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家乡新变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写具体事例反映身边环境、日常生活的变化,表现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和赞叹之情。 2、指导学生评价和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选取典型事例,写清这些变化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好处,写出真情实感。 2、训练学生正确评价和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点明主题 1、回顾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4篇展示祖国建设的文章,课后同学们还搜集了许多关于祖国建设飞速发展的资料,在上节口语交际课上进行了交流,通过交流你们有什么感受? 2、自由交流,激发学生的喜悦之情和自豪感。 3、点明主题:日新月异的祖国建设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二、自主读书,明确要求 1、独立读一读书中的提示,看看本次习作都有哪些要求。 2、说说本次习作的要求。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归纳整理,列出习作要求。 三、展示变化,感悟发展 1、展示家庭变化,感悟家庭发展: (1)小组交流,展示调查资料一——近3年来家庭收入、人均收入情况。 (2)进一步展示变化:几年中,你们家里生活条件在哪些方面有变化? (3)感悟家庭生活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家庭生活发生了变化,你有什么感受? 2、展示身边变化,感悟社会发展: (1)全班交流,展示调查资料二——逛超市时的见闻和感受。 (2)生生交流,进一步展示变化:除了刚才说的,再想一想,我们身边还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小组内互相交流,再全班汇报。 (3)感悟身边环境变化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好处:城市的发展、环境的改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3、展示祖国建设变化,感悟社会发展: (1)全班交流,展示调查资料三:一年中,我们的祖国、我们居住的城市发生了哪些变化? (2)生生交流,进一步展示变化。 (3)感悟祖国建设发展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好处:祖国建设的发展是多方面的,科技发展、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政策变化等,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四、提出要求,审视主题 这节课,就让我们用自己手中的笔写一写家乡的变化吧。你可以选择一个方面的一件或几件事来说明,也可以选择不同方面的事例来表现主题。 五、选择材料,明确思路 要结合本次习作的要求,对习作内容进行构思、准备。 1、明确选材。 小组交流讨论,明确选材。教师巡视指导。 2、明确思路。 写之前,好好想一想,自己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怎么写清楚这些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这些好处怎样展示出来,开头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六、用心思考,完成习作 1、对个别学生的精彩表现给予表扬,以对其他同学有所启示。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个性表达。 2、学生动笔完成习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二课时 一、直接引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祖国建设给家乡带来的变化,同学们还动笔记录下这些变化,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二、生生交流,师生评价 1、互相评价。 同学们可以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还可以选一个你认为写作水平比你高的同学交流学习。记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取长补短! 2、自评自改。 读了别人的习作,听了别人对你的习作提出的建议,现在请你动手改一改自己的习作吧。 3、共同评价,共同修改。 教师挑选几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读给学生听,让学生评价、修改,然后教师点评,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三、佳作赏析,佳作评选 1、每个小组评选一篇最佳习作,面向全班交流,让大家获得启发。 2、小组自由评选。 可以评选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选材、最佳语言、佳句赏析等,发现每个人习作中的闪光点。 四、拓展延伸,激励发展 1、学生修改后认真誊写作文。 2、举办佳作展览会。? ?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学习旨在通过学生的调查和搜集,使学生了解家乡从过去到现在,人们在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让学生主动探究、真切感受家乡的变化之大,这是我设计本课的主旨。我在课堂的摸底调查时,发现学生对家乡的过去不了解,为此我布置学生在课前做大量调查访问及搜集材料:可以采访身边的人,可以到社区访问,可以上网,可以查阅书籍,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并做好记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各种方式了解了过去的情况,对过去的生活有了感性认识。完成了这一半任务后,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在变,是怎样变的,在课堂教学中,我还注意时刻用过去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进行对比,这也是这堂课让孩子们使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汇报中不断地比较分析,体会到生活巨大的变化,通过对比使学生有了认识上的提升,在情感上有了触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