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17.对校园欺凌说“不” 课件(26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一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17.对校园欺凌说“不” 课件(26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对校园欺凌说“不”
校园欺凌
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及敲诈勒索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案例1
2015年4月24日,福建漳州初中女生上学途中被5个女孩拉到校外的小巷子里群殴。脚踹,扒上衣、内衣,被揪头发往铁门上撞……殴打持续了数分钟。
  涉事者年龄:均为未成年中学生   
案例2
2015年6月21日,浙江省庆元一名小学生被多名初中学生关在黑屋子里暴力殴打,用香烟烫。
   涉事者年龄:均未满14周岁
案例3
2015年7月14日,江苏宿迁泗洪县育才中学初二学生小博(化名)被发现浑身是血地倒在学校附近,后经抢救无效后死亡。而对小博行凶的竟是几名初中生!
  涉事者年龄:均不满16周岁
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言语上:
起带有侮辱性的外号,或使用羞辱性的话语。
嘲笑讽刺(阴阳怪气)。
散播关于他人的谣言。
威胁 、恐吓、强迫他人做ta不想做的事情。
敲诈勒索,干涉他人的个人财物。
......
行为上:
故意忽视:在群体中把你当透明人,或在他人试图与你交流时进行打扰中断。
集结他人一起排挤孤立你
暴力行为、肢体攻击: 校园中最常见的欺凌形式,却常常被认为是“小孩子打打闹闹很正常”。
......
网络欺凌:
随着社交网络在低龄人群中的渗透,欺凌也从拳打脚踢蔓延到了网上的胡言秽语。包括社交网络上的言语攻击、威胁恐吓的邮件和短信、发布信息、照片令他人难堪等。90%被网络霸凌的孩子,也曾经被传统方式霸凌过。
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一、从学生自身方面,由于行为习惯和文明礼仪问题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
我们高中学生大多是由各个中学升上来的,所以,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容易产生摩擦和矛盾。祸从口出,有些学生语言不文明, 脏话随口而出,容易被人误解,产生矛盾,结果同学双方争吵,恶语相向,矛盾进一步激化,发生打架事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甚至还会引发社会人员参与的群体斗殴这样的恶性事件。
二、结交一些辍学的同学和社会不良人员,近墨者黑。比如有网瘾的、抽烟的、打牌赌博等等而引发的学生矛盾事件。
当前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化现象、不良风气给青少年造成极大的腐蚀和影响,特别是一些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网络游戏充斥着大量的凶杀械斗,腐蚀学生的心灵,使得学生经不起诱惑,不自觉地模仿,学会了用以暴抗暴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和冲突,致使校园暴力频频上演。
三、因为男女生不正常交往,争风吃醋而引发的校园暴力事件。
这类事件往往是由于男女生交往过度,关系不正常而导致的,所以我们男女生之间一定要正常的交往,正确的交往。
校园欺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对于受害者:
1、失眠。在校园中曾受到过欺凌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多的睡眠问题,并且问题的严重性随着暴露于欺凌的次数的增多而提高。
2、心理失常。校园欺凌受害者的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没有遭受过欺凌的孩子。遭受过严重的欺凌行为甚至有可能导致受害者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
3、感到缺乏自信,自尊降低。被欺凌经历越多、时间越长,个体的自尊水平越低。
4、影响正常学习。校园欺凌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遭受欺凌的孩子常常表现出学习成绩下降,翘课、甚至辍学。而在我国,普遍情况就是,只有当一件事情影响到孩子成绩时,才会引起家长关注,所以遇到校园欺凌要及时告知家长或者老师。
5、严重行为问题。被霸凌的孩子很可能会发展出品行障碍,以及成年后的反社会型人格。美国每15起校园枪击案中,有12个枪击者都曾经被霸凌过。
对于欺凌者:
首先,行为实验表明,当你成为霸凌他人的人时,并不会获益。相反,霸凌者在欺负他人时可能会体验到强烈的愤怒、羞愧、罪恶感。 其次,霸凌行为可能是习得的。很多霸凌行为的实施者同时也有可能是被欺凌的对象,可能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行为模式,这类孩子有很高的患有抑郁、焦虑情绪障碍以及自杀的风险。
欺凌者并不是胜利和强势的存在,他们的人生并不会好过。据调查,小时候曾作为校园欺凌者孩子,在长大后有更高的风险参与暴力事件、酗酒、吸毒以及犯罪行为。
相关法律条文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34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 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刑法》条文
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如何避免遭受校园欺凌?

切忌做“小人”,要做“大人”,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同学一场是缘分,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
“以和为贵”是中华民族的优传统。
要与人友善,不攻击他人

如果和同学发生矛盾,要懂得谦让,先宽恕对方,主动地向对方检讨自己行为的不妥之处。即便是自己有理,也要先把双方矛盾缓和下来,等对方情绪平稳时再细论各方对错。如果双方的矛盾已无法自行解决时,应马上将情况报告给老师或家长,避免矛盾加深,引发殴斗。

注意自身修养,不能有不文明行为。如果别人骂你或是被人一时冲动打了一下,就觉得受了气,吃了亏,非得也骂对方一句,也打对方一下,这样会使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最终可能升级为打架斗殴。当受到别人的无理嘲笑、起哄、漫骂或批评时,要心胸豁达开朗,切忌情绪激动,过分地生气而失去立志和他人争吵。对方骂人、动手打人是不文明行为,显示处你的气度和修养。老师帮你解决,不要和对方一样野蛮。
在学校加强安全保卫的同时,同学们也要学会一些面对危险的应急方法:
1、在欺凌、威胁与暴力来临之际,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
2、如果危险发生,在身体受到暴力伤害时,要双手抱头,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可用自己的书包、扫把、凳子、桌子等物来挡,可以躲避受到的打击。
3、如果受到欺凌现象,一定要及时向老师、警察报案。如果一味纵容他们,最终只会导致自己频频受害,陷入可怕的梦魇之中。
4、如果周围有人,要大声喊叫,引人注意,同时也要避免激怒歹徒萌生杀机,须以保全生命为第一考虑。
5、要冷静与歹徒合作,先取得信任,再运用机智逃离。
6、找机会逃到人多的地方求救,或躲入商店、民宅。
7、在公共场所应找服务台人员或向警察求助。
8、若在大马路上,可以用手敲打路旁停放的车辆,让车子警报器大响以吓退坏人。
倡导:
我希望每一个人从自我做起,让社会上少一些校园欺凌事件,让校园有一片洁净的天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