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浙江社会·法治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分类精编17——辛亥革命(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2】浙江社会·法治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分类精编17——辛亥革命(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考2022】浙江社会·法治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分类精编17——辛亥革命(一)
1.(2021·宁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进行的三次艰辛探索。其共同点是(?
?
)
A.?维护封建统治??????????????????B.?挽救民族危机??????????????????C.?推行君主立宪
??????????????????D.?建立民主共和
2.(2021·金华)下图是我国近代重大周年历史事件(部分)。下列对空缺部分填写完全正确的是(
???)
A.?①鸦片战争爆发
???
②甲午战争爆发
???
③一二·九运动
B.?①金田起义
???
②武昌起义
???
③九一八事变
C.?①洋务运动开始
?
?
?②中华民国成立
???
③卢沟桥事变
D.?①《天津条约》签订
??
?②黄花岗起义
??
?
③一·二八事变
3.(2021·丽水)“这次革命并没有达到它所预期的目标。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在农村没有出现一场社会大变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得到解决。革命的果实又落到旧势力的代表袁世凯手里”。这次革命(??

①未能推动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去
②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③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④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4.(2020·绍兴)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领导和团结人民群众一代接着一代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
???)
①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②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成为国家的主人
③实行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现代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2019·衢州)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下列能反映在制度层面向西方学习的是(
?
??)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2020·衢州)状元实业家张謇认为“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对其中“国体之改革”理解正确的有(?
?

①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②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③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④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2021·婺城模拟)20世纪初的中国辛亥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都引发了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二者的共同点是(
??
?)
A.??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建立了新的政治体制
8.(2021·婺城模拟)《申报》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如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辛亥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北洋军阀统治时期???????????D.?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9.(2021·婺城模拟)1917年山西某县教育会副会长的-
-则日记中写道:“新知事
(县长)于昨日初夜入城,今朝接篆视(上任)后,即诣各庙拈香行跪礼拜礼,仍是旧官僚之行为也……”。该日记作为例证,可用于说明(
???

A.?维新变法的必要性??????B.?辛亥革命的局限性??????C.?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D.?国民革命的不彻底性
10.(2021·镇海模拟)孙中山提出:“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这一主张主要体现了(??

A.?“驱除鞑虏”??????????????????B.?“创立民国”??????????????????C.?“恢复中华”??????????????????D.?“平均地权”
11.(2021·宁波模拟)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主要是因为这场革命(
???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掀起了“师夷长技”的浪潮
D.?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12.(2020·台州模拟)孙中山曾说:“我们中国先是误于说我中国四千年来的文明很好,不肯改革,于今也都晓得不能用,定要取法于人。我们绝不要随天演的变更,定要为人事的变更,其进步方速。”下列体现孙中山“取法于人”、促进中国“进步方速”的作为有(
)?
①提出三民主义,建立民主共和制的政府?
?
②领导北伐战争,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③促成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④主张民主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3.(2020·嘉兴模拟)林伯渠写道:“自辛亥革命以后,就是民主成了正义,取得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制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被过于低估计的。”他认为辛亥革命(
???

①给清朝政府致命一击????
?
????????????
②没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③促进了民主观念传播????
?
??????
???????④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4.(2020·金东模拟)有人说:“辛亥革命使中国人的脑袋和双膝不再是准备磕头,而是为思考,为走路。”这是因为辛亥革命(
??)
A.?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B.?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15.(2020·衢州模拟)2020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提出武汉是座英雄的城市,在近代与武汉相关的历史事件有(
??)
A.?武昌起义???????????????????????????B.?中共成立???????????????????????????C.?南昌起义???????????????????????????D.?七七事变
16.(2020·嘉兴模拟)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他(孙中山)的多数追随者仅致力于推翻满人,建立共和国,而很少有人关注民主重建与解决民生这些更重要的任务。当帝国被推翻、民国成立之时,他们认为自己的主要目标已经实现。作者旨在说明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和破坏????????????????????????????????B.?清朝封建势力的强大
C.?袁世凯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D.?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17.(2020·西湖模拟)历史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发生的。
对下图所示地点的相关情况解读正确的有(??
?)
①甲处有一座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城
②乙处在1898年设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
③丙处曾有一个由政府特许的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
④丁处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推动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①②?????????????????????????????????????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2020·宁波)从皇家禁苑到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见证了沧桑历史,承载着中华文明。在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之际,小明制订了“我要去故宫”文化旅游攻略,并绘制了“紫禁城前世今生”的年代尺草图。
请你依据上述年代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紫禁城建于哪个朝代?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源于哪一次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故宫文物南迁与哪一次战争有关?说明此次战争结果对中国社会的重大意义。
(3)从文化遗产价值的角度分析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性。
19.(2021·嘉兴)资本主义是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原始欧洲的全部文明在16世纪期间归纳成两大事实,即纯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国革命就是这两个事实的首次冲撞。
——(法)基佐《欧洲文明史》
材料二: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揭示历史现象之问的逻辑关系,图是某历史老师在“俄国1861年改革”教学时制作的思维导图。
材料三: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夫欧美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1)为了平衡“纯君主制和自由探索”,英国设计了什么制度?
(2)据材料二思维导图揭示的逻辑关系,替老师设计两个课堂教学问题。
(3)概括材料三中孙中山认为的“欧美社会之祸”。为避免此种“祸害”在中国的发生,他提出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20.(2020·乐清模拟)民族独立是中国近代的重要主题,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辛亥革命后,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一系列斗争屡遭挫折,使孙中山认识到要完成革命事业,不仅需要寻求新的力量的支持,而且需要将国民党建设成一个有力的政党。
材料三: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摄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1)请从政治、思想两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2)针对材料二的问题,孙中山先生采取了怎样的对策?
(3)请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相关史实,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这一观点。
21.(2020·嘉兴模拟)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今日始,吾辈等之非清朝人矣!??
——孙中山
材料二: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政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6号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大事记(部分)
1915年
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序幕
1916年
9月,《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12月由上海迁到北京
1917年
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1918年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李大钊等创办《每周评论》,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国民社、学生救国会等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19年
1月,北京大学学生主办的《新潮》国民》等刊物正式出版摘编自《普通高中课桯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三册》
(1)从这一句话中能明显感到孙中山立志与清政府决裂的决心。孙中山曾对革命志士们说这一句话最早可能发生在什么时候?
(2)材料二中“专制政治”具体指什么?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22.(2020·嘉善模拟)武汉:见证百年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盟会决定在辛亥年(1911年)秋天起事……革命党人率队直入武昌,进攻总理衙门……武昌便为革命军所据……各独立省选派代表,制定临时约法,并公举孙中山先生为中华民国的临时总统。我们这个古老的帝国,忽然变为民国了。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危哉中国,其为各国竞争之中心点也,呜呼!夫孰知以中国竞争之局卜之,吾楚(湖北)尤为中心点之中心矣乎。”
——摘自《湖北学生界》第一期
材料三:2011年,国务院将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列为国家战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帝国”变为“民国”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湖北成为革命中心的原因。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汉所处河段的航运条件。
1.B
2.B
3.B
4.C
5.C
6.A
7.D
8.C
9.B
10.B
11.D
12.D
13.A
14.D
15.A
16.D
17.C
18.(1)明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世界的尊敬等。
(3)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或故宫文化遗产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等)。让文物“活”起来有利于扩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等。
19.(1)君主立宪制
(2)问题1: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有哪些?
问题2:为什么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3)“欧美社会之祸”:贫富分化拉大(国强民困),阶级矛盾日益激化。
思想主张:民生主义。
20.(1)①政治: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还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②思想: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复兴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进步探索了道路。
(2)与共产党合作,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3)①民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成立了新中国,赢得民族独立;②民权: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或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了人民的基本权利);③民生:进行土地改革,恢复国民经济(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消灭了剥削制度或实行“一五”计划,大力发展生产力)
21.(1)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
(2)北洋军阀(或袁世凯)统治。局限: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3)影响:新文化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思想,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觉醒,为五四运动准备了社会条件;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青年学生,成立社团,出版刊物,成为发动五四运动的骨干力量;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北京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摇篮。
22.(1)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2)原因:新军参与;湖北革命团体力量发展;革命派传播思想之地;西方列强争夺的重要地盘。
(3)武汉处于长江中游,沟通了我国东西部水运,乃至对外贸易。长江中游多支流湖泊,水量大;流速平缓;无结冰期;沿岸有武汉等港口城市,有利于航运。长江中游河道弯曲,不利于航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