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6课 戊戌变法INCLUDEPICTURE"学习目标.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学习目标.TIF"\MERGEFORMATINET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维新运动的展开等基本史实、初步认识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等。2.利用历史图片和史料,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史料,得出变法失败的原因、意义和教训;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INCLUDEPICTURE"教学重点.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教学重点.TIF"\MERGEFORMATINET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INCLUDEPICTURE"教学难点.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教学难点.TIF"\MERGEFORMATINET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及意义。INCLUDEPICTURE"教学方法.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教学方法.TIF"\MERGEFORMATINET情境导入法、讲授法、讨论法。INCLUDEPICTURE"学生学法.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学生学法.TIF"\MERGEFORMATINET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INCLUDEPICTURE"教学过程.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教学过程.TIF"\MERGEFORMATINET(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展示《时局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时,统治阶级内部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希望通过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但结果失败了。甲午战争后,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面对地主阶级探索救国救民的失败,在洋务运动中兴起的民族资产阶级又将以怎样的方式继续探索斗争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第6课《戊戌变法》的学习。(二)自主学习 梳理新知知识点一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1895年春,《__马关条约__》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__拒和、迁都、变法__。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拉开了__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2.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时务报__》和天津的《__国闻报__》。知识点二 百日维新1.背景:1897年冬,德国强占__胶州湾__,__康有为__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2.开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__明定国是__”诏书,宣布实行变法。3.变法内容:__裁撤冗官冗员__,允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__私人兴办工矿企业__,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__废除八股__,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裁减绿营,__训练新式军队__等。4.结果:9月21日,__慈禧太后__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废除变法诏令。__谭嗣同、刘光第、林旭__、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__戊戌六君子__”,戊戌变法失败。5.影响:在__思想文化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探究一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这些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宣传变法救国的观点。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探究二 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的区别(1)戊戌变法:是指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戊戌政变:是对戊戌变法的残酷镇压,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发动的大肆捕杀维新派,废除变法诏令的流血事件(政变),是反动的,具有阻挠和破坏性作用,它的发动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失败。结论:戊戌变法与戊戌政变有着本质的区别。探究三 戊戌变法的性质阅读教材,以表格形式归纳百日维新的内容。并引导学生探讨:戊戌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变法内容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文化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它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同时也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更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第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是中国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驿站,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虽然历时短暂,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和教训,深入分析其失败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事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结论:戊戌变法是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也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思想解放运动。(四)归纳总结 整体感知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U4.TIF"\MERGEFORMATINET(五)达标测评 巩固新知INCLUDEPICTURE"教学反思.TIF"INCLUDEPICTURE"F:\\待用方正文件\\7.12\\精英新课堂8历史人教(上)教用\\教案8历史人教(上)\\教学反思.TIF"\MERGEFORMATINET本节课事件的内在逻辑和线索清晰;需要重点把握百日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可以引导学生把本节的重要内容的因果关系、演变过程用图示的方法反映出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