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18540010718800滨江初中教育集团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阶段性测试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试卷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满分100分,时间为90分钟。 2.全卷分为试卷Ⅰ、试卷Ⅱ和答题卷,试卷共7页,有两大题,25小题。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试 卷Ⅰ 一、选择题( 本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下列属于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国家统一和发展的措施是( ) ①明中期戚继光、俞大猷抗倭 ②清初康熙平定西北噶尔丹叛乱 ③明末郑成功抗击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④清初康熙亲征取得雅克萨之战胜利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7—18世纪,当欧洲上空的“理性之光”将人们引向光明时,东方的中国人正逐步被禁锢于“思想的牢笼”。“思想的牢笼”指的是( ) 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 C.八股取士、文字狱 D.闭关锁国 3.清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工商业发达 B.天朝物产丰富 C.外国人滋扰生事 D.封建经济占主导地位 4..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出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获取黑人地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充分说明了( ??) A.?殖民扩张与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地重要来源??????????????????? B.?黑奴贸易促进了资本主义地发展 C.?美洲殖民地的开发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 D.?殖民扩张传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5.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是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在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后,初步形成于 ( ) A. 明朝时期 B.清朝前期 C.清朝后期 D.19世纪中期 6. 17-18世纪的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包括( ) ①根本原因都是君主专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②人民群众在革命中都起了作用 ③革命后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体制 ④革命的胜利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是( ) A.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B.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C.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D.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8. 华盛顿和拿破仑是张同学非常感兴趣的历史人物,为此张同学对他们的主要活动进行了如下总结,其中正确的有( ) ①都是19世纪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 ②都是在国家和民族处于危难时刻登上政治舞台 ③都曾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与外来势力英勇斗争 ④都毕生致力于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5257800161290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 1889年,第四届世界博览会在法国首都巴黎举行。为迎接这次经济盛会,巴黎修建了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作为新的标志性建筑。下列关于这次盛会与埃菲尔铁塔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塔上有可能会采用电灯照明技术 ②展品中可能会有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 ③看到巴黎上空有飞机在飞行 ④人们可以采用电话这种快捷方便的方式进行联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全球通史》中写道:“(这个人及其发明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了控制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这个人及其发明是指( ) A.瓦特改进了蒸汽机 B.史蒂芬森发明了火车机车 C.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 D.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3843655698511. 小明十分想知道1991年发行的这枚邮票到底是纪念哪一运动的,可它左上角残缺了,只能模糊看到“一百二十周年”“187l~1991”“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等字样。 结合这些信息和那被世界无产阶级永远纪念的墙壁,请你告诉小明这一运动指的是( )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巴黎公社 12.揭示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下列对四部文献特点的归纳,其中正确的是( ) A.《权利法案》——三权分立原则的充分体现 B.《独立宣言》——以法律的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C.《人权宣言》——体现了建立联邦制共和国的思想 D.《拿破仑法典》——资产阶级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 13.下表是某个地区的人口估计数字,这样的人口变化最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 时间(年) 白人 黑人+混血 原住民 1490 0 0 50 000 000 1570 138 000 235 000+25 000 9 700 000 1650 725 000 815 000+644 000 910 500 1825 4 349 000 4 188 000+6 252 000 8 211 300 拉丁美洲 B.欧洲 C.南非 D.亚洲 14.一个国家进入某一重要历史阶段,通常会有一个标志性事件。对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蒸汽机的普遍使用标志着英国进入电气时代 B.清朝平定了噶尔丹叛乱,统一了天山以北地区 C.波士顿倾茶事件揭开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序幕 D.彼得一世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15.“‘一幢裂开了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此言论出自( ) A.克伦威尔 B.林肯 C.俾斯麦 D.玻利瓦尔 16.孙中山先生曾说:“凡一国之盛衰,在乎海权之得失……”下列说法能印证孙中山先生观点的有( ) ①郑和下西洋,大大发展了明朝的海外贸易 ②强大的海军力量帮助英国成为了“日不落帝国” ③鸦片战争中,由于中国海防力量薄弱,英军沿海北上,迅速使清政府屈服 ④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一家日本企业在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杭州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D.甲午中日战争后 18. 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富强起来 19.右图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 ) 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 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中国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 20.某班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面对此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B.这场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 C.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D.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 试 卷 Ⅱ 二、简答题(共5小题,共6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二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 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1)根据材料一,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2分) (2)材料二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性的意义?(4分)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是顾炎武对哪一考试形式的评价?此时的考试内容是什么?带来了怎样的危害?(4分) (4)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 ——雍正 材料二 永乐(明成祖年号)二年(1404),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船,交通外国,因以为寇……遂下令禁民间海船……防其出入。1757年,乾隆帝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厦门等港口的对外贸易全部停止。 材料三 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英法等西欧封建专制国家,运用国家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这大大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材料四 相较于14世纪的意大利,以明中叶即15世纪来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时间并不太迟。但此后400多年,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未能像西欧那样开创一个工场手工业时代。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明清时期的哪两项政策?(2分) (2)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产生的巨大影响。(4分) (3)对照材料三,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材料四中“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未能像西欧那样开创一个工场手工业时代”的原因。(4分) 23.(10分)思想解放、科技进步、制度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形成新的视角和理念,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更大进步。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对近代西方思想发展的历程作了如下图示,请你补充完整。(3分) 科技进步引领时代的潮流: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 ——《大国崛起·工业先声》 (2)工业革命的发展,引起了三大社会进步潮流(a.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b.国际工人运动;c.民族解放运动),请各举一例。(3分) 制度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探究过程,你认为思想解放、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之间有什么关系?(2分) 4417695109220 24.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4720590462915材料一图 材料一图 材料一:如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展出的遣唐使船,它是中日友好交往的纪念,也是中日友好交流的见证。 44462703175材料二:如图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时的宝船。郑和曾率领规模巨大的船队七次出海远航,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4625340409575材料二图 材料二图 (1)遣唐使船、郑和宝船,昭示着交流、发展的时代旋律。遣唐使回国后,日本发生的改变社会性质的事件是什么?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材料三:如图是1840年英国的兵船。这些兵船穿越茫茫大海撞开了中国的大门。它载着侵略者的贪欲,也载来了中国人民的灾难。清政府这艘古老之“船”开始处于风雨飘摇之中。1985010836295材料三图 材料三图 (2)蕞尔小国的“兵船”击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昭示了古老中国的衰落,也是英国崛起的见证。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简要分析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4分)(3)英国兵船的入侵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后来清政府进行的从学习西方“坚船利炮”技术开始的一次自救运动是什么?该运动的结果如何(请用相关史实说明)。(6分) 25.汇入工业文明的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在19世纪,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近代历史年代尺 1691640773430材料二图 材料二图 材料三 在这场从海上而来的挑战中……道光年间的中国,作为东方的大国,拥有80万的军力,而英国派出的远征军初期只有7 000人,到战争结束时也不过2万人,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败于远道而来的英军?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化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呢,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按先后顺序)(3分) (2)阅读材料二中的年代尺,举出材料中A、B、C处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3分) (3)近代历史上列强往往是通过迫使清朝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来达到侵略的目的,那么最早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使清朝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分别是什么?它们分别有着怎样的影响?(4分) (4)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在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从中我们能够得到哪些教训?(4分) 滨江初中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D D C D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A B B C D D B D 简单题 21(1)(2分)废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4分) 机构:军机处。意义:军机处的设立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封建君主集权,使皇权达到了顶峰。 (3)(4分)考试形式:八股取士。考试内容:四书五经。危害: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 (4)(2分)基本趋势:我国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皇权不断加强。(意思相近即可) 22.(2分)政策: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 (2)(4分)历史事件:新航路的开辟。 影响:①促进西欧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②促进了全球范围内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与传播;③欧洲殖民者在亚非拉等地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野蛮屠杀、奴役当地居民,犯下滔天罪行。 (3)(4分)①明清时期,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②明清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海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23(1)(3分)A 文艺复兴 B法国大革命 C科学社会主义(或马克思主义) (2)(3分) 【答案】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和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国际工人运动潮流——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宪章运动等(1871年巴黎公社等) 民族解放潮流——1857~1859印度民族大起义(或玻利瓦尔领导的拉美独立运动) (2分)君主立宪制 标志:《权利法案》的颁布 (4)(2分)思想解放、科技进步推动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促进思想进步、科技进步(意思相近即可) 24(1)(4分)大化改新(2分)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2分) (2)(4分)政治上,通过资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分)②经济上,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1分) (3)(6分)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洋务运动(2分)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2分) 25(1)(3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2)(3分)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海战、义和团运动。 (3)(4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影响:《马》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辛》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彻底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4分)原因:①封建制度腐朽(清朝政府腐败);②经济科技落后;③军事力量薄弱等。教训示例:①落后就要挨打;②要重视发展经济;③增强综合国力;④要坚持改革开放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