骤①:获取该基因的双链DNA片段及其mRNA;
步骤②:加热DNA双链使之成为单链,并与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
步骤③:制片、染色、电镜观察,可观察到图中结果。
请回答:
(1)图中凸环形成的原因是 ,说明该基因有 个内含子。
(2)如果现将步骤①所获得的mRNA逆转录得到DNA单链,然后该DNA单链与步骤②中的单链DNA之一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双链分子,理论上也能观察到凸环,其原因是逆转录得到的DNA单链中不含有 序列。
(3)DNA与mRNA形成的双链分子中碱基配对类型有 种,分别是 。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卫中学第一次综合考试
高二生物学科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BAC 6-----10 DBDAC 11-----15 BADBD 16-----20CDDDA
21----25BDBBD 26----30DBCCA
二、非选择题
31.(1)AaBb aaBb (2)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32 (1)A D (2) aaXBY Ⅱ-8 (3) 7/24一、选择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193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上述言论主要着眼于
①缓和社会矛盾 ②扩大内需 ③降低失业率 ④提供社会保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2.史学家艾伯特·林德利指出:“罗斯福先生是正当美国旧制度一败涂地之时就任总统的。”这里的“旧制度”是指
A.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B.自由资本主义体制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体制 D.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3. 2004年7月,美国权威杂志《福布斯》评出了一份“战后美国总统经济成就”的排名,克林顿排名首位。以下属于克林顿时期经济增长原因的是
A.以“新边疆”为施政纲领 B.以“伟大的社会”为施政纲领
C.经济繁荣,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走低 D.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4.欧洲债务危机愈演愈烈,而在欧洲各国债务中相当部分用于社会福利开支(如下表)。
以下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其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B. 建立起了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C. 福利政策消除了贫富差距,实现了社会公平
D. 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
5.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 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
6.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C.“开垦、开垦、再开垦”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7. 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A.农民不堪忍受国内革命战争的灾难 B.西方国家实施和平演变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D.人民怀念沙皇统治时的荣耀
8.法、英、德、美的工业生产在1937年比1913年分别增长1%、10.4%、19.4%、54.3%,而苏联同期工业增长近750%,到1940年,苏联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究其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比西方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更为先进
B.苏联开创了独特的国民经济发展之路
C.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D.政府干预下的西方国家的工业复苏进程缓慢
9.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的问:“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上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A.苏联新经济政策的成果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10.二战结束后,面对国际货币关系领域的自由放任与国际经济的发展要求,《经济学家》杂志指出:“迫切需要货币方面的国际协议。”此后建立了
A.雅尔塔体系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欧洲共同体 D.布雷顿森林体系
11.下图为1950—1984年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示意图。导致后来苏联与中国粮食产量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A.苏联处于寒温带,中国处于亚热带
B.苏联农业集体化效率低下,中国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中国与苏联的农业劳动者素质不同
D.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苏联
12. 201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0周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 ①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 ②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平台 ③进一步保障了中国经济安全 ④促使中国不断提高并完善自身的竞争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攫取了世界的经济霸主地位 B.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
14.学者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发生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发生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是指
A.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 B.生产和贸易全球化
C.世界市场一体化 D.国际分工日趋成熟
15.下图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数量变化表,由此能够得到的信息是
国家/年份 1995 1999 2005 2009
美国 152 184 175 140
欧盟 158 157 157 152
日本 148 101 81 68
中国 2 6 15 34
A.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现实表现 B.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化的重要力量
C.中国经济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
16、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主要原因是
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董仲舒的改造、推荐
C.“君权神授”的观点,神化了皇权 D.“三纲五常”是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17.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
18、程朱理学和王阳明“心学”的共同点是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纪,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19.在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中,关于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写到:“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这一评价主要体现了哪家思想
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佛教
20.孔子思想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①“仁者,爱人” ②贵贱有序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1.孔子年青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并向老子请教治国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老子会对他说什么呢
A.兼爱非攻,尚力节用 B.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
C.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D.经世致用,工商皆本
22、下列图中哪一幅书法是出自柳公权之手?
① ② ③ ④
A、① B、② C、③ D、④
23.最能体现元明时期文人画风貌的作品是
A B
C D
24.京剧中行当分四大类:生、旦、净、丑,角色归类的标准是:
A、依据各剧种流传的习惯 B、依照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和性格
C、依据儒家传统道德的标准 D、依照剧情的要求不断变化
25.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佳句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D.“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 ”
26.有人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提出此观点的是
A.林则徐、魏源等人 B.李鸿章、张之洞等人
C.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D.慈禧、光绪等
27.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B.西方文化成果的先进性
C.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 D.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不断涌入中国
2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本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 ,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用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总结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
C.评价洋务派的活动       D.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29.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 B.军事技术
C.经济组织 D.教育制度
30.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知识分子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魏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B.孙中山借鉴英国“光荣革命”的经验提出了三民主义
C.“中体西用”论者仅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选择题答题卡(把正确答案的相应字母用2B铅笔涂黑)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 26 [A] [B] [C] [D]
22 [A] [B] [C] [D] 27 [A] [B] [C] [D]
23 [A] [B] [C] [D] 28 [A] [B] [C] [D]
24 [A] [B] [C] [D] 29 [A] [B] [C] [D]
25 [A] [B] [C] [D] 30 [A] [B] [C] [D]
中卫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次综合考练高二历史试卷答案卷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布哈林谈新经济政策
材料二: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只能允许两种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优越;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 ——《世界历史》
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材料四: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该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1)据材料一,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结合史实说明新经济政策积极作用。(4分)
(2)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观点。(4分)
(3)该措施体现了“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分) 它对战后资本主义的经济政策有何影响?(2分)
(4)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观点?(4分)这种观点与上述三则材料有何联系?(2分)
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1)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 指出其时代特点。(6分)
(2)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 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8分)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6分)
中卫中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第一次综合考练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C D C C B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D B A D A A C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A B C B A A A D
31、(1)特点:利用市场关系来恢复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2分)
作用:政治:巩固了新政权;(2分)经济: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分)思想:找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2分)
(2)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
(3)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2分)
(4)观点: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2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分)
联系: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2分,答到其中一个国家或只写吸取经验教训给1分)第一卷(三部分,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ill the man do this weekend
A. Stay at home. B. Go fishing. C. Go boating.
2.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John
A. Hard working. B. Lazy. C. Active.
3. Who looked after the woman
A. The man. B. Mary. C. Herself.
4.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She will take the book home.
B. She allows the man to take the book home.
C. She will have to read the book in the office.
5. What about Tom and Jack
A. They had watched a football match.
B. They had finished their homework.
C. They are watching a football match.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visit
A. Musee d ‘Orsay.(奥赛博物馆)B. Eiffel Tower. C. Musee du Louvre.(卢浮宫)
7. When will the speakers go for Paris
A. August 6 B. August 7 C. August 16
8. How long will the speakers stay in Paris
A. 8 days. B. 9 days. C. 10 day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at happened to Tom
A. He’s late for school for the first time.
B. He’s late for the exam for college.
C. He’s late for school again.
10. What’s the boy
A.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B. A high school student. C. A college student.
1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home. B. At school. C. At the librar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 When will the speakers leave for Britain
A. Next Thursday. B. Next Friday. C. Next Saturday.
13. How long will the speakers stay in Britain
A. About one month. B. About two months. C. About three months.
14. How will the speakers deal with their apartment when they are away
A. Rent it to Jim.
B. Ask someone to rent it.
C. Ask Jim to look after it.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meeting room. B. In a ticket office. C. In a classroom.
16. How much does the man give the woman first
A. $28. B. $36. C. $40.
17. Where does the man get the news of the lecture
A. In the newspaper. B. In the poster. C. On the Internet.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 Which country do the speakers come from
A. Australia. B. China. C. Japan.
19. What is a very serious problem according to the speaker
A. Cigarette ends. B. Chewing gum. C. Chopsticks.
20. How many problems do we have to solve to keep the street tidier
A. Two. B. Three C. Four.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21. ----Do you have a minute I’ve got something to tell you.
----Ok, _____ you make it short.
A. now that B. if only C. so long as D. every time
22. Take your time—it’s just _______ short distance from here to _______ restaurant.
A.不填;the B. a; the C. the; a D.不填;a
23. Was it in the village ______ we used to live in _________ the accident happened
A. that; where B. which; that C. where; that D. which; where
24. You didn’t take his advice. _______ his advice, you _____such a mistake.
A. Had you taken, wouldn’t have made B. If you had taken, would make
C. Were you to take, shouldn’t have made D. Have you taken, won’t have made
25. It’s suggested by the hotel management that radios ____ after 10 o’clock at night.
A. were not played B. not to play C. not be played D. did not play
26. The doctor advised Vera strongly that she should take a holiday, but _____ didn’t help.
A. it B. she C. which D. he
27. It was _____back home after the experiment.
A. not until midnight did he go B. until midnight that he didn’t go
C. not until midnight that he went D. until midnight that he didn’t go
28. The company which was set up last year closed down _____lack of money.
A. but for B. due to C. other than D. apart from
29. If ____, I read it again.
A. is necessary B. necessary C. it necessary D. necessary is
30. It’s eleven o’clock. We have ______time, and so we must end the conference.
A. run out of B. let out C. run out D. tried out
31. The temperature all over the world is becoming warmer and warmer for ____gases have come into the air.
A. a great deal of B. a large amount of C. much D. a large quantity of
32. It’s already 10 o’clock. I wonder how it ____that she was two hours late on such a short trip.
A. came over B. came out C. came about D. came up
33. Can you think of some cases _____some students obviously know the school rules but don’t obey them
A. where B. which C. what D. why
34. I can’t quite remember ______you started doing the work.
A. that it is B. when it was that C. when was it that D. that was it when
35. With the government’s aid, those _______by the earthquake have moved to the new settlement.
A. affect B. affecting C. affected D. were affected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 30 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private cars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36 in our city. Previously, I only knew about the accidents 37 in the newspaper. I didn’t 38 much attention until one of my friends 39 by a car. What’s more, I witnessed two traffic accidents 40 one day. It forced me 41 about road accidents. How could accidents happen so 42 It seems that 43 there are cars, there is danger.
Obviously, most accidents are 44 by a violation of traffic regulations 45 by careless driving. 46 my opinion, driver education should be stricter prior to learners obtaining a license. 47 In this way will driver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way they drive the 48 .
Maybe you enjoy 49 fast, or maybe you are tired 50 a day’s work and in a rush to go home, but please 51 the traffic rules! There is nothing 52 precious than a human life. Not only drivers 53 all of u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road accidents. We shoul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54 careful when 55 the road.
( ) 36. A. incidents B. drivers C. events D. accidents
( ) 37. A. report B. reported C. reporting D. to report
( ) 38. A. pay B. make C. keep D. do
( ) 39. A. knocking down B. was knocked down C. is knocked down D. knock down
( ) 40. A. for B. with C. within D. to
( ) 41. A. to think B. to thinking C. think D. thought
( ) 42. A. hardly B. easily C. hard D. easy
( ) 43. A. what B. which C. why D. where
( ) 44. A. cause B. causing C. caused D. to cause
( ) 45. A. nor B. both C. and D. or
( ) 46. A. In B. To C. For D. At
( ) 47. A. With B. Only C. Just D. For
( ) 48. A. car B. vehicle C. cars D. buses
( ) 49. A. drive B. to drive C. drove D. driving
( ) 50. A. before B. after C. ahead D. ago
( ) 51. A. obey B. make C. write D. break
( ) 52. A. little B. less C. more D. few
( ) 53. A. and B. but C. also D. or
( ) 54. A. is B. was C. are D. be
( )55. A. crossing B. cross C. across D. is crossing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Lin Shuhao (full name in English by Jeremy Shu-How Lin), August 23, 1988, was born in California, USA, an American basketball player, graduated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Lin is the first Chinese-American player in the NBA, and spent his first season with the Golden State Warriors(金州勇士队). To be sure, Lin is a different kind of Asian basketball player from Yao Ming. While Yao's size put him in a somewhat self-selecting group-- northern people of seven feet tall can certainly do a wide range of things, but they frequently tend to play basketball. Lin went from Palo Alto High School to an economics degree at Harvard, still making it as a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 And now he becomes popular and his performances are cheered in areas around the country, particularly in cities with large Asian communities, as fans came out in droves to cheer their homegrown star.
56.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A.Why Lin join in the NBA B.How does Lin become popular
C.Some brief introduction to Lin D.Why Lin is different from Yao
57.In what way Lin is different from Yao
A.Lin is an Asian basketball player B.Lin is shorter than Yao
C.Lin studied hard at Harvard D.Lin is not so popular as Yao
58.Why are fans from Asian communities cheered when they see Lin’s performance
A.Because they are crazy
B.Because Lin is from NBA
C.Because he is a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
D.Because fans want to see their homegrown star.
B
Amsterdam-Netherlands
Amsterdam, a city more than seven hundred years old, is known for its historical attractions, for its collections of great Renaissance art, its colors, tulips(郁金香), and windmills.
The romantic image of Amsterdam is painted by the old town buildings, street like water canals running through the city, the beautiful flower parks and the Eastern restaurants. Anyone visiting Amsterdam will not be disappointed by what this excellent city has to offer.
Rio de Janeiro-Brazil
Rio de Janeiro is one of the most lively cities in the world. It is located on the coast of Atlantic Ocean, and is well known for its wonderful natural setting, its carnival celebrations, samba, hotel-lined tourist beaches and pavements decorated with black and cream pattern mosaics(镶嵌).
The city is famous for the annual carnival, night and day music, singing, balls and street parades of brilliantly-costumed dancers performing samba rhythms. If you are planning an active romantic adventure, Rio de Janeiro is the right place to be.
London-the United Kingdom
With its historical background, London is one of the most romantic cities in the world. Its little old town streets, parks on every corner, and old buildings are ideal for romantic walks. It is a multicultural city, so you will not face a problem as to how to choose a place to go.
Take a ride in a millennium Dome(千禧穹顶) and take her into a quiet restaurant in the old town with a candle light dinner. You are all set for the best date in your life!
Paris-France
Also known as the Capital of love, Paris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most romantic city in the world. For many people this is the ideal description of Paris with its world famous places: The Louvre(卢浮宫), Eiffel Tower, Notre Dame Cathedral(巴黎圣母院), Are de Triumphe(凯旋门), Montmartre(蒙马特)and many others.
It’s a great city which you must have seen at least once. Don’t miss all the great attractions and romantic places the Capital of Love has to offer!
59. ________ can be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Netherlands
A. Tower Bridge B. Eiffel Tower
C. Samba D. Windmill
60. You will probably go to ________ if you’re interested in varieties of culture.
A. Netherlands B. Brazil
C. the United Kingdom D. France
61.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probably means ________.
A. it is a great city worth seeing again and learning more.
B. this is surely the second time that you have been here
C. you must have visited this city ever before
D. you are asked to visit this city once more by law
62. By this passage the writer wants to show us ________.
A. that France is in fact the most romantic city
B. some attractive and romantic cities worth a visit
C. that these countries are more multicultural
D. some better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ourism
C
Chinese painting is an art. The painting is done by using a brush on paper or silk, often in black ink alone. A Chinese painting is a distinctive(与众不同的) object based on centuries-old traditions common to many other things in China.
The roots of Chinese painting can date back to Chinese New Stone Age’s pottery. Chinese painting was seen on decorations, which included figures of fish, frogs, deer, birds, flowers, tree leaves and dancing people dating back to around 6,000 to 7,000 years ago. Paintings were mainly painted on silk or walls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Classical Chinese painti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kinds: landscapes, figures and flowers-and-birds.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Chinese painting, images of emperors, philosophers(哲学家), and court ladies provide role models from the past; landscapes and flowers-and-birds paintings proves the central place of nature in Chinese thought.
The range of themes showed in figure painting was extended far beyond religious ideas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Tang Dynasty was considered the golden age of figure painting. Paintings of historical characters and stories of everyday life became extremely popular.
Landscapes painting had already founded an independent form of expression by the fourth century. It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the two separate styles mainly blue-and-green and ink-and-wash landscapes. The blue-and-green landscapes used bright blue, green and red pigments(颜料) to create a richly decorative style. The ink-and-wash landscapes relied on brushwork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ink to express the artist’s thought of nature, his own emotions and individuality.(个性)
Flower-and-bird painting was separated from decorative art to become an independent form around the 9th century. Many well-known artists painted in this form during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ir themes included a rich variety of flowers, fruits, insects and fish.
63.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is ______________
A. Chinese painting is an art based on centuries-old traditions
B. Chinese painting is different from Western painting
C. Chinese painting is painted by using a brush on paper or silk
D. Chinese painting and many other things in China have a lot in common.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Some animals and plants were painted on decorations.
B. It was popular for painters in the Tang Dynasty to describe stories of everyday life.
C. Flower-and-bird painting shows that ancient Chinese people valued nature.
D. The blue-and-green landscapes express the artist’s own emotions and individuality.
65. Classical Chinese painting refers to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____
A. figures B. Landscapes
C. Oil paintings D. Flowers-and-birds
6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does “root” in second paragraph mean
A. foot B. beginning of the art history
C. roof D. ending of the art history
67.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The skills of Chinese painting.
B. Art of Chinese painting
C. Western Painting and Chinese Painting
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Painting
D
Many animals recognize their food because they see it. So do humans. When you see an apple or a piece of chocolate you know that these are things you can eat. You can also use other senses when you choose your food. You may like it because it smells good or because it tastes good. You may dislike some types of food because they do not look, smell or taste very nice. Different animals use different senses to find and choose their food. A few animals depend on only one of their senses, while most animals use more than one sense.
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food, some animals spend their lives eating only one type. The giant panda eats only one particular type of bamboo. Other animals eat only one type of food even when given the choice. A kind of white butterfly will stay on the leaves of a cabbage, even though there are plenty of other vegetables in the garden. However, most animals have a more varied diet. The bear eats fruits and fish. The fox eats small animals, birds and fruits. The diet of these animals will be different depending on the season.
Humans have a very varied diet. We often eat food because we like it and not because it is good for us. In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and Britain, people eat foods with too much sugar. This makes them overweight, which is bad for their health. Eating too much red meat and animal products, such as butter, can also be bad for the health. Choosing the right food, therefore, has become an area of study in modern life.
68. We can infer from the text that humans and animals _________.
A. depend on one sense in choosing food B. are not satisfied with their food
C. choose food in similar ways D. eat entirely different food
69. Certain animals change their choice of food when ___________.
A. the season changes B. the food color changes
C. they move to different places D. they are attracted by different smells
70. We can learn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that __________. .w.︿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A. food is chosen for a good reason B. French and British food is good
C. some people have few choices of food D. some people care little about healthy diet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The Internet has opened up a whole new online world for us to meet, chat and go where we’ve never been before.
But just as in 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 there are some rules of behavior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when on line. 71 Imagine how you’d feel if you were in the other person’s shoes.
For anything you’re about to send: ask yourself, “Would I say this to the person’s face ” If the answer is no, rewrite and reread. 72
If someone in the chat room is rude to you, your instinct (本能) is to fire back in the same manner. But try not to do so. 73 If it was caused by a disagreement with another member, try to fix the situation by politely discussing it. Remember to respect the beliefs and opinions of others in the chat room.
74 Offer advice when asked by newcomers, as they may not be sure what to do or how to communicate. When someone makes a mistake, whether it’s a stupid question or an unnecessarily long answer, be kind about it. If it’s a small mistake, you may not need to say anything. Even if you feel strongly about it, think twice before saying anything. Having good manners yourself doesn’t give you license to correct everyone else. 75 At the same time, if you find you are wrong, be sure to correct yourself and apologize to those that you have offended.
It is not polite to ask others personal questions such as their age, sex and marital status. Unless you know the person very well, and you are both comfortable with shar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don’t ask such questions.
A. It’s natural that there some people who speak rudely or make mistakes online.
B. Repeat the process till you feel sure that you’d feel comfortable saying the words to the person’s face.
C. Everyone was new to the network once.
D. The basic rule is simple: treat others in the same way you would want to be treated.
E. When you send short messages to a person online, you must say something beautiful to hear.
F. You should either ignore the person, or use your chat software to block their messages.
G. If you do decide to tell someone about a mistake, point it out politely.
第二卷(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 共两节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下列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要求你在错误的地方增加、删除或修改某个单词。
增加:在缺词处加出加一个漏字(︿),并在其下面写上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上修改后的词。
注意: 1. 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My grandfather is in his early eighties, so lives a long and health life. When he heard that I started smoking and found difficult to give it up, he wrote a letter to me. He tells me that when he was young, he didn’t know many about the harmful effects of smoking. He didn’t know, for example, that it could do damage to people’s hearts and lungs, or that it was more difficult of smoking couples to become pregnant. He certainly didn’t know their babies may have a smaller birth weight. Neither did he knew that his cigarette smoke could affect on the health of the non-smoker. He decided to stop smoking. Eventually he managed to quit and neither could I.
第二节:书面表达(25分)
目前,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这使得我们更加认识到低碳生活的必要性。为了倡导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请说说自己的观点。完成约100字左右的短文。
注意:1、文中须阐明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
2、例举具体应对措施:如寻找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培养节省能源的意识等。
3、阐明自己的观点,可适当发挥。
4、参考词汇:低碳生活 low-carbon life; 节省能源的意识the energy-saving consciousness;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对称轴作匀速转动,当线圈处于中性面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Φ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ε为 ( )
A.Φ最大,ε=0. B.Φ=0,ε最大.
C.Φ最大,ε最大. D.Φ=0,ε=0.
2.正弦交变电源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按照左图所示的方式连接,R=10Ω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V。右图是交变电源输出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 )
A.通过R的电流i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B.通过R的电流i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C.R两端的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D.R两端的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
3. 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 )
A. U=110V I=0.2A B.U=110V I=0.05A
C.U=110V I=0.2A D.U=110V I=0.2A
4.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原线圈接在一个交流电源上,交流电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副线圈所接的负载电阻是11。则( )
A.原线圈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为55V
C.流过副线圈的电流是5A
D.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4:1
5、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上接有正弦交变电压,其最大值保持不变,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设原线圈的电流为I1,输入功率为P1,副线圈的电流为I2,输出功率为P2。当R增大时( )
A.I1减小,P1增大 B.I1减小,P1减小
C.I2增大,P2减小 D.I2增大,P2增大
6、如图所示电路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S为单刀双掷开关。P是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U1 为加在原线圈两端的交变电压,I1、I2 分别为原线圈和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P的位置及U1不变,S由b切换到a,则R上消耗的功率减小
B.保持P的位置及U1不变,S由b切换到a,则I2增大
C.保持P的位置及U1 不变,S由b切换到a,则I1增大
D.保持U1不变,S接在b端,将P向上滑动,则 I1减小
7. 如图10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4∶1,当导体棒l在匀强磁场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2 m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
A.3 mA B.0 mA
C.48 mA D.与负载R的值有关
8.跳高运动员在跳高时总是跳到沙坑里或跳到海绵垫上,这样做是为了( )
A.减小运动员的动量变化 B.减小运动员所受的冲量
C.延长着地过程的作用时间 D.减小着地时运动员所受的平均冲力
9.相向运动的A、B两辆小车相撞后,一同沿A原来的方向前进,这是由于( )
(A) A车的质量一定大于B车的质量 (B) A车的速度一定大于B车的速度
(C) A车的动量一定大于B车的动量 (D) A车的动能一定大于B车的动能
10.质量为2kg的物体,先以速度4m/s向正东运动,过了一段时间,速度又变成向正西的6m/s,则在此过程中,它所受到的合外力冲量是(  )
A.大小是20N·s 方向向东 B.大小是20N·s 方向向西
C.大小是4N·s 方向向东 D.大小是4N·s 方向向西
11.静止的实验火箭,总质量为M,当它以对地速度v0喷出质量为Δm的高温气体后,火箭的速度为(  )
A. B.- C. D.-
12.一颗手榴弹以v0=10m/s的速度在空中水平飞行,设它爆炸后炸裂为两块,小块质量为0.2kg。沿原方向以250m/s的速度飞去,则质量为0.4kg的大块在爆炸后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125m/s,与v0反向 B.110m/s,与v0反向
C.240m/s,与v0反向 D.以上答案都错
13.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平板车,车的两端分别站着人A和B,A的质量为mA,B的质量为mB,mA>mB.,最初人和车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两人同时由静止开始相向而行,A和B对地面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车 (  )
A.静止不动 B.左右往返运动
C.向右运动 D.向左运动
14.如图3所示,A、B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它们的动量大小分别为p1和p2,碰撞后A球继续向右运动,动量大小为p1′,此时B球的动量大小为p2′,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p1+p2=p1′+p2′ B.p1-p2=p1′+p2′
C.p2-p1=p2′+p2′ D.p1+p2=p2′- p2′‘’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5.交流电压的u-t图像如图所示,该交流电的频率是______Hz,用电压表测量时的示数是______V,0.06s时瞬时电压是______V.
16. 一理想变压器,此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功率之比P1/P2 = : ,原、副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之比为 : 。
17. A、B两物体在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其中物体A的质量为mA=4 kg,两球发生相互作用前后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A、B发生了 碰撞,系统的动能损失
(填“最大”或“最小”或“零”),B物体的质量为mB=_ ____kg.
18. 水电站给远处山村送电的输出功率100 kW,用2 000 V的电压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是2.5×104 W,则线路的电阻为 ,如果用20 000 V的高压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为_____ ___W.
19.如图,用“碰撞实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1)实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______ (填选项前的符号),
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2)图2中O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ml多次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OP。
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静置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球ml从斜轨上S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复。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_________。(填选项前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ml、m2
B.测量小球m1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3)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_____ ____ (用2中测量的量表示);
三、计算题(共5小题,总分3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完整的数值和单位)
20.(6分)如图所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 = 0.50T,矩形线圈的匝数N = 100匝,边长Lab =0.20m,Lad=0.10m,线圈以300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若线圈的总电阻r=1Ω,线圈外接电阻R=9Ω,求
(1)线圈从图中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流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
(2)外接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多少?
21.(6分)一辆平板车沿光滑水平面运动,车的质量M=20 kg,运动速度为v0=4 m/s,求在下列情况下,车的速度变为多大?
(1)一个质量为m=2 kg的沙包从5 m高处落入车内
(2)将质量为m=2 kg的沙包,以v=5 m/s的速度迎面水平扔入车内.
22. (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用轻绳悬挂在空中的木块,木块的质量为M,绳长为L,子弹停留在木块中,求子弹射入木块后的瞬间绳子中的张力的大小?
23、(6分)如图1-3-7所示的三个小球的质量都为m,B、C两球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球以速度v0沿B、C两球球心的连线向B球运动,碰后A、B两球粘在一起,问:(1)A、B两球刚刚粘合在一起时的速度是多大?
(2)三球的速度达到相同时的共同速度是多大?(3)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多大?
24. (8分)光滑水平面上放着一质量为M的槽,槽与水平面相切且光滑,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向槽运动,求:(1)若开始时把槽固定不动,且槽足够高,求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2)若槽不固定,则小球又上升多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现有高一年级的学生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名,高三年级的学生名,从中任选人参加某项活动,则不同选法种数为
A. B. C. D.
2.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
A. B. C. D.
3.A,B,C,D,E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B必须站在A的右边,(A,B可以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有(  )
A.24种 B.60种 C.90种 D.120种
4.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下表,则表中的值为( )
A. B. C. D.
5.由1,2,3,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 )
A. B. C. D.
6.在件产品中,有件次品,从中任取件,则恰有两件次品的取法种数为 ( )
A. B. C. D.
7.从0,1,2,…,9这10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能够确定不在x轴上的点的个数是(  )
A.100 B.90 C.81 D.72
8.已知某离散型随机变量服从的分布列如图,则随机变量的方差等于( )
A. B. C. D.
9.将4个不同的球放入3个不同的盒中,每个盒内至少有1个球,则不同的放法种数为 ( )
A. B. C. D.
10.一个口袋中装有10个球,其中有7个红球,3个白球.现从中任意取出3个球,则这3个都是红球的概率是( )
A. B. C. D.
11.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12.设含有个元素的集合的全部子集数为,其中由个元素组成的子集数为,则的值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某班要从名男生和名女生中选派人参加某项公益活动,如果要求至少有名女生,那么不同的选法种数为_________.(请用数字作答)
14.在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_________.
15.已知在一场比赛中,甲运动员赢乙、丙的概率分别为,,比赛没有平局.若甲分别与乙、丙各进行一场比赛,则甲取得一胜一负的概率是_________.
16. 某射手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 .她连续射击4次,且各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有下列结论:①他第3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②他恰好击中目标3次的概率是;③他至少击中目标1次的概率是.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0分)计算:(1);
(2)
18.(12分)从名男同学中选出人,名女同学中选出人,并将选出的人排成一排.
(1)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2)若选出的名男同学不相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19 .(12分)已知N*)展开式中第五项的系数与第三项的系数之比为10 :1
(1)求 n的值; (2)求展开式中含的项;
20.(12分)设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P(X=)=ak(k=1,2,3,4,5)
(1)求常数a的值; (2)求P(X);
21.(12分)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在一轮比赛中,甲、乙各射击一发子弹.根据以往资料知,甲击中环,环,环的概率分别为,,,乙击中环,环,环的概率分别为,,.设甲、乙的射击相互独立.
(1)求在一轮比赛中甲、乙同时击中环的概率;
(2)求在一轮比赛中甲击中的环数多于乙击中环数的概率.
22、(12分)如图,两点之间有条网线并联,它们能通过的最大信息量分别为.现从中任取三条网线且使每条网线通过最大的信息量.
(I)设选取的三条网线由到可通过的信息总量为,当 时,则保证信息畅通.求线路信息畅通的概率;
(II)求选取的三条网线可通过信息总量的数学期望.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卫中学
第一次综合考试数学(理)试卷B卷
期望值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现有高一年级的学生名,高二年级的学生名,高三年级的学生名,从中任选人参加某项活动,则不同选法种数为(B)
A. B. C. D.
2.展开式中含项的系数为(C)
A. B. C. D.
3.A,B,C,D,E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B必须站在A的右边,(A,B可以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有( B )
A.24种 B.60种 C.90种 D.120种
4.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下表,则表中的值为( D)
A. B. C. D.
5.由1,2,3,4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其中奇数的个数为(C)
A. B. C. D.
6.在件产品中,有件次品,从中任取件,则恰有两件次品的取法种数为 (A)
A. B. C. D.
7.从0,1,2,…,9这10个数字中,任取两个不同数字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能够确定不在x轴上的点的个数是( C )
A.100 B.90 C.81 D.72
8.已知某离散型随机变量服从的分布列如图,则随机变量的方差等于(D)
A. B. C. D.
9.将4个不同的球放入3个不同的盒中,每个盒内至少有1个球,则不同的放法种数为 (B)
A. B. C. D.
10.一个口袋中装有10个球,其中有7个红球,3个白球.现从中任意取出3个球,则这3个都是红球的概率是(C)
A. B. C. D.
11.若,则的值为( A )
A. B. C. D.
12.设含有个元素的集合的全部子集数为,其中由个元素组成的子集数为,则的值为( B)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某班要从名男生和名女生中选派人参加某项公益活动,如果要求至少有名女生,那么不同的选法种数为_____14____.(请用数字作答)
14.在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____-1_____.
15.已知在一场比赛中,甲运动员赢乙、丙的概率分别为,,比赛没有平局.若甲分别与乙、丙各进行一场比赛,则甲取得一胜一负的概率是_____0.38____.
16. 某射手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 .她连续射击4次,且各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有下列结论:①他第3次击中目标的概率是0.9;②他恰好击中目标3次的概率是;③他至少击中目标1次的概率是.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1,3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10分)计算:(1);
(2)
18.(12分) 个排成一排,在下列情况下,各有多少种不同排法?
(1)甲不排头,也不排尾,
(2)甲、乙、丙三人两两不相邻,
(3)甲不排头,乙不排当中.
解:(1)甲有中间个位置供选择,有,其余有,即共有种;(2)先排甲、乙、丙之外的四人,有,四人形成五个空位,甲、乙、丙三人排
这五个空位,有,则共有种;(3)不考虑限制条件有,而甲排头有,乙排当中有,这样重复了甲排头,乙排当中一次,即
19 .(12分)已知N*)展开式中第五项的系数与第三项的系数之比为10 :1
求 n的值; (2)求展开式中含的项;
20.(12分)20.(12分)人忘记了电话号码的最后一个数字,因而他随意地拨号,假设拨过了的号码不再重复,试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第次拨号才接通电话;  
(2)拨号不超过次而接通电话.
解:设{第次拨号接通电话},
(1)第次才接通电话可表示为于是所求概率为
(2)拨号不超过次而接通电话可表示为:于是所求概率为
21.(12分)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在一轮比赛中,甲、乙各射击一发子弹.根据以往资料知,甲击中环,环,环的概率分别为,,,乙击中环,环,环的概率分别为,,.设甲、乙的射击相互独立.
(1)求在一轮比赛中甲、乙同时击中环的概率;
(2)求在一轮比赛中甲击中的环数多于乙击中环数的概率.
22、(12分)如图,两点之间有条网线并联,它们能通过的最大信息量分别为.现从中任取三条网线且使每条网线通过最大的信息量.
(I)设选取的三条网线由到可通过的信息总量为,当 时,则保证信息畅通.求线路信息畅通的概率;
(II)求选取的三条网线可通过信息总量的数学期望.
22. (12分)解:(I)
(II)
∴线路通过信息量的数学期望
答:(I)线路信息畅通的概率是. (II)线路通过信息量的数学期望是注意事项
1·答题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2·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做选考题时,请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操作是艺术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艺术意象的生产过程中,艺术操作一方面是意象形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又赋予意象以最终的形式符号,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表面看来,艺术操作纯然是一种外在的技艺,实际不然。在艺术家准备操作时,心中的意象不一定已经非常清晰、完善,靠着操作运动,意象才逐渐鲜明、完整并得以最后定型、完成郑板桥讲他画竹的体会:“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霜气皆浮动于疏枝密枝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非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胸中之竹”之所以不同于“眼中之竹”,是因为经过了艺术家的意象孕育和改造,这一目了然;而“手中之竹”又不同于“胸中之竹”,则常为人忽视。其实,这是艺术家把心中孕育的意象用艺术操作加以表达并且用特定形式符号将之凝定下来。因此,不能轻视艺术操作,它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艺术操作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人们应当重视艺术操作中的技能,因为所有的艺术操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离不开特定的技能的。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艺术操作就是艺术技能的运用与发挥。
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由于其形式符号及传达媒介的不同,各有不同的操作和技能对于外行,由于不能掌握其操作技能,就不可能进入艺术的创作过程,即使有了“胸中之竹”,也变不成“手中之竹”因此,操作技能是艺术创作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然而,如果离开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就会沦为匠艺,如一些广告画,就技能角度看,是符合“画”的要求的,然而缺乏艺术不可少的灵气,所以算不上真正的艺术,这就涉及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关系问题。
这里所谓的“道”是指艺术创造过程中自由无碍、充满生气的最高境界,操作技能经过长期训练,娴熟自如,艺术家就能将它们化为自己的血肉,与对象世界亲密无间,从而进入“道”的自由境界。《庄子》记载孔子见佝偻(gōulóu)者承蜩(tiáo,知了)就像检东西一样简单,便问其道,佝偻者答曰,他是经过长期的技能锻炼,并专心致志,从而达到这种境界的。在这种专注状态中,粘知了仿佛不需要技能,只需要粘就行了。这就是技、道合一的境界,这个思想在《庄子》的另一个故事“庖丁解牛”中也体现出来,它告诉人们,主体在技能之中,是可以探索到“道”的真谛的。也就是说,主体在技能的操作中,是可以体悟、把握“道”并进而达到“道”的。
“技”与“道”是相通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道”可以通过“技”体现出来,“技”也可以在高度娴熟时达于“道”。通过长期刻苦锻炼而达于“道”的技能,能将心中所感受的立即转化为手中所操作的,这就是古代书画理论所讲的“心手相应”。心与手之间达到了这种自由和谐,也就意味着消除了“道”与“技”的界限。一切优秀的艺术家毕生所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摘编自《美学原理》,蒋孔阳主编)
1.下列关于艺术创造中“技”与“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艺术操作作为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离不开特定的“技”。
B.不同门类的艺术各有不同的“技”,如绘画和文学创作的“技”是不同的。
C.“道”是艺术创作的至高境界,郑板桥绘画的“胸中之竹”属于这一境界。
D.长期刻苦训练并专心致志,能使“技”转化为“道”,即“技”“道”合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意象形成、将意象孕育的成果物化为现实的可传达的艺术品都和艺术操作密切相关。
B.“手中之竹”是艺术家把“眼中之竹”用特定形式符号凝定下来的成型的作品。
C.艺术操作是意象创造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深化,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D一些广告缺乏艺术不可少的灵气,原因之一就是离开了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卜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艺术操作既是一种外在的技艺,也是意象逐渐鲜明、完整并定型、完成的凭借。
B.《庄子》中记载的承蜩的佝偻者和解牛的庖丁都进入了“道”的自由境界。
C.在创作的过程当中.主体只要操作和发挥就可以体悟、把握并进而达到“道”。
D.“心手相应”是占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毕生追求的一种艺术创造的至高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元纮,字大纲。早修谨,仕为雍州司户参军。时太平公主势震天下,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①,元纮还之民。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元纮大署判后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改好畤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开元初,为万年令,赋役称平,擢京兆少尹。诏决三辅渠,时权家皆旁渠立硙,筑堰争利,元纮敕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三迁吏部侍郎。会户部杨玚、白知慎坐支调失宜,贬刺史,帝求可代者,公卿多荐元纮。帝欲擢为尚书,宰相以资薄,乃为户部侍郎。条陈利害及政得失,帝才之,谓可丞辅。赐衣一称、绢二百匹。明年,遂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清水县男。
元纮当国,务峻涯检②,抑奔竞,夸进者惮之。五月五日,宴武成殿,赐群臣袭衣,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纮及萧嵩,群臣无与比。是时,废京司职田③,议者欲置屯田。元纮曰:“军国不同,中外异制,若人闲无役,地弃不垦,以闲手耕弃地,省馈运,实军粮,于是有屯田,其为益尚矣。今百官所废职田不一县,弗可聚也;百姓私田皆力自耕,不可取也。若置屯,即当公私相易,调发丁夫。调役则业废于家,免庸则赋阙于国,内地为屯,古未有也。恐得不补失,徒为烦费。”遂止。
后与杜暹(xiān)不协,数辩争帝前,帝不怿,皆罢之,以元纮为曹州刺史,徙蒲州,引疾去。后以户部尚书致仕,复起为太子詹事。卒,赠太子少傅,谥曰文忠。
元纮再世宰相,有清节。其当国累年,未尝改治第宅,僮马敝弱,得封物赒给亲族。宋璟尝叹曰:“李公引宋遥之美,黜刘晃之贪,为国相,家无留储,虽季文子之德,何以加之!”
(选自《新唐书·李元纮传》,有删改)
【注】①硙(wèi):水磨。②涯检:极力约束。③职田:中国古代按官职品级授与官吏作为俸禄的土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同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长史窦怀贞大惊,趣改之 趣:意向
B.会户部杨玚、白知慎坐支调失宜 会:正好,恰巧
C.元纮敕吏尽毁之 敕:告诫,嘱咐
D.免庸则赋阙于国 阙:通“缺”,缺失,有损失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李元纮关心百姓的一组是(3分) ( )
①百司顺望风指,尝与民竞碾硙,元纮还之民
②改好畤令,迁润州司马,以办治得名
③元元纮敕吏尽毁之,分溉渠下田,民赖其恩
④帝求可代者,公卿多荐元纮
⑤特以紫服、金鱼锡元纮及萧嵩,群臣无与比
⑥百姓私田皆力自耕,不可取也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③④⑤
6.下列各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李元纮年轻时端庄谨慎,在京兆少尹任上,他不屈服权贵,面对太平公主的权势,他无所畏惧,“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足见其坚决的态度。
B.有人在废置京官的职田后想设置屯田,李元纮却认为军务与国政情况不同,内地与边境制度相异,如果在内地设置屯田,对国、对民没有益处。
C.李元纮为政能关心百姓生活,政绩卓著,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他后来因与杜暹xiān不和,两人多次在皇帝面前争辩,皇帝不高兴,两人都被罢官。
D.宋璟曾称赞李元纮,说他引荐宋遥这样的人才,罢免刘晃这样的贪官,做了国相,家里没有积蓄,即使季文子的德行,也不能超过他。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条陈利害及政得失,帝才之,谓可丞辅。(3分)
译文:
(2)后与杜暹不协,数辩争帝前,帝不怿,皆罢之。(3分)
译文:
(3)其当国累年,未尝改治第宅,僮马敝弱,得封物赒给亲族。(4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过融上人兰若①
綦(qi)毋潜
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
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
【注】①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
8.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僧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从表现手法和炼字两方面做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桃花源记》)
(2)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三峡》)
(3)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三峡》)
(4) ,骈死于槽里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5)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6)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7)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
(8)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乙 选考题
本题为选考题。请从第三、四大题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
雕花烟斗
冯骥才
他被这一大盆金光灿灿的凤尾菊迷住了。
这菊花从一人多高的花架上喷涌而出,闪着一片辉煌夺目的亮点点儿,活像一扇艳丽动人的凤尾,一道瀑布——静止、无声、散着浓香的瀑布。
不知不觉间,他掏出一个挺大的核桃木雕花烟斗,插在嘴角,突然意识到花房里不准吸烟,他慌忙四下窥探,忽见身旁几片肥大浓绿的美人蕉叶子中间,有一张黑黑的老汉的脸直对着他。一双灰色的小眼睛牢牢盯着他嘴上的烟斗,他刚要承认过错,那老汉却和气地说:“没关系,到这边来抽吧!”
这里便是花房的一角,这老汉是花农老范。老范坐在他对面,“唐先生,您还画画不 ”
他怔住了。“您怎么知道我姓唐 还知道我画画 ”“先前,您带学生到这儿来画过花儿,您画得美,美呀……”老范赞美的语气是由衷的,他不禁泛起一阵酸楚和温暖的感动。像他这样一位红极一时的大画家,好比高高悬挂的闪烁辉煌的大吊灯,如今被一棒打落下来,曾经光彩照人的玻璃片片,被人踩在脚下,甚至无人顾惜。难道在这奇花异卉中间,在这五彩缤纷的花的天地里,隐藏着一个知音吗?
谁能从这老范身上找到聪慧、美和知识的影子呢 老范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穿一身皱巴巴的黑裤褂,沾满污痕;面色黧黑,眼睛小,眸子发灰,动作迟缓而不灵便。发现老范仍不时瞅他嘴上的烟斗。“您来尝尝我的烟斗丝吧 ”唐先生诚恳地说。“不!”老范笑眯眯地,“俺是瞧您的烟斗很特别……”
他的烟斗是特别。上面雕着一只肥胖的猫头鹰,栖息在一段短短的秃枝上,“这烟斗是我自己刻的。”他说。他想起了靠边站之后的整天无所事事,想起了某天灵机一动用木刻刀雕刻烟斗的感觉,想起了把每只烟斗都当作创作的倾尽心血的狂热,想起了家里摆满一个玻璃书柜的绝妙艺术品——雕好的烟斗。“美,美呀!”对面灰色的小眼睛流露出真切的钦慕之情,“您要是喜欢这烟斗,就送给您吧!”“不,不,俺不——!”老范固执地一个劲儿摇脑袋。
从此以后,唐先生常来花房坐坐,在饱尝冷淡、受尽歧视的他看来,这一片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十分珍贵。
秋风一吹,又是赏菊的好时节。可唐先生却没有到小花房去。半年前,他被落实了政策,名画家的桂冠重新戴在头上。求画的、求烟斗的,让他忙得不亦乐乎。一天,家中高朋满座。外边又有人敲门。打开门,不觉双目一亮。面前一大盆光彩照人的凤尾菊,花后是半年多未见的老范。“哟,老范,是您呀!”矮墩墩的老范笑眯眯地站在他面前,额上沁出亮闪闪的汗珠,只频频点头。唐先生请老范坐下后,就顾不上再和他搭腔,老范一声不响地蹲坐在屋角,露出满足的神情。后来他发现了身边陈列烟斗的玻璃柜。一下子见到这么多雕着花、千奇百怪的烟斗,他看呆了,不禁发出一声声很特别的赞叹:“美,美,美呀……”没人搭理老范,唐先生感到自己认识这么一位无知的傻里傻气的怪老头很难为情。
在又收到老范送的两次花后,唐先生从陈列柜下边一层属于一般水平的烟斗中,选择一只雕工比较简单、刻着五朵牡丹花的,送给老范。“您……”老范喜得声音都震颤了,眼睛像一对灰色的小灯泡亮了起来,双手郑重地接过烟斗,激动地吭吭巴巴,“谢谢您,唐先生,真谢谢您……”
又一阵秋风吹起,唐先生倚坐在皮椅上,疲惫不堪。他的一幅画被莫名其妙地定为黑画,他再一次落魄,无人理踩了。这时,他听见有人轻轻叩门。打开门,一盆特大的金光灿烂的凤尾菊正堵在门口。“老范,快请进,请进!”来人把花放在地上,喘着气,“俺是老范的儿子。俺爹今年夏天得了肺炎,走了。他吩咐俺说,他要是不在了,无论如何也要把花给您送来。”“唐先生,您知道俺爹多喜欢您送给他的烟斗吗?临终时,他叫俺把那只烟斗插在他嘴角上。”
“什么?”唐先生惊愕地问,他好像没听清这句话。他感到心上像压了一块沉重的石板,他后悔,没有把雕刻得最精美的一只拿出来,送给老范…… (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看到烟斗柜时赞叹“美,美,美呀”,接受雕工简单的烟斗时“谢谢您……真谢谢您”等语言描写,刻画出老范纯朴、木讷、无知、傻气的形象。
B.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画家唐先生,在花房邂逅花农老范,老范对他态度和善,对他的画由衷赞美,这使他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C.一盆凤尾菊,一只雕花烟斗,几次普通的交往,表现出人性的大美,也显示了人性的缺陷,小说折射出的社会现象,引发人们深思。
D.老范的儿子在父亲去世之后,依照叮咛,把一盆特大的凤尾菊送给唐先生,既写出了他的忠厚、孝顺,也表现了他们父子的信守承诺。
E.唐先生的画被打成黑画,他再次落魄,无人理睬,这种境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畸形的社会现实,深刻批判了人们的虚伪。
12.小说中的唐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13.小说情节安排颇为巧妙,请概括说明其作用。(6分)
14.关于小说的线索,有人认为是“雕花烟斗”,有人认为是“凤尾菊”。请任选其中一个
观点,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引得春风度玉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一情形在1000多年后有了根本的改观。光绪五年(1879年),新任帮办甘肃、新疆善后事宜的杨昌浚目睹了左宗棠在西北的所为,赋诗一首:“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宗棠不仅是个军事家,他对于发展西北的经济也颇为关注。鉴于甘肃“地气高冷,节候暑少寒多,物产甚稀,……民间无衣之苦,甚于无食”的状况,他建议广种棉田,以解决穿衣问题。他认为甘肃凡是可种罂粟的向阳肥暖之地,都适宜种棉花。于是,他不仅通令下属各地严禁种植罂粟,劝告农民广种棉花,还采购纺车织具,设立专门机构,雇请民妇来教习纺织,并刊行《种棉十要》及《棉书》,分行陕、甘两省,目的在于“拔恶卉而植嘉苗,为一举两得计也”,期望这些举措能“为甘省开万年之利”。
左宗棠在西北注意修河、治路,于沿河、沿路“广种榆柳”,“数年来陇中遍地修渠、治道、筑堡、栽树”。尤其是植树绿化举措颇得后人称赞,他命令“自径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这些柳树“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被后人艳称为“左公柳”。
收复新疆之际,为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这固然出于军事目的,却也具有开发大西北的用意。他令张曜率军在哈密办屯垦、水利,垦得荒地19000余亩,获粮数千石。他还善于因地制宜,依据新疆许多地方“可渔可牧,不必垦田种粟亦可足民”的特点,认为“西北之利,畜牧为大;而牧利又以羊为长,其毛可织,其皮可裘,肉可为粮,小民日用所必需用也,何必耕桑然后致富?长民者因其所利而利之,则讲求牧务,多发羊种宜矣。”这些主张对他后来率军收复新疆极为有利。
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更是左宗棠的一大功绩。同治七年(1868 年),左宗棠在参与镇压捻军后抵西安,他为解决所部使用的军火从上海等地采办价值甚昂的问题,决定在西安设立机器局。同治十一年,左宗棠进住陕甘总督任所,他将西安机器局的机器搬至兰州,创办了兰州机器局,以精通西洋枪炮制作的记名提督赖长为该局总办,并从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抽调了技术工人,主要生产枪、炮、子弹、炮弹。兰州机器局的设立,既有镇压回民起义的用意,更有收复新疆之图,因为在该局创办前一年,俄国已派兵占据伊犁,左宗棠便在筹画收回伊犁时提出“精求枪炮”的主张。很明显,他在兰州设局是为了实现这一主张。
光绪三年(1877年),赖长在兰州机器局内试制了一台织呢机,用甘肃所产羊毛织成一块绒布,呈送给左宗棠验看,受到了左宗棠的称赞。于是,左宗棠打算从国外购买全套织呢机,他写信并附赖长所绘织机图给在上海的采办委员胡光墉,以甘肃羊毛、驼绒均易购取,煤也易得,只要有机器便省工力等由请他从德国访购织呢机器。直到光绪五年,织呢机器才全部运至兰州。织呢局正式开工,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在西北诞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创办兰州织呢局被左宗棠视为“气象更新”之举,高兴之余,他还费尽苦心就地取原料,想以成本低廉来抵制洋呢进口。但是,兰州织呢局的生产并不像他预期的那样理想,所织成的呢绒品质很坏,几乎不能出售,品质上和价格上都比不上外国呢绒,即便把产品运到各通商口岸,也比从欧美输入呢绒要贵多了,再加上局中被安置了大批“干领薪俸”的冗员,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左宗棠经营近代民用企业的这次尝试未能成功,但他勇于在风气未开的情况下把机器生产率先引入西北,已是一个创举。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鉴于甘肃的气候特点,左宗棠建议首先解决穿衣问题,并通令下属各地禁植罂粟而改种棉花,最终收到一举两得之效。
B.左宗棠主张开荒屯田和兴修水利,还主张在新疆许多地方不必只是强调“耕桑然后致富”,还应该“讲求牧务,多发羊种”。
C.左宗棠设立兰州机器局,有对内和对外两个意图,但“精求枪炮”的主张表明他更重视以武力收回被俄国军队占领的伊犁。
D.赖长用试制的织绒机织成了一块绒布不仅受到左宗棠的称赞,还促使左宗棠委托胡光墉最终从国外购回了全套织呢机。
E.生产的呢绒品质不好,价格上比不上外国呢绒,再加上局中大批冗员消极怠工,兰州织呢局在创办后仅4年就被迫停办。
12.左宗棠“发展西北的经济”有哪些显著的具体成效?请简要概括。(6分)
13.结合全文来看,第一段引用杨昌浚的诗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4.左宗棠在发展西北经先进生产技术。在“善于”和“勇于”中你更认同哪种品质?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启示。(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8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 )
A.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儒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口号,强调人与自然鼎足而立,人可利用自然,掌握运用规律,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
B.实施“阶梯电价”本应是大快人心的改革之举,可是实际的问卷调查表明,并不是所有的受访者都支持这项改革,这样的结果确实值得决策者深思。
C.日本福岛核电站接连发出的爆炸声牵动人心,同时也让核电站的所有者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成为众矢之的。
D.住建部表示今年将投出资金1.3万亿用于保障房建设,一项有利于改善城市居民住房条件的政策呼之欲出。
16.下列各名中,没有语病的一名是(3分) ( )
A、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在这白眼和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温暖。
B、影片《唐山大地震》首播后就取得了5个亿的票房收入,成功原因是讲述了一个被撕裂的亲情故事所致。
C、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表示,环保总局将重点研究如何利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结果来制定相关的污染治理、环保税收、生态补偿等经济管理。
D、我们的民族骄傲与文化自信其实是来自于历史深处,关于这一点,即使是普通人也不怀疑。
17.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沿着主校道缓缓前行, , , ; , , ,正是这平淡的桂花奉献给人们诱人的芬芳。
①桂树如同一把撑起的伞,在细细绿叶中隐藏着一簇簇米黄色的小桂花
②沿着鹅卵石铺成的甬道踏入桂园,香味更加浓烈
③校道两边的法国梧桐像欢迎首长的士兵一样挺立着,高大雄伟
④迎面扑鼻而来的是一股浓郁的奇香,循香寻找其源,方知有桂园
⑤树干粗壮,孔武有力,树叶迎风起舞
⑥树冠像一把巨大的伞,遮天蔽日
A.④①②③⑤⑥ B.③⑤⑥④②① C.③④②①⑤⑥ D.④②③①⑥⑤
18.“魅力”的外延很广,理解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从陶渊明、文天祥、鲁迅、苏轼中任选一位将他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魅力”的理解。要求:①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式相近。(3分)
示例:唐太宗说:魅力就是面对犯颜直谏,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换取王朝的繁荣昌盛。
人物( )说: 。
19.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点(不超过35字)。(4分)
成都是泡在荼缸里的城市。早在公元前59年,资中人王褒的《僮约》里就记载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壹行酤。烹茶尽具,已而盖藏。”成都的茶馆,民国时期就有400多家,时至今日,已发展到3000多家,从豪华时尚的高档茶楼到街边老树下的露天小茶馆一应俱全,消费少至两三元多到数百元,一年四季生意兴隆。茶倌掺茶有许多绝活,他们可以把装满开水、有一米长壶嘴的大铜壶玩得风车斗转,表演的花样有“蛟龙探海”“飞天仙女”“童子拜观音”……普通花茶和绿茶一般都是用盖碗茶具来喝。茶盖谓天,茶船谓地,茶杯喻人,茶水冲上,盖子一盖,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说多有讲究。
六、写作(60分+2分卷面分)
一个人坐在轮船的甲板上看报纸。突然一阵大风把他新买的帽子刮落到大海中,他用手摸了一下头,看看正在飘落的帽子,又继续看起报纸来。另一个人大惑不解:“先生,你的帽子被刮入大海了!”“知道了,谢谢!”他仍继续读报。“可那帽子值几十美元呢!”“是的,我正在考虑怎样省钱再买一顶呢!帽子丢了,我很心疼,可它还能回来吗?”说完那人又继续看起报纸来。
许多人都有过丢失某种重要或心爱之物的经历:比如不小心丢失了钱包,最喜爱的自行车被盗了,相处了好几年的朋友拂袖而去……面对失去的东西,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呢?
请以“面对失去”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语文答案
一、
(二)(11分)
8.诗人所拜访的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2分)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鸟飞,僧人不知何处而去;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3分)
9.①以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2分)
②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2分)(从“以响衬静”角度作答亦可)
③讲究炼字。“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2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一分)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2)蒙络摇缀 。
(3)春冬之时,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三峡》)
(4)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里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说》)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不能通其意(《马说》)
(6)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7)潭中鱼可百许头, 均若空游无所依 。(《小石潭记》)
(8)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三,文学类
11.(1)B、C
12.①有才华,热爱艺术,绘画雕刻都有造诣。②温良,和善,懂得感恩。③有些势利,有等级观念,顺境时漠视真挚的情意。
13.①使小说情节紧凑有序,波澜起伏,吸引读者。画家受尽歧视,邂逅花农,感受温暖;重戴桂冠,冷落花农;再次落魄,重识真情。②在对比中刻画人物,突出人物个性,使人物形象更鲜明生动。花农有始终如一善良温厚的人性之美,而画家显达时则彰显出人性弱点,③使主题思想集中而深刻,即对人性之美与人性缺陷的审视与思考。
14.观点一:雕花烟斗是小说的线索。
①标题是“雕花烟斗”;“雕花烟斗”贯穿小说主体情节,使结构谨严。②雕花烟斗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画家雕刻烟斗,赠送烟斗,为烟斗而悔;花农欣赏烟斗,接受烟斗,临终带走烟斗。③雕刻得最精美的烟斗应该属于心灵最美的人,画家的悔恨,表现了作者对人性纯美和人性弱点的重新审视。
观点二:凤尾菊是小说的线索。
①凤尾菊贯穿小说主体情节,使结构谨严,脉络分明。②凤尾菊是连接两个人物的纽带。花农养凤尾菊,画家喜欢凤尾菊,花农几次给画家送凤尾菊,临终还托付儿子给画家送凤尾菊,画家因凤尾菊而悔悟。③凤尾菊是花农美好心灵的物化,象征善良、单纯、温厚、自然而然的人情,表现了作者对美好感情的歌颂。(观点明确2分;理由充分,论述合理6分)
四、实用类
18.(8分)观点一:我认为应该善于利用本地自然环境。
①左宗棠抓住甘肃向阳地暖之地都可种棉花的特点,劝告广种棉花;在西北沿河、沿路“广种榆柳”;②依据新疆“可渔可牧”的特点,认为应“讲求牧务,多发羊种”。这些举措对于改善西北环境面貌、发展西北经济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③所以,我们应因地制宜,积极利用自然环境发展经济,同时还要保护好自然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观点二:我认为应勇于尝试、勇于接受新鲜事物。
①左宗棠敢于把近代机器生产引入西北,生产枪炮、子弹、炮弹等,并在西北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纺织工厂,勇于开风气之先。②这些举措都为西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③所以,我们在经济活动中,也应勇于尝试、大胆创新,超越前人,谋求经济的稳步发展。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就以上任意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五、语用题
15.C
16.D(A前后不一致,“温暖”改为“冷暖”;B杂糅,删去“所致”;C成分残缺,在句末加上“的政策”。)
17.B
18.陶渊明说:魅力就是面对荣华富贵,保持一颗淡定的心,书写人生的高洁质朴。
文天祥说:魅力就是面对国家破碎,保持一颗忠诚的心,谱写历史的浩然正气。
19. (1)历史悠久(2)茶馆众多(3)档次多样(4)茶技高超(5)茶具讲究(五个要点,一点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元纮,字大纲。年轻时端庄谨慎,出任雍州司户参军。当时太平公主权势震慑天下,百官顺应迎合。她曾与百姓争夺水碾,李元纮判定还给百姓。长史窦怀贞大惊,催促他改判,李元纮在判状后面用大字写道:“南山可以移动,这个判状不可改变。”改任好畤令,升任润州司马,以善于治理闻名。开元初年,任万年令,赋役号称公平,升任京兆少尹。诏令疏通三辅渠,当时权贵之家都沿渠架设水碾,蓄水筑堰争夺利益,李元纮令官吏全部捣毁,分水灌溉渠旁田地,百姓受到恩惠。李元纮三次升任做了吏部侍郎。正值户部杨玚、白知慎因支出失当获罪,贬为刺史,皇帝寻求可以接替的人,公卿大多推荐李元纮。皇帝打算提拔他为尚书,宰相认为他资历浅薄,于是任户部侍郎。他列举利害及政事得失,皇帝认为他有才能,认为能够担任宰相,赐给他衣一套、绢二百匹。第二年,便授任李元纮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清水县男。
李元纮执掌国事,致力于严厉约束,抑止追求名利,浮夸钻营的人害怕他。五月五日,皇帝在武成殿宴请群臣,赐给群臣衣裳,特别把紫服、金鱼袋赐李元纮及萧嵩,众大臣无人能比。此时,废置了京官的职田,议论者想要设置屯田。李元纮说:“军务与国政情况不同,内地与边境制度相异。如果百姓清闲没有劳役,地荒芜没有开垦,用剩余的劳动力耕种荒田,减少运输,充实军粮,于是设置屯田,它的益处很大。如今百官所废置的职田不在一个县,无法集中;百姓的私田都努力自耕,不能占取。如果设置屯田,就要公私相换,调发壮丁。调发劳役则家业荒废,减免租税则国赋欠缺,内地设置屯田,自古以来没有过。恐怕得不偿失,徒然烦扰百姓花费财钱。”于是停止。
后来李元纮与杜暹不和,两人几次在皇帝面前争辩,皇帝不高兴,都予以罢免,让李元纮任曹州刺史,后调任蒲州,李元纮因病辞职。后来在户部尚书任上退休,再次起用为太子詹事。去世,追赠太子少傅,谥号叫文忠。
李元纮担任两朝宰相,有清白节操,他执掌国事多年,不曾改修建造住宅,童仆与马匹疲弱,得到的封赏都用来接济亲族。宋璟曾经感叹说:“李公引荐宋遥这样的人才,罢免刘晃这样的贪官,做了国相,家里没有储蓄,即使季文子的德行,怎么能超过他!”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做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准考证号、姓名。
2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的直角坐标为,若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点的极坐标为( )
A.           B.
C.      D.
2. 椭圆的一个参数方程是( )
A. (是参数)  B. (是参数) 
C. (t是参数)  D.(t是参数) 
3.已知,则不等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4.在直角坐标系中,经伸缩变换后曲线方程变换为椭圆方程,此伸缩变换公式为( )
A.           B.
C.      D.
5.已知直线(t是参数),O为原点,直线与直线交于A点,则|OA|=( )A.4    B.-4  C.   D.2 
6.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是(是参数),若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
A.           B.
C.      D.
7.在极坐标中圆的圆心的极坐标是( )
A.           B.
C.      D.
8. 若不等式的解集为非空集合,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则的最大值是( )
A.5           B.
C.3      D.
10. 若对任意R,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1 (D)
11.已知函数的图像为,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是(是参数),若曲线与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则的值是( )
A.2或8           B.0或
C.0或 D.0
12.函数的值域是( )
A.           B.
C.      D.
第II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______
14. 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则曲线C与直线有_______个公共点
15.对于实数,若,则的最大值是______
16.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______(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1)已知,则
2)函数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
3)函数的最大值是
4)已知,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17. (本小题满分12分)判断直线(t为参数)与圆(为参数)的位置关系。
18. (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
(1)解不等式
(2)求函数的最小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若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的圆心为半径为3, P为曲线C上任一点,
1)写出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
2)M为OP延长线上一点,且,求点M的极坐标方程
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是经过点A(1,0)且倾斜角为的直线,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1)写出曲线C的普通方程及直线的参数方程
2)判断直线与曲线C有无交点 若有两个交点,则记为M,N,并求MN间的距离,若只有一个交点,则记为M,并求AM的中点坐标,若无交点,说明理由。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解关于x的不等式
2)设,对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
选做题(考生从22、23、24中三道题选一题解答,如果多做,则.以题号靠前的题计分。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内接于圆,,直线切圆于点,∥相交于点.
(1)求证:;
(2)若.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
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在以O为极点,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圆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Ⅱ)已知直线与圆C相交于A、B,求AB的中点D的坐标.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当时,求的解集;
(2)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求的取值范围.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中卫中学
高二年级第一次综合考试数学试卷
文科数学
期望值(重点90分,普通70分)
2012.3 命题人 常安平 校 王忠安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做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准考证号、姓名。
2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的直角坐标为,若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点的极坐标为( D )
A.           B.
C.      D.
2. 椭圆的一个参数方程是( A )
A. (是参数)  B. (是参数) 
C. (t是参数)  D.(t是参数) 
3.已知,则不等式正确的是( D )
A.    B.  
C.   D. 
4.在直角坐标系中,经伸缩变换后曲线方程变换为椭圆方程,此伸缩变换公式为( C )
A.           B.
C.      D.
5.已知直线(t是参数),O为原点,直线与直线交于A点,则|OA|=( A )A.4    B.-4  C.   D.2 
6.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是(是参数),若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则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可写为( A )
A.           B.
C.      D.
7.在极坐标中圆的圆心的极坐标是( A )
A.           B.
C.      D.
8. 若不等式的解集为非空集合,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C )
A. B. C. D.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则的最大值是( B )
A.5           B.
C.3      D.
10. 若对任意R,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
(A) (B) (C) <1 (D)
11. 已知函数的图像为,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是(是参数),若曲线与曲线只有一个交点,则的值是( C )
A.2或8           B.0或
C.0或 D.0
12.函数的值域是(B )
A.           B.
C.      D.
第II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直线的参数方程为,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______
14. 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则曲线C与直线有__0___个公共点
15对于实数,若,则的最大值是____5__
16.下列结论正确的序号是___1)_2)4)__(把正确的序号都填上)
1)已知,则
2)函数既有最大值又有最小值
3)函数的最大值是
4)已知,则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
17. (本小题满分12分)判断直线(t为参数)与圆(为参数)的位置关系。
解:直线的普通方程为,圆的普通方程为,圆心C到直线的距离
故直线与圆相交
18. (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
(1)解不等式
(2)求函数的最小值
.
则不等式等价于或或,
解之得或,不等式的解集为. 6分,
2)由绝对值三角不等式的
等号成立条件,故的最小值为-512分,
19. (本小题满分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若以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的圆心为半径为3, P为曲线C上任一点,
1)写出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
2)M为OP延长线上一点,且,求M点的极坐标方程
解:1)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6分
2)设,由,得,在上,故,则,M点的极坐标方程为---12分
20.(本小题满分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是经过点A(1,0)且倾斜角为的直线,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1)写出曲线C的普通方程及直线的参数方程
2)判断直线与曲线C有无交点 若有两个交点,则记为M,N,并求MN间的距离,若只有一个交点,则记为M,并求AM的中点坐标,若无交点,说明理由。
解:1)曲线C的普通方程为,直线的参数方程---6分
2)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化简得
,因,故直线与曲线C有两个交点,,

MN间的距离为---12分
21.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1)解关于x的不等式
2)设,对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解:1)不等式变为
方法一:令
交点的横坐标为-1,1, 由图
可知不等式的解集为
方法二
.
则不等式等价于或或,
解之得或,不等式的解集为. 6分
2)可知 对恒成立,因,故对恒成立,所以解得,故的取值范围为----------12分
选做题(考生从22、23、24中三道题选一题解答,如果多做,则则按所选的第一题计分.以题号考前的题计分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内接于圆,,直线切圆于点,∥相交于点.
(1)求证:;
(2)若.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讲
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在以O为极点,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圆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Ⅱ)已知直线与圆C相交于A、B,求AB的中点D的坐标.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当时,求的解集;
(2)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是,求的取值范围.
22.(1)证明:
∥,.
又为圆的切线 ,则.
,
.
又 5分
(2) ,
≌,
设,易证,
又,所以 10分
23.解:(1)将直线的参数方程经消参可得直线的普通方程为 3分
由得,
即圆直角坐标方程为6分
(2) 将代入得,化简得,,故D点坐标为即
法二,即 D点坐标为即 10分
法三 将代入得,化简得,,故D点坐标为即
24.解:(1) 因为, . 令
.
则不等式等价于或或,
解之得或,不等式的解集为. 5分
(2) 因为,.
由题意,不等式的解集是,
则在上恒成立.
而, 故. 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