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大家排好队》是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的第三个课。本单元是通过对“公共财物”公共卫生”“公共秩序”以及“公共文明修养”这四个方面的重点引导,来帮助学生养成公共场所所需要的文明行为习惯。《大家排好队》这课书的教学是从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要排队和怎样排队好三个方面来展开的,强调在公共场所有秩序,才会更安全、更有效率,也更文明。同时在副版绘本中加入了礼让,目的是引导学生超越教条的排队思维,遵守规则的同时也要加入人文关怀,做到有情有义合情合理。 所以根据教材内容,我设计了这节课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课前,我利用观察的方法,对我们前艾的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学情调查。 在观察中我发现: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他们会说“谦让”、“轮流”、“一个接一个”、“要有秩序”之类的词语,当老师询问,“你们在上厕所、出教室时会排队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会!”但结合我班学生下课后的具体情况可以发现:他们会不自觉地做出一些争抢、拥挤的行为,特别是在下课出教室门,下楼时,或多或少都会有拥挤现象。 这是由二年级学生不自觉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本能造成的。孩子们虽然对排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排队的意义以及重要性理解得并不深刻,也没有从内心认同排队的必要性,排队只是老师的要求或者认为只是在学校需要排队。 三、教学目标 1.感知排队的重要性和意义,感悟集体生活中规则秩序对生活的影响; 认识到在公共场所排队、守秩序的好处,树立在公共场所中的规则意识; 愿意在公共场所主动排队,守秩序,学会正确排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打破排队是小事而不去遵守的想法,真正认识到在公共场所排队的必要性。 2、教学难点:在公共场所能够正确的主动排队,遵守规则。 教学过程 (一)直接体验,导入课题 1、谈话开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面装了一个神奇的东西,你们想看看吗?教师在一旁观察同学上台时的秩序。 2、说一说:你们在盒子里看到了什么呢?刚才的场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生自由回答,没有排队,纪律很差,容易发生碰撞,很危险……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看到大家都热情的冲上来看盒子的时候很是担心,特别怕你们受伤。同学们说的很棒,为了更安全更有纪律的让每个人看到盒子里的物品,排队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11课《大家排好队》。(师板书课题,生读课题) 3、那么谁可以来说说:不排队到底会有哪些坏处呢?(师板书关键词语:不安全、不文明、不公平、无秩序、不省时……)课件出示书中第43页因为不排队而造成了混乱的两幅图,师:同学们,看了这两幅图,请你说一说图上的人犯了哪些错误呢? 4、是呀,不排队有这么多的坏处,那么平时在学校里,我们排队需要做到?(快、静、齐)接下来,我们就进行小组比赛,四组分别上来观看盒子,其他同学观察哪一组做的最棒。小组轮流上场,教师点评。 5、通过刚才的尝试,我们已经发现了排队的很多优点,谁可以来总结的说一说呢?(安全、文明、公平、有秩序、省时) 小结:是呀!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秩序是非常重要的!还是排队好!????? [设计意图]只有真实的生活体验才会产生真实的感受,本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快速的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使学生初步感受秩序的重要性,导入课题,并且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走进生活,引发共鸣 师: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排队呢?请同学们结合书上44页三幅图,四人小组讨论一下,要求是:每个人都要张嘴说一说,选的组长要做好要记录。 教师归纳:超市结账(超市结账要排队,先来后到莫着急);上下楼梯(上下楼梯要排队右行走最安全) ;乘坐公共汽车(乘坐公交要排队,不推不挤文明行) ;银行取钱(银行取钱要排队,一米线外安静等) ;乘坐电梯(乘坐电梯要排队,先出后进不拥挤)等。 总结: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公共场所,我们都要坚持做一个讲礼仪、守秩序的人,自觉排队,以便又快又好地做完事情。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社会生活中很多场合都需要排队,且在公共场所必觉遵守公共秩序。 游戏体验,正确排队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都来做一做小乘客,检验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经学会了正确排队,好吗?你们瞧,一辆双门公交车向我们驶来了。 老师选取六位小乘客来乘车,谁愿意来试一试呢?(三男三女)其他同学要仔细观察他们是怎样乘车的,马上要请你们做小评委来点评哦!学生举手说优缺点,老师相应进行指导。 你们刚刚说的可真棒,那么我再请六位小乘客上车,看看他们这次有没有正确排队,好吗? 是呀,双门公交车前门上车,后门下车,排队要按顺序,先来后到,一个接着一个,而且排队不要靠太近,给彼此一点安全距离,做个文明的小学生。 下面难度升级了,你们敢挑战吗?一辆单门公交车向我们驶来,你们瞧,有三位乘客想下车,有三位乘客想上车,谁想来试一试呢?点评行为。 总结:对呀,单门的公交车要求我们先下后上,文明礼让,不可以拥挤,避免发生危害。除了乘坐公交车,只要是在公共场合,不管有没有明文规定或是他人监督,我们都应该主动排队。排队时应与前面的人保持适当距离,能主动批评、制止不守秩序的行为,以维护公共秩序。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以后一定会正确的排队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借助游戏:乘坐公交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反思自己的生活,引导学生体会出规则存在于一日生活中,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不排队就是不文明、不公平、无秩序、不安全。不排队就是不遵守规则,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六、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制》是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节课我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走进生活,贴近学生,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适时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参与,把“遵守公共秩序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能主动、自觉地注意公共安全”这一教学目标转化为自觉的生活行为。 在这节课中,我首先抓住“观看神秘盒子”这个很好的情感体验切入点,使课堂和生活融为一体,并采用“看图说一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不排队的危害,促进其道德情感的生发。最后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孩子在轻松地氛围里学会正确排队,效果较好。 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这节课中,我始终把自己当作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共同体,通过组织游戏以及在体验活动后及时进行的师生互动评议等,对学生的情感生发、心灵体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煽情作用。? 当然,较为理想的道德与法制课应是在不断反思、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形成的。本课的教学中,我还不是很能放开,学生的自主探究有待加强,如何把课堂的生成资源更好的转化为教育资源,这是今后教学须改进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