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3.9 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三年级下册-3.9 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案

资源简介

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生活离不开规则

课程标准:
《道德与法治》是体现国家意志的课程,承载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具有其它学科课程所不能替代的育人功能。三年级下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又涉及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争做文明小公民。
教材分析:
教材从儿童喜爱的游戏入手,让儿童回顾游戏中的规矩,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规矩在游戏中的重要性,并由此从儿童能够理解的规矩引出“规则”这一重要的概念。接下来教科书用了一组照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一些学校的规则,旨在让学生从自己每天生活、学习的环境中去发现身边的规则,认识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体会到学校和生活中规则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课前的学情调查,我们发现,有的孩子在学校经过了两年的小学生活已经初步建立起了“规则意识”,并且能够用学校的一些规则来约束、衡量自己的行为。但是由于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局限,他们对规则的理解是浅显的,同时他们对规则的认识还是狭隘的,还没有认识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以及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道规则是社会生活有序运行的保障。
2.懂得规则对每个人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保障。
3.树立规则意识并愿意在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法治素养目标要点:
了解什么是规则,知道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法治素养达成途径:
1.参与游戏活动,体验游戏规则的重要性。
2.观看视频,了解规则关系生命安全。
3.情景体验,懂得自觉遵守规则。
课前准备:
教师:
1.设计《生活离不开规则》的学情调查表,并作好调查、分析工作。
2.设计《我知道的社会生活里的规则》调查表。
3.制作好所需课件。
学生:
课前用一周的时间去观察、发现和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公共场所有哪些规则,填写好《我知道的社会生活里的规则》的表格。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规则吗?
  生:公共场合不许大声喧哗;不允许闯红灯;楼梯间不打闹;不能随便地乱扔垃圾……  
师:从同学们的讲述中,我们发现生活中原来有这么多规则。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新的一课《生活离不开规则》。
二、共同回忆,畅谈感想
  出示教材58页图片,同学们,你们玩过这个游戏吗?这个游戏怎么玩?
  生:猫捉老鼠游戏。几个同学在圈内当老鼠,在圈里圈外穿插活动,一个同学在圈外当猫,猫只能在圈外活动,一旦老鼠出到圈外,猫就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要表演一个节目……
  师:除了这个,你们还玩过哪些游戏?游戏规则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交流玩过的游戏,并讲述游戏规则。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讨论了游戏的规则、比赛的规则,其实,生活中也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规则?
  生: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爱护草坪……
  师:同学们说得不错,可以看出同学们都是知道规则的人。但有些同学认为:规则多了太烦人,定那么多规则干什么?你们有没有这么想过呢?下面我们通过三个活动了解一下规则的作用。
  1.没有规则行不行
  出示教材60页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规则,会出现什么情况。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班内展示。
  教师小结:古人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里的规矩也可以换成规则,如果没有了规则,我们的学习、生活就都乱套啦!可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设身处地的推想,感受到规则的意义。】  
2.给规则分分类
  出示一组学校里、社会中涉及规则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各种不同的规则。学生看图,参与讨论学校以及社会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3.规则有什么用
   阅读课本61页阅读角,说说你看完后的感受,体会规则的作用。
  (不要小看规则,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越是危急关头,越要遵守规则。)
  4.观看视频,并谈自己的感想。
  师生共同完成教材61页下方的表格。
规则 作用




  教师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能保障学习生活地顺利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影像资料等形式,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
一、共同探讨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到了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规则是我们快乐上学,平安生活的保障。那么,该怎样守规则呢?下面我们来探讨探讨。
1.这样对不对?
  观点一:公园里乱扔垃圾不对,但大家都在扔,我也就跟着扔。
  观点二:只要没人看到,没人管,就可以在公园里扔垃圾。
  观点三:我觉得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者没车的时候可以闯红灯。
  分组讨论:你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结论:这三种观点都是缺乏规则意识的表现。遵守社会生活规则不能只靠外在约束,更需要我们自己自觉遵守,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则。
【设计意图:在交流比较中,意识到遵守规则是一种自觉行为。】  2.看图思考一—你会怎么办?
  课件出示课本62页图片。
思考:(1)生活中还有类似的行为吗? 师:同学们,你们自己或自己身边的人,有没有不遵守规则的经历,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2)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你有什么好的办法?(课件出示课本63页图片。)
  (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请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并互相监督,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井然有序。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使他们明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遵守规则。】
二、交流调查情况,进一步认知感悟。
1.学生出示《我知道的社会生活里的规则》调查表,同桌之间交流。
2.全班交流。
活动场所 角 色 应遵守的规则
出门上路 行人 靠右边走,走人行横道
乘车 乘客 上车买票,主动让座
去商场购物 顾客 按次序到柜台结账
去饭店就餐 宾客 不浪费粮食,不破坏卫生,尊重服务员
去游乐场 游客 不破坏公物,不乱扔垃圾,严格执行游乐场的规章制度
去电影院 观众 不大声喧哗,买票入场
去银行
客户
排队办业务,“一米线”规定
……

3. 思考:
(1)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不守规则的行为吗?
(2)为了解决这种状况,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生活处处有规则,懂得了规则的重要性,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遵守规则,并监督、提醒他人遵守规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