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课题1.1我与社会教学目标1.掌握社会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社会不同的社会生活,体会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2.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3.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积极融入的意识。教学重点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教学难点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一、感受社会生活1、阅读材料P2——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图片(1)你是通过通那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的?小组回答: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了解社会生活的途径有很多: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旅游等等,许多方法都可以让我们认识社会。(2)在参与社会生活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小组回答: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这些都使我们感受到社会生活的绚丽多彩,感受到我们的美好生活与每个人承担的责任不可分离。2、阅读“中学生小华的日记节选”,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记节选:7月16日我今天到科技的儿童乐园当志愿者,引导和照顾前来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尽,却很有成就感!7月25日在外婆家,我和表弟一起熬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8月3日在家看电视,我看到关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纪录片,心潮澎湃,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了由衷的敬佩。(1)小华日记里记录的“大事”,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2)读了小华的日记,你有什么样的感受?(3)在暑假里,你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可以与同学分享?3、感受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小组回答:(1)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2)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为准备为之分忧。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1、阅读P4-P5“小丸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图片(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小组回答: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小组回答: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例如:向未曾谋面的亲戚:表叔,您好!我是您的侄子小明,是某某的儿子。向爸爸的同事介绍自己:叔叔(阿姨),您好!我爸是某某,我是他的儿子小明。向同学的父母介绍自己:叔叔(阿姨),您好!我是某某的同班同学,我叫小明。向学校的校工介绍自己:老师,您好!我是八年级(1)班的学生小明。2、阅读P5相关链接材料的分析,小组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社会关系可以分为那些不同的类型?小组回答:血缘关系:由于婚姻和生育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亲戚关系。地缘关系:由于地域上的邻近和日常生活的交往而形成的关系,如同乡、邻居等。业缘关系: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同事等。主要的社会关系有: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等。举例说说明在每种社会关系中,我们都具有什么身份?小组回答: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我们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是消费者……3、绘制我们的社会关系网络图(1)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小组回答:出生后,由于血缘关系,我们同父母产生了联系;上学后,由于业缘关系,我们与老师、同学产生了联系;由于地域上的临近和日常生活中的交往,我们还会与同乡、邻居以及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等产生联系。他们的存在对产生了什么影响?小组回答:会使我们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广泛,会使我们的社会交往更加丰富多彩。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4、你是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小组回答: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社会就是由每个人组成的大网。因此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每个人都是社会上的一员,社会就是有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的存在和社会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激趣导入,引入主题话题。板书设计一、感受社会生活二、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