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纸都吸水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纸都吸水吗》是粤教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百变的纸”单元中的第2课。本课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关注生活中常见的纸的吸水现象,知道有的纸吸水性强,有的纸吸水性弱。 本次教学设计是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共由三大活动组成。活动1“观察不同的纸的特征”是让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和借助放大镜“撕一撕”“看一看”的方法观察纸张的内部,发现不同的纸其软硬及毛细孔的大小不一样。活动二“吸水大王争霸赛”通过借助本次创新实验学具,引导学生对六种不同的纸进行吸水能力大比拼,实验探究对比不同的纸的吸水性的差异。通过该活动让学生发现不容易吸水的纸不是不吸水,而是吸水性较弱,进而在学生心中建立“有的纸吸水性强,有的纸吸水性弱”的科学概念。活动三“做一幅扎染画”,在了解了纸的吸水性后引导学生将知识联系生活,在做扎染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风格迥异的扎染作品。与此同时意识到原来纸的吸水性是一种极具地域性的文化,科学素养和美术素养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科学课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了观察现象的能力,也开始会用简单的语言对现象进行描述,对科学课的兴趣也在逐步加深。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探究能力,本次教学的重点和教学难点是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的纸的特征和不同的纸吸水性不同,以及发现纸的吸水性强弱与其自身的特点有关。这就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活动,观察多种纸的特征及其吸水的现象,然后进行比较,进而得出“有的纸吸水性强,有的纸吸水性弱”的科学概念,感受纸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欲望。 【教学策略】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①通过直观有趣的“水中纸花”现象,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②通过观察、发现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知道不同的纸的特征及其吸水性不同。 ③通过“做一副扎染画”的任务,让学生对纸的吸水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识到原来纸的吸水性还可以称为一种极具地域性的文化,同时科学素养和美术素养得到充分的发展。 2.从学的方面来说,主要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建构科学概念,具体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兴致勃勃地观察、动手、研究问题,参与探究活动,探索新知,建构科学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的纸张吸水性不同。 (2)知道纸的毛细孔越大,吸水性越强;纸的毛细孔越小,吸水性越弱。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观察不同纸张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预测。 (2)能根据预测,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纸张的吸水情况,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纸张的吸水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现象发生的条件、过程、原因等方面 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观察不同纸张的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预测。 (2)根据预测,自主设计实验探究纸张吸水情况,并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纸张的吸水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兰本达的“探究一研讨”教学法辅以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说”开展课堂教学。同时,辅以美国教育家杜威的“经验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上预测、观察、研讨交流,进行探究学习。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用:水槽、宣纸莲花形状剪纸、A4纸莲花形状剪纸 学生用: 活动一:宣纸、打印纸、卡纸、卫生纸、牛皮纸、厨房用纸、放大镜 活动二:宽度、长度一致的宣纸、打印纸、卡纸、卫生纸、牛皮纸、厨房用纸、水槽、燕尾夹、创新实验夹、红墨水、器材篮 活动三:卫生纸、颜料水、烧杯、抹布、器材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老师今天带来了两张纸片,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当老师把两张不同的纸片同时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教师演示实验。 3、提出问题:为什么一放入水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呢? 4、追问:吸水的情况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5、小结:今天我们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纸都吸水吗?纸的吸水性有什么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以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现象后的原因。学生观察到两朵漂亮的纸花一个开的快,一个开的慢,兴趣被极大的调动起来,思考纸的吸水性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开花速度,接着点出研究主题:纸都吸水吗。研究任务:找出谁是吸水大王?】 二、在观察的基础上建立假设 1、讨论:了解学生前概念,说说他们了解的宣纸、打印纸、卡纸、卫生纸、牛皮纸、厨房用纸的表面有什么不同?怎样观察它们? 2、明确观察方法及要求。完成实验记录单一。 3、汇报观察发现。 4、预测:谁是吸水大王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学生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纸的吸水情况有什么不一样。接着小组合作以多种方式来观察、比较纸的不同,并根据观察到的特点来预测谁才是吸水大王,思维有梯度、预测有依据、符合学生思维特点】 三、实验探究——纸的吸水性 1、讨论:怎样用这套器材设计吸水大王争霸赛? 2、学生上台展示:实验装置的拼装。 3、明确实验注意事项。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卫生纸、厨房用纸的吸水性强;卡纸、牛皮纸、打印纸吸水性弱。 6、分析;吸水性强的纸都有什么特点?吸水性弱的纸都有什么特点? 7、小结:纸的吸水性与毛细孔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看到纸的吸水性,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转念之,思考回顾之前的观察,思考吸水性强的纸有什么特点?吸水性弱的纸有什么特点?学习环环相扣、相互呼应。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探究研讨”的过程中,发现纸张之间的吸水性差异存在的原因。】 四、科学与生活 (一)纸的吸水性在生活中的应用于纸尿片的发展史 1、交流:吸水性强的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2、叙述:纸尿片的发明、改进、应用过程。 3、讨论吸水性弱的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4、小结:生活中有时我们需要利用纸的吸水性,有时则需要避免。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生活中常见的与纸的吸水性有关的物品,启发学生思考,原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不同特点有选择性的利用它们。通过了解纸尿片的发展史,学生意识到科学知识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同时,技术需要不断革新才能符合时代的需求。】 (二)科学与文化:做一幅扎染画 1、感受扎染艺术为生活带来美的感受。 2、教师现场演示制作要领。 3、分析扎染画制作的原理。 4、布置课后实践:回家和家长一起做一幅扎染画。 【设计意图:将知识联系生活后,学生在做扎染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做出风格异的扎染作品。与此同时,通过了解扎染的历史,意识到原来纸的吸水性还可以称为一种极具地域性的文化,科学素养和美术素养得到了充分发展。】 【板书设计】 【活动记录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