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同学相伴 版本 部编版版 年级 教材简析: 本课是《道德与法治》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中的第4课《同学相伴》。课标指出:“体会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共同生活的快乐,有利于他们初步理解共同生活对于个体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半的学校生活,学生已经拥有了较多的与同学相伴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体会共同生活的快乐,有利于他们初步理解共同生活对于个体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参加各种集体游戏和活动,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友爱宽容、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难点: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平等地合作与交流。能理解他人的需要与心情,学会关爱他人。 现代信息技术资源: (输入使用的课件、视频、幻灯片、一体机、无线wifi、移动终端等) 个人自制的课件 教学过程:(用红颜色作为教学亮点的画线)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设计意图 一、导入活动,引出话题: 二、活动过程:? 三、总结 玩游戏1——蒙眼画脸谱 师讲授游戏规则。 师:这个多人游戏好玩吗?想象一下,假如没有这么多的同学,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起来吗? 1.师:你还与同学们玩过哪些多人游戏呢? (示课件)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多人游戏。 2.师:与同学在一起是快乐的。可有的“小朋友”却认为,可以不和同伴在一起。这种想法对吗?学习P24《七彩音符》,并思考:离开大家后,“1”会遇到什么情形呢?你想对“1”说些什么呢? 3.玩游戏2——海岛逃生 采访获胜小组的成员:分享一下你们的获胜经验。 4.可是,在校园生活中,我们有时却会因为种种原因冷落、排斥或者忽视了某些同学。出示教材第26页图,学生阅读并思考回答书上的问题。 5.师: 1)当一只大雁生病或受伤时,为什么会有其他的大雁留下陪伴它呢?2)想一想,从大雁身上,我们能够学到些什么呢? 小结:今天的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同学们感受到了同学相伴的快乐,懂得了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重要性,学会了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分组游戏,注意安全 评价哪组画得最好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游戏背景、游戏方法和游戏要求。分组进行游戏。 获胜组成员分享经验 学生阅读教材第27页“美文欣赏” 课件展示各种多人游戏 示课件,出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安全提示牌图片。 通过多人游戏导入课题。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问题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同学相伴的乐趣 让学生了解还有哪些多人游戏,并体会到多人玩的快乐。 阅读角”设置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采用学生试唱的方法,激发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 本环节游戏设置旨在让学生懂得在集体活动中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板书设计: 4.同学相伴 快乐多 受益多 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3.4班上了一节道德与法治课——《同学相伴》。 在课堂教学中,以游戏为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游戏中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问题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同学相伴的乐趣。在学习书上P24的《七彩音符》时,阅读角”设置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采用学生试唱的方法,激发兴趣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问题情境。明确只有在集体中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 不足之处:基于本课的游戏较多,学生的积极性较高,所以导致课堂纪律较乱。教师应引以为诫,想好各个教学环节,组织好学生完成游戏项目,做到不喧闹,不拖拉。 总之,教师在整堂课中,以两个游戏来激发兴趣,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在集体活动中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才能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创造出精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