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0七上·浙江期末)小明在网上与远在美国的朋友彼得聊天,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时说:“我们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小明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气候的(  )
A.阴晴和风雨 B.天气和降水 C.冬季和夏季 D.气温和降水
【答案】D
【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高温”“寒冷”是描述当地的气温,“多雨”“干燥”是描述当地的降水。故D符合题意,A、B、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的描述,难度不大,识记气候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即可。
2.(2020七上·嘉兴期末)从下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有(  )
①图中等高距是100米 ②陈庄的地形称为鞍部
③张庄位于李庄正西面 ④四村地势最低是张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图中等高距是100米 , ②陈庄的地形称为鞍部,③张庄位于李庄西南方 ,④ 四村地势最低是张庄 ; ①②④ ,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2021七下·柯桥期中) 2022 年第 24 届冬季奥运会将由北京与张家界联合举办,读“世界滑雪场分布示意图”,完成小题。
世界滑雪场分布示意图
3.AB 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德雷克海峡
4.AB 两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北冰洋
C.大西洋、北冰洋 D.印度洋、太平洋
【答案】3.C
4.B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
【解析】【点评】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北美洲,B是亚洲, 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北美洲,B是亚洲,AB 两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北冰洋。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5.(2021七下·柯桥期中)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各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脚屋悬空架设,以木、竹为主要建材
②美国中部大平原土地辽阔,地势低平,适合机械化生产
③泰国的传统节日“御耕节”,人们祭祀天神,祈求好收成
④以色列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绿洲农业,是欧洲人的“大菜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例如: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脚屋悬空架设,以木、竹为主要建材;②美国中部大平原土地辽阔,地势低平,适合机械化生产;④以色列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绿洲农业,是欧洲人的“大菜篮”;①②④正确。
③泰国的传统节日“御耕节”,人们祭祀天神,祈求好收成,错误,它是柬埔寨的传统节日。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御耕节是柬埔寨传统节日之一,在佛历六月下旬四日举行。在御耕节的前两天,您将有幸观赏在圣田周围举办的祭火仪式。这时,柬埔寨国师一边烧火,一边念咒语,熊熊烈火点亮半边天空,非常的壮观。
(2021七下·宁波月考)马赛人,是东非现在依然活跃的,也是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如今的马赛人仍然坚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读下图回答下题。
6.马赛人在非洲大陆上进行南北迁徙是因为(  )
A.气候的时空年际变化 B.地形对马赛人的影响
C.马赛人要追赶野兽 D.土壤对农作物的影响
7.下列关于马赛人游牧活动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家族为单位,追寻水草丰美之地
②四季迁移放牧,在热带沙漠区穿行
③七月份在北半球的基塔莱放牧
④以放牧羊驼和骆马为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6.A
7.B
【知识点】非洲草原——传统牧场
【解析】【点评】马赛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牛,因此为牛寻找水草是非常重要的。一到旱季,牧民便带领牛群迁往其他较湿润且有水草的地方暂住,等到明年雨季来临时才回家,由此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6.根据题意,马赛人为了给牛寻找食物,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当地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干季,草木枯黄,不得不进行迁徙。马赛人在非洲大陆上进行南北迁徙是因为气候的时空年际变化。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赛人①以家族为单位,追寻水草丰美之地,②四季迁移放牧,在热带草原区穿行,不是热带沙漠。③七月份在北半球的基塔莱放牧,④以放牧羊驼和骆马为生,错误,是牧牛。①③ ,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8.下图表示某城市从业人员的职业构成情况,据此分析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华盛顿 B.蔚山 C.班加罗尔 D.威尼斯
【答案】A
【知识点】美国华盛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及华盛顿的城市特点。图中管理专业的人数比重较多,符合华盛顿作为美国行政中心的特点,故选A。
【点评】知道华盛顿的职业构成情况,学会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
9.1936年,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写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下列与鉴真历史贡献相关的是(  )
A.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B.铸造“和同开你"
C.编撰《大唐西域记》
D.修建赵州桥
【答案】A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赞颂的是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设计了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都和鉴真没有关系,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唐朝和日本的交往。重点掌握鉴真在日本所做的贡献,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间的友好交流。
10.“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在胡商开设的酒肆中,胡姬当街卖酒,顾客盈门。城内有拜火教、景教寺庙”。文中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唐朝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清朝北京
【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城内“除了皇城、中央宫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可知,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出现了市场,是对唐朝长安的描述。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 A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2021七下·柯桥期中)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在三条赛道中,适合初级滑雪爱好者的赛道是哪条?说明理由。
(2)滑雪赛道L2是沿   而建,服务大厅建在   处(以上两处空格均填写地形部位名称),其海拔范围为2100米至   米。
(3)滑雪者在L1至L2赛道上滑行,行进方向先向   再转向   。
(4)图中拟修建的高速公路中,1至2段工程建设的需要   (架设桥梁/开凿隧道)。
【答案】(1)选择L2赛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山谷;山顶;2130
(3)东北;东南
(4)开凿隧道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在三条赛道中,适合初级滑雪爱好者的赛道是选择L2赛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滑雪赛道L2是沿山谷而建,服务大厅建在山顶处(以上两处空格均填写地形部位名称),其海拔范围为2100米至2130米。
(3)、根据图中给出的指向标分析,滑雪者在L1至L2赛道上滑行,行进方向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4)、图中拟修建的高速公路中,1至2段工程建设的需要开凿隧道。因为该段属于山脊,只能从中间挖隧道过去。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2.(2021七下·柯桥期中)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秘鲁国徽 图2:冬季瑞士滑雪盛景
(1)图1秘鲁国徽左上角动物的图案,说明了    业在该国具有重要地位,该国的大部分国土位于   洲的   山区。
(2)图2反映了瑞士哪一产业发达?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瑞士该产业发达的原因。
(3)秘鲁和瑞士同为山区,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这对我们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有何启示?
【答案】(1)畜牧;南美;安第斯
(2)旅游业。山地地形,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夏天成为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冬天发展滑雪运动的条件十分理想,温泉资源也很丰富。
(3)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瑞士——阿尔卑斯山脉
【解析】【分析】(1)、图1秘鲁国徽左上角动物的图案,说明了畜牧业在该国具有重要地位,该国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
(2)、图2反映了瑞士旅游业发达。其自然原因是瑞士属于山地地形,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夏天成为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冬天发展滑雪运动的条件十分理想,温泉资源也很丰富。
(3)、根据题意,不同国家在发展时,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点评】阿尔卑斯山孕育了瑞士的地形,也造就了瑞士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国家在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时,要根据自己生存区域的自然环境,结合本国实际,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13.(2021七下·柯桥期中)某同学为探究“唐朝兴盛的原因”,收集了一些资料,请你帮助他完成学习任务单。
皇帝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措施(部分)
政治 经济 文教
唐太宗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玄宗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改革税制 将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编修经籍
材料:据统计,《全唐诗》有诗歌48900多首,诗人2200多人。其中进士是盛唐时期诗人创作队伍中的生力军。诗家风格既有“摩诘之高妙,太白之俊逸,昌黎之奇崛,义山之窈眇”,又有“如郊之寒,如岛之瘦,如李贺之诡奇”;而杜诗则包罗万象,集众家之长。翻检唐诗,题材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怀古咏史诗等等,描述内容从朝廷大政到市井风情,举凡三教九流、生活琐事等都被唐诗囊括殆尽。
(1)比较与概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请阅读上表内容,概括这些措施的相同之处。
(2)依据上述材料,请你指出张帆教授的观点。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他的观点。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诗的特点。结合所学,从多个角度分析唐诗兴盛的原因。
(4)上述言论出自唐朝哪位统治者?这些言论体现出他的什么统治思想?
【答案】(1)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完善科举制度等。
(2)唐朝沿用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并加以完善,促进了唐朝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3)数量巨大,名家辈出,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政治上,科举制以诗赋取士推动了文人的诗歌创作。经济上,国力的强盛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风气上,包容与开放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唐诗的蓬勃发展。统治阶级对于文学的爱好、提倡与重视,对唐诗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等。
(4)唐太宗;以民为本。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政治上唐太宗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唐玄宗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可见两人都注重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经济上唐太宗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唐玄宗改革税制,可见两人都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文教上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可见两人都发展完善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可知作者的观点是唐前期注意制度的革新以适应社会现实需要,从而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二问依据所学,从政治、经济和文教等多个角度予以分析。唐太宗时期在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既加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重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在文教上发展了科举制,不仅选拔出大量优秀人才,而且促进了唐诗繁盛。
(3)第一问概括唐诗的特点,依据材料“《全唐诗》有诗歌48900多首,诗人2200多人”可知数量巨大,名家辈出;依据材料“诗家风格既.....而杜诗测包罗万象,集众家之长”可知风格多样;依据材料”题材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怀古咏史诗等等”可知题材广泛,依据材料“描述内容从朝廷大政到市井风情,举凡三教九流、生活琐事等都被唐诗囊括殆尽”可知内容丰富。第二问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社会风气以及统治阶级的态度等多个角度分析唐诗兴盛的原因。政治上,科举制以诗赋取士,推动了文人的诗歌创作;经济上,国力的强盛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风气上,包容与开放的社会风气气促进了唐诗的蓬勃发展;统治阶级对于文学的爱好、接倡与重视,也对唐诗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等。
(4)依据材料信息“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此言论出自唐太宗,唐太宗认识到了群众的巨大力量,把君民关系比作舟和水的关系。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必须先存百姓”和所学可知,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并吸取了隋亡的教训,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因此体现了唐太宗“存百姓”或关注民生的统治思想。
故答案为:(1)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完善科举制度等。
(2)唐朝沿用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并加以完善,促进了唐朝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3)数量巨大,名家辈出,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政治上,科举制以诗赋取士推动了文人的诗歌创作。经济上,国力的强盛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风气上,包容与开放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唐诗的蓬勃发展。统治阶级对于文学的爱好、提倡与重视,对唐诗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等。
(4)唐太宗;以民为本。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光耀千古的唐诗等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注意掌握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光耀千古的唐诗等相关史实。
1 / 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联盟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0七上·浙江期末)小明在网上与远在美国的朋友彼得聊天,介绍自己家乡的气候时说:“我们这里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小明主要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述气候的(  )
A.阴晴和风雨 B.天气和降水 C.冬季和夏季 D.气温和降水
2.(2020七上·嘉兴期末)从下图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有(  )
①图中等高距是100米 ②陈庄的地形称为鞍部
③张庄位于李庄正西面 ④四村地势最低是张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1七下·柯桥期中) 2022 年第 24 届冬季奥运会将由北京与张家界联合举办,读“世界滑雪场分布示意图”,完成小题。
世界滑雪场分布示意图
3.AB 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德雷克海峡
4.AB 两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  )
A.大西洋、太平洋 B.太平洋、北冰洋
C.大西洋、北冰洋 D.印度洋、太平洋
5.(2021七下·柯桥期中)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各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脚屋悬空架设,以木、竹为主要建材
②美国中部大平原土地辽阔,地势低平,适合机械化生产
③泰国的传统节日“御耕节”,人们祭祀天神,祈求好收成
④以色列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绿洲农业,是欧洲人的“大菜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21七下·宁波月考)马赛人,是东非现在依然活跃的,也是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如今的马赛人仍然坚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
读下图回答下题。
6.马赛人在非洲大陆上进行南北迁徙是因为(  )
A.气候的时空年际变化 B.地形对马赛人的影响
C.马赛人要追赶野兽 D.土壤对农作物的影响
7.下列关于马赛人游牧活动的表述,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家族为单位,追寻水草丰美之地
②四季迁移放牧,在热带沙漠区穿行
③七月份在北半球的基塔莱放牧
④以放牧羊驼和骆马为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图表示某城市从业人员的职业构成情况,据此分析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华盛顿 B.蔚山 C.班加罗尔 D.威尼斯
9.1936年,史学家郭沫若先生写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下列与鉴真历史贡献相关的是(  )
A.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B.铸造“和同开你"
C.编撰《大唐西域记》
D.修建赵州桥
10.“这个城市的人口大约一百万,外国人可能占了三分之一。城内围隔成一百多个坊,除了皇城、中央官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在胡商开设的酒肆中,胡姬当街卖酒,顾客盈门。城内有拜火教、景教寺庙”。文中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唐朝长安 B.北宋开封 C.南宋临安 D.清朝北京
二、综合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1.(2021七下·柯桥期中)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在三条赛道中,适合初级滑雪爱好者的赛道是哪条?说明理由。
(2)滑雪赛道L2是沿   而建,服务大厅建在   处(以上两处空格均填写地形部位名称),其海拔范围为2100米至   米。
(3)滑雪者在L1至L2赛道上滑行,行进方向先向   再转向   。
(4)图中拟修建的高速公路中,1至2段工程建设的需要   (架设桥梁/开凿隧道)。
12.(2021七下·柯桥期中)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1:秘鲁国徽 图2:冬季瑞士滑雪盛景
(1)图1秘鲁国徽左上角动物的图案,说明了    业在该国具有重要地位,该国的大部分国土位于   洲的   山区。
(2)图2反映了瑞士哪一产业发达?请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瑞士该产业发达的原因。
(3)秘鲁和瑞士同为山区,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这对我们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有何启示?
13.(2021七下·柯桥期中)某同学为探究“唐朝兴盛的原因”,收集了一些资料,请你帮助他完成学习任务单。
皇帝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措施(部分)
政治 经济 文教
唐太宗 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唐玄宗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改革税制 将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编修经籍
材料:据统计,《全唐诗》有诗歌48900多首,诗人2200多人。其中进士是盛唐时期诗人创作队伍中的生力军。诗家风格既有“摩诘之高妙,太白之俊逸,昌黎之奇崛,义山之窈眇”,又有“如郊之寒,如岛之瘦,如李贺之诡奇”;而杜诗则包罗万象,集众家之长。翻检唐诗,题材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怀古咏史诗等等,描述内容从朝廷大政到市井风情,举凡三教九流、生活琐事等都被唐诗囊括殆尽。
(1)比较与概括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请阅读上表内容,概括这些措施的相同之处。
(2)依据上述材料,请你指出张帆教授的观点。结合所学,用史实说明他的观点。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唐诗的特点。结合所学,从多个角度分析唐诗兴盛的原因。
(4)上述言论出自唐朝哪位统治者?这些言论体现出他的什么统治思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描述气候的两大特点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高温”“寒冷”是描述当地的气温,“多雨”“干燥”是描述当地的降水。故D符合题意,A、B、C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气候的描述,难度不大,识记气候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即可。
2.【答案】B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方向
【解析】【分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①图中等高距是100米 , ②陈庄的地形称为鞍部,③张庄位于李庄西南方 ,④ 四村地势最低是张庄 ; ①②④ ,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一定相同;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称为等高距,同一幅图中等高距是相同的。
【答案】3.C
4.B
【知识点】大洲和大洋
【解析】【点评】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是亚洲与欧洲分界线;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是德雷克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北美洲,B是亚洲, 两大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是北美洲,B是亚洲,AB 两大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北冰洋。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5.【答案】D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美国中部平原;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各不相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例如:①湄公河平原的高脚屋悬空架设,以木、竹为主要建材;②美国中部大平原土地辽阔,地势低平,适合机械化生产;④以色列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绿洲农业,是欧洲人的“大菜篮”;①②④正确。
③泰国的传统节日“御耕节”,人们祭祀天神,祈求好收成,错误,它是柬埔寨的传统节日。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御耕节是柬埔寨传统节日之一,在佛历六月下旬四日举行。在御耕节的前两天,您将有幸观赏在圣田周围举办的祭火仪式。这时,柬埔寨国师一边烧火,一边念咒语,熊熊烈火点亮半边天空,非常的壮观。
【答案】6.A
7.B
【知识点】非洲草原——传统牧场
【解析】【点评】马赛人的主要食物来源是牛,因此为牛寻找水草是非常重要的。一到旱季,牧民便带领牛群迁往其他较湿润且有水草的地方暂住,等到明年雨季来临时才回家,由此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6.根据题意,马赛人为了给牛寻找食物,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当地主要是热带草原气候,干湿季分明。干季,草木枯黄,不得不进行迁徙。马赛人在非洲大陆上进行南北迁徙是因为气候的时空年际变化。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赛人①以家族为单位,追寻水草丰美之地,②四季迁移放牧,在热带草原区穿行,不是热带沙漠。③七月份在北半球的基塔莱放牧,④以放牧羊驼和骆马为生,错误,是牧牛。①③ ,正确。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8.【答案】A
【知识点】美国华盛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及华盛顿的城市特点。图中管理专业的人数比重较多,符合华盛顿作为美国行政中心的特点,故选A。
【点评】知道华盛顿的职业构成情况,学会从图表中获取有效信息。
9.【答案】A
【知识点】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赞颂的是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设计了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选项A符合题意;
选项BCD都和鉴真没有关系,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 本题考查唐朝和日本的交往。重点掌握鉴真在日本所做的贡献,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间的友好交流。
10.【答案】A
【知识点】开元盛世
【解析】【分析】 依据所学知识结合城内“除了皇城、中央宫署外,还有东、西两个市场"可知,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出现了市场,是对唐朝长安的描述。唐都长安的城市规划井然有序,城中有东、西两市,是主要的商业区, A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项不符,排除。
故答案为: A.
【点评】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
11.【答案】(1)选择L2赛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山谷;山顶;2130
(3)东北;东南
(4)开凿隧道
【知识点】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在三条赛道中,适合初级滑雪爱好者的赛道是选择L2赛道,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滑雪赛道L2是沿山谷而建,服务大厅建在山顶处(以上两处空格均填写地形部位名称),其海拔范围为2100米至2130米。
(3)、根据图中给出的指向标分析,滑雪者在L1至L2赛道上滑行,行进方向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4)、图中拟修建的高速公路中,1至2段工程建设的需要开凿隧道。因为该段属于山脊,只能从中间挖隧道过去。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2.【答案】(1)畜牧;南美;安第斯
(2)旅游业。山地地形,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夏天成为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冬天发展滑雪运动的条件十分理想,温泉资源也很丰富。
(3)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瑞士——阿尔卑斯山脉
【解析】【分析】(1)、图1秘鲁国徽左上角动物的图案,说明了畜牧业在该国具有重要地位,该国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区。
(2)、图2反映了瑞士旅游业发达。其自然原因是瑞士属于山地地形,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夏天成为观光和避暑的胜地,冬天发展滑雪运动的条件十分理想,温泉资源也很丰富。
(3)、根据题意,不同国家在发展时,应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点评】阿尔卑斯山孕育了瑞士的地形,也造就了瑞士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国家在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时,要根据自己生存区域的自然环境,结合本国实际,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13.【答案】(1)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完善科举制度等。
(2)唐朝沿用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并加以完善,促进了唐朝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3)数量巨大,名家辈出,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政治上,科举制以诗赋取士推动了文人的诗歌创作。经济上,国力的强盛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风气上,包容与开放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唐诗的蓬勃发展。统治阶级对于文学的爱好、提倡与重视,对唐诗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等。
(4)唐太宗;以民为本。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立;三省六部制
【解析】【分析】(1)依据材料信息,政治上唐太宗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唐玄宗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可见两人都注重整顿吏治,保持政治清明;经济上唐太宗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唐玄宗改革税制,可见两人都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文教上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主要内容,可见两人都发展完善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唐前期鼎盛局面的出现,与一些具体制度的制定和贯彻有密切关系”可知作者的观点是唐前期注意制度的革新以适应社会现实需要,从而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二问依据所学,从政治、经济和文教等多个角度予以分析。唐太宗时期在政治上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既加强了皇权,又提高了行政效率;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注重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在文教上发展了科举制,不仅选拔出大量优秀人才,而且促进了唐诗繁盛。
(3)第一问概括唐诗的特点,依据材料“《全唐诗》有诗歌48900多首,诗人2200多人”可知数量巨大,名家辈出;依据材料“诗家风格既.....而杜诗测包罗万象,集众家之长”可知风格多样;依据材料”题材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讽喻诗、怀古咏史诗等等”可知题材广泛,依据材料“描述内容从朝廷大政到市井风情,举凡三教九流、生活琐事等都被唐诗囊括殆尽”可知内容丰富。第二问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社会风气以及统治阶级的态度等多个角度分析唐诗兴盛的原因。政治上,科举制以诗赋取士,推动了文人的诗歌创作;经济上,国力的强盛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风气上,包容与开放的社会风气气促进了唐诗的蓬勃发展;统治阶级对于文学的爱好、接倡与重视,也对唐诗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等。
(4)依据材料信息“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知,此言论出自唐太宗,唐太宗认识到了群众的巨大力量,把君民关系比作舟和水的关系。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必须先存百姓”和所学可知,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伟大并吸取了隋亡的教训,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因此体现了唐太宗“存百姓”或关注民生的统治思想。
故答案为:(1)都注意减轻人民负担,完善科举制度等。
(2)唐朝沿用隋朝创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并加以完善,促进了唐朝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
(3)数量巨大,名家辈出,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政治上,科举制以诗赋取士推动了文人的诗歌创作。经济上,国力的强盛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社会风气上,包容与开放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唐诗的蓬勃发展。统治阶级对于文学的爱好、提倡与重视,对唐诗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等。
(4)唐太宗;以民为本。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光耀千古的唐诗等相关史实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注意掌握科举制的创建及影响、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光耀千古的唐诗等相关史实。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