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浙江社会·法治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分类精编11——中国古代史(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2】浙江社会·法治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分类精编11——中国古代史(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考2022】浙江社会·法治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分类精编11——中国古代史(一)
1.(2021·衢州)《史记》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汉武帝为此采取的措施是(
???)
A.?统一铸造货币?????????????????B.?建立刺史制度?????????????????C.?发兵北击匈奴?????????????????D.?颁布“推恩令”
2.(2021·衢州)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图文物表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可以推算到(???
)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3.(2021·衢州)图是河北水德某古建筑上的牌城。其直接见证了(
???)
A.?顺治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康熙帝签订《尼布楚条约》
C.?雍正帝在此地创立军机房
D.?乾隆帝接见西藏政教首领
4.(2021·台州)国家的有效管理需要制度创新。下列属于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的是(
???)
①分封制
???②郡县制
???③三省六部制
???④行省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2021·绍兴)乾隆五十八年,清政府颁布的章程规定,西藏的各级地方官员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班禅共同选任,“事无大小,均应禀知驻藏大臣办理。”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标志着西藏开始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驻藏大臣成为管理西藏的最高统治者
D.?密切了中央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6.(2021·丽水)[宋室南渡人文璀璨]据(丽水地区志)记载,在科举制存在的近1300年时间里,丽水共有进士1126人,宋代占948人,考取进士人数最多。其主要原因是(??

A.?娱乐场所瓦子出现????????B.?政治、文化中心南移????????C.?重武轻文政策影响????????D.?文人注重哲学思考
7.(2021·婺城模拟)中医在新冠肺炎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属于中医著作的是(???
)
A.?《徐霞客游记》和《周髀算经》
B.?《天工开物》和《红楼梦》
C.?《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和《伤寒杂病论》
8.(2021·婺城模拟)明至清朝前期,中国成功抵御了外来侵略,采取有力措施管理边疆地区。下列选项中,图中序号与所示地区发生的重大史实相符的是(
???)
A.?①--抗击倭寇骚扰??????B.?②--郑成功收复台湾??????C.?③--推行改土归流??????D.?④--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9.(2021·婺城模拟)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始终没有中断、
连续发展至今的文明以下所列的中华文明成就中,正确的是(
???)
①《伤寒杂病论》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基础,是西汉医学家华佗所著
②《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为来书法家王羲之所书
③唐朝末年,火药被广泛应用于战争
④19世纪中期,以微、汉两个剧种为基础,融合形成了京剧这一新剧种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0.(2021·宁波模拟)年代尺是梳理时序、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图2的年代尺,回答问题。
(1)我国疆域版图最大的朝代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与
A、C
阶段相比,B
阶段历史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B
阶段的时代特征是(
???)
A.游牧文化为主
B.国家实现统一
C.开放革新时代
D.多个政权并立
11.(2021·宁波模拟)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
???)
长城
大运河
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
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C.?促进了南北交流?????????????D.?有利于维护统治
12.(2021·庆元模拟)文化政策影响文化发展的方向,以下文化政策对应的朝代正确的有(???
)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③
13.(2021·庆元模拟)2021年3月20日,在成都召开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通报的重大考古发现来自于(???
)
A.?三星堆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良渚遗址
14.(2021·庆元模拟)下列书籍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B.?????????????????????C.?????????????????????D.?
15.(2021·丽水模拟)最近微信朋友圈有一篇很热的文章《如果中国
422
位皇帝放在一个群里,他们会聊些什么》。以下网友编写的聊天内容与史实相符的是(
??)
A.?忽必烈:相继灭亡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
B.?朱元璋:我让威尼斯来的朋友马可·波罗到扬州做官
C.?李世民:我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边疆稳定多了
D.?嬴政:我建立了刺史制度,有效地对各地官员进行了监督
16.(2021·丽水模拟)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相关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赤壁之战,曹操大败袁绍军队,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③顾恺之的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他被后人誉为“书圣”
④北朝的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对后世农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7.(2021·丽水模拟)西汉时,贾谊建言:“欲使天下之治安,
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为此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
???)
A.?推行儒学教育??????????????????B.?颁布推恩之令??????????????????C.?建立刺史制度??????????????????D.?统一铸造货币
18.(2021·金华模拟)“春秋战国时期,金华先后属越、楚等国,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置县。秦、汉属会稽郡,三国至唐代曾设置东阳郡、金华郡等……元代,属江浙行省婺州路。”下列选项中,对上述材料解读正确的有(
???)
A.?金华历史,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B.?秦汉开始,地方长期实行郡县制度
C.?三国时期,呈现南北政权对峙的局面??????????????????D.?唐朝开始,地方开始实行行省制度
19.(2021·滨江一模)《史记》记载“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明尊卑爵秩等级,各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与这一措施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商鞅变法???????????????????????????B.?管仲改革???????????????????????????C.?春秋争霸???????????????????????????D.?百家争鸣
20.(2021·温州模拟)魏晋南北朝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一般被泛称为“五胡”。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
中讲到“一到隋唐时代,
而所谓五胡,
便已泯然无迹”,
意在说明这一时期(???

A.?民族交融加强??????????????????B.?商业贸易繁荣??????????????????C.?政治清明稳定??????????????????D.?中外交流频繁
21.(2021·衢州)繁盛的唐朝享誉世界,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全唐诗》收录的诗作有48000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外国人……
——摘编自仪平策《中国审美文化史》
(1)分别写出图中都城A和图工具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归纳唐朝诗歌繁盛的表现,这与当时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3)依据上述材料中的相关史实,说明“繁盛的唐朝享誉世界”。
22.(2021·温州)元代青花瓷,于中西互动间演绎世界的中国符号。
材料一:青花瓷,因白地青花纹饰而得名。其青(蓝)色源于一种西亚的矿物染料。无代崇白尚蓝,与伊斯兰尚色之凤相合。瓷面装饰布局繁密,融合阿拉伯纹饰对称连续的风格。
——摘編自刘中玉
《14世纪蒙古体系变动下的青花瓷》
材料二:家元早期频繁的战争没有对景德镇造成重大破坏,南北陶瓷工匠汇聚于此,“换其技能以食力”。景德镇连渐成为元代青花瓷主要产地。
——摘编自康青《互动互文的青花》
材料三:元代在重要商港设立市舶司,并由官方直接出面招邀海外诸国商人,往来互市。当时所造海船“大船有十帆至少是三帆,……每一大船役使千人”。14世纪元代官方文献规定,海上航行必须根据针路定向航行。
——摘编自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材料四:宋元时期,伴随着瓷器的出口,中国的陶瓷技术也大规模外传。在此基础上,明清两代,中国陶瓷技术传遍亚、非、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摘自任荣兴《宋元时期中国瓷器外销述略》
(1)据图,指出元代青花瓷外销的特点。
(2)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元代青花瓷畅销海外的原因。
(3)文化的活力在于创新与交融。请以元代青花瓷为例,论证此观点。(要求:表述简洁,逻辑严谨)
23.(2021·台州)江南农业足发展,经济地位大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人口户数(节选)
材料二:
秧马,宋朝的拔秧工具,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人们弯腰曲背之苦,可提高劳动效率。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南宋时期,政府奖励州县官兴修陂塘堤堰等工程,州县官大都兼“提举管圩田”的职务……致使“低田常无水患,高田常无旱灾”。
——摘编于《中国史钢要》
(1)材料一中人口发生怎样的变化?它折射出这段时期经济哪一发展趋势?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24.(2021·绍兴)绍兴与敦煌当选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两地学生以“时空·文化”为主题联合开展项目化学习。阅读他们收集的资料,回答问题。
[印象]
[溯史]
西汉时期设置敦煌等河西四郡,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敦煌成为这条商路上的璀璨明珠。
汉中期以前,绍兴与其他江南地区一样,百姓“无积聚而多贫”。隋唐以后,越州(绍兴)成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南宋一代,绍兴更成为与金陵(南京)齐名的全国第二大城市。
[共鉴]
敦煌、绍兴两地学生联合组织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的主题活动,以下是他们的活动设计示意图:
(1)根据同学们收集的绍兴、敦煌两地的典型风光照,指出影响两地文化发展的自然条件。
(2)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根据上述资料,从敦煌和绍兴的历史中折射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哪些重要现象?
(3)请在①处设计一个了解鲁迅的活动。根据示意图中鲁迅的事迹,在②处回答这些事迹对两地文化发展的启示。
25.(2021·温州模拟)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更是国家历史主流的见证。
材料一:
材料二:在黄河南北的大平原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大扫除,使封建领主制留下来的残余一扫而光,然后在六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在清朝的辽阔的领土上,生活着汉、满,策,回,藏等五十个少数名族。清朝在边腰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
——节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
材料四: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一直到清王朝覆灭的2100年间,国家整体上基本是统一的,其时间长达1600余年,而分裂割据的时间有500余年。
——叶小兵(北京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
材料五: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史。政治史上的连续性在疆城上表现持续的稳定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的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
——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与材料二中描述的史实相对应的朝代,是材料一中的哪一幅图?
(2)试举一例“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的史实,并说明其发挥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观点?试以有关史实加以论证。
参考答案
1.D
2.B
3.D
4.B
5.B
6.B
7.D
8.C
9.B
10.(1)D(2)D
11.D
12.D
13.A
14.D
15.C
16.C
17.B
18.B
19.A
20.A
21.(1)长安;简车。
(2)唐朝诗歌数量多,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诗人身份多样等。
科举制。
(3)简车等农业工具的出现,农业发展迅速,走在世界前列;
有广州、扬州等商业城市,商业繁荣,出现国际大都市;
唐诗等文学艺术的发展,文化繁盛,远播世界;
疆域辽阔,民族交融,国力强盛,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国家。
22.(1)元代青花瓷风靡亚、非、欧三大洲;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盲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2)元代海路交通畅通;元代青花瓷符合伊斯兰审美,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北方陶瓷工匠南迁,促进了景德镇陶瓷技术的发展;元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元代造船业发达,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
(3)示例:元代青花瓷,是文化创新与交融的一个缩影。她糅合中国传统纹样与西亚的青花染料,饰以伊斯兰文化和蒙古文化崇尚的蓝白色彩,体现了跨文化的审美情趣。其烧制技术的创新突破,源于中国南北瓷匠的技艺交融、中国陶瓷技艺和西亚艺术手法的融合发展。元代畅通的海路交通、成熟的航海条件、海外贸易的鼓励政策,极大推动了青花瓷的输出与扩散。伴随着瓷器外销,中国陶瓷技术传至海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带来活力。由此可见,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永不停止的创新,文明间的接触与交融为文化的创新发展带来活力。
23.(1)变化:从汉到宋,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
趋势: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城转移到长江流域。
(2)劳动力的不断增加;生产工具的改进(农耕技术的进步);人民的辛勤劳动;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兴修水利。
24.(1)绍兴:降水丰沛,河网密布。敦煌:气候干燥,沙漠广布
(2)丝绸之路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南移。
(3)活动示例:参观鲁迅故里、上网查询资料等。启示: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5.(1)图一
(2)如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加强新疆和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使清朝对西北地区统治增强,边防更加巩固.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加强了西藏与清朝中央政府的联系。设置台湾府,加强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我国东南海防.
(3)观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论证:从时间上看,自秦以来两千多年里,中国历史统一的时间远远多于割据的时间.从空间上看,历朝历代的疆城持续的稳定性,奠定了今天国家疆城版图的基础。
从制度上看,中央对地方一系列的疆城有效管辖,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从民族的关系上看,中国的历史就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历史,奠定了我们今天多民族国家的根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