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PPT教学课件+音、视频素材(三课时)(共10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PPT教学课件+音、视频素材(三课时)(共108张PPT)

资源简介

(共108张PPT)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部编人教版
8.我们受特殊保护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什么是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未成年人超过我国人口数量的五分之一。
按照我国的居民身份证法,16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领身份证。这是16周岁在法律上的意义。
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尝试一下。
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
在家长会上,家长们聊到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有这样一些看法。
你认同这些看法吗?说一说,与成年人相比,未成年人还有哪些特殊之处。
视频:采访老师视频
中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知识窗
不同国家的法定成年年龄
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未满成年年龄的就属于未成年人。例如,美国的成年年龄是16周岁,英国、德国和法国的成年年龄是18周岁,日本、瑞土的成年年龄是20周岁,奥地利和意大利的成年年龄则是21周岁。
看一下哪些国家规定的成年年龄较高,哪些国家规定的成年年龄较低。
划定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年龄界限有什么重要意义呢?除了18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年龄节点吗?
年龄(周岁)
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
法律依据
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
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
三(1)班的王涛同学期末考试考了第一名,父母奖励他一辆新的自行车。周末,他打算和同学一起骑车“压马路”。
这种做法可行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二条规定:
(一)驾驶自行车、三轮车必须年满12周岁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残疾人轮椅车需年满16周岁。
小明已经7岁了,他讨厌上学,他的家人决定让他在家自学成才。
小勇初三毕业打算出门打工,没有身份证,在假证贩子手中购买了张“身份证”并一个人悄悄居住在私人搭建的临时出租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14岁的小猛身体强壮,为了有钱花,他经常和同伴去某小学旁的小巷拦截小学生抢夺钱物并威胁不准告诉家长,并扬言我们是未成年人,即使犯罪抓住了警察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我们通常说的法定年龄是怎么回事?
法定年龄是属于在法律内,一种为了让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分清楚界限的其中一种定义。
未成年人的特点:
身体、心理发育不完善,思考问
题不成熟,社会经验少,好奇心强,
自控能力弱,法律意识较弱……
根据下图表格,思考并和同桌交流讨论
王阿姨的儿子今年12周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王阿姨一点家务活也不让他做。一天,和邻居刘律师聊天,王阿姨说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做家务也不迟。
对于12周岁的小学生是否有责任做家务的问题,刘律师认为,虽然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但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倒垃圾等。这样可以锻炼未成年人承担责任的能力,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
你在家里做家务吗?你如何看待未成年人做家务这一问题?
我们能做些什么?我们可以承担哪些责任?
在家里,我可以:
在学校,我可以:
在社会中,我可以:
视频:未成年人保护那些事
课堂总结
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
很多法律规定都涉及具体年龄的节点,不同年龄阶段在法律上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
板书设计
新知导入
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幅漫画的?
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之处?
1.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2.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3.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未成年人的特殊之处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的未来。
但是,未成年人在社会中处于弱势地位。他们从心理上正处于从无知到有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转变时期,心理上比较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和外界的侵犯,因此要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
视频:新闻联播
新知讲解
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法律保障,已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议题。我国制定了专门的法律,以更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法律对未成年人实施了特殊保护的吗?是怎样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让我们一起了解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巾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未成年人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的未来。
社会上有一部分违法犯罪分子把侵害对象直接指向未成年人。
未成人的违法犯罪已
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于1986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宣传栏
视频:贵州两孩子辍学,家长竟放任不管?夫妻二人已被政府告上法庭_高清
案例分析
女孩子张敏今年7岁了,其父母一直不让她去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宪法》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一条
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怎样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这部法律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有何重要的意义?
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判断下列关于我国义务教育的说法是否正确。说法正确的在括号里面“√”,说法不正确的在括号里面“×”,并尝试说一说理由。
1.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2.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有,
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
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4.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自行根据情况决定。(





近年来,我国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在拷问社会道德的同时,也暴露出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流浪乞讨儿童探访:被父母出租给丐头
按月领“工资”
河南太康县张集镇,有父母将孩子出租给“丐头”去各地流浪乞讨,乞儿任芳芳就是其中一名,芳芳鼻孔间的隔膜严重缺损,她说是被“丐头”打的。时年8岁的任芳芳从5岁开始,跟着翟雪峰的杂技大篷车全国流浪,3年间共为家里挣回3.7万元工资。当她被送回家里时,头上有大片的疤痕,鼻孔间的隔膜严重缺损,四肢都有明显的伤痕,更要命的是,她还患上了癫痫,每次发作都躺倒在地,口吐白沫。据任芳芳说,她的伤痕和脑病,都是3年卖艺生涯挨打所致。因为这些伤害,翟雪峰支付了2.2万元赔偿金,在协议中,任芳芳的遭遇被描述为“在外边出了车祸”。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都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比如:虐待儿童、拐卖儿童、体罚未成年学生、侵犯未成年人隐私等现象。
招收童工
家长打骂孩子
老师体罚学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各项合法权利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1年通过,经过两次修正,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该法为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和爱护。
分小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讨论下列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主要规定有哪些内容?
●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国家各司其职,才能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
抢劫罪
盗窃罪
故意伤害罪
青少年犯罪
(1)2012年4月13日,湖南衡阳市一名12岁的小男孩因抵触姑妈的管教,将放学回家的表弟表妹杀害,未等离开,又将刚回家的姑妈杀害,清理现场后逃离。
(2)2013年团伙犯罪案件有34件,在蓬江区检察院起诉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占比达到51.5%,此类犯罪多有预谋,作案前经过精心策划和充分准备,作案后及时毁灭罪证。
小数据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去年在12个省区开展的调查显示,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趋于低龄化。对14-18岁的未成年人犯罪调查结果显示,约35%是16岁犯罪,31.2%是15岁犯罪,14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所占比例有所增加,达到20.11%,而在2001年,14岁未成年人犯罪比例为12.3%。
从世界范围看,青少年犯罪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而制定的法律。这部法律于1999年通过,2012年修正。该法明确了各级教育、行政、司法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防范和矫治等职责。
视频: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根据某省2013年公布的一份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该省2008-2012年五年间,未成年人犯罪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认真阅读、分析饼状图,尝试从未成年人的角度,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出几点建议。
我的建议
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如何有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3.我们要自觉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
课堂总结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
再见
新知导入
全方位的保护
说说漫画中的雨伞代表了什么?
新知讲解
少年兴则中国兴,少年强则中国强。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在我国,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国际社会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以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与进步。2016年国际家庭日到来时,联合国秘书长在致辞中充分表达了家庭对未成年人成长的作用:通过政策和法律促进有利的家庭环境,倡导积极正面的子女教育,有助于家庭养育健康幸福的儿女,使之成长为受重视、有作为的成年人。


为什么联合国大会要确立国际家庭日呢?家庭对于未成年人而言有和重要意义?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尤为重要。



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父打麻将儿子坠亡
疏于照料”已成为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源头之一
2017年2月,爸爸在打麻将,妈妈在睡午觉,就在阿林夫妇俩疏忽时,他们8岁的儿子小宝(化名)坠楼身亡。法官分析说,8岁的小宝正处于活泼好动、缺乏安全意识的时期,父母本应加强看管,却任由他在危险的地方玩耍,攀爬、翻越围墙致死。可以说,阿林夫妇作为监护人存在重大过错。
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将遏制家庭暴力纳入法律程序。我国于201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正式施行。该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都属于家庭暴力。
一年轻母亲长期毒打4岁儿子!邻居劝阻,她还说“死不了的”
东莞厚街一位90后的离异母亲竟然对年仅4岁的亲生儿子施暴,将儿子打得头肿脸青成“熊猫眼”,连旁人都看着悲愤“孩子身上没有一块好皮肤”。
《儿童权利公约》
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旨在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儿童创建良好的成长环境。该公约将“儿童”界定为不满18周岁的任何人,而我国通常用“未成年人”的概念指代这一群体。《儿童权利公约》是第一部专门保障儿童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公约,阐述了应赋予所有儿童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截至2017年,该公约共有196个缔约国,是联合国所有人权条约中缔约国最多的一个。我国政府于1992年批准了《儿重权利公约》。1992年4月1日,《儿童权利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
美国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
美国国会于1974年通过了《预防虐待儿童法》,要求各州制定法律,对虐待、忽视或遗弃儿童情况必须举报,以便于儿童保护部门能够及时对处境危险的儿童提供救济,并于1980年通过了《收养援助及儿童福利法》,确立了美国儿童保护的实施做法及取向。
日本是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
日本人对未成年人保护是各方各面的。在日本,关于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有很多种,除了有《教育基本法》、《儿童福利法》以及《日本少年法》等内容宽泛的法律,更有规定学生们如何吃饭的《学校营养午餐法》,这些法律法规细致而全面,几乎涵盖了未成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正是有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未成年人保护问题才得到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视频:MG动画展示-武汉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开学第一天,交通警察到学校讲解交通安全知识。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火灾逃离”现场演练。
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公园等场所,未成年人可享受免费或优惠票价。
网吧门口张贴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警示牌。
一起分享: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了哪些来自社会各界的特别关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不少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创业。在此过程中,一些人选择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监护照料,导致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农村留守儿童受到侵害的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这一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的广泛关注。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截止2018年,全国共有留守儿童697万余人,与2016年全国摸底排查数据902万与人相比,总体数量下降22.7%。
父母不在身边,生活缺少照料,学习缺乏引导,心事无人诉说……许多农村留守儿童遭遇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困。请同学们以“留守儿童”为主题分组讨论:
●留守儿童在成长中还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就如何更好地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提出建议。
留守儿童的各种问题,是社会的悲剧,也是童年的缺失
亲情关怀缺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生疏甚至对父母充满了怨恨。
心理问题骤增,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悲观消极、不善于表达,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问题。
学习兴趣减低,有的撒谎逃学,很少参加集体活动,违法违纪现象较多,有些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
安全问题频出,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如何更好地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提出建议。
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创办更多的托管中心,让其能接纳更多的农村留守儿童。
家庭要切实尽到应有的责任。外出务工的父母应该慎重稳妥地安排好监护人。
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板书设计
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
家庭保护
社会保护
学校保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