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少年有梦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少年有梦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框 少年有梦
INCLUDEPICTURE"学习目标.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学习目标.TIF"
\
MERGEFORMATINET
1.知识目标:了解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认识少年梦想的特点;知道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2.能力目标: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少年要编织梦想,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INCLUDEPICTURE"教学重点.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重点.TIF"
\
MERGEFORMATINET
梦想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
INCLUDEPICTURE"教学难点.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难点.TIF"
\
MERGEFORMATINET
梦想与时代和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INCLUDEPICTURE"教学方法.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方法.TIF"
\
MERGEFORMATINET
1.教法:情节设置,引导讲解。
2.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INCLUDEPICTURE"教学过程.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过程.TIF"
\
MERGEFORMATINET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导入材料: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D3.tif"
\
MERGEFORMATINET
材料链接 周恩来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1910年,12岁的周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冈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东关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些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
思考:你的梦想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梦想,梦想与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视野的扩大,我们的梦想会越来越接近生活实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梦想的内容——《少年有梦》。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__愿望__,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__热情__和__勇气__,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__希望__。
2.少年的梦想总是和现实有一定__距离__,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
3.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__人生目标__紧密相连;与__时代的脉搏__紧密相连,与__中国梦__密不可分。
4.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__行动__。__努力__,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5.努力,是一种__生活态度__,是一种不服输的__坚忍__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__勇气__,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6.努力,需要__立志__;需要__坚持__。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一)梦想的含义和重要性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教材P8)
思考:
1.你的梦想是怎样的?
2.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由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总结: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了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二)梦想的确立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P10)
思考:
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他的梦想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什么?
提示:瑞恩的梦想是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让他们喝上干净的水。瑞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瑞恩的梦想给他人带来了信心和希望,让非洲缺水的人们喝上了干净的水。
2.你从他的故事中获得怎样的启发?
提示: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我们要从小树立梦想,并为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
教师总结: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明确的人生目标,犹如灯塔,能够帮助我们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前进的方向。
(三)中国梦
活动三:名人事例: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集体朗诵《少年中国说》第一部分。
思考:结合周恩来的事例及《少年中国说》,说说“少年梦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
提示: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教师总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一)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活动四:探究与分享(教材P11)
关于“梦想与现实”有以下几种观点,请你辨析与澄清。
1
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
2
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
3
梦想即使实现不了,也能引领方向
4
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
5
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由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总结: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活动五:探究与分享(教材P11~12)
思考:
1.从中国人航天圆梦的历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2.实现梦想需要努力,但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梦想吗?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由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教师总结:梦想的实现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具有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需要具有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付出努力不一定能实现梦想。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二)正确认识“努力”
活动六:拓展空间(教材P13)
思考:在生活中,你会为实现梦想付出怎样的努力?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由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提示:我的努力计划。
未来三年里,我最大的梦想
全面发展自己,进入高中学习
为了实现梦想,我需要培养的品质
吃苦耐劳、不畏挫折、意志坚强、坚持不懈、善待他人、善于竞争与合作
我需要做的准备
思想上,明确自己的目标;行动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好各门功课,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和情绪
我目前可以开始的具体行动
珍视当下,充分利用时间,搞好自己的学习,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己的意志力
  教师总结: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努力,也有方法。
(四)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
(五)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
INCLUDEPICTURE"教学反思.TIF"
INCLUDEPICTURE
"F:\\2020秋上
PDF\\6.5
普版未做\\《测控》7道法人教(上)教用\\7道法教案\\教学反思.TIF"
\
MERGEFORMATINET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梦想,并希望通过努力实现各自的梦想。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梦想,鼓励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梦想,让学生懂得梦想是需要付出的,并不是空想、幻想,对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导向作用。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些问题在课堂上不可能得到充分解决,如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愿望,获得了哪些心得体会等。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进一步改进,把道德与法治课的精神落到实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