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九下·高州月考)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B 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C 司马迁著《史记》 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编写体例
D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有利于对地方的管理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史记》与司马迁;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A.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不符合史实;
B. 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不符合史实;
C. 司马迁著《史记》 , 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编写体例 ,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推行“行省制度”,是针对元朝当时疆域辽阔的特点而制定的,有利于对地方的管理,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需要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
2.(2021·成都模拟)下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其中对下列示意图解读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
B.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建立县制
C.图三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元朝的统治
D.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
【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西周的分封制;行省制度及其影响;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A. 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依据图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是县制的设立最早出现于商鞅变法时期,不是秦朝统一后,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图三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元朝的统治,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那些朝代的政治制度,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注意题干中的“错误”字样,细心辨别回答。
3.(2021·广西模拟)从图一到图四,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央机构逐步精简 B.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相权不断削弱 D.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军机处的设立;秦确立中央集权制;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图1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图2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图3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的中央官制;图4是清朝军机处设立后的中央官制,从图一到图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皇权不断加强。A、B、C三项均不是本质。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专制制度演变趋势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图提示、分析理解的能力。
4.《稗史汇编》中写道:“(明)京官每旦人朝,必与妻子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B.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政务繁忙难以应对
【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中引文的大意是当时京城的官员每天上早朝,一定要先和妻子说诀别的话,等到晚上活着回来,就一起庆祝,觉得是又多活了一天,表明官员受到严格的监视。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时,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宣宫负责,对言吏百姓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所以C项符合题意;
而AB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考查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侍卫亲军,由皇帝直接指挥。
5.(2021七下·德州月考)“一天,明朝大臣宋濂在家里请客,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请了哪些客人,做了什么菜,是否喝酒了。宋濂一一作答,朱元璋笑着说:“很好,没有骗我。”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
A.皇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皇帝关心大臣
【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皇帝对臣子的言行完全掌握,这是通过锦衣卫等特务机构,这说明皇帝通过特务机构完全掌握了臣子的言行,实质上是皇权不断加强,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君臣关系亲善,不符合题意;
C.君臣关系紧张,不符合题意;
D.皇帝关心大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象呈现的实质,注意题干显示的是现象,这里强调的是实质,要注意区别。
6.(2021·黄石模拟)《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明太祖朱元璋罢免了一些官职机构,特别是丞相,只留下一部分官职, 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强化君主专制,把权利收到皇帝手中,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提高行政效率,不符合题意;
D.实现权力制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现依据题干信息,看懂题干信息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注意区分选项A和B。
7.(2021·百色模拟)如图是明朝统治者改革行政机构示意图。该图体现出明朝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君权加强 B.政权分立 C.地方割据 D.思想禁锢
【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最高统治者下面设立了众多的机构,而它们最终要听命于最高统治者,这体现出明朝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军权加强,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政权分立,不符合题意;
C.地方割据,不符合题意;
D.思想禁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观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8.(2020·大庆)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废除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以此来强化皇权的是(  )
A.隋文帝杨坚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国胤 D.明太祖朱元璋
【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隋文帝杨坚,不符合史实;
B.唐太宗李世民,不符合史实;
C.宋太祖赵匡胤,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明太祖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
9.(2020·盐城)国绕社会治理问题,古代帝王在制度上不断推陈出新。观察下表,空格处最恰当的是(  )
皇帝 汉武帝刘彻 隋炀帝杨广 元世祖忽必烈  
措施 推恩令 科举制 行省制 废丞相
A.明太祖朱元璋 B.康熙帝玄烨
C.雍正帝胤禛 D.乾隆帝弘历
【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根据“废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废除了丞相制度,A符合题意;
BCD项是清朝的皇帝,丞相制度在明朝时期已经废除,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有关知识。明太祖朱元璋时,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10.(2020·聊城)“(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  )
A.君臣关系融治 B.反对铺张浪费
C.君主专制加强 D.饮酒之风盛行
【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君臣关系融洽,不符合史实;
B.反对铺张浪费,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明太祖朱元璋对臣子的言行了解的非常清楚,这说明皇帝派人监视臣子,这反映出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饮酒之风盛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读懂题干信息的含义,由于这是文言文,只有理解其含义,才能进行理解回答,如果不理解题干含义,就没法回答。
11.(2020·广东)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尽行删去,篡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这反映了明初(  )
A.君主专制加强 B.科举制度完善
C.儒家地位提升 D.图书出版发达
【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明太祖下令废除“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以树立皇权威严,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A项君主专制加强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项科举制度完善,不符合题意,题干现象与科举制度完善无关;
C项儒家地位提升,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对儒家地位的提升;
D项图书出版发达,不符合题意,材料未反映图书出版发达;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君权加强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朱元璋在读了孟子的著作后,对孟子的有些话语很不满意,并要求儒臣修改其著作,说明孟子民本思想中有不利于君主统治的因素存在。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朝君权加强特点以及影响。
12.(2020·广西)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训”,要求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承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朱元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思想 B.发展经济 C.强化皇权 D.巩固边疆
【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民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所以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皇权,故选C;
综上所述可知,控制思想、发展经济与巩固边疆和朱元璋所采取的措施的目的不符,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有关知识。明朝时期,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稳固统治,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稳固统治。
13.(2020八上·湛江开学考)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明朝的历史后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与材料评论有关的是(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设立“三司” D.实行八股取士
【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 废丞相,权分六部,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监视官民,明太祖和明成祖先后设立了厂卫特务机构,这样官民的大小事务全被厂卫特务机构掌握,官员几乎没有什么隐私,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设立“三司”,不符合题意;
D. 实行八股取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4.(2020·泰州)“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推恩令 B.设立三省六部
C.设置通判 D.废除丞相
【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宰相(丞相)专权,彻底废除了丞相制度。因此:
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难度不大,明确丞相制度始于秦始皇,废于朱元璋即可作答。
15.(2020八上·孝南开学考)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等确定一个学习专题。则这个专题的标题应该是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文化专制的强化
【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锦衣卫、东厂”是明清时期设立的特务机构,“军机处”是清雍正设立的加强君权的机构,“文字狱”都是明清时期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所以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等确定一个学习专题。则这个专题的标题应该是专制集权的加强。
ABD三项和题干中的“锦衣卫、东厂、军机处”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君主专制的强化应该是这个专题的标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君权加强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相关知识,明确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趋势。
16.(2020·东城模拟)《明史 宋濂传》记述: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说:“你没有欺骗我。”这一记载可以用于研究(  )
A.朱元璋提倡尊孔崇儒 B.明初大大强化皇权
C.明朝的君臣关系和睦 D.明初朝臣权力过大
【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明朝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中有没有请客,客人是谁,吃的是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的说:“你没有欺骗我”。这一记载可以用于研究明初大大强化皇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如此清楚宋濂行踪是因为他依靠了锦衣卫。明太祖朱元璋对百官和京城百姓不放心,为了加强君权,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朱元璋能够掌握大臣的一举一动是因为明朝实行的设置厂卫特务机构,这表明,明初大大强化皇权。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锦衣卫设立的目的、权力、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7.(2020·济宁模拟)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下面图示反映的时代主题最确切的是(  )
A.思想控制的深化 B.民族交融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统一国家的建立
【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汉武帝的大一统;行省制度及其影响;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A. 思想控制的深化,不符合题意;
B. 民族交融的加强,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设立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西汉时期设立刺史制度,元朝时期设立行省制度,明朝时期废行省、设三司,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体现,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18.(2020·李沧模拟)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一个职责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的机构,可以逮捕任何人,直接向皇帝负责。这个机构是(  )
A.枢密院 B.宣政院 C.锦衣卫 D.御史台
【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
官民。枢密院、宣政院、御史台都没有直接逮捕权。因此:
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难度不大,知道锦衣卫是特务机构即可作答。
19.(2020七下·莲湖期末)如图所示机构的设置使皇帝“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对这一机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职能是监视官民 B.由皇帝直接指挥
C.与东厂合称“厂卫” D.受法律约束
【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锦衣卫》”结合所学知识,"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受法律约束”说法不正确,D符合题意;
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有关知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百官和京城百姓不放心,为了加强君权,特别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对百姓官吏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东厂和锦衣卫合称为“厂卫”,成为明朝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20.(2020七下·船营期末)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强化皇权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因此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强化皇权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有关知识。明朝时期,明太祖在地方上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制,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授权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识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是答题的关键。
21.与前代封建王朝相比较,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突出的特点体现在(  )
①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②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③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④实行八股取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1368年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太祖认为宰相权力太大会威胁到皇权,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对百姓官吏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东厂和锦衣卫合称为“厂卫”,成为明朝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明朝为了加强对思想的控制,还实行八股取士。
A项①②③④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2.我国历史上政治体制经历了从图示一到图示二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与明太祖的一项治国措施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B.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C.设置殿阁大学士
D.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通过题干中的两幅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图一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图二是明朝六部制。朱元璋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加强了中央集权。
ACD三项与题干图示一到图示二的发展变化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与题干图示一到图示二的发展变化相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与明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识记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和明朝建立六部制的史实,掌握我国古代君权加强的过程和影响。
23.(2020·广东模拟)在中国古代政治长河中,皇权与相权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争斗。在中国中央集权的角逐中,相权最终落败。中国开始废除“丞相”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元朝,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清朝,不符合史实;
D.宋朝,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基础知识要牢记。
24.(2020七下·宁德期末)“六部没有总裁,皇帝以一人之精力,掌握天下所有大小事务。其结果是政务繁重,权力难免落于宦官之手。”这评论的是(  )
A.废除丞相的弊端 B.八股取士的局限性
C.权臣跋扈的恶果 D.设立锦衣卫的目的
【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根据“其结果是政务繁重,权力难免落于宦官之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废除丞相导致皇帝政务繁重,权力落入宦官之手,体现的是废除丞相的弊端,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八股取士的局限性,不符合题意;
C. 权臣跋扈的恶果,不符合题意;
D. 设立锦衣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5.(2020·北模拟)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建立行省制度
C.设立军机处 D.设厂卫特务机构
【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 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A项完善三省六部制是唐朝,与题干信息“明朝”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建立行省制度是在元朝,与题干信息“明朝”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设立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时,与题干信息“明朝”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设厂卫特务机构可以补充在题干表格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注意准确识记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和军机处的有关内容。
二、材料分析题
26.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朝代 措施 评价
明朝 明太祖时期 如明太祖废①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设立②,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 加强君主专制
明成祖时期 设立③
清朝 ④时期设立军机处
(1)在研究加强专制统治方面,我们选择了两个朝代,请帮我们把所缺内容完成。
①   ;②   ;③   ;④   。
(2)列举明清时期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3)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儿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请说出清政府“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而采取的政策。并回答清朝实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
【答案】(1)丞相;锦衣卫;东厂;雍正
(2)明朝:尊孔崇 儒与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
(3)政策:闭关 锁国政策;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明朝的建立;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加强君权统治,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侍卫亲军,由皇帝直接指挥。明成祖时双设立东厂这一特务机构。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2)明朝时,政府尊孔崇儒,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准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所以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清朝时期,文化上大兴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3)由“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可以看出,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采取的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点评】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的统治。明清时期加强君权,使君权达到顶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水运报》
材料二: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南方日报》
(1)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个洲?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多久?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3)以史实说明我国汉朝时便是“海洋强国”。清朝时,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请你说出两条深刻的教训。
【答案】(1)明成祖。非洲。早半个多世纪。
(2)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东南亚人民对郑和的怀念、敬仰。
(3)史实:西汉商人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教训:不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建设海洋强国。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第一次郑和率舰队下西洋。到1433年,郑和一共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一共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郑和下西洋。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人并没有凭借强大的国力欺凌弱小的国家;郑和下西洋的28年间,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说明了各国人民对郑和的敬仰和怀念。
(3)本题考查两汉的对外交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汉武帝之后,西汉商人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的贸易通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清朝时,我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导致我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由于我国国力衰弱,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不断遭到列强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点评】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闭关锁国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8.(2020·沈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以自由报考为特点,这是其与历代选官制的本质区别:科举制以考试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从选人的标准来看,科举是一种以具体的、严格的,且可以明确把握的某种划一的、规范化的文化知识作为标准的公开招考选拔人才的制度,有标准化的衡最与录取人才的尺度,择优录用。
——摘编自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下图是唐朝三省位置图。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三省六部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期,当时称为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期。到了隋朝,三省六部完全形成,主要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唐代初期,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讨论决策军国大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建设情况
历史时期 确立及演变
秦朝 设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并担任副丞相
汉朝 设十三州刺史,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员
元朝 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明清时期 设都察院和监察御史,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摘编自历史必修I 《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三省六部的职能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哪一项政策
(4)材料四体现出我国古代哪一方面的政治体制建设
(5)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统治者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答案】(1)可从自由报考;择优录用;选人标准严格等方面回答(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决策军国大事(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3)文化专制政策
(4)监察
(5)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朱元璋强化皇权;汉武帝的大一统;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秦确立中央集权制;元朝的建立与统一;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⑴特点:从材料中提取“科举制以自由报考为特点”、“科举制以考试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科举是一种以具体的、严格的……有标准化的衡最与录取人才的尺度,择优录用”有效信息,可概括出科举制的特点有自由报考、择优录用等特点。
⑵职能:从材料中提取“到了隋朝,三省六部完全形成,主要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唐代初期,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讨论决策军国大事”有效信息,可得出三省六部的职能。
⑶政策:从材料中清朝统治者的具体做法,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⑷方面:从材料中提取“御使大夫”、“刺史”、“御史台”以及工作职责所体现的是在监察方面的政治体制建设。
⑸目的:通过分析材料一中的科举制推行、材料二中三省六部制的设立、材料三中清朝实行文化专制以及材料四中监察制度建设的作用,便可以概括出共同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⑴可从自由报考;择优录用;选人标准严格等方面回答(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⑵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决策军国大事(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⑶文化专制政策
⑷监察
⑸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封建时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有关知识。内容涉及了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政治体制的变革等相关史实。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1 / 1广东省梅州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1九下·高州月考)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B 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C 司马迁著《史记》 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编写体例
D 元朝推行“行省制度” 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有利于对地方的管理
A.A B.B C.C D.D
2.(2021·成都模拟)下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示意图,其中对下列示意图解读错误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
B.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早建立县制
C.图三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元朝的统治
D.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
3.(2021·广西模拟)从图一到图四,本质上反映了(  )
A.中央机构逐步精简 B.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相权不断削弱 D.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4.《稗史汇编》中写道:“(明)京官每旦人朝,必与妻子诀,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B.农民起义频繁发生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政务繁忙难以应对
5.(2021七下·德州月考)“一天,明朝大臣宋濂在家里请客,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请了哪些客人,做了什么菜,是否喝酒了。宋濂一一作答,朱元璋笑着说:“很好,没有骗我。”这件事反映的实质是(  )。
A.皇权的强化 B.君臣关系亲善
C.君臣关系紧张 D.皇帝关心大臣
6.(2021·黄石模拟)《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
7.(2021·百色模拟)如图是明朝统治者改革行政机构示意图。该图体现出明朝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  )
A.君权加强 B.政权分立 C.地方割据 D.思想禁锢
8.(2020·大庆)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丞相的地位。在中国古代,废除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以此来强化皇权的是(  )
A.隋文帝杨坚 B.唐太宗李世民
C.宋太祖赵国胤 D.明太祖朱元璋
9.(2020·盐城)国绕社会治理问题,古代帝王在制度上不断推陈出新。观察下表,空格处最恰当的是(  )
皇帝 汉武帝刘彻 隋炀帝杨广 元世祖忽必烈  
措施 推恩令 科举制 行省制 废丞相
A.明太祖朱元璋 B.康熙帝玄烨
C.雍正帝胤禛 D.乾隆帝弘历
10.(2020·聊城)“(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明史》中的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明朝(  )
A.君臣关系融治 B.反对铺张浪费
C.君主专制加强 D.饮酒之风盛行
11.(2020·广东)明太祖时期将《孟子》一书中“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尽行删去,篡成《孟子节文》,颁行天下,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这反映了明初(  )
A.君主专制加强 B.科举制度完善
C.儒家地位提升 D.图书出版发达
12.(2020·广西)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祖训”,要求以后子孙做皇帝“并不许立承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朱元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控制思想 B.发展经济 C.强化皇权 D.巩固边疆
13.(2020八上·湛江开学考)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明朝的历史后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与材料评论有关的是(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C.设立“三司” D.实行八股取士
14.(2020·泰州)“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
A.实施推恩令 B.设立三省六部
C.设置通判 D.废除丞相
15.(2020八上·孝南开学考)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等确定一个学习专题。则这个专题的标题应该是 (  )
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君主专制的强化 D.文化专制的强化
16.(2020·东城模拟)《明史 宋濂传》记述: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说:“你没有欺骗我。”这一记载可以用于研究(  )
A.朱元璋提倡尊孔崇儒 B.明初大大强化皇权
C.明朝的君臣关系和睦 D.明初朝臣权力过大
17.(2020·济宁模拟)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下面图示反映的时代主题最确切的是(  )
A.思想控制的深化 B.民族交融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强化 D.统一国家的建立
18.(2020·李沧模拟)中国封建社会晚期,为加强中央集权,设立了一个职责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的机构,可以逮捕任何人,直接向皇帝负责。这个机构是(  )
A.枢密院 B.宣政院 C.锦衣卫 D.御史台
19.(2020七下·莲湖期末)如图所示机构的设置使皇帝“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对这一机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职能是监视官民 B.由皇帝直接指挥
C.与东厂合称“厂卫” D.受法律约束
20.(2020七下·船营期末)做笔记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有效方法。下面是一位同学的历史笔记,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强化皇权的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21.与前代封建王朝相比较,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突出的特点体现在(  )
①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 ②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
③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④实行八股取士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2.我国历史上政治体制经历了从图示一到图示二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与明太祖的一项治国措施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废除丞相制,设置军机处
B.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C.设置殿阁大学士
D.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23.(2020·广东模拟)在中国古代政治长河中,皇权与相权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争斗。在中国中央集权的角逐中,相权最终落败。中国开始废除“丞相”这一官职的朝代是(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4.(2020七下·宁德期末)“六部没有总裁,皇帝以一人之精力,掌握天下所有大小事务。其结果是政务繁重,权力难免落于宦官之手。”这评论的是(  )
A.废除丞相的弊端 B.八股取士的局限性
C.权臣跋扈的恶果 D.设立锦衣卫的目的
25.(2020·北模拟)下表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关于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措施的学习笔记。请你从下列选项中帮他再补充一项(  )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建立行省制度
C.设立军机处 D.设厂卫特务机构
二、材料分析题
26.历史兴趣小组要探究明清帝国的繁荣与危机,下面是他们的活动设计,请你根据要求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朝代 措施 评价
明朝 明太祖时期 如明太祖废①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 设立②,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 加强君主专制
明成祖时期 设立③
清朝 ④时期设立军机处
(1)在研究加强专制统治方面,我们选择了两个朝代,请帮我们把所缺内容完成。
①   ;②   ;③   ;④   。
(2)列举明清时期加强思想统治的措施。
(3)马克思曾说:“一个人口儿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请说出清政府“不顾时势,安于现状”而采取的政策。并回答清朝实行此政策的根本目的。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中期的中国,是一个综合实力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但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下西洋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28年间,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在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架起了友谊的桥梁,进一步树立了中国的和平友好形象。
——《中国水运报》
材料二:历史是最好的见证,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东南亚人民是最严正的法官,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各种遗迹经久不损,各种传说历久不衰,这正是东南亚人民对来自中国的友好使者怀念、敬仰的表现。
——《郑和下西洋》
材料三: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南方日报》
(1)明朝哪位皇帝最早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最远到达哪个洲?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多久?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旅”。
(3)以史实说明我国汉朝时便是“海洋强国”。清朝时,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请你说出两条深刻的教训。
28.(2020·沈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举制以自由报考为特点,这是其与历代选官制的本质区别:科举制以考试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即“一切以程文为去留":从选人的标准来看,科举是一种以具体的、严格的,且可以明确把握的某种划一的、规范化的文化知识作为标准的公开招考选拔人才的制度,有标准化的衡最与录取人才的尺度,择优录用。
——摘编自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下图是唐朝三省位置图。三省六部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三省六部的形成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期,当时称为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期。到了隋朝,三省六部完全形成,主要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唐代初期,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讨论决策军国大事。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清朝统治者,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仅在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许多珍贵的书籍被查禁和销毁。
——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我国古代政治体制建设情况
历史时期 确立及演变
秦朝 设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并担任副丞相
汉朝 设十三州刺史,成为地方的专职监察官员
元朝 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明清时期 设都察院和监察御史,监察制度达到顶峰
——摘编自历史必修I 《政治文明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科举制的特点。(写出两点即可)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三省六部的职能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清朝统治者实行的哪一项政策
(4)材料四体现出我国古代哪一方面的政治体制建设
(5)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统治者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行省制度及其影响;《史记》与司马迁;明朝的科技名著——《本朝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解析】【分析】A.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 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不符合史实;
B. 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不符合史实;
C. 司马迁著《史记》 , 开创了编年体通史的编写体例 ,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推行“行省制度”,是针对元朝当时疆域辽阔的特点而制定的,有利于对地方的管理,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对所学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需要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
2.【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西周的分封制;行省制度及其影响;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A. 图一是分封制,目的是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B.依据图二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图二是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是县制的设立最早出现于商鞅变法时期,不是秦朝统一后,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图三是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元朝的统治,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D. 图四是明朝君主集权强化,六部指吏、户、礼、兵、刑、工,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先依据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这是那些朝代的政治制度,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注意题干中的“错误”字样,细心辨别回答。
3.【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军机处的设立;秦确立中央集权制;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图1是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图2是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图3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后的中央官制;图4是清朝军机处设立后的中央官制,从图一到图四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皇权不断加强。A、B、C三项均不是本质。
故答案为: D。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专制制度演变趋势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图提示、分析理解的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中引文的大意是当时京城的官员每天上早朝,一定要先和妻子说诀别的话,等到晚上活着回来,就一起庆祝,觉得是又多活了一天,表明官员受到严格的监视。结合所学可知,朱元璋时,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宣宫负责,对言吏百姓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所以C项符合题意;
而ABD三项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 C。
【点评】 本题考查明朝君权加强的措施。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侍卫亲军,由皇帝直接指挥。
5.【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皇帝对臣子的言行完全掌握,这是通过锦衣卫等特务机构,这说明皇帝通过特务机构完全掌握了臣子的言行,实质上是皇权不断加强,故选项A符合题意;
B.君臣关系亲善,不符合题意;
C.君臣关系紧张,不符合题意;
D.皇帝关心大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看出现象,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象呈现的实质,注意题干显示的是现象,这里强调的是实质,要注意区别。
6.【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加强中央集权,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明太祖朱元璋罢免了一些官职机构,特别是丞相,只留下一部分官职, 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强化君主专制,把权利收到皇帝手中,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提高行政效率,不符合题意;
D.实现权力制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现依据题干信息,看懂题干信息的含义,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注意区分选项A和B。
7.【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最高统治者下面设立了众多的机构,而它们最终要听命于最高统治者,这体现出明朝政治最突出的特征是军权加强,故选项A符合题意;
B.政权分立,不符合题意;
C.地方割据,不符合题意;
D.思想禁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观察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也可以拿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8.【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隋文帝杨坚,不符合史实;
B.唐太宗李世民,不符合史实;
C.宋太祖赵匡胤,不符合史实;
D.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央,明太祖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对课本上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这是课本上的明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
9.【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根据“废丞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废除了丞相制度,A符合题意;
BCD项是清朝的皇帝,丞相制度在明朝时期已经废除,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有关知识。明太祖朱元璋时,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
10.【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君臣关系融洽,不符合史实;
B.反对铺张浪费,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明太祖朱元璋对臣子的言行了解的非常清楚,这说明皇帝派人监视臣子,这反映出明朝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饮酒之风盛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需要学生读懂题干信息的含义,由于这是文言文,只有理解其含义,才能进行理解回答,如果不理解题干含义,就没法回答。
11.【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明太祖下令废除“非臣子所宜言”的内容,以树立皇权威严,反映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A项君主专制加强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B项科举制度完善,不符合题意,题干现象与科举制度完善无关;
C项儒家地位提升,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对儒家地位的提升;
D项图书出版发达,不符合题意,材料未反映图书出版发达;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君权加强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朱元璋在读了孟子的著作后,对孟子的有些话语很不满意,并要求儒臣修改其著作,说明孟子民本思想中有不利于君主统治的因素存在。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朝君权加强特点以及影响。
12.【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为了巩固统治,他在积极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在政治上采取一系列措施,从地方到中央全民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所以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皇权,故选C;
综上所述可知,控制思想、发展经济与巩固边疆和朱元璋所采取的措施的目的不符,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有关知识。明朝时期,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稳固统治,在中央废丞相,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皇权,稳固统治。
13.【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 废丞相,权分六部,不符合题意;
B.依据题干信息 “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监视官民,明太祖和明成祖先后设立了厂卫特务机构,这样官民的大小事务全被厂卫特务机构掌握,官员几乎没有什么隐私,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设立“三司”,不符合题意;
D. 实行八股取士,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14.【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宰相(丞相)专权,彻底废除了丞相制度。因此:
D符合题意;ABC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明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难度不大,明确丞相制度始于秦始皇,废于朱元璋即可作答。
15.【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锦衣卫、东厂”是明清时期设立的特务机构,“军机处”是清雍正设立的加强君权的机构,“文字狱”都是明清时期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所以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等确定一个学习专题。则这个专题的标题应该是专制集权的加强。
ABD三项和题干中的“锦衣卫、东厂、军机处”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君主专制的强化应该是这个专题的标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君权加强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相关知识,明确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的趋势。
16.【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明朝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中有没有请客,客人是谁,吃的是什么菜,宋濂一一如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的说:“你没有欺骗我”。这一记载可以用于研究明初大大强化皇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如此清楚宋濂行踪是因为他依靠了锦衣卫。明太祖朱元璋对百官和京城百姓不放心,为了加强君权,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朱元璋能够掌握大臣的一举一动是因为明朝实行的设置厂卫特务机构,这表明,明初大大强化皇权。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有关知识。理解和识记锦衣卫设立的目的、权力、影响等基础知识是答题的关键。
17.【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汉武帝的大一统;行省制度及其影响;秦确立中央集权制
【解析】【分析】A. 思想控制的深化,不符合题意;
B. 民族交融的加强,不符合题意;
C.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设立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西汉时期设立刺史制度,元朝时期设立行省制度,明朝时期废行省、设三司,这些做法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这是中央集权强化的体现,故选项C符合题意;
D. 统一国家的建立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回答。
18.【答案】C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
官民。枢密院、宣政院、御史台都没有直接逮捕权。因此:
C符合题意;AB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明太祖强化皇权的措施。难度不大,知道锦衣卫是特务机构即可作答。
19.【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锦衣卫》”结合所学知识,"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受法律约束”说法不正确,D符合题意;
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有关知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百官和京城百姓不放心,为了加强君权,特别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对百姓官吏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东厂和锦衣卫合称为“厂卫”,成为明朝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20.【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权,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地方,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因此根据内容判断这位强化皇权的皇帝是明太祖朱元璋。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有关知识。明朝时期,明太祖在地方上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制,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授权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识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加强的表现是答题的关键。
21.【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1368年初,朱元璋推翻了元朝的统治,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明太祖认为宰相权力太大会威胁到皇权,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设立锦衣卫特务机构,专门侦缉官民言行。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对百姓官吏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东厂和锦衣卫合称为“厂卫”,成为明朝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明朝为了加强对思想的控制,还实行八股取士。
A项①②③④是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知识,识记与灵活掌握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2.【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通过题干中的两幅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图一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图二是明朝六部制。朱元璋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加强了中央集权。
ACD三项与题干图示一到图示二的发展变化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废除丞相制,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与题干图示一到图示二的发展变化相关,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秦朝与明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识记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和明朝建立六部制的史实,掌握我国古代君权加强的过程和影响。
23.【答案】B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元朝,不符合史实;
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故选项B符合题意;
C.清朝,不符合史实;
D.宋朝,不符合史实;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记忆。解答时,依据对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回答,基础知识要牢记。
24.【答案】A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A.根据“其结果是政务繁重,权力难免落于宦官之手”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废除丞相导致皇帝政务繁重,权力落入宦官之手,体现的是废除丞相的弊端,故选项A符合题意;
B. 八股取士的局限性,不符合题意;
C. 权臣跋扈的恶果,不符合题意;
D. 设立锦衣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回答;也可以拿四个备选项与题干信息对照,细心辨别比对,找到最恰当的选项。
25.【答案】D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 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A项完善三省六部制是唐朝,与题干信息“明朝”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建立行省制度是在元朝,与题干信息“明朝”不符,不符合题意;
C项设立军机处是清朝雍正帝时,与题干信息“明朝”不符,不符合题意;
D项设厂卫特务机构可以补充在题干表格中,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注意准确识记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和军机处的有关内容。
26.【答案】(1)丞相;锦衣卫;东厂;雍正
(2)明朝:尊孔崇 儒与八股取士;清朝:文字狱。
(3)政策:闭关 锁国政策;根本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明朝的建立;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闭关锁国政策
【解析】【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加强君权统治,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侍卫亲军,由皇帝直接指挥。明成祖时双设立东厂这一特务机构。清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处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2)明朝时,政府尊孔崇儒,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不准考生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必须分成八部分,称为“八股文”,八股取士让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所以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国家网罗有用人才,阻碍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清朝时期,文化上大兴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3)由“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可以看出,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上采取的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
【点评】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的统治。明清时期加强君权,使君权达到顶峰,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27.【答案】(1)明成祖。非洲。早半个多世纪。
(2)中国人没有恃强凌弱,郑和船队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东南亚人民对郑和的怀念、敬仰。
(3)史实:西汉商人开辟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教训:不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建设海洋强国。
【知识点】朱元璋强化皇权;郑和下西洋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第一次郑和率舰队下西洋。到1433年,郑和一共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一共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2)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郑和下西洋。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国人并没有凭借强大的国力欺凌弱小的国家;郑和下西洋的28年间,始终奉行“共享太平之福”的对外政策,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关系;数百年中,各种郑和庙宇香火旺盛,说明了各国人民对郑和的敬仰和怀念。
(3)本题考查两汉的对外交流以及“闭关锁国”政策。汉武帝之后,西汉商人出海贸易,开辟了海上的贸易通道,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清朝时,我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导致我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近代,由于我国国力衰弱,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不断遭到列强的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点评】 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新航路的开辟、闭关锁国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8.【答案】(1)可从自由报考;择优录用;选人标准严格等方面回答(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2)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决策军国大事(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3)文化专制政策
(4)监察
(5)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
【知识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朱元璋强化皇权;汉武帝的大一统;清朝对全国的统治及清朝的疆域;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秦确立中央集权制;元朝的建立与统一;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⑴特点:从材料中提取“科举制以自由报考为特点”、“科举制以考试优劣作为决定取舍的主要依据”、“科举是一种以具体的、严格的……有标准化的衡最与录取人才的尺度,择优录用”有效信息,可概括出科举制的特点有自由报考、择优录用等特点。
⑵职能:从材料中提取“到了隋朝,三省六部完全形成,主要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唐代初期,三省长官共为宰相,在门下省的政事堂讨论决策军国大事”有效信息,可得出三省六部的职能。
⑶政策:从材料中清朝统治者的具体做法,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⑷方面:从材料中提取“御使大夫”、“刺史”、“御史台”以及工作职责所体现的是在监察方面的政治体制建设。
⑸目的:通过分析材料一中的科举制推行、材料二中三省六部制的设立、材料三中清朝实行文化专制以及材料四中监察制度建设的作用,便可以概括出共同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
故答案为:⑴可从自由报考;择优录用;选人标准严格等方面回答(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⑵负责政令的制定、审核以及贯彻执行;决策军国大事(答出其中任意一点即可)
⑶文化专制政策
⑷监察
⑸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封建时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有关知识。内容涉及了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政治体制的变革等相关史实。这样的专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