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科学《电流的测量》公开课教案 核心素养 通过学生实验使学生掌握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使用电学仪器的技能和良好习惯的实验素养。 一、教学目标 知道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比安培小的单位还有毫安和微安。 知道电流表的使用方法。会连接电流表。 能正确读出在电流表的示数。 二、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电流表,并能准确读数。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正确使用电流表。 四、教学教具 手电筒、玩具小汽车、电池、开关、导线、小灯泡、电路示教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演示:将小灯泡接在干电池的两极上,使小灯泡发光。 问:小灯泡为什么能发光?学生回答:有电流流过(通过)小灯泡. 改变小灯泡所接的电池个数,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现象:接一节电池时,小灯泡较暗,接两节电池时,小灯泡较亮。 归纳出:小灯泡所接的电池个数不同时,流过小灯泡的中的电流大小不同,灯泡较亮时渡过灯泡的电流较大,即电路中的电流有大小。? 引入新课:?电流的测量 二、进行新课 1、电流的强弱 (1)电流 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简称电流?,物理学中用I表示 (2)电流的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安培??符号:A 电流的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mA) 电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A=103mA??1mA=103?A??1mA=10-3A??1?A=10-3mA (3)常见的电流值 对照着实物图片介绍一些常见的电流值 2、电流的测量 (1)测量电流的仪器——电流表 认识电流表 电流表的电路符号 (2)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边演示边讲解 规则一: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规则二: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规则三:必须正确选择量程。 被测电流不得超过电流表量程。在不能预先估计被测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拿电路的另一端迅速试触电流表的最大量程的接线柱。视情况而定量程。 若偏转很小,选较小量程的接线柱。 若偏转较大,选较大量程的接线柱。 若偏转最大,选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规则四:(只做示范,不做演示) 绝对不允许电流表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连到电源的正、负极上! (3)正确读出电流表值 先介绍电流表读数的基本要求,再播放动画由学生练习电流表的读数 明确所选电流表的量程; 确认每一大格和每一小格所代表的值,即确定电流表的分度值; 由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4)实验: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先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改变电流表在电路中位置,即按如图2所示的电路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重点是练习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出各个电流表的错误之处:没有调零、量程选大小了、量程选大了、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三、课堂小结 1、电流的形成、电流的单位、电流的方向。 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 3、学会电流表读数方法,会读取正确数值; 4、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科学:(1)(2)(3)(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