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认识水教学目的:(一)科学探究目标:1、获取证据,能用语言、文字、绘图等方式描述水的特点,形状变化的观察结果。2、能设计观察水的特点的实验方案,并实施。(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尊重证据,用证据来说明问题。2、在探究过程中,能够细心观察;在设计方案时,能积极思考,方案严密、可行。(三)科学知识目标:认识水没有颜色、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无色透明、没有固定形状的特点。教学重点:认识水的特点。教学难点:能设计水的特点实验方案,并实施。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你们今天早晨起床洗手、洗脸、刷牙了吗?都用到了什么?(水)二、提问:关于水,我们有哪些认识?有哪些问题?(学生说说有关水的知识,并提出一些有关水的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可不解答,让学生在下面的实验中去探索发现。)三、活动一辩一辩,哪一杯是清水温馨提示1.玻璃器材,轻拿轻放。2.实验中小组交流,动作要快。3.思考讨论水的颜色、气味、味道、是否透明。4.实验结束后,材料员整理好器材,组长举手汇报。(温馨提示内容抽学生或老师读一遍)分发实验器材,小组领到实验器材后,开始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单一。实验完成后,小组汇报。(到处时大约25分钟)我们知道了水的这些特点,那么,水是什么形状呢?水到底有没有固定的形状呢?我们就用下面的实验来验证吧!活动二探究水有没有固定的形状1.我们的猜想:水(有或没有)固定的形状。2.把水装入下图的容器中,水的形状会是什么样子?用笔画出水的形状。学生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交流汇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容器内水的形状。(学生拿起自己画的图,到讲台上汇报,并得出结论。到此35分钟左右)得出结论:水在不同的容器中形状是(不同)的,所以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观看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引导学生向,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方面讲。老师说说这方面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