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快乐过新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快乐过新年》

资源简介

《快乐过新年》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教采内容来源:小学道德与法制一年级(上册)第四组
课型:新授
课时: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设计人:樊会珠
教材分析
本课旨在使学生了解元旦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新年,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和体验,了解元旦文化,并对新年的到来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另一方面通过设计“过年”这一主题,并设置多项活动,帮助学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意、设计、制作、使用简单工具的能力。
学情分析
在中国传统习俗上,中国人把春节作为一年新的开始,所以新年(元旦)远不如春节过得隆重。相对于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来说,学生,对新年的认识要模糊许多,部分学生会把新年(元旦)和春节混淆起来。什么是新年、新年的具体日期,新年对每个人的意义等知识,对于刚入学四个月的小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本主题的教学应立足于一年级小学生对新年的基本认识上,使学生能够分辨元旦与春节,体验到人们迎接新年的喜悦之情,感悟到人们对于新年到来的美好期待。
教学目标
1.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培养学生对习俗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初步感知。
2.通过展示多样的节日习俗,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新年礼仪,懂得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
3.通过阅读绘本故事,感受春节阖家团圆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的温暖。
学习重点:
1.知道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
2.通过展示多样的节日习俗,让学生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新年礼仪,懂得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
学习难点:
了解认识春节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图片、童谣、故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及习俗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任务二:通过展示图片及收集资料,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新年礼仪,懂得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
任务三:通过师生共读绘本小故事的形式,感受春节阖家团圆给每个家庭成员带来的温暖。
教学过程:
第二学时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了解春节
活动一: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想听吗?播放《新年好》,会唱的孩子可以一起唱。
2.孩子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过年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高兴、兴奋、开心)为什么开心呀?那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5课《快乐过新年》(板书)
3.元旦过后,我们将迎来全世界华人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板书),也就是过年,在这个隆重的节日里,无论多远,出门在外的人们都会在除夕之前赶回家,与家人团聚;无论多忙,人们都会带上礼物去走亲访友;无论多累,人们都会走出家门,去感受节日的喜庆。
4.那孩子们,回想一下大人们在春节都会做些什么呢?(包饺子 放鞭炮 贴对联 放烟花……)
5.看,老师也找了一些春节里大人们做的事。(出示图片,扭秧歌,舞狮子,踩高跷,逛庙会……)请学生说一说。
6、多热闹的春节呀,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关于春节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呢,想听吗?那老师来给你们讲讲这个故事好不好。(出示课件《春节的来历》)
6.大家听得可真认真,现在你知道春节为什么要放鞭炮吗?为什么要贴对联呢?(驱赶年兽) 利用儿歌、学生讲述,照片展示,及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新年的喜庆气氛,感受传统节日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大家一起过春节
活动一:猜迷导入,揭示课题。
师:当然了,年兽只是个传说,是不存在的,春节才是我们中华民族实实在在的节日。那接下来我一起去看看全世界华人在这一天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庆祝?(出示课本插图)
看第一幅图,人们在干什么?(舞龙或是耍龙灯)春节期间,很多地方都有舞龙的习俗,为什么要舞龙呢?传说龙能呼风唤雨,消灾降福,所以人们在春节的时候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来年平安、丰收。
看第二幅图,小女孩和哥哥在干什么?(猜灯谜)每逢正月十五,人们就会挂起彩灯,贴上字谜,来举行这一民间活动。
看第三幅图,小男孩在干什么?(穿新衣)送旧迎新,大年初一,全家人穿上新衣服,漂漂亮亮迎接新年。
再看下一页,仔细观察门头上面挂了两个什么?(大红灯笼),嗯,喜气洋洋,那大红灯笼下面是家人贴的什么?(春联)快看爸爸在贴什么(福字),你知道为什么福要倒着贴吗?(寓意福到了)对,福指的是福气,福运,倒着贴表示福气已经来到了。快看,人们还将福字做成了了各种图案。(出示课件)
那老师想问问,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贴过春联呀?老师这里有一副对联,我来读,你们听。听完你告诉老师对联要先从哪边读?(右边)谁来说一说,对联要先从右边读,再读左联,最后读横批。)评价:听的真认真。
孩子们,其实呀,春节的礼节和讲究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想一想除了刚才我们看到的、说过的,你还知道哪些呢?先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谁来说一说。(祭祀祖宗,守岁,发压岁钱、拜年……)
(出示课件)老师知道大家最喜欢过年收到压岁钱了,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压岁钱这个话题。孩子们,你们知道长辈们为什么要给你们发压岁钱吗?
9.关于压岁钱,民间也流传了一个故事,师接着读(原来晚辈们得到压岁钱是保平平安安。)
10.接下来我们看这首《春节童谣》,里面也说到了好多春节习俗,下面大家拍着手跟着老师读好不好。(出示《春节童谣》)
11.这首童谣,让你知道了那些春节习俗呢?生答。
学生能在图片、故事及童谣中进一步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及习俗所蕴含的文化意义。(评价目标一)

环节三
多样的传统新年
活动一:
1.大家学的这么认真,快看窗花娃娃也来和我们做朋友了,它们分别是,福娃,禄娃,喜娃,寿娃。(出示课件)。
2.福娃代表着福气,禄娃代表着功成名就,喜娃代表着吉祥,寿娃代表着长寿。这是人们最喜欢的吉祥图案。接下来,老师把这四个窗花娃娃奖励给大家好不好?不过得看谁听讲最认真,回答问题最积极。
3.刚才大家说的都是我们汉族人过春节的一些传统习俗,其实呀还有很多其他民族和我们过年的时间也不一样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件)
介绍:傣族的新年是泼水节,也就是农历清明节后的第七天,傣族人民会举行热闹的泼水来庆祝他们的新年。
藏族人民过年,是按照自己的历法过藏历年。藏历年是在汉族春节前后,庆祝的方式是跳锅庄舞。
小结:这些都是其他民族的春节习俗,虽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一样的习俗,但是大家的心情是一样的,祝福也是一样的。
学生能在各个民族的欢庆新年的图片中,感受了解不同民族的新年礼仪,懂得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评价目标二)
环节四 话题余音
活动一:
1.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绘本故事《团圆》。(出示课件)
2.从这故事中你知道了那些春节习俗。(奖励福娃)
3.过年了,小女孩的爸爸回来了,小女孩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很高兴呀?(对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了)
4.过完年,爸爸又要去外地工作了,小女孩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伤心)为什么很伤心?从中你体会到了小女孩对爸爸的什么?(爱)(奖励喜娃)
小结:孩子们,春节是热闹、喜庆的日子,更是全家团圆的日子,所以我们要珍惜一家人的团聚,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点击课件) 学生能在情景故事中了解到春节的一些习俗及体会到小女孩的心情,感受春节全家团圆的幸福。(评价目标三)
板书设计:
快乐过新年
春节习俗
团圆 美好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