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课 古代印度 教学设计【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早期文明及孔雀王朝的概况;通过材料和历史文献概括出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内容、特点;知道佛教的创立及传播状况。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利用世界古代文明中心示意图,了解古印度文明的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归纳大河文明的产生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古印度成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家国情怀:正确认识世界古代文明多元化特征,培养家国情怀。【教学目标】1.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了解古代印度文明古国的兴起和发展状况。2.掌握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理解早期的国家形态和各阶层的不同生活状况。3.了解佛教的兴起和传播以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重点】了解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佛教。【难点】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的相互联系。【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影视、建筑、饮食图片导入二、新课讲解模块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名称起源:印度的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1.文明的起源——印度河摩亨佐·达罗(位于今巴基斯坦)时间为公元前2400年-前1700年,占地260公顷,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四周建有高耸的塔楼。城内有大浴池、大粮仓、宽敞的会议厅以及其他许多公共建筑。古城还有宽阔的大道、合理配置的小巷、完整的排水系统和精致的汲水井等。城市总体规划先进科学,在当时可谓土木工程中的一项伟大成就,很多人将其称为“青铜时代的曼哈顿”。198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文明历程: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孔雀王朝基本上实现了统一,农业和工商业都比较繁荣,出现了许多工商业中心城市;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你知道有哪些吗?阿拉伯数字 佛像艺术古代印度的佛像艺术对中国影响巨大,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等都深受印度佛像艺术的影响。模块二、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种姓制度是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以职业世袭、内部通婚为特征。种姓制度在印度社会一直延续下来,渗透到印度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种姓制度的特点:1.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世代相袭2.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3.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印度自1947年独立以来,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复杂的世袭种姓制度将印度社会划分出等级森严的阶层。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与同种姓的人联姻。 种姓制度的影响材料一:印度大部分村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各种姓分居不混。……种姓的这种空间隔离性,起着维持和强化种姓意识的作用。生活在同一个种姓区的成员,形成了一个稳定、封闭的社交圈子。因此,即便是那些地位最低的不可接触者,由于有这个圈子的保护,也并不感觉种姓制度有什么不好。——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材料二:“种姓制度及其相关的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协调的、反动的、拘束的,并且是进步的障碍。在它的体制之内是不可能有地位上和机会上的平等的,也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民主,更不可能有经济上的民主。——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1.有利于维持印度统治及社会安定。2.随着印度社会发展,造成种族隔离,下层群众备受歧视,激化社会矛盾,延缓社会进步。模块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佛教的概况佛教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佛陀的教义和婆罗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主张“众生平等”……佛教认为神比人有大得多的神通,但是神作为众生之一种也不能免除轮回之苦。神还必须从佛陀教义的启示中求得最终解脱,祭神求福就完全是荒唐的事了。佛陀又驳斥婆罗门教的不同种姓从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产生的神话。……佛陀还说明,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的。——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教义:反对特权,众生平等。原因:种姓制度不合理激化阶级矛盾。视频:佛教的传播2.佛教的传播公元前1世纪传入中国作用:通过佛教的传播,印度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图片:龙门石窟 云冈石窟 敦煌莫高窟三大文明的比较小组合作探究建议将此活动设计打印出来,让学生课上或课下完成。三、课后小结四、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