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1.1 化学真奇妙 鲁教版(共34张PPT+3份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1.1 化学真奇妙 鲁教版(共34张PPT+3份视频)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新课导入
化学,顾名思义,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化学家们的重要工作是利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继而根据这些规律来改变和创造物质。
你知道吗?汽车轮胎、众多药物、各种塑料、包括你的书包和轮滑装备都是以石油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生产出来的。
推进新课
我们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物品,绝大多数是由人造材料制成的,而这些人造材料都是通过化学变化制得的,都属于化学制品。
大多数服装面料中都含有化学合成纤维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将世界粮食产量提高了40%~60%
现代建筑和装饰材料很多来自化学工业
现代交通工具的制作材料大多是用化学方法生产的
仔细观察教室中的各种物品,说一说哪些是来自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物质,哪些是来自用化学方法人工制造的物质?假设周围所有化学制品在一瞬间全部消失,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
每一次时代变革,化学都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钻木取火的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钢铁、化石燃料得到广泛应用的工业时代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什么样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呢?
光合作用
葡萄酿成酒
铁生锈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如:燃烧、食物变质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物理变化。
如:冰融化成水
实验1.点燃镁条。
点击播放
实验现象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实验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实验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
3~4
mL稀硫酸。
点击播放
实验现象
固体溶解,表面生成大量无色气泡。
实验4.取3~4
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再用滴管滴加4~5滴氢氧化钠溶液。
点击播放
实验现象
有蓝色沉淀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断生成新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这种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
化学反应
释放
能量
电能
光能
热能
绿色植物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光合作用)将太阳能储存起来。
化学反应
储存
能量
同学们想过吗?从杯子中的水到遥远太空的恒星,宇宙中的一切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
一滴水中约含1021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都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化学上分别用符号H、O和H2O表示氢原子、氧原子和水分子。
氢原子和氧原子不仅能相互结合形成水分子,还能两两自相结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
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
如今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观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以及复制、改造和创造分子。
用STM技术拍摄的硅原子图象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随堂练习
1.将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可以看到如下现象:
①剧烈燃烧;②火星四射;③生成黑色固体;④放出大量热。其中最能说明这是化学变化现象的是(

A
.①
B.

C.③
D.④
C
2.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C
3.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酒精燃烧;(
)酒精挥发。(

(2)矿石粉碎;(
)铁矿石炼铁。(

(3)石蜡融化;(
)蜡烛燃烧。(

(4)电灯发光;(
)蔗糖溶解到水中。(

(5)食物变质;(
)嚼碎食物。(

(6)钢铁生锈;(
)铁片制成铁桶。(

(7)烤焦食品;(
)植物的光合作用。(

(8)凉水烧成热水;(
)水结冰。(

(9)木材加工成木器;(
)木材燃烧取暖。(

课堂小结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课后作业
1.完成课本习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