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政治考前辅导经济生活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年政治考前辅导经济生活部分

资源简介

2012年政治考前辅导
经济生活部分
一、《经济生活》主要线索
1、国家: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分配制度——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宏观调控(目标、手段—财政、货币政策)——倡导科学发展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关注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健全金融市场
2、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正确经营策略——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诚信经营——遵循价值规律——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走出去——坚持经济效、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个人:对金钱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职业技能——学会理性投资——奉献回报社会
二、《经济生活》知识结构:
货币 1、含义与本质2、基本职能3、具体形式4、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消费 价格 1、影响因素2、变动结果(1、对生活 2、对生产)

消费 1、影响因素2、评价标准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W#W$W%.K**S*&5^U
大力发展生产力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2、意义
(宏观生产)
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1、what 2、why 3、how
公司:1、含义与形式2、经营成功的因素
生产(微观生产) 劳动与就业1、why 2、how
劳动者维权1、what 2、why 3、how
经 投资理财 比较四种方式

生 分配制度 1、why 2、what
活 (微观)个人收入分配
分配原则 兼顾效率与公平1、社会公平表现、意义、措施
2、效率与公平含义、关系、如何处理
分配
财政 1、含义 2、作用 3、收入4、支出5、收支关系
(宏观)国家收入分配 ↑
税收 1、含义与基本特征、作用2、个税3、树立纳税人意识
市场经济基本理论:1、含义、优缺点2、要求:规范市场秩序(why、how)
↓(具体化)
(国内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基本特征2、优点 3、要求:加强宏观调控(三问)
               ↓(要求)
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经济建设 1、经济建设新要求
2、要求 (1)树立科学发展观 (2)促进经济又好又快
交换
经济全球化趋势 1、含义与表现2、载体3、影响
(国际市场) ↓(要求)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1、加入WTO(原则、作用)
2、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why how原则)
三、《经济生活》主要原理:
(一)、价格相关知识体系
1、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的经济影响——生活、生产【详见教材】
3、价格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4、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供求、竞争等信号
5、宏观调控——价格作为一种经济手段
6、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价格,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二)、消费相关知识体系
1、影响消费的因素: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④物价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2、消费类型 3、消费结构 4、消费心理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6、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三)、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3、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4、通过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
5、要重视产品质量,树立服务、品牌意识。
6、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此外,可以考虑“通过兼并、强强联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等措施)
(四)、解决就业问题
★原因
1、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2、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三方面)
3、我国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必要性)
4、在我国,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5、扩大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只有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措施
1、国家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2、从根本上讲,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3、企业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4、劳动者要转变就业择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以及多种方式就业观;提高自身技能;增强自主就业和创业能力。
(五)、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原因
1、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
★怎样维护
1、国家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用人单位要增强法制意识,提高道德素质。
3、劳动者:①基础: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的。因此,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②依据: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②途径: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同时要注意维权手段必须合法,不能使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
六、关注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
★原因
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3、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4、实现社会公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怎样
①从根本上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证。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充分发挥财政、税收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方面的作用,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⑤政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⑥坚持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七)、市场经济知识体系
1、市场经济含义;注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个观点常用。
2、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手段及优点。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及危害
4、市场经济共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优势、基本特征
5、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目标、手段
(八)、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九)、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节能减排)
★国家应:
①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④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消费者应:
①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②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企业应: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发展战略,确立开发低碳、环保产品的战略定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转变发展方式;②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利用发展低碳经济的契机,开发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低碳产品;③坚持诚信经营,创造低碳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同时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④通过培训,提高企业职工的劳动素质和劳动技能。
(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
★原因
1、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要求
2、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3、是加快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措施
1、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2、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
3、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原则
4、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的本领,要有经济安全的防范意识,有应对别国反倾销和反别国倾销的策略。
(十一)、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
2、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加强并不断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坚持科学发展观;
4、积极发展国际经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最根本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