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8 大家的“朋友”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8 大家的“朋友” 教案

资源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8课
《大家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大家的“朋友”》是《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课程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中第8课。
从本单元的设计来看,体现了《课程标准》中“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初步形成规则意识”等相关内容要求。本课主要是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的公共服务设施,了解公共设施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知道公共设施和我们生活密切的联系,让学生懂得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习惯。
本课设计的思路在于让学生知道,现在有很多公共设施遭到了人们的破坏,;破坏公共设施,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危害,从而唤起学生自觉保护公共设施的强烈愿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实际行动,自觉保护公共设施,对他人宣传爱护公共设施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习惯。但是对于“设施”这个词可能还是有点陌生,对公共设施的使用及爱护的意识相对薄弱。通过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公用设施,感受这些公用设施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方便,真正体会到这些公用设施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个体的品德和社会道德的提高与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来实现。因此,我主要就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相关的法律规定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为了让活动能顺利进行,需要课前学习调查,留心生活找一找,做好知识铺垫,为课堂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设计思路】
“规则和文明”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点和核心之一,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的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唯有在正确儿童观的关照下促进其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才能真正落实与贯彻法治教育。因此,我本课的教学立足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留心生活发现身边的设施,在营造情境中体验并感悟身边设施的便利,在新型公共设计大赛中,通过小组合作画一画、贴一贴的活动中创新设计智能一体化小区,在绘本故事续编中反思并践行规则——爱护身边的设施。如此促使爱护身边的设施这一“规则”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实现从依从性学习到信奉性学习,从他人规范到自我约束,落实规则意识教育。
本节课的教学主题是爱护公共设施,形成公德意识。教材是从学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设施的经验入手,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朋友”般的互助关系。接着通过绘本《小叮当的旅行》的分享, 公用设施缺乏时给人带来的烦恼,让学生感受到如果破坏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让学生明白破坏公用设施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公共设施和主动展开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1.认识生活中的公共设施,感受这些公用设施给我们生活中带来的方便。
2.明白爱护身边的设施是每个公民应有的公德,学会爱护公共设施。
难点:不损坏公共设施,并能自觉地去爱护公用设施。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希沃白板课件、ipad、小区设计模拟板、调查表。
学生准备:做好调查活动。
【活动过程】
猜谜激趣,认识我们的“朋友”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特殊的朋友,想不想认识他们?瞧,它来了!
1.活动:猜谜语。仔细听,用心想,猜到请举手。
【课件出示:第一个谜语(垃圾筒)】
小小卫士肚量大,各种垃圾进嘴巴,保护环境人人夸。
【课件出示:第二个谜语(滑滑梯)】
远看像小丘,近看像楼梯,上去一步步,一下滑到底。
这两位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特殊的“朋友”,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出示)——公共设施(板贴),我们一起喊一喊它们的名字。
你知道公共设施什么是吗?(出示公共设施定义)
除了刚才请来的垃圾桶和滑滑梯,可可和小爱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设施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板贴:消防栓 垃圾桶 路灯 健身器材)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的公共设施,它们可以让大家共同使用,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就像是我们的朋友一样。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朋友 (齐读课题:大家的“朋友”)。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和活动中的发现、体验等作为活动的资源。”因此,在导入本课主题的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希沃白板互动和网络设情激趣,让学生在活泼轻松、优美和谐的气氛中说出了四种公共设施的名称。同时,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见到或者使用过的公共设施,进一步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很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了“公用设施”的含义,从而更好地为下一个环节“寻找公共设施”奠定基础。】
【现代技术的介入】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有时会超越老师。希沃白板软件有很多课堂互动的操作,将现代技术巧妙融入课堂教学,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火眼金睛,寻找我们的“朋友”
我们每天都在享受这些朋友给大家提供的各种方便。那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公共设施朋友呢?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吧!(出示:寻找公共设施)
课前热身操,寻找教室的公共设施
为了让大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这些朋友,我们先来做个简单的操。请听口令,在原地转一圈,立正,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公共设施呢?(黑板、屏幕、投影、课桌椅、空调、电灯、门)
2.观看视频——寻找周围的公共设施
同学们,我在来学校的路上,也遇到了一些公共设施朋友,看看谁的眼睛亮,能够快速地发现它。准备好了吗?
(路灯、公共汽车、红绿灯、斑马线、交通指示牌、公交站台、公共自行车、消防栓……)
【设计意图:媒体资源的开发既要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又要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在“看广告,引主题”中,利用媒体资源将那些原本抽象、不易感知的身边设施,以声、视、图的立体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寓教于乐。】
【现代技术的介入】教师选取拍摄小区到学校一段路程的视频,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利用影视资源,将抽象的公共设施化为具体形象化的事物,在发现公共设施的游戏中,帮助学生理解公共设施给我们的学习、交通带来的便利。
3.前置学习单反馈——夸夸身边的公共设施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到自己的生活的地方(马路组、小区组、校园组)去走一走,看一看,完成公共设施调查表,你们完成了吗?哪些同学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公共设施,夸夸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展示两组:ipad照片展示、学习单反馈
【设计意图:儿童生活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基础。学生对身边的设施既熟悉又陌生,通过教学助手课前导学,为学生们设置前置学习单——公共设施小调查,让学生们主动自觉地寻找潜藏在自己生活每个角落的公共设施。这种直观便利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们在生活中发现,在课堂上共享,从而对公共设施有进一步的感受和认识,为更好地生活提出建议。在此环节中,老师可更好地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改进教学行为。】
【现代技术的介入】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于收集整理的数据信息,有些学生可能有在电脑上进行操作的能力,此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在电脑完成。将现代技术巧妙融入课堂教学的同时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发展。
四、小组合作,设计新型的朋友
1.看来,公共设施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可真不少啊!瞧,这是学校附近正在新建的小区,在举办一个“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你们愿意为这个小区出谋划策,请进一些公共设施朋友吗?
2.咱们一会儿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设计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设计的标准。
(观看视频采访)同学们,大家好,我是爱琴海小区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的负责人,感谢大家对设计大赛的支持,我们争取把小区建设成集生活、服务、智能一体化的现代化社区,公共设施一定要齐全,最好能采用一些智能化的设计,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尽量舒适、美观、安全,如果能加上一些现代化的技术就更好了。同学们,要求有点高哦,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吧!
设计要求你们听明白了吗?老师帮你们梳理了一下。
(贴板书:设施齐全 设计新颖 环境优美? 生活、服务、智能一体化)
2.现在我们就开始分组设计,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电脑、小区模拟图、画笔等设计工具,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画一画,贴一贴,待会参与展示,看看哪个小组设计的社区科学新颖,舒适美观,有没有信心?
3.各组商量一下,请组长上台领取设计工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始设计吧!哪个小组愿意在白板上设计?
四、各抒己见,展示评价
1.哪个小组愿意先展示一下?老师先提个要求。我们小组展示时要分工明确,讲述时声音响亮自信;能说清楚你们的设计想法就ok了。
(学生展示的时候,老师及时给予点评、表扬、鼓励等)
第一组:电脑展示
第二组:图画展示2组
大家发表意见,对照设计大赛提出的标准和自己动手实践的经验,说说你认为哪一小组设计得最好?老师点评。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棒,葛老师将把你们的作品送到那里参赛,到时候再给大家反馈意见,先谢谢大家了。
五、绘本设疑,反思自省
1.读绘本,妙设疑。 这些公共设施默默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很大的便利,如果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呢?来看看小叮当的旅行遭遇吧。
  2.播放《小叮当旅行记》 录音:小叮当来到一个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
  3.同学们想一想,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谁能把故事接着讲下去?
  4.总结:公共设施的作用可真大呀,正是有了公共设施的默默付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方便。
5.同反思,齐自省。
【设计意图:绘本图文并茂,充满情趣,极易吸引低年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喜爱。绘本式教学更是《道德与法治》教学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绘本式教学,通过绘本故事中反面事例,让学生看图知事、看图明理,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同时由绘本故事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广阔天地,让学生们在“质疑——明因——反思——自省”中,使爱护身边的设施的这颗“规则种子”在学生心田生根发芽。】
五、总结收获,明确主旨
1.听了小叮当的遭遇后,结合这节课所学的内容,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公共设施是公共财产,是我们的朋友,它们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舒适、文明、健康。我们不仅要感谢他们!更应该像对待我们最好的朋友那样去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你们能做到吗?
【设计意图:榜样示范和正面引导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活生生的事实和典型的例子,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深刻。在这一环节中,采用绘本人物和身边人物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同学们以身边的好榜样好典型为镜,反观自我、约束自我、改善自我,引领同学们在生活中践行。】
六、从我做起,付诸实际
1.与家人共同完成《爱护身边的设施》承诺书。
2.总结:爱护身边的设施,需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在一言一行中,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别忘了离开教室前,将椅子轻轻放到桌子下方哦,看看谁最爱护我们这些设施朋友。
【设计意图:小手牵大手,让活动得到进一步深化,使同学们在宣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巩固、内化“爱护身边的设施”这一道德行为规则。】

附:板书设计
大家的“朋友”
爱护 公共设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