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化学暑假班(学生版)教师日期学生课程编号09课型同步课题海水中的氯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掌握漂白粉的制备、使用以及变质原理3.学会氯气的制备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安排版块时长1知识温习5mins2每识每课25mins3新知精讲40mins4课堂小憩3mins5典例解析30mins6师生总结2mins7课后作业15mins1.氯化氢的性质物理性质:氯化氢是_____色、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密度约为相同条件下空气的1.26倍,氯化氢________溶于水,0℃时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_________体积的氯化氢。取一瓶氯化氢气体,然后用一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瓶口,试纸变___________,瓶口有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喷泉实验要想获得成功关键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氯化氢的制法工业制法工业上常用________在__________中燃烧的方法来制取氯化氢气体如右图,氯气在氢气中燃烧时,____________被过量的_______________所包围,使____________充分反应。(2)实验室制法原理:不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实验室常用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氯化氢气体。微热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来水的消毒生活饮用水不应含有致病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性病源微生物和病毒性病原微生物。常见的有:传染性肝炎病毒、小儿麻痹症病毒、脑膜炎病毒等。消毒并不是把所有微生物都杀死,只要把致病微生物消灭掉。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如加热、紫外线和超声波)和化学方法(如加氯、臭氧、二氧化氯等)两种。我国自来水的处理最常用的是氯消毒法。氯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之间。主要是通过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能在细菌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加氯量低于和超过规定的量都是有害的。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是波长在200~295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能力,而波长为260nm的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臭氧是空气中的氧通过高压放电产生的。臭氧不稳定,容易分解:O3→O2+[O],产生的[O]具有强氧化性,对病毒、芽孢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氯气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____________体积氯气,标准状况下氯气的密度是3.214g/L,比空气重。氯气易______,常压下冷却到-34.6℃(或在常温下加压到6×101.3kPa),便变成黄色油状的液态氯,继续冷却到一101℃,液态氯就变成了固态氯。氯气有毒,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气会刺激鼻腔和喉头黏膜,引起胸痛和咳嗽;吸入较多量氯气会中毒致死。氯气也可以用来消毒,例如:在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以杀死各种细菌。2.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跟金属的反应【学生活动1】观看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视频。现象:剧烈燃烧,发出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2】观看活泼金属铁在氯气中燃烧视频。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_(氯化铁小颗粒)。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3】观看较不活泼金属铜在氯气中燃烧视频。现象:剧烈燃烧,集气瓶里充满_________________(氯化铜的微小晶体)。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4】当镁条燃烧所产的强光照射到混合气体时,瓶中的氢气和氯气迅速化合生成氯化氢气体,放出大量的热,而发生爆炸。可以看到,塑料片向上弹起。H2+C12=2HCl(条件为光照)【总结】大多数金属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_____金属氯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起反应,因此,可以用钢瓶储存液氯。(2)氯气跟非金属的反应【学生活动4】观看氢气与氯气燃烧视频。现象:氢气在氯气中_______________,发出_______________。且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水蒸气结合,在瓶口形成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在氯气中,点燃红磷,观察现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氯气可与许多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3)氯气跟水的反应氯气能溶解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氯气的水溶液叫做___________。氯水呈________色并有__________气味。氯水中因溶有氯气分子而呈黄绿色,部分氯气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逆反应:这种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探究实验1】探究氯水的成分?氯水加入试剂现象结论_____黄绿色溶液中含有_________AgNO3溶液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________石蕊试液先变________后________溶液中含有________溶液中还有新的微粒存在______NaHCO3溶液有________溶液中含有________【思考1】氯水中含有哪些分子和离子?【探究实验2】探究氯气与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实验1:取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各一条,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然后通入氯气,观察现象。实验2:在一块色布上,滴上一滴盐酸,观察现象。【问题1】请简述一下实验1和实验2的实验现象?【问题2】实验2的目的是什么?【问题3】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归纳】漂白并不是氯气跟色素直接反应的结果,而是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作用的结果。盐酸本身无漂白作用,所以能使色布褪色发生漂白的是次氯酸。(4)氯气跟碱的反应氯气是有毒气体,实验室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氯气的尾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NaCl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跟热的浓碱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生产的漂粉精CaCl2和Ca(C1O)2的混合物是通过氯气与消石灰作用制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氯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备氯气【学生活动5】观看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视频。实验药品: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气体的除杂、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为实验室氯气的发生、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过程的装置。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里也常用下列反应来制取氯气:KClO3+6HCl(浓)=KCl+3C12↑+3H2O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12↑+8H2O【注意】上述反应中均使用浓盐酸,用稀盐酸不能制得氯气。(2)工业制氯气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得到:2NaCl+2H2O2NaOH+H2↑+Cl2↑4.氯气的用途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用于消毒,制造盐酸、漂粉精、农药以及制造氯仿等有机溶剂。次氯酸和漂粉精1.次氯酸(1)性质次氯酸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容易分解放出氧气。当氯水受到日光照射时,次氯酸的分解速率加快。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新制的氯水与久置的氯水在成分上有何不同?用途次氯酸还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能杀死水里的病菌,所以自来水常用氯液(1mL水里约通人2g氯气)来杀菌消毒。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还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等物品的漂白剂。但次氯酸不稳定,难以保存,而次氯酸盐比次氯酸要稳定,容易存放,故工业上将其制成盐——漂粉精来使用。2.漂粉精(1)制备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成分:漂粉精是次氯酸钙、少量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等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次氯酸钙在酸性溶液中可以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起到漂白、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质:在潮湿的空气里,次氯酸钙与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也会生成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比较:次氯酸的酸性<碳酸【思考】密封不好或久置的漂粉精主要成分是什么,还会有漂白作用吗?用途:漂粉精主要用于游泳池水和饮用水的消毒、防止工业冷却水中菌藻的滋生、食品工业的环境消毒以及用作家庭、学校、医院及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剂。次氯酸钠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工业织物的漂白通常用次氯酸钠。十种食物不宜多食以下十种食物不宜多食。(1)松花蛋因为在制作松花蛋时要用一定量的铅,经常食用不仅易引起铅中毒,还会引起缺钙。(2)臭豆腐臭豆腐在发酵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还含有大量挥发性盐基氮以及硫化氢等,这些都是蛋白质分解的腐败物质,对人体有害。(3)味精味精每人每天摄入量应不超过6g,过多摄入会使血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升高,限制了必需的二价阳离子钙和镁的利用,可造成短时期的头痛、心跳、恶心等症状,对人的生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4)方便面方便面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品色素与防腐剂等,常吃对身体不利。(5)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影响肝细胞的功能。(6)菠菜菠菜营养丰富,但含草酸,食物中的宝贵元素锌与钙会与草酸结合而排出体外,从而引起人体锌与钙的缺乏。(7)猪肝1kg猪肝含胆固醇高达400mg,而一个人胆固醇摄入量太多会导致动脉硬化。(8)烤牛羊肉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如苯并芘这样的有害物质诱发癌症。(9)腌菜若腌制的时间太短,菜内会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其原理请查阅百度知道。)(10)油条油条中的明矾是含铝的无机物,如天天吃油条,铝就很难由肾脏排出,从而对大脑及神经细胞产生毒害,甚至引发老年性痴呆症。知识点1:氯气的性质【例1】将氯水分别加到下列溶液中:(A)紫色石蕊溶液;(B)FeCl2溶液;(C)AgNO3溶液;(D)Na2CO3溶液,观察有何变化,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变式1:关于Cl-和Cl2性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1-无毒,Cl2有毒B.都能与钠反应C.都呈黄绿色D.都有刺激性气味变式2: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CuCl2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不一定在溶液中进行D.氯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变式3:在一量气筒中充入1/4体积的氯气,1/4体积的氮气,1/2体积的氢气,光照一段时间,待混合气体褪为无色后把它倒立在水中,进入量气筒中水的体积占量气筒体积的()A.1/2B.1/3C.1/4D.3/4变式4(2020嘉定一模)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无色气体B.能溶于水C.有刺激性气味D.光照下与氢气反应【方法提炼】主要掌握氯气的几条化学性质,掌握氯水的成分,把常见的易错点掌握即可。比如:氯气与石蕊试液的作用效果。知识点2:次氯酸及漂白粉【例1】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B.提高水温,有利金鱼生长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变式1:漂粉精是用氯气与________反应来制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漂粉精是________物,其有效成分是________。氯气和漂粉精用于漂白是因为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________。工业上之所以把氯气加工成漂粉精再用于漂白,是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2021青浦高级中学期中)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它与次氯酸相比_________(稳定,不稳定)。(3)漂白粉溶于水后,与空气中的CO2作用,既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将漂白粉溶于适量水中,呈白色浊状物,静置沉降。取少量上层清夜,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先呈红色,但随后溶液迅速褪色,说明漂白粉呈_________性,并具有_________性。知识点3:氯气的制法【例1】某学生用下列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装配好装置后,在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A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中盛放_____________,写出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4)装置E中盛放湿润的色布,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装置F中盛放硝酸银溶液,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装置G中盛放_____________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用澄清石灰水代替它,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已知实验室可利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共热制氯气,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氯气和进行氯气性质实验的装置图,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2)C装置是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C中应放入下列溶液中的_______。a、水b、饱和食盐水c、NaOH溶液d、AgNO3溶液(3)D装置是为了干燥氯气,D中应放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a、水b、浓硫酸c、NaOH溶液d、饱和食盐水(4)E中有一干燥红布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F中有一湿的红布条,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G中是紫色石蕊试液,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H中放入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式2:下图是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制备氯气并检验氯气性质的装置。A、B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净化装置,E是硬质玻璃管,其中装有细铜丝网;F为干燥的空集气瓶;G为氯气回收装置,装有NaOH溶液。试回答:(1)B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其中装有___________________。C中装有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盛有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E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2】.把8.7g含二氧化锰50%的软锰矿与50g36.5%的盐酸混合充分加热,能产生氯气多少升(S.T.P)?向反应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0.2mol/L硝酸银溶液,能得到沉淀多少克?【方法提炼】重点掌握氯气的制备原理、抓住气体制备的流程: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1.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Ca(C1O)2B.KClO3.HClO4D.HCl2.为防止贮存液氯的钢筒被腐蚀,钢筒在装氯之前必须()A.除去铁锈B.放入铁粉C.清洗干净D.彻底干燥3.工业上为制漂粉精,根据你的分析,应将氯气通人()A.干燥的Ca(OH)2粉末中B.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C.悬浮有CaCO3的水中D.消石灰中4.下列物质中只能用氯气跟金属反应制取,而不能用金属跟盐溶液反应制取的是()A.氯化铜B.氯化锌C.氯化铁D.氯化铝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NaClO溶液B.Ca(ClO)2溶液C.新制氯水D.CaCl2溶液6.下列关于氯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的pH小于久置的氯水B.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的氯水C.新制氯水中的Cl2分子数目多于久置的氯水D.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为氧气7.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涉及到以下几个实验步骤:a.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并把导气管连接好b.用药匙把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放入烧瓶中,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并把导气管插入集气瓶中,同时连接好吸收多余氯气的吸收装置c.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d.用分液漏斗向烧瓶内注入浓盐酸,再点燃酒精灯,缓缓加热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a、b、c、d、eB.b、d、e、a、cC.c、d、e、a、bD.c、a、e、b、d8.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单质跟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A.NaC1B.HCIC.CuCl2D.FeCl2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氯B.氯水C.盐酸D.漂粉精10.室验室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除去氯化氢气体最好采用的物质是()A.水B.NaOH溶液C.饱和食盐水D.氨水11.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A.石蕊B.AgNO3C.NaOHD.AlCl312.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l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13.Cl2和Cl-的共同点是()A.显黄绿色B.有剧毒C.有强氧化性D.跟AgNO3溶液作用生成沉淀14.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结论描述错误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氧化钠B.铜粉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烟C.红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15.新制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是()A.Cl2、HClOB.Cl、Cl-、Cl2C.Cl2Cl-H+ClO-H2O和极少OH-D.Cl2Cl-H+HClOClO-H2O和极少量OH-16.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有氯气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过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17.冰箱致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将O3转变为O2B.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18.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两个洗气瓶,洗气瓶中的物质可选用①NaOH溶液,②饱和的NaCl溶液,③浓硫酸,④碱石灰,⑤H2O,正确连接的顺序为()A.③,⑤B.⑤,④C.②,①D.②,③19.如图所示,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A.浓硫酸B.NaOH溶液C.水D.饱和NaCl溶液20.0.1mol某单质与足量氯气充分反应,质量增加了7.1g,则参加反应的单质是()A.FeB.AlC.KD.Mg21.用胶头滴管将新制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褪色的原因可能有两个,请用简要文字说明。(提示:漂白后颜色不可恢复)(每空1')(1)可能的原因I是可能的原因II是(2)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I还是II,简述所用试剂实验操作写出产生的现象并得出结论22.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②MnO2、NaCl和浓硫酸混合共热③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④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⑤KMnO4和浓盐酸混合(2)若用含有0.2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制取Cl2,制得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认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高一年级化学暑假班(教师版)教师日期学生课程编号09课型同步课题海水中的氯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掌握漂白粉的制备、使用以及变质原理3.学会氯气的制备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安排版块时长1知识温习5mins2每识每课25mins3新知精讲40mins4课堂小憩3mins5典例解析30mins6师生总结2mins7课后作业15mins1.氯化氢的性质物理性质:氯化氢是_____色、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密度约为相同条件下空气的1.26倍,氯化氢________溶于水,0℃时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_________体积的氯化氢。取一瓶氯化氢气体,然后用一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近瓶口,试纸变___________,瓶口有__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无有刺激性极易500红色白雾挥发出的氯化氢与空气中少量的水蒸气作用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2.喷泉实验要想获得成功关键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烧瓶要干燥;③气体的纯度大3.氯化氢的制法工业制法工业上常用________在__________中燃烧的方法来制取氯化氢气体如右图,氯气在氢气中燃烧时,____________被过量的_______________所包围,使____________充分反应。【答案】氯气氢气有毒的氯气氢气氯气(2)实验室制法原理:不挥发性酸制挥发性酸,实验室常用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氯化氢气体。微热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方法:______________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装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固体氯化钠和浓硫酸NaCl+H2SO4(浓)NaHSO4+HCl↑向上排空气法①观察法(白雾)②湿蓝石蕊试纸③浓氨水水面上倒扣一只漏斗自来水的消毒生活饮用水不应含有致病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性病源微生物和病毒性病原微生物。常见的有:传染性肝炎病毒、小儿麻痹症病毒、脑膜炎病毒等。消毒并不是把所有微生物都杀死,只要把致病微生物消灭掉。消毒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如加热、紫外线和超声波)和化学方法(如加氯、臭氧、二氧化氯等)两种。我国自来水的处理最常用的是氯消毒法。氯消毒的加氯量(液氯)在1.0~2.5g/m。之间。主要是通过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能在细菌内部起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加氯量低于和超过规定的量都是有害的。紫外线消毒的原理是波长在200~295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能力,而波长为260nm的紫外线杀菌能力最强。臭氧是空气中的氧通过高压放电产生的。臭氧不稳定,容易分解:O3→O2+[O],产生的[O]具有强氧化性,对病毒、芽孢等具有强大的杀伤力。氯气1.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____________体积氯气,标准状况下氯气的密度是3.214g/L,比空气重。氯气易______,常压下冷却到-34.6℃(或在常温下加压到6×101.3kPa),便变成黄色油状的液态氯,继续冷却到一101℃,液态氯就变成了固态氯。氯气有毒,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氯气会刺激鼻腔和喉头黏膜,引起胸痛和咳嗽;吸入较多量氯气会中毒致死。氯气也可以用来消毒,例如:在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以杀死各种细菌。【答案】黄绿色、有刺激性2液化2.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跟金属的反应【学生活动1】观看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视频。现象:剧烈燃烧,发出_______,生成____________,放出大量的热。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2】观看活泼金属铁在氯气中燃烧视频。现象: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__(氯化铁小颗粒)。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活动3】观看较不活泼金属铜在氯气中燃烧视频。现象:剧烈燃烧,集气瓶里充满_________________(氯化铜的微小晶体)。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4】当镁条燃烧所产的强光照射到混合气体时,瓶中的氢气和氯气迅速化合生成氯化氢气体,放出大量的热,而发生爆炸。可以看到,塑料片向上弹起。H2+C12=2HCl(条件为光照)【总结】大多数金属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都能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_____金属氯化物。在通常情况下,干燥的氯气不能与铁起反应,因此,可以用钢瓶储存液氯。【答案】黄光苍白色的烟2Na+C122NaCl棕褐色的烟2Fe+3C122Cl3棕黄色的烟Cu+Cl2CuCl2高价(2)氯气跟非金属的反应【学生活动4】观看氢气与氯气燃烧视频。现象:氢气在氯气中_______________,发出_______________。且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里水蒸气结合,在瓶口形成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在氯气中,点燃红磷,观察现象。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氯气可与许多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答案】安静的燃烧苍白色的火焰白雾H2+C122HCl红磷能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2P+3Cl22PCl3(无色小液滴)2P+5Cl22PCl5(固体小颗粒)(3)氯气跟水的反应氯气能溶解于水,并与水发生反应,氯气的水溶液叫做___________。氯水呈________色并有__________气味。氯水中因溶有氯气分子而呈黄绿色,部分氯气与水起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逆反应:这种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答案】氯水黄绿刺激性C12+H2O?HCl+HClO【探究实验1】探究氯水的成分?氯水加入试剂现象结论_____黄绿色溶液中含有_________AgNO3溶液白色沉淀溶液中含有________石蕊试液先变________后________溶液中含有________溶液中还有新的微粒存在______NaHCO3溶液有________溶液中含有________【答案】Cl2Cl-红褪色H+HClO气泡产生H+【思考1】氯水中含有哪些分子和离子?【答案】分子:H2O、Cl2、HClO;离子:H+、Cl-、ClO-、OHCl2Cl-红H+褪色HClO气泡产生H+【探究实验2】探究氯气与氯水的漂白性实验:实验1:取干燥和湿润的有色布条各一条,分别放入两个集气瓶中,然后通入氯气,观察现象。实验2:在一块色布上,滴上一滴盐酸,观察现象。【问题1】请简述一下实验1和实验2的实验现象?【答案】实验1: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而干燥的有色布条未褪色;实验2:布条未褪色。【问题2】实验2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对照实验,突出湿润布条褪色的原理是次氯酸作用的结果。【问题3】该实验的结论是什么?【答案】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归纳】漂白并不是氯气跟色素直接反应的结果,而是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作用的结果。盐酸本身无漂白作用,所以能使色布褪色发生漂白的是次氯酸。(4)氯气跟碱的反应氯气是有毒气体,实验室中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氯气的尾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NaClO)。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氯气跟热的浓碱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生产的漂粉精CaCl2和Ca(C1O)2的混合物是通过氯气与消石灰作用制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l2+2NaOH=NaCl+NaClO+H2O3C12+6NaOH5NaCl+NaClO3+3H2O2C12+2Ca(OH)2=CaCl2+Ca(C1O)2+2H2O3.氯气的制法(1)实验室制备氯气【学生活动5】观看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视频。实验药品: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气体的除杂、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实验室里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为实验室氯气的发生、干燥、收集及尾气处理过程的装置。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里也常用下列反应来制取氯气:KClO3+6HCl(浓)=KCl+3C12↑+3H2O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12↑+8H2O【注意】上述反应中均使用浓盐酸,用稀盐酸不能制得氯气。(2)工业制氯气常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得到:2NaCl+2H2O2NaOH+H2↑+Cl2↑【答案】MnO2浓HClMnO2+4HCl(浓)MnCl2+C12↑+2H2O固液加热型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饱和NaCl溶液浓H2SO4NaOH溶液除HCl除水吸收尾气4.氯气的用途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用于消毒,制造盐酸、漂粉精、农药以及制造氯仿等有机溶剂。次氯酸和漂粉精1.次氯酸(1)性质次氯酸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容易分解放出氧气。当氯水受到日光照射时,次氯酸的分解速率加快。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HClO2HCl+O2↑【思考】新制的氯水与久置的氯水在成分上有何不同?【答案】新制氯水中存在分子:H2O、Cl2、HClO;离子:H+、Cl-、ClO-、OH-。而次氯酸不稳定分解生成HCl和水,所以久置氯水中的主要成分是H2O、H+、Cl-。用途次氯酸还是一种很强的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能杀死水里的病菌,所以自来水常用氯液(1mL水里约通人2g氯气)来杀菌消毒。次氯酸的强氧化性还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可用作棉、麻和纸张等物品的漂白剂。但次氯酸不稳定,难以保存,而次氯酸盐比次氯酸要稳定,容易存放,故工业上将其制成盐——漂粉精来使用。2.漂粉精(1)制备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成分:漂粉精是次氯酸钙、少量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等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3)使用:次氯酸钙在酸性溶液中可以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起到漂白、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变质:在潮湿的空气里,次氯酸钙与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也会生成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性比较:次氯酸的酸性<碳酸【答案】2C12+2Ca(OH)2=CaCl2+Ca(C1O)2+2H2O氯化钙和次氯酸钙次氯酸钙Ca(ClO)2+2HC=CaCl2+2HClOCa(ClO)2+2CO2+2H2O=Ca(HCO3)2+2HClO【思考】密封不好或久置的漂粉精主要成分是什么,还会有漂白作用吗?【答案】CaCl2Ca(HCO3)2密封或久置的漂粉精将失效。用途:漂粉精主要用于游泳池水和饮用水的消毒、防止工业冷却水中菌藻的滋生、食品工业的环境消毒以及用作家庭、学校、医院及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剂。次氯酸钠也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工业织物的漂白通常用次氯酸钠。十种食物不宜多食以下十种食物不宜多食。(1)松花蛋因为在制作松花蛋时要用一定量的铅,经常食用不仅易引起铅中毒,还会引起缺钙。(2)臭豆腐臭豆腐在发酵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还含有大量挥发性盐基氮以及硫化氢等,这些都是蛋白质分解的腐败物质,对人体有害。(3)味精味精每人每天摄入量应不超过6g,过多摄入会使血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升高,限制了必需的二价阳离子钙和镁的利用,可造成短时期的头痛、心跳、恶心等症状,对人的生殖系统也有不良影响。(4)方便面方便面中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品色素与防腐剂等,常吃对身体不利。(5)葵花籽葵花籽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多吃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胆碱,影响肝细胞的功能。(6)菠菜菠菜营养丰富,但含草酸,食物中的宝贵元素锌与钙会与草酸结合而排出体外,从而引起人体锌与钙的缺乏。(7)猪肝1kg猪肝含胆固醇高达400mg,而一个人胆固醇摄入量太多会导致动脉硬化。(8)烤牛羊肉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如苯并芘这样的有害物质诱发癌症。(9)腌菜若腌制的时间太短,菜内会含有较多的致癌物质亚硝酸盐。(其原理请查阅百度知道。)(10)油条油条中的明矾是含铝的无机物,如天天吃油条,铝就很难由肾脏排出,从而对大脑及神经细胞产生毒害,甚至引发老年性痴呆症。知识点1:氯气的性质【例1】将氯水分别加到下列溶液中:(A)紫色石蕊溶液;(B)FeCl2溶液;(C)AgNO3溶液;(D)Na2CO3溶液,观察有何变化,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难度】★★【答案】(A)紫色石蕊溶液先变红色(由于H+作用)而后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溶液(由于HClO的氧化作用引起);(B)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由于2FeCl2+Cl2→2FeCl3,生成FeCl3而显黄色;(C)有白色沉淀生成,因为AgNO3+HCl=AgCl↓+HNO3;(D)有气泡产生,由于Na2CO3+2HCl=2NaCl+CO2↑+H2O反应生成CO2。【解析】解本题首先应弄清楚氯水的成分。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由于Cl2与水发生反应部分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因而溶液中存在有Cl2、H2O、HClO分子以及电离出的H+、Cl-、ClO-(还会有很少量的OH-)等,这些离子各有不相同的性质。变式1:关于Cl-和Cl2性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1-无毒,Cl2有毒B.都能与钠反应C.都呈黄绿色D.都有刺激性气味【难度】★【答案】A变式2: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CuCl2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不一定在溶液中进行D.氯气可以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难度】★★【答案】C变式3:在一量气筒中充入1/4体积的氯气,1/4体积的氮气,1/2体积的氢气,光照一段时间,待混合气体褪为无色后把它倒立在水中,进入量气筒中水的体积占量气筒体积的()A.1/2B.1/3C.1/4D.3/4【难度】★★【答案】A变式4(2020嘉定一模)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无色气体B.能溶于水C.有刺激性气味D.光照下与氢气反应【难度】★★【答案】A【方法提炼】主要掌握氯气的几条化学性质,掌握氯水的成分,把常见的易错点掌握即可。比如:氯气与石蕊试液的作用效果。知识点2:次氯酸及漂白粉【例1】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其目的是()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B.提高水温,有利金鱼生长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难度】★★【答案】D【解析】自来水常用氯气作消毒剂,氯气溶于水会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是强氧化剂,它的存在对金鱼的生长有害,而次氯酸见光易分解。变式1:漂粉精是用氯气与________反应来制取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漂粉精是________物,其有效成分是________。氯气和漂粉精用于漂白是因为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________。工业上之所以把氯气加工成漂粉精再用于漂白,是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答案】消石灰;2C12+2Ca(OH)2=CaCl2+Ca(C1O)2+2H2O;混合物;Ca(ClO)2、HClO①次氯酸盐比较稳定②易于保存和运输【例2】.(2021青浦高级中学期中)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制取漂白粉,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_________,它与次氯酸相比_________(稳定,不稳定)。(3)漂白粉溶于水后,与空气中的CO2作用,既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4)将漂白粉溶于适量水中,呈白色浊状物,静置沉降。取少量上层清夜,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先呈红色,但随后溶液迅速褪色,说明漂白粉呈_________性,并具有_________性。【难度】★★【答案】2C12+2Ca(OH)2=CaCl2+Ca(C1O)2+2H2OCa(C1O)2稳定Ca(ClO)2+2CO2+2H2O=Ca(HCO3)2+2HClO碱性强氧化性知识点3:氯气的制法【例1】某学生用下列装置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并进行氯气性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装配好装置后,在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A中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B中盛放_____________,写出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4)装置E中盛放湿润的色布,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装置F中盛放硝酸银溶液,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装置G中盛放_____________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用澄清石灰水代替它,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答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MnO2+4HCl(浓)MnCl2+C12↑+2H2O饱和食盐水干燥氯气布条褪色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溶液氯气有毒进行尾气处理不能,澄清石灰水浓度低吸收效果不好变式1: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已知实验室可利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共热制氯气,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氯气和进行氯气性质实验的装置图,请根据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_______。(2)C装置是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C中应放入下列溶液中的_______。a、水b、饱和食盐水c、NaOH溶液d、AgNO3溶液(3)D装置是为了干燥氯气,D中应放入下列物质中的______a、水b、浓硫酸c、NaOH溶液d、饱和食盐水(4)E中有一干燥红布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F中有一湿的红布条,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G中是紫色石蕊试液,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H中放入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答案】分液漏斗bb布条不褪色布条褪色先变红后褪色Cl2+2NaOH=NaCl+NaClO+H2O变式2:下图是用二氧化锰固体与浓盐酸制备氯气并检验氯气性质的装置。A、B是Cl2发生装置;C,D为气体净化装置,E是硬质玻璃管,其中装有细铜丝网;F为干燥的空集气瓶;G为氯气回收装置,装有NaOH溶液。试回答:(1)B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其中装有___________________。C中装有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盛有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E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G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答案】分液漏斗浓盐酸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浓硫酸吸收水蒸气产生棕黄色的烟CuCl2Cl2+2NaOH→NaCl+NaClO+H2O【例2】.把8.7g含二氧化锰50%的软锰矿与50g36.5%的盐酸混合充分加热,能产生氯气多少升(S.T.P)?向反应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0.2mol/L硝酸银溶液,能得到沉淀多少克?【难度】★★【答案】1.12升57.4克【方法提炼】重点掌握氯气的制备原理、抓住气体制备的流程: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尾气处理装置。1.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A.Ca(C1O)2B.KClO3.HClO4D.HCl【难度】★【答案】C2.为防止贮存液氯的钢筒被腐蚀,钢筒在装氯之前必须()A.除去铁锈B.放入铁粉C.清洗干净D.彻底干燥【难度】★★【答案】D3.工业上为制漂粉精,根据你的分析,应将氯气通人()A.干燥的Ca(OH)2粉末中B.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C.悬浮有CaCO3的水中D.消石灰中【难度】★【答案】D4.下列物质中只能用氯气跟金属反应制取,而不能用金属跟盐溶液反应制取的是()A.氯化铜B.氯化锌C.氯化铁D.氯化铝【难度】★★【答案】C5.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A.NaClO溶液B.Ca(ClO)2溶液C.新制氯水D.CaCl2溶液【难度】★★【答案】D6.下列关于氯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的pH小于久置的氯水B.新制氯水的氧化性强于久置的氯水C.新制氯水中的Cl2分子数目多于久置的氯水D.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为氧气【难度】★★【答案】A7.实验室制取氯气时涉及到以下几个实验步骤:a.把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并把导气管连接好b.用药匙把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放入烧瓶中,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浓盐酸,并把导气管插入集气瓶中,同时连接好吸收多余氯气的吸收装置c.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d.用分液漏斗向烧瓶内注入浓盐酸,再点燃酒精灯,缓缓加热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上述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a、b、c、d、eB.b、d、e、a、cC.c、d、e、a、bD.c、a、e、b、d【难度】★★【答案】D8.下列氯化物中,不能用单质跟氯气直接反应制得的是()A.NaC1B.HCIC.CuCl2D.FeCl2【难度】★★【答案】D9.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氯B.氯水C.盐酸D.漂粉精【难度】★【答案】A10.室验室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除去氯化氢气体最好采用的物质是()A.水B.NaOH溶液C.饱和食盐水D.氨水【难度】★★【答案】C11.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生明显药品变质的是()A.石蕊B.AgNO3C.NaOHD.AlCl3【难度】★★【答案】D12.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①用含HCl146g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②用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所得的氯气()。A.①比②多B.②比①多C.一样多D.无法比较【难度】★★【答案】B13.Cl2和Cl-的共同点是()A.显黄绿色B.有剧毒C.有强氧化性D.跟AgNO3溶液作用生成沉淀【难度】★★【答案】D14.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结论描述错误的是()A.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氧化钠B.铜粉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色的烟C.红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D.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难度】★★【答案】D15.新制氯水中存在的微粒是()A.Cl2、HClOB.Cl、Cl-、Cl2C.Cl2Cl-H+ClO-H2O和极少OH-D.Cl2Cl-H+HClOClO-H2O和极少量OH-【难度】★★【答案】D16.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有氯气的方法是()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C.将气体通过硝酸银溶液D.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难度】★★【答案】D17.冰箱致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后将O3转变为O2B.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C.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难度】★★【答案】C18.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为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可将气体依次通过两个洗气瓶,洗气瓶中的物质可选用①NaOH溶液,②饱和的NaCl溶液,③浓硫酸,④碱石灰,⑤H2O,正确连接的顺序为()A.③,⑤B.⑤,④C.②,①D.②,③【难度】★★【答案】D19.如图所示,A处通入氯气,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A.浓硫酸B.NaOH溶液C.水D.饱和NaCl溶液【难度】★★【答案】B20.0.1mol某单质与足量氯气充分反应,质量增加了7.1g,则参加反应的单质是()A.FeB.AlC.KD.Mg【难度】★★【答案】D21.用胶头滴管将新制氯水逐滴滴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边振荡,直到红色刚好褪去。褪色的原因可能有两个,请用简要文字说明。(提示:漂白后颜色不可恢复)(每空1')(1)可能的原因I是可能的原因II是(2)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I还是II,简述所用试剂实验操作写出产生的现象并得出结论【难度】★★【答案】①氯水中的酸中和了氢氧化钠;②HClO将酚酞氧化褪色。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含酚酞的氯水中,若溶液变红,证明红色褪去的是①,若溶液不变色,证明是原因②。22.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探究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证明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方法中,可制得氯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①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②MnO2、NaCl和浓硫酸混合共热③次氯酸钠和浓盐酸混合④KClO3和浓盐酸混合共热⑤KMnO4和浓盐酸混合(2)若用含有0.2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制取Cl2,制得的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总是小于1.12L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C和D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认最终通入AgNO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O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______之间(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答案】①②③④⑤浓盐酸随反应进行变稀,稀盐酸不能与二氧化锰反应吸收水蒸气白色粉末变蓝干燥的氯气不具漂白性AB饱和食盐水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9讲 海水中的氯-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沪科版暑假讲义(学生版).docx 第9讲 海水中的氯-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沪科版暑假讲义(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