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20140010998200浣纱教育共同体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七年级社会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卷Ⅰ 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南半岛上的泰国、越南、缅甸分布有世界著名的稻米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都有稻作文化的印记。下列场景中符合这种印记的是 ( ) A.地广人稀,地势平坦,推行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B.农场之间是大面积的农田,人们居住得很分散 C. 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牛羊在奔跑 D.渠道和河流构成密集水网,环绕着农田和村庄 326199526670图1 图1 2.读右图所示区域以“用机械种庄稼”为生产特色,其主要原因有( ) ①密西西比河贯穿该区域,灌溉较便利 ②地势低平,土地辽阔 ③该区域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好 ④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小明在网上搜索一个国家信息时,出现了以下信息: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区则为干旱的平原,东部又有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这个国家很可能是(?? ) A.泰国 B.秘鲁 C.以色列? D.瑞士 4.以下四个地方呈现“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的是( ) A.湄公河平原 B.安第斯山区 C.日本的北海道 D.非洲热带草原 5.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可见不同区域的人民能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区域与其特色相适应的是( ) A.澳大利亚——逐水草而居——畜牧业 B.阿尔卑斯山区——沙漠绿洲——旅游业 C.日本——石油宝库——旅游业 D.威尼斯——水上都市——旅游业 6.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各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脚屋悬空架设,以木、竹为主要建材 ②美国中部大平原土地辽阔,地势低平,适合机械化生产 ③日本“御耕节”用鲤鱼旗表达渔民对海洋恩赐的感谢 ④以色列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绿洲农业,是欧洲人的“大菜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21年3月23日~3月29日,长400米台湾的“长赐”号重型货轮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导致运河堵塞。在该段时间内,通过哪个交通要道的油轮会剧增( ) A.马六甲海峡 B. 霍尔木兹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好望角 8.一艘从南非采购货物的轮船回到中国海关时,报货单上的货物名称最有可能是( ) A.矿石 B.棉花 C.椰枣 D.羊毛 9.小丽想利用书本上“如何认识区域”的方法向北京的朋友介绍家乡概况,她( ) A.采用地图,确定家乡的位置和范围 B.借助人口分布图,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 C.从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方面,掌握家乡的人文特色 D.通过调查人口、民族、城市和乡村、风俗习惯等,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特征 10.城市——文明中心。下列关于城市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巴黎——塞纳河缓缓流过全城 ②班加罗尔——“北美洲的硅谷” ③蔚山——韩国的政治文化心脏 ④巴西利亚——城市规划的典范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1.唐朝诗人皮日休作《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诗文中的“此河”应是( ) A.黄河 B.汴河 C.灵渠 D.隋大运河 12.下列有关唐朝科举考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B.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C.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D.对参考者有严格的家庭出身年龄的限制 13.古代妇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关于古代女性的说法正确的 有 ( ) ①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②文成公主入藏使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③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 ④金城公主入藏促进了汉藏交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朝代中,实现从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 ①秦朝 ②东汉 ③西晋 ④隋朝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唐朝时期,东亚其他国家与中国在语言文字、思想意识、社会组织等方面联盛一体,形成一个以中国为文化源的中华文化圈。以下促成这一文化圈形成的事件有 ( ) ①鉴真东渡 ②玄奘西行 ③日本“遣唐使”来华 ④新罗仿效唐朝政治制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6.北宋宰相欧阳修曾说: “武臣掌国机密而得军情,岂是国家之利!”这表明北宋当时的情况是( ) A.武将地位较高 B.武将掌握了国家机密 C.注意防范武将 D.武将不得在朝廷任职 17.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已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B.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C.筒车和曲辕犁的发明与推广 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18.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元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蒙古 B.契丹、党项、女真、蒙古 C.党项、女真、蒙古、回 D.匈奴、回、吐蕃、女真 19.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雕版印刷术 ④转轮排字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在文物收藏热中,某历史兴趣小组模仿中央电视台举行“鉴宝”活动。下列“宝物”一定不属于文物的是( ) A.标有:唐朝景德镇的瓷器——“唐三彩奔马” B.标有:宋朝景德镇的瓷器——“绿釉黑花瓶” C.标有:宋朝的指南针——“罗盘针” D.标有:宋朝的纸币——“交子” 卷Ⅱ 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 21.(12分)意大利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国家,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一带一路”合作项目的推进,意大利成为欧洲游的理想目的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意大利在世界的位置 图2意大利简图 图3波河流域气候图 -6985016510阅读卡 意大利城市特色各异。首都罗马多帝国时期的建筑,佛罗伦萨藏有大量文艺复兴艺术珍品,威尼斯一座美丽的水上古城。发达的铁路公路网,遍布各地的中小型旅馆,为游客提供了各种便捷。 阅读卡 意大利城市特色各异。首都罗马多帝国时期的建筑,佛罗伦萨藏有大量文艺复兴艺术珍品,威尼斯一座美丽的水上古城。发达的铁路公路网,遍布各地的中小型旅馆,为游客提供了各种便捷。 结合图1图2,描述意大利的地理位置。(4分) 根据图文资料,概括意大利成为著名旅游国家的有利条件。(4分) (3)波河的枯水期在 (A.夏季B.秋季C.冬季)。根据图2和图3阐述理由。(4分) 22.(14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5分) A.________海 B.________湾 C.________洋 D.____________(纬线) 4011295127000E.________河 (2)图中________(填序号)所代表的城市被誉为“亚洲的硅谷”,该城市所在的地形区是____________。(2分) (3)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最能反映班加罗尔气候特点的是( )(2分) A B C D (4)简要描述班加罗尔信息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5分) 2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下表所示为唐朝前期全国人口唐朝户数变化情况 时期 户数 贞观初年 200多万 贞观13年 300万 开元28年 841万 开元42年 918万 (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为君之道?他的哪些统治措施体现了这一思想?(3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唐朝前期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唐玄宗的哪些执政措施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出现。(4分) 24.(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双方撤军,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10万两、内绢20万匹。 材料二 “世世子孙,谨守臣节”,宋每年向金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自绍兴十二年开始。材料三 大元至大古今无 ---贯云石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带来的积极意义?(4分) (2)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这与宋朝实行的什么政策直接有关?(4分) (3)材料三中贯云石对元朝有怎样的认识?列举元朝对疆域有效治理的措施一项。(3分) (4)材料一至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 25.(14分)我国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汉朝以后长江流域开发进程加快,至南朝后期,赣江一带已开发成重要的稻米产地。从东晋、南北朝到隋、唐、宋时期的几百年间,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徙(迁移),使南方人口明显大增,移民纷纷向丘陵山区开荒种地,从而促进了长江流域山区的开发。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江南经济的发展状况如何?并根据材料二谈谈原因?(8分) (2)材料一中的“苏湖”在当时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时江南地区种植的优良水稻的品种是什么?(3分) (3)材料一、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最终在什么时候完成?(3分) 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社会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CBDD 6-10 DDAAD 11-15 DDCBB 16-20 CABBA 二、综合题 21.(12分) (1)约北纬37—47度,东经8—19度。(4分)或欧洲南部,地中海北岸。(4分) (2)自然条件:宜人的气候,美丽的海岸风景和山谷风光;人文条件:古老的建筑悠久的历史;发达的交通良好的旅游设施。(4分) (3)B(秋季);(2分)理由:夏季高温,阿尔卑斯山冰雪融化;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2分) 22.(14分) (1)A阿拉伯海 B孟加拉湾 C印度洋 D北回归线或23.5°N E恒河 (5分) (2)③;德干高原(2分) (3)B (2分) (4)优越的地理环境;政府的大力支持;高校云集,人口素质高;古代印度文明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的深厚积淀;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没有语言障碍;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庞大的地面卫星站)。(5分) 23.(7分) (1)以民为本。(1分)(爱惜民力、与民为善)措施: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2分) (2) 趋势:连续增长(上升、提高)。(2分)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发展经济,改革税制(2分) 22.(11分) (1)澶渊之盟(辽宋议和)(2分)。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2分) (2)北宋与辽、西夏和议之后,边界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2分)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2分) (3)元朝疆域辽阔,超越汉朝和唐朝,元朝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1分)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在历史上影响深远。(2分) (4)由民族政权并列走向统一(或由民族政权对峙走向统一)(2分) 23.(11分) (1)经济发展状况:宋代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中央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2分) 原因:汉代以后,江南得到开发;(2分)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2分)北方人口大量南迁。(2分) (2)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2分);占城稻。(1分)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2分);南宋。(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