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暑期学情跟踪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 B.发声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D.“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面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4.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次声波的是 A.用声呐测海洋深度 B.蝙蝠确定目标的位置 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 D.预报海啸、台风 5.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探测深海B.敲瓶底火焰摇动 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 6.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7.对“0dB”的理解,正确的是 A.0dB说明物体不振动 B.0dB是人耳刚刚能听到的声音 C.0dB说明频率低于20Hz D.0dB说明频率高于20000Hz 8.为确保航空安全,深圳机场引进了“定向声波驱鸟设备”,该设备司一以定向远程发射大功率噪音声波,最高音值可达160 dB,有效影响范围为0.8公里.关于该设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60dB”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小 D."160dB”是指声音的音调高低 9.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D.利用声呐测海深 10.大街上的“超声波洁牙”美容店中,超声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 A.超声是清洁剂??????????????? B.超声发生反射 C.超声传递去污的信息??????????D.超声引起液体的振动,振动把污垢敲下来 二、填空题 11.学校举行的田径运动会给我们留下许多美好的瞬间。入场式各班放开嗓门提高声音的____,开发令枪的老师总用一只手堵住耳朵是在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当裁判开响发令枪时,某同学看到冒烟后0.3秒听到了枪声,说明该同学到裁判的距离为___米。啦啦队喊出运动员的姓名,让该运动员发挥出最佳水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填“信息”或“能量”)。(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2.地震给人类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所以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地震产生的声波.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发出声音,及时获救,这是利用声波传递______. 13.物体在1s内振动1次,频率是1Hz.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限度.大多数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________Hz到________Hz.超过________Hz 的叫超声波,低于________Hz的叫次声波.大象可以用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是因为大象发出的声音是一种________声波. 14.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人不能凭听觉发现飞行的蝴蝶,这是由于蝴蝶振翅过程____________(填“不发出声音”、“发出次声波”或“发出超声波’),声呐装置是利用_________(填“响度极大的声音”、“次声波”或“超声波)来工作的 15.次声波的特点:传播时能量损失____,能传得很____,破坏性极大.主要用于预报自然灾害,监测核爆炸等. 16.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不同.大象的语言可以用人听不到的___交流,海豚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交流,此时人类____(填:能、不能)听到它们的交流. 17.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白鳍豚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白鳍豚是肉食性动物,其视觉很差,靠自身发出的频率很高________讯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遗憾的是,2011年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白鳍豚. 18.如图所示,超声波加湿器是利用超声波振动时具有________,将水滴击打成为非常小的雾滴,喷洒到空气中增加“湿度”的. 19. 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是因为地震时伴有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_____声波获得信息。 20.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低于20 Hz,为________波,而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为________波.上述两种频率的声音,人耳________听见(“都能”或“都不能”). 三、解答题 21.野生大象群也有自己的“语言”,研究人员录下象群“语言”交流时发出的声音,发现以两倍速度快速播放时,人耳能听到比正常播放时更多的声音。 (1)快速播放时,相当于把声源振动的总时间____(填“缩短”或“延长”)了。 (2)播放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原来频率为300Hz的声波,将变成频率为___Hz的声波,此时声波传播速度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以2倍速度播放时才能被听到的声音在正常播放时属于___声波。 22.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false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每秒传播false,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为什么? (2)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3)运用声波的反射,能否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为什么? (4)请你再列举两个超声波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23.下表为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参照表格回答: (1)从上表中你可以知道什么? (2)地震前夕,一些动物有异常反应,如老鼠出洞、鸡鸣狗叫等,而人却感觉不到,这是为什么? 24.阅读下面材料: 夜幕降临了,夜蛾飞了出来,它身体比蝴蝶粗壮,喜欢绕火光飞舞.因为夜蛾的幼虫是农业害虫.消灭它!蝙蝠从天而降,用“超声雷达”搜索着,突然发现了夜蛾(图).那夜蛾也发现了蝙蝠,它好象已经知道自己危在旦夕,马上变换了飞行方向,兜圈子,翻筋斗,螺旋下降,最后收起翅膀,径直落到了花草之间.具有精细超声的蝙蝠扑空了. 夜蛾是怎么逃避蝙蝠追击的呢?它怎么会感觉出蝙蝠来临的呢? 一些科学家研究了这场有趣的搏斗.多伦多大学的生物学家J.H.富勒特发现,蝙蝠在捕食时,要同时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去搜索猎物.蝙蝠一但探索到猎物,它的发声频率便会骤然升高. 蛾的胸部有一个像气泡一样的隆起物,当蝙蝠的超声信号传来时,那隆起物在飞行肌的压力下,会起伏不平,发出与蝙蝠定位回声极相似的超声波,就如同蝙蝠要碰墙壁一样.要是蝙蝠有时间仔细去“想”一下,也许它会判断出那是假信号,不是自己的回声,但是,蝙蝠飞行速度大约是5m/s,它只有千分之一秒的时间来决定自己下一步的飞行方向.为了避免碰壁,它只好转向而飞,受了夜蛾的欺骗;有些蛾还有自己的“超声雷达”,它们主动发射极高频的超声波,一旦发现蝙蝠便逃之夭夭;有的夜蛾身上长着一种奇特的绒毛,它能吸收超声波,使蝙蝠得不到一定的回声,自己好蒙混过关. 看来,能吸收雷达的现代最新式的隐形飞机,不过是夜蛾的祖传技术的仿效而已. 请回答:通过阅读,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答案 1.D 2.C 3.D 4.D 5.B 6.C 7.B 8.C 9.C 10.D 11.响度 人耳处 102 信息 12.次声波 振动 信息 13.20 20000 20000 20 次 14.发出次声波 超声波 15.小 远 16.次声不能 17.超声波 18.能量 19. 次 超 20.次声 超声 都不能 21.缩短 600 不变 次 22.略 23.(1)从表中可以知道:人的最高听觉频率比其他动物低;人和动物的发声频率都比听觉频率范围小;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大. (2)地震前会发出次声波,人听不到,但狗和其他一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 24.通过阅读,我的收获和感受有:(1)动物进化出适应生存、环境的功能.蝙蝠:发出超声波利用回声定位捕捉猎物和躲避障碍物,利用了声音在空气能传播、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的知识;夜蛾:胸部隆起物振动产生超声波,绒毛可吸收超声波;(2)人类通过对自然、生物的研究,将他们的一些功能利用到高科技的研发上.如隐形飞机通过吸收雷达发出的声波来躲避侦察;声呐系统利用回声定位探测鱼雷、鱼群、测距等等.(3)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与生物要和睦相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