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拉拉手,交朋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2课的内容。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旨在让儿童学会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乐于交友、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缺乏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部分孩子在交朋友时往往会忽略一些细节,导致交友过程不顺利。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引导他们结交朋友,了解交友时的注意事项,增强他们的校园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促进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小学生活。课前准备歌曲:《找朋友》视频:视频(1):两个不同的学生对待同一个在教室角落哭泣的朋友视频(2):绘本《好朋友》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2.行为与习惯 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 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积极想办法解决。六、教学重难点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积极想办法解决。七、教学流程第一课时活动一:欢唱儿歌,激发兴趣1.师生欢唱儿歌:《找朋友》(师生、同桌之间一边唱一边拉拉手)【设计意图: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与学生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活动二:欣赏绘本,畅谈友谊教师讲述绘本《好朋友》的故事:公鸡咕咕、小老鼠强强、小猪波波在同一个农庄里生活。他们是好朋友,他们一起骑上单车外出兜风,一起捉迷藏,一起去做海盗,一起摘樱桃,一起闹肚子、一起拉臭臭……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呢?你们怎么认识的?你们喜欢在一起做什么呢?1.四人小组交流2.小组代表发言【设计意图:融入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外绘本,丰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活动三:学做名片,展示交流1.教师示范做名片2.学生学做名片3.展示交流谁愿意把自己做好的名片给大家看一看?(师生共评)4.交换名片小组内互相交换名片,快乐交朋友(老师指导交换名片的礼节)【设计意图:增强孩子们的实践能力,学习一项交友的知识与技能。】活动四:快乐做游戏,结识新朋友1.教师讲解“网小鱼”的游戏规则2.小组代表做游戏3.教师小结【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轻松掌握课本内容。】板书设计:拉拉手,交朋友(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