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14级政治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14级政治生活期末复习提纲

资源简介

南山中学实验学校高2014级 政治生活 复习提纲
一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各是什么?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P5)  
2、人民的范畴?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P5)   
3、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P5) 为什么要履行专政职能?(P6)  
4、我国民主与专政的辨证关系?(P6)  
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及时代要求?(P7)  
6、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政治义务各有哪些?(P9)  
7、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坚持哪些基本原则?(注:权利与义务的关系。P10—P11)  
8、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P12) 
二 1、“直接选举、间接选举、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四种方式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P16)  
2、影响选举方式的因素 (P16) 我国采取什么选举方式及原因 (P17)  
3、公民行使选举权的重要性?如何行使选举权?(P18)  
4、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形式有哪些?(P20) 有何意义?(P22)  
5、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的形式有哪些?(P23) 发展基层民主有何意义?(P26)  
6、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及作用?(P24—P25)  
7、公民民主监督权的内容?(P27) 行使监督权的渠道及意义?(P29)  
8、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P31)  
三 1、政府的性质:(P37)  
2、政府的职能:①②③④(P37)  
3、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是什么?(P37)  
4、政府的作用:①②(P38)  
5、如何正确处理与政府的关系?(P38)  
6、政府的宗旨:P39)  
7、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P39)  
8、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的具体要求:①②③ (P39——P41)  
9、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设立的途径:①②③④ (P41——P42)  
10、公民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的意义:①② (P41)  
四 1、依法行政的含义(P43)  
2、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①②③④⑤⑥(P44)  
3、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义:①②③④(P44)  
4、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①②③(P44)  
5、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P46)  
6、如何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⑴①②、⑵①②(P46——P47)  
7、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①②③④(P47——P48)  
8、政府的“阳光工程”的含义(P48)  
9、人民政府制定和发布文件的目的:①②(P48)  
10、政府实施“阳光工程”的意义:①②(P48)  
11、政府的权威的含义(P49)  
12、政府是否具有权威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P49)  
13、政府权威的体现:①②③④(P49)  
14、区别有权威与无权威政府的标志(P49)  
15、如何树立政府的权威:①②③(P50——51)  
五 1、我国人民如何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P55)    
2、我国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及职权?(P55)    
3、人大代表的法律地位如何 简述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P56)    
4、什么是政体 我国的政体是什么 (P59)    
5、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它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P59)    
6、什么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它与人大的关系如何  (P60)   
7、人民代表大会的基本内容?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P61)    
六 1、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性质,宗旨,地位,作用P63)    
2、什么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的关系是什么?(P64)     
  3、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哪些?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核心内容、精髓分别是什么?(P67)  
4、什么是“三个代表” (P67)     
5、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地位?(P67)  
6、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是什么(5条)?(P70-71)    
7、我国的政党制度有何优越性 我国为什么不能照搬西方多党制 (P71)   
七 1、新中国的民族关系?(P73)     
2、什么是民族平等,表现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P75)    
3、应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P75原则,民族,宗教政策)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是什么?(P77)优越性是什么?(P78)    
5、如何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内容)?(P80)       
6、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有哪些?(P83)  
7.我国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制度有哪些 (P83)  
八 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主权的意义及特性?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及义务?(P89)    
2、国际组织的分类、作用是什么?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及作用?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P90)    
3、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形式,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国家利益如何决定国际关系?(P94)    
4、我国国家利益内容、为什么维护、如何维护我国自身利益?(P95)    
九 1、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和平问题的含义、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形式、发展问题含义、正确认识发展形势、影响和平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根本途径(P98---99)?    
2、国际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国有哪些主张?(P100)    
3、世界多极化的表现?意义如何?(P101)    
4、国际竞争的表现,实质,我国如何应对当前的国际竞争?(P102)    
5、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依据和基本内容?(P106)    
6、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106)    
7、中国在国际社会的作用?(P107)  
政治生活主观题复习提纲
1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2公民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民主决策?
(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2)专家咨询制度(3)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4)社会听证制度
3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1)对决策者而言:A.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民主性;
B.有利于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2)对公民而言:A.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B.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4 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方式:
(1)信访举报制度 (2)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3)舆论监督制度(透明度高、威力大、影响广、时效快)(4) 新形式: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
5关于我国“政府”(国务院、省市县政府。。。)为主体的主观题,可以用以下知识点作答: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政府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我国的行政机关。要认真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每一个职能都要结合材料进行阐述)
(3)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4)我国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5)我国政府要自觉接受制约和监督,依法行使权力。
(6)我国政府要努力树立权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6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7为什么要坚持依法行政?:
(1).必要性: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重要性):(对人民)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对政府)②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政府的权威;③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对社会)④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8 如何提高政府的依法行政水平?
(1)具体要求: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
(2)基本要求:①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② 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③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
9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1)国家性质
(2)政府性质 宗旨 工作原则
(3) 权力是把双刃剑,为防止权力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4)意义: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政府只有接受监督,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于人民,从而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和公信力的政府。
10 人大性质,职权?
是国家权力机关,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大代表权利?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
11.中国共产党
(1)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作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①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为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③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执政方式:①科学执政;②民主执政;③依法执政(基本方式)。
(5)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6)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三项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政治领导、组织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5)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3 如何处理民族问题?
(1)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4)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5)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并将此责任付诸于行动。
13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1)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的同时,要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3)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4)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维护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7)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8)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②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