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浙江社会·法治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分类精编24——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曲折历程(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2】浙江社会·法治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分类精编24——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曲折历程(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备考2022】浙江社会·法治三年中考两年模拟分类精编24——
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曲折历程
1.(2020·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前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我国进入该阶段的标志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2.(2020·湖州)以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场景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直接相关的是(???
)
①上海某工厂厂长参加公私合营股东大会
②武汉人民庆祝长江上第一座大桥通车
③大庆石油工人手拉肩扛将钻机运到井场
④杭州某皮鞋匠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2020·杭州)“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以下时间节点勾起的回忆,符合史实的是(???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20·杭州)某校举行了“铭记历史,传唱经典”的云端音乐会。以下歌曲按创作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松花江上》???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
③《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④《国民革命歌》
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④①②③???????????????????????????D.?④①③②
5.(2020·台州)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①创造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③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2019·温州)1953年到195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9.6%,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4.8%,这种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1956年,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导或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大跃进”运动掀起???????????????????????????????????????????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7.(2019·杭州)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④①③②???????????????????????????D.?④②①③
8.(2019·金华)70年奋进的脚步,70年光辉的历程。以下对建国70年来重大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有(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③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一步
④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2021·宁波模拟)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完成了土地改革
③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④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2021·乐清模拟)1957年到1960年,我国工业总产值增长130%,而农业总产值则下降22.7%;轻工业产值比重由55%下降到33.4%,重工业则由45%上升到66.4%。对1957-1960年这一现象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A.??
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
B.?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C.?“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工农业得到快速增长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11.(2021·长兴模拟)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以下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事件
结论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我国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召开会
开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2021·吴兴模拟)近年来,素有“共和国装备部”之称的沈阳,将一些闲置的工业遗址经开发利用,创办了现代化文创园区。以下属于沈阳创办“现代文创园区”的条件有(???

①北煤南运工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
②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期间的工业遗存
③洋务运动中张之洞开办汉阳铁厂???
④“一五”计划实施期间的工业成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2021·柯桥模拟)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不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
青藏铁路???????????????B.?武汉长江大桥???????????????C.?第一辆解放牌汽车???????????????D.?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4.(2021·柯桥模拟)某县有一个水利工程——红旗塘。该工程从1958年12月开挖,经过11个月的艰苦奋战,全长20多公里的红旗塘于1960年5月正式峻工。红旗塘开挖时的历史背景是
A.?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C.?全国正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
D.?“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15.(2021·杭州模拟)下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甲到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B.?开展“大跃进“运动
C.?推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6.(2020·乐清模拟)1953

1957
年,我国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如下表)。这反映出“一五”计划的特点是(???

A.?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优先发展重工业????????C.?工业地区分布均衡????????D.?工业技术领先世界
17.(2020·舟山模拟)表1为1952年至1956年我国经济数据的变化趋势,从中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会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
资本主义经济
6.9%
不足1%
个体经济
71.8%
7.1%
①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②公有制与私有制经济成分比重发生剧变
③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开始改变
④到1956年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8.(2020·嘉善模拟)嘉善有一个水利工程——红旗塘。该工程从1958年12月开挖,经过11个月的艰苦奋战,全长20多公里的红旗塘于1960年5月正式峻工。红旗塘开挖时的历史背景是(
??)
A.?国家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
C.?全国正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D.?“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19.(2020·嘉兴模拟)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中国取得这一医学成就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20.(2020·嘉兴模拟)读图,对1957-1960年这一现象解读最为恰当的是(
??)
A.?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B.?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
C.?“改革开放”使得我国工农业得到快速增长????
????D.?“大跃进”导致了工农业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21.(2021·衢州)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组织人民取得革命胜利,踏上了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征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辽宁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我们祖祖辈輩做梦也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这个梦想实现了……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金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的生产劲头怎能不大呢?
材料二:“一五”计划前后部分行业产量变化情况
(1)写出与材料一相关的改革名称,找出材料二中增长幅度较大的两个行业。
(2)综合上述材料,阐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22.(2021·柯桥模拟)?道路决定命运,方向决定前途。
材料一:毛泽东发现农民们可以动员起来……毛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力和粮食支持战斗,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国家对资本家原有的生产资料进行清理评估,以核实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到1955年他们获得利润超过了原来资产总额24.2亿元……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业发展情况
?
材料四:党中央指出:“我国农业问题的这种严重性、紧迫性,必须引起全党同志的充分注意。”……到1982年,实行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生产队迅速增加到86.7%……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毛泽东等人开辟了什么道路使
“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并指出革命成功的标志性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特色”所在。
(3)分析材料三曲线B-C阶段中国农业生产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并根据材料四指出我党解决这一问题的举措。
(4)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建设道路的探索和选择,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3.(2020·桐乡模拟)武汉既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当代经济重镇。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能争汉上为先著,此得神州第一功。”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一声枪响,震撼了中国乃至世界。一时之间,应者云集,革命星星之火,顿成炼原之势,由此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延续下去。
材料二:1956年,毛泽东在武汉畅游长江时感兴而作《水调歌头·游泳》:“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材料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要求,以武汉为中心引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交通发达,大学密集,工业基础雄厚,是我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1)依据材料一和相关历史知识,网述“武昌城头一声枪响”的历史功绩。
(2)材料二词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具体指我国“一五”期间哪一工程?“一五”时期我国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结合图和材料,运用相关地理知识,阐述武汉能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的优势条件。
24.(2020·乐清模拟)习近平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史中部分历史阶段或节点
注:C时期的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
材料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1935年1月,共产党人面临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又一个重大历史关头……
(1)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期不同任务。分别写出年代尺中A、B时期的主要任务。
(2)材料二所述的两个“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人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请分别运用史实加以说明。
(3)综合材料分析,党的奋斗历程对新时代做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有哪些启迪?
25.(2020·德清模拟)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是一座曾深刻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城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补充完整年代尺中的相关史实,分别简述其历史背景。
(2)从材料中选择两则史实,分别说明武汉曾深刻影响中国的历史进程。
参考答案
1.D
2.B
3.B
4.D
5.D
6.A
7.C
8.B
9.D
10.D
11.B
12.C
13.A
14.B
15.D
16.B
17.B
18.B
19.B
20.D
21.(1)土地改革;
钢(或钢铁)、电力、石油。
(2)建立新中国,让中国人民站了起来;
实行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
实施“一五”计划,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2.(1)在农村建立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2)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3)问题:大跃进、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使成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举措:在农村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道路的选择必须符合要国情;道路的选择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23.(1)辛亥革命是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2)武汉长江大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3)①位于长江中游和中部地区的区域中心,地理位置优越;②依托长江干流,重要的铁路枢纽,水陆交通发达便利;③特大型城市,人口密集,人力(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④大学密集,知识(技术、人才)储备优势明显;⑤近代以来工业化进程走在前列,工业基础雄厚(经济发达);⑥国家发展政策的支持。
24.(1)A: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B:巩固新生政权。
(2)①第一个重大关头:1935年,召开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②第二个重大关头: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始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3)要从实际出发,找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要遵循发展规律,不要急于求成;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要坚持民主与法制建设;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25.(1)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武汉长江大桥。武昌起义的历史背景:四川保路运动推动湖北革命形势进入高潮。武汉长江大桥的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缺乏大机器制造业和现代技术装备。
(2)汉口开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汉阳铁厂:开启工业领域中国近代化的步伐;武昌起义: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八七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方向;武汉会战:抗击日军进攻,并最终赢得抗战胜利;长江大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抗击洪水:丰富发展民族精神,激励实现中国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