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温岭·天台·临海·玉环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调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1八下·临海期末)晚明时期的一部科技巨著对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血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该书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C.几何原本 D.本草纲日2.(2021八下·临海期末)明清时期出现了进步思潮。有位思想家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主张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这位思想家( )A.王夫之 B.李贽 C.黄宗羲 D.吴承恩3.(2021八下·临海期末)小叶同学在研究明朝历史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符合( )①明太祖通过废除丞相强化皇权②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③郑和开辟了到达大西洋的通道④明朝增修长城防范蒙古兵南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1八下·临海期末)杰出历史人物对社会的进步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下列历史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符合史实的是( )A.图①人物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B.图②人物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顶峰C.图③人物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D.图④人物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5.(2021八下·临海期末)某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场运动:“它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山。”这场运动( )A.戊戌变法 B.科学革命 C.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6.(2021八下·临海期末)下文是《全球通史》对某一历史事件影响的描述:……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恳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该事件(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光荣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 D.第一次工业革命7.(2021八下·临海期末)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英国的宪章运动 B.空想社会主义的提出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共产党宣言》发表8.(2021八下·临海期末)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田内迅速扩展。下列关于各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崛起的描述,符合史实的(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美国南北战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③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④俾斯麦推行军事改革废除了德国农奴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1八下·临海期末)下图是120年前清政府与列强签订某条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与该条约相符( )A.条约签订的背景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B.条约签订后,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C.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等五处通商口岸10.(2021八下·临海期末)鸦片战争的炮声把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他们开始重新认识外部世界,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下列关于近代先进中国人功绩的叙述,正确的( )A.林则徐组织编译《海国图志》 B.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C.郭嵩杰促成派遣留学生计划 D.容闳著《使西纪程》介绍西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11.(2021八下·临海期末)人类社会进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位思想家伏尔泰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孟德斯鸠 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议会有立法权.国王有行政权和法院有司法权,用这种方法来限制王权,防止国王暴政。三权相互分开、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王暴政。三权相互分开、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孟德斯鸠材料二:两部文献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摘自《1787年联邦宪法》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一一摘自《人权宣言》.(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两位思想家的观点。(2)上述文献分别与哪一次革命有关?这两次革命都与材料一有何联系?(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2.(2021八下·临海期末)思维导图法、归纳法是有效的复习方法。以下是小琳同学在复习明清历史时整理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思考。[整理史实][摘录史料]摘录一军机处:清朝中期以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之机构。初设于雍正七年,其职掌为每日由军机大臣晋见皇帝,秉承皇帝旨意撰拟谕旨,待皇帝阅定后向各部门各地方长官下发。——摘自《历史词典》摘录二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清雍正皇帝摘录三1757年,乾隆正式下令“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嗣后口岸定于广东"。——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摘录四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1750年 1800年 1830年欧洲 23.2% 28.1% 34.2%英国 1.9% 4.3% 9.5%中国 32.8% 33.3 29.8%[得出史论](1)根据思维导图信息,确定A、B处的中心主题。A. ;B. 。(2)根据摘录一、二、三,概括清朝在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三方面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状况。13.(2021八下·临海期末)某校八(1)班同学开展了T业吊向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研究。第一组同学搜集了两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的相关信息。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①爱迪生发明电灯③瓦特改良蒸汽机④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⑤贝尔发明电话⑥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第二组同学查找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社会变迁的相关资料。第三组同学查找到工业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相关资料。(1)小前同学将上述发明进行分类(见下表)。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时期 重大发明(序号) 错误之处(填序号)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②④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⑤⑥ (2)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并据此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图()表明工业革命( )。(3)请选择合适的图片,并据此分析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图 表明,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图 表明,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4)根据本次学习活动,归纳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①评价历史事件要做到 ,即根据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论。②评价历史事件变做到 ,即根据历史史实做出客观评价。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项《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不符合题意;B项《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符合题意;C项《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总结了平面几何五大公设,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不符合题意;D项《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的识记能力。识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2.【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他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他呼吁士人普遍参政、议政,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等主张。A项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不符合题意;B项李贽是明朝中后期具有反正统意识的思想家,提出“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不符合题意;C项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主张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符合题意;D项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创作《西游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识记能力。正确识记黄宗羲的思想主张。3.【答案】B【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405-1433年,郑和的舰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但它没到达到大西洋、欧洲和美洲。排除含③的选项。B项①②④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的历史。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4.【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A项图①人物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符合史实,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赢得民族独立,符合题意;B项图②人物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顶峰不符合史实,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执政时期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不符合题意;C项图③人物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不符合史实,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达 伽马和麦哲伦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不符合题意;D项图④人物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不符合史实, 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杰出人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5.【答案】D【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它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联系所学,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行。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文艺复兴是题干材料评价的运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6.【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恳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描述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材料强调美洲大陆的发现,促进了东西半球的文化融合,客观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对新航路开辟作用较为客观的评价。A项新航路的开辟是题干描述的事件,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知道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7.【答案】D【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BC三项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不符合题意;D项《共产党宣言》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8.【答案】A【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②符合史实。在彼得一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并未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俾斯麦加强对国内局势控制,进行军事改革,推行“铁血政策”,发展经济、军事,灵活的外交活动;③④不符合史实。A项①②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巩固与发展的重大事件。重点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等史实。9.【答案】C【知识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分析】120年前即1901年,联系所学,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西、荷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ABD三项与《辛丑条约》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辛丑条约》相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0.【答案】B【知识点】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A项林则徐组织编译《海国图志》叙述错误,《海国图志》是魏源根据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等资料编成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不符合题意;B项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叙述正确,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符合题意;C项郭嵩杰促成派遣留学生计划叙述错误,洋务运动时期,为更有效地学习西方洋务之“长技”,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不符合题意;D项容闳著《使西纪程》介绍西方叙述错误,1876年冬,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赴英途中,他将沿途见闻记入日记《使西纪程》,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研究和学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功绩。要求识记基础史实。11.【答案】(1)伏尔泰: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天赋人权)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2)历史事件: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联系: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传播了启蒙思想。)(3)思想解放;社会革命。(关键词:思想;革命,意思相近即可)【知识点】启蒙运动;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材料“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反映了伏尔泰天赋人权、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议会有立法权.国王有行政权和法院有司法权,用这种方法来限制王权,防止国王暴政。三权相互分开、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反映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通过的重要文献。启蒙运动为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3)材料一说明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材料二说明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故答案为:(1)伏尔泰: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天赋人权);孟德斯鸠:三权分立。(2)历史事件: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联系: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传播了启蒙思想。)(3)思想解放;社会革命。【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12.【答案】(1)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或国家统一、边疆治理等);繁荣的经济(或经济发展)(2)政治上:君主专制(或皇权高度强化);经济上:“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对外政策上:“闭关锁国”(或“闭关自守”、海禁政策)。(3)既有盛世繁华(或封建社会的发展),又面临近代前夜的危机。(本题答案采意,与“繁荣”、“危机”等意思相近即可)【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1)左边思维导图反映了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右图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反映了经济的发展。(2)根据摘录一,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根据摘录二,清朝在经济上以农为本。根据摘录三,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明清时期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但君权的强化日益显出封建社会的腐朽,同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这时出现了外国对中国的不断入侵,中国逐渐出现了危机。故答案为:(1)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或国家统一、边疆治理等);繁荣的经济(或经济发展)。(2)政治上:君主专制(或皇权高度强化);经济上:“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对外政策上:“闭关锁国”(或“闭关自守”、海禁政策)。(3)既有盛世繁华(或封建社会的发展),又面临近代前夜的危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等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13.【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处②错|第二次工业革命③错(2)图1,推动生产力发展;图2,出现工厂制度;图3,丰富人们的生活;图4,造成了环境问题(城市病)。(3)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6;中国掀起一场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4)全面性;辩证【知识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碳丝电灯泡,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2)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即可。如:图1“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说明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图2“工厂规章”, 说明出现了工厂制度;图3“曼彻斯特的电影院”, 说明工业革命丰富人们的生活;图4“工厂冒出来滚滚浓烟”, 说明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3)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掀起一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4)评价历史事件要做到全面性,即根据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论。评价历史事件变做到辩证,即根据历史史实做出客观评价。故答案为:(1)第一次工业革命处②错;第二次工业革命③错。(2)图1,推动生产力发展;图2,出现工厂制度;图3,丰富人们的生活;图4,造成了环境问题(城市病)。(3)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6;中国掀起一场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4)全面性;辩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次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具备准确识记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浙江省温岭·天台·临海·玉环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调测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21八下·临海期末)晚明时期的一部科技巨著对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血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该书是( )A.农政全书 B.天工开物C.几何原本 D.本草纲日【答案】B【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A项《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不符合题意;B项《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符合题意;C项《几何原本》是欧洲数学的基础,总结了平面几何五大公设,被广泛的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不符合题意;D项《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的识记能力。识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的相关史实。2.(2021八下·临海期末)明清时期出现了进步思潮。有位思想家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主张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这位思想家( )A.王夫之 B.李贽 C.黄宗羲 D.吴承恩【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他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他呼吁士人普遍参政、议政,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等主张。A项王夫之一生主张经世致用的思想,坚决反对程朱理学,不符合题意;B项李贽是明朝中后期具有反正统意识的思想家,提出“穿衣吃饭即人伦物理”,不符合题意;C项黄宗羲认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主张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符合题意;D项吴承恩是明代小说家,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创作《西游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识记能力。正确识记黄宗羲的思想主张。3.(2021八下·临海期末)小叶同学在研究明朝历史时,做了如下笔记,其中符合( )①明太祖通过废除丞相强化皇权②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③郑和开辟了到达大西洋的通道④明朝增修长城防范蒙古兵南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皇权膨胀【解析】【分析】1405-1433年,郑和的舰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但它没到达到大西洋、欧洲和美洲。排除含③的选项。B项①②④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朝的历史。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4.(2021八下·临海期末)杰出历史人物对社会的进步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下列历史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符合史实的是( )A.图①人物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B.图②人物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顶峰C.图③人物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D.图④人物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A项图①人物领导美国人民赢得独立符合史实,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赢得民族独立,符合题意;B项图②人物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顶峰不符合史实,雅各宾派的罗伯斯庇尔执政时期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不符合题意;C项图③人物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不符合史实,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美洲;达 伽马和麦哲伦找到了通向东方的新航路,不符合题意;D项图④人物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不符合史实, 英国科学家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杰出人物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旨在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5.(2021八下·临海期末)某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场运动:“它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山。”这场运动( )A.戊戌变法 B.科学革命 C.启蒙运动 D.文艺复兴【答案】D【知识点】文艺复兴【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它发现了人和人的伟大,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创造力,提出人要获得解放,个性应该自由”,联系所学,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人文主义思潮广为流行。ABC三项和题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文艺复兴是题干材料评价的运动,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6.(2021八下·临海期末)下文是《全球通史》对某一历史事件影响的描述:……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恳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该事件( )A.新航路的开辟 B.英国光荣革命C.美国独立战争 D.第一次工业革命【答案】A【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题干材料“……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恳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描述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材料强调美洲大陆的发现,促进了东西半球的文化融合,客观上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对新航路开辟作用较为客观的评价。A项新航路的开辟是题干描述的事件,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描述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知道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7.(2021八下·临海期末)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坚持的行动指南,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英国的宪章运动 B.空想社会主义的提出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共产党宣言》发表【答案】D【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ABC三项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不符合题意;D项《共产党宣言》发表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准确识记《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8.(2021八下·临海期末)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田内迅速扩展。下列关于各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崛起的描述,符合史实的(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②美国南北战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③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④俾斯麦推行军事改革废除了德国农奴制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美国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扫清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障碍,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②符合史实。在彼得一世的统治下,农奴制却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并未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俾斯麦加强对国内局势控制,进行军事改革,推行“铁血政策”,发展经济、军事,灵活的外交活动;③④不符合史实。A项①②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巩固与发展的重大事件。重点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等史实。9.(2021八下·临海期末)下图是120年前清政府与列强签订某条约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与该条约相符( )A.条约签订的背景是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B.条约签订后,地主阶级洋务派发起洋务运动C.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等五处通商口岸【答案】C【知识点】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分析】120年前即1901年,联系所学,1901年清政府被迫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比、西、荷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ABD三项与《辛丑条约》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辛丑条约》相符,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10.(2021八下·临海期末)鸦片战争的炮声把部分先进的中国人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惊醒,他们开始重新认识外部世界,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下列关于近代先进中国人功绩的叙述,正确的( )A.林则徐组织编译《海国图志》 B.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C.郭嵩杰促成派遣留学生计划 D.容闳著《使西纪程》介绍西方【答案】B【知识点】结识中国近代最早“开眼看世界”的人【解析】【分析】A项林则徐组织编译《海国图志》叙述错误,《海国图志》是魏源根据林则徐组织编译的《四洲志》等资料编成的一部世界地理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图书,不符合题意;B项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叙述正确,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符合题意;C项郭嵩杰促成派遣留学生计划叙述错误,洋务运动时期,为更有效地学习西方洋务之“长技”,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不符合题意;D项容闳著《使西纪程》介绍西方叙述错误,1876年冬,郭嵩焘出任驻英公使,赴英途中,他将沿途见闻记入日记《使西纪程》,盛赞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主张中国应研究和学习,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近代先进中国人的功绩。要求识记基础史实。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30分)11.(2021八下·临海期末)人类社会进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两位思想家伏尔泰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孟德斯鸠 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议会有立法权.国王有行政权和法院有司法权,用这种方法来限制王权,防止国王暴政。三权相互分开、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王暴政。三权相互分开、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孟德斯鸠材料二:两部文献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力赋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摘自《1787年联邦宪法》人生来就是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方面一律平等。一一摘自《人权宣言》.(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两位思想家的观点。(2)上述文献分别与哪一次革命有关?这两次革命都与材料一有何联系?(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伏尔泰: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天赋人权)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2)历史事件: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联系: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传播了启蒙思想。)(3)思想解放;社会革命。(关键词:思想;革命,意思相近即可)【知识点】启蒙运动;美国的诞生;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材料“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反映了伏尔泰天赋人权、人生来是自由平等的思想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三部分,议会有立法权.国王有行政权和法院有司法权,用这种方法来限制王权,防止国王暴政。三权相互分开、互相制衡,并保持平衡。”反映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2)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美国宪法。《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期间通过的重要文献。启蒙运动为北美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3)材料一说明思想解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材料二说明社会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因素。故答案为:(1)伏尔泰:自由、平等是人的自然权利(天赋人权);孟德斯鸠:三权分立。(2)历史事件: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联系: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和舆论基础(资产阶级革命进一步传播了启蒙思想。)(3)思想解放;社会革命。【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国启蒙运动的相关史实。12.(2021八下·临海期末)思维导图法、归纳法是有效的复习方法。以下是小琳同学在复习明清历史时整理的资料,请你和他一起思考。[整理史实][摘录史料]摘录一军机处:清朝中期以后辅助皇帝处理政务之机构。初设于雍正七年,其职掌为每日由军机大臣晋见皇帝,秉承皇帝旨意撰拟谕旨,待皇帝阅定后向各部门各地方长官下发。——摘自《历史词典》摘录二凡士工商贾,皆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清雍正皇帝摘录三1757年,乾隆正式下令“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嗣后口岸定于广东"。——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摘录四世界制造业产量的相对份额(部分) 1750年 1800年 1830年欧洲 23.2% 28.1% 34.2%英国 1.9% 4.3% 9.5%中国 32.8% 33.3 29.8%[得出史论](1)根据思维导图信息,确定A、B处的中心主题。A. ;B. 。(2)根据摘录一、二、三,概括清朝在政治、经济和对外政策三方面的特点。(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状况。【答案】(1)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或国家统一、边疆治理等);繁荣的经济(或经济发展)(2)政治上:君主专制(或皇权高度强化);经济上:“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对外政策上:“闭关锁国”(或“闭关自守”、海禁政策)。(3)既有盛世繁华(或封建社会的发展),又面临近代前夜的危机。(本题答案采意,与“繁荣”、“危机”等意思相近即可)【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近代前夜危机;农耕文明的繁盛【解析】【分析】(1)左边思维导图反映了清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右图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反映了经济的发展。(2)根据摘录一,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根据摘录二,清朝在经济上以农为本。根据摘录三,清朝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3)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明清时期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但君权的强化日益显出封建社会的腐朽,同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这时出现了外国对中国的不断入侵,中国逐渐出现了危机。故答案为:(1)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或国家统一、边疆治理等);繁荣的经济(或经济发展)。(2)政治上:君主专制(或皇权高度强化);经济上:“以农为本”(或“重农抑商”);对外政策上:“闭关锁国”(或“闭关自守”、海禁政策)。(3)既有盛世繁华(或封建社会的发展),又面临近代前夜的危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等知识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识记。13.(2021八下·临海期末)某校八(1)班同学开展了T业吊向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研究。第一组同学搜集了两次工业革命重大发明的相关信息。①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①爱迪生发明电灯③瓦特改良蒸汽机④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⑤贝尔发明电话⑥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第二组同学查找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社会变迁的相关资料。第三组同学查找到工业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相关资料。(1)小前同学将上述发明进行分类(见下表)。其中有两处错误,请你帮他找出。时期 重大发明(序号) 错误之处(填序号)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②④ 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⑤⑥ (2)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并据此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图()表明工业革命( )。(3)请选择合适的图片,并据此分析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①图 表明,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图 表明,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了积极影响: 。(4)根据本次学习活动,归纳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①评价历史事件要做到 ,即根据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论。②评价历史事件变做到 ,即根据历史史实做出客观评价。【答案】(1)第一次工业革命处②错|第二次工业革命③错(2)图1,推动生产力发展;图2,出现工厂制度;图3,丰富人们的生活;图4,造成了环境问题(城市病)。(3)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6;中国掀起一场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4)全面性;辩证【知识点】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碳丝电灯泡,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机,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2)任选其中一幅图片,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即可。如:图1“英国生铁产量增长表”,说明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图2“工厂规章”, 说明出现了工厂制度;图3“曼彻斯特的电影院”, 说明工业革命丰富人们的生活;图4“工厂冒出来滚滚浓烟”, 说明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3)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中国市场,倾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掀起一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4)评价历史事件要做到全面性,即根据历史事实得出历史结论。评价历史事件变做到辩证,即根据历史史实做出客观评价。故答案为:(1)第一次工业革命处②错;第二次工业革命③错。(2)图1,推动生产力发展;图2,出现工厂制度;图3,丰富人们的生活;图4,造成了环境问题(城市病)。(3)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图6;中国掀起一场学习西方科技的洋务运动。(4)全面性;辩证。【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次工业革命及对中国的影响,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具备准确识记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温岭·天台·临海·玉环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调测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温岭·天台·临海·玉环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调测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