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运动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西方列强对亚非拉各洲的殖民扩张、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理解殖民体系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叙述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及影响。伴随着新航路开辟,欧洲早期的殖民扩张由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始,英国、荷兰、法国等欧美国家也相继加入了殖民扩张的行列,从最初的掠夺金银财富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商品输出,再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资本输出。与武力征服相伴随的是经济侵略,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个整体。同时,殖民统治和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教学目标: 1、通过时空定位,梳理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 2、通过表格梳理,了解西方列强对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的殖民侵略和瓜分。 3、通过史料研读, 分析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的原因,理解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深入的。 4、通过史料解释,分析西方国家殖民侵略造成的影响,学会用唯物史观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教学重点: 理解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西方列强殖民扩张对世界历史发展造成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用中时期非洲地图与20世纪初非洲地图比较,了解非洲国家分界线比较平直是近代西方列强瓜分非洲的结果。 情境一 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表现 1、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 (1)出示列强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示意图,直观了解。 (2)列表梳理列强对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进程。 主要侵略国 西班牙、葡萄牙 殖民区域 葡萄牙建立巴西殖民地,其他地区为西班牙殖民地 殖民统治 政治:派遣总督管理,总督享有行政、司法、财政等大权; 经济:农奴制、种植园经济、掠夺经济、垄断经济 2、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1)出示列强在亚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示意图,直观认识。 (2)列表梳理列强对亚洲的侵略过程。 阶段 时间 主要侵略国 侵略地区 侵略方式或概况 第一阶段 16世纪 葡萄牙 中国澳门等殖民据点 建立商站、控制商路 西班牙 菲律宾 掠夺财富 第二阶段 17世纪——18世纪以后 英、法 南亚 英国打败法国,占领印度 荷、英、法、美 东南亚 荷兰占领印尼、马六甲;英国占领缅甸和马来半岛;法国侵占越南、柬埔寨;美国夺得菲律宾 英、法、俄 西亚 瓜分奥斯曼帝国,在伊朗划分势力范围 西方列强 东亚 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日本吞并朝鲜 3、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1)出示列强瓜分非洲示意图,直观认识列强对非洲的瓜分概况。 (2)列表梳理列强瓜分非洲的进程。 阶段 时间 侵略区域 瓜分情况 第一阶段 15世纪-19世纪中叶以前 非洲沿海地区 英国:埃及、苏丹、南非等地; 法国:西非; 德国:喀麦隆、西南非洲、东非部分地区; 意大利:利比亚、索马里等地; 比利时:刚果。 第二阶段 19世纪后期 非洲腹地 (3)探究柏林会议的内容及影响。 材料1: 第三十四条 今后占据目前在其领地以外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某领土的国家,或迄今没有这类领地而即将获得这种领土的国家,以及将要承担保护权的国家,应该向本议定书的签字国呈送与此有关的相应文件及声明,以便使后者在必要时有可能申述自己的要求。 第三十五条 本议定书签字国承认有义务在他们占领的非洲大陆沿岸地区的领土上确保建立一个足以保护他们的既得权利,又在必要时根据为贸易和过境运输的自由而订立的条件保护贸易和过境运输自由的政权。 ——《柏林会议关于非洲的总议定书》,《国际条约集(1892-1916)》 设问: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了解柏林会议的目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影响。 生:目的:为解决抢夺殖民地过程中的矛盾和进一步瓜分非洲。 主要内容:“有效占领原则”;各国可以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地图作业”)。 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非洲几乎被瓜分完毕。 情境二 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特征 1、结合殖民扩张的历程梳理其阶段性特征。 时期 时间 目的 手段 主要侵略地区 结果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 15世纪末——18世纪晚期 掠夺金银财富 暴力掠夺 美洲为主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雏形初现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拓展市场和掠夺原料 侵略战争、商品输出 亚洲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基本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输出 瓜分殖民地、资本输出 亚非拉各洲、瓜分非洲为主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2、解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师出示材料,学生思考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的原因 材料2:最大限度的利润和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驱动力。为此,它要求摧毁一切地方限制,获取一切区位优势,争夺全球市场。作为一种社会的力量或社会活动的产物,资本只有通过不停顿的运动,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扩大剥削范围,才能生存下去。因此,资本的本质及其积累的规律,决定了资本积累和资本活动范围具有向全球扩张的必然趋势。 ——赵景峰《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对经济全球化研究的指导意义》 师生共同解答: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开放性和扩张性的结果。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向世界各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必然导致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二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列强不仅要求扩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还要求向海外输出剩余资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情境三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1、解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指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和资本主义统治基础的巩固的条件下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世界经济体系、世界殖民体系。 世界政治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建立;表现为资本主义国家领先非资本主义国家。 世界经济体系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表现为工业国掠夺农业国。 世界殖民体系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国,形成标志是世界被瓜分完毕。表现为殖民国家侵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2、师出示材料,学生思考探究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材料3: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殖民地掠夺了巨额财富。据统计,16、17世纪时,西班牙在殖民地开采的黄金、白银超过当时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1500—165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黄金多达180吨,白银多达16000吨。 生:殖民者从美洲掠夺了巨额财富,加剧了美洲的贫困。另一方面对欧洲而言,“价格革命”的发生,冲击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也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资本原始积累。 材料4: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德]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生:“破坏的使命”是指殖民者对被殖民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重建的使命”是指改造了殖民地落后的社会经济,引入了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材料5:1880年时,我们面对的不完全是一个单一的世界,而是一个由两部分所合成的全球体系:一部分是已开发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赖的、贫穷的……19世纪80年代,欧洲不仅是支配和改变世界的资本主义发展核心,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和资本主义社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帝国的年代:1875—1914》 生: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它体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实力,结果是西方确立了对东方的统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统治了世界,欧洲也成为世界的中心。 材料6:1897年,英国杂志《星期六评论》谈到英德矛盾的尖锐化时说: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会发生这种大战。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编﹒近代部分》 生:英国与德国之间商业竞争激化了两国的矛盾,埋下了战争的隐患。 小结: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对西方国家:促进欧美资本主义列强经济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对世界的统治。 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一方面是极大的灾难;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对世界:世界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资本主义不仅在经济上统治着世界,也深刻的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对未来:各帝国主义对世界的争夺日益激烈,矛盾日益尖锐,埋下了世界大战的隐患。 (总结)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国家开始了殖民扩张的进程,两次工业革命推动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其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张的能力,最终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附:板书设计: 第12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一 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表现 工人的工作环境 二 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特征 三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