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1八下·嘉兴期末)1683年,康熙帝赋诗《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此诗中的“捷音”最有可能来自于(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黑龙江【答案】A【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1863年” “海上捷音”、“ 岛门空”等信息,联系所学可知,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并于1684年设置台湾府。A项台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收复台湾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掌握清政府收复台湾的史实。2.(2021八下·嘉兴期末)明清之际,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王夫之 B.李赞 C.黄宗载 D.魏源【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他呼吁士人普遍参政、议政,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等主张。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末清初思想家,要求掌握基础知识。3.(2021八下·嘉兴期末)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发了世界人民对中医药浓烈的兴趣。下列著作中,能了解各种药物产地、形色、气味及疗效等相关知识的是( )A.《几何原本》 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答案】D【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本草纲目》能了解各种药物产地、形色、气味及疗效等相关知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4.(2021八下·嘉兴期末)新航路的开辟翻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观察图2,其中哥伦布的航行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等地,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发现了美洲新大陆。A项①是迪亚士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B项②是达 伽马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C项③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符合题意;D项④是麦哲伦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史实。5.(2021八下·嘉兴期末)不列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A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拉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B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被誉为欧洲“科学革命的开端”C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普遍使用 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D 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端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革命【解析】【分析】A项A对应错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不符合题意;B项B对应错误,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不符合题意;C项C对应正确,1785年以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广泛使用,使人类获得了充足的动力,从而使进入蒸汽时代,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符合题意;D项D对应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1814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的对应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2021八下·嘉兴期末)法国大革命在反对封建专制的声浪中拉开了序幕,其爆发的标志是( )A.攻克巴士底狱 B.通过《人权宣言》C.召开三级会议 D.颁布《拿破仑法典》【答案】A【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A项攻克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识记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7.(2021八下·嘉兴期末)青年马克思立志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他倾注毕生精力践行自己的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 )A.领导了德国织工起义 B.创作了《国际歌》歌词C.参与了巴黎公社斗争 D.起草了《共产党宣言》【答案】D【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的成就,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马克思的贡献。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8.(2021八下·嘉兴期末)明治维新期间,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列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是( )A.努力发展教育 B.实行征兵制C.加强中央集权 D.发展近代工业【答案】A【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A项努力发展教育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符合题意;B项实行征兵制属于军事方面,不符合题意;C项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政治方面,不符合题意;D项发展近代工业属于经济方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要求准确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9.(2021八下·嘉兴期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下列发明者和发明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A.法拉第——汽车 B.菜特兄弟——电报C.爱迪生——电灯 D.贝尔——飞机【答案】C【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A项法拉第——汽车对应错误,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工程师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不符合题意;B项菜特兄弟——电报对应错误,1903 年美国的菜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电报,不符合题意;C项爱迪生——电灯对应正确,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符合题意;D项贝尔——飞机对应错误,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的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和发明者。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0.(2021八下·嘉兴期末)《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内容之一是开放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中涉及到我们浙江的是( )A.杭州 B.宁波 C.温州 D.舟山【答案】B【知识点】鸦片战争【解析】【分析】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广州属广东,厦门、福州属福建,宁波属浙江,上海属上海市。ACD三项《南京条约》未涉及,不符合题意;B项宁波涉及到浙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1.(2021八下·嘉兴期末)15世纪末,西方列虽玩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答案】A【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德国的势力范围。A项德国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符合题意;B项日本的势力范围是福建,不符合题意;C项英国的势力范围是长江流域,不符合题意;D项俄国的势力范围为长城以北及新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列强瓜分中国的相关史实。12.(2021八下·嘉兴期末)很多诗词中有浓缩的历史。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③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④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① D.④②③①【答案】B【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分析】①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反映的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反映的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③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反映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反映的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③②①。B项④③②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顺序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判断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二、非选择题13.(2021八下·嘉兴期末)走进历史现场,解读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闻名的拉什莫尔山上雕刻着四位在美国历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总统,以下是其中两位的人生经历:华盛顿 林肯1756~1763作为英方军官,参加英法七年战争,积累了军事指挥经验 1775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独立战争 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6年发表告别词,离开政坛 1860年当选为美国第十六届总统 1861年领导美国南北战争 1863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4年再次担任美国总统 1865年取得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 1865年遇刺身亡材料二:对俄国来说,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摘编自爱德华·拉津斯基《亚历山大二世;最后一位伟大的沙皇》链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全,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材料三:林则徐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果的,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真的林则徐是慢慢地觉悟了的……——摘编自蒋廷载《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华盛顿和林肯人生经历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亚历山大二世。(3)用相关知识证明“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是百战百胜的和“真正的林则徐”是慢慢地觉悟了的。【答案】(1)都担任过美国总统,都通过战争方式的领导了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通过颁布法律促进美国的社会进步。(2)亚历山大二世作为一位改革者,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后,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3)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主持虎门销烟。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或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知识点】鸦片战争;资本主义的扩张;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一表格可以看出:华盛顿和林肯都担任过美国总统,都通过战争方式的领导了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通过颁布法律促进美国的社会进步。(2)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虎门销烟说明“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是百战百胜的。林则徐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世界5大洲30余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答案为:(1)都担任过美国总统,都通过战争方式的领导了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通过颁布法律促进美国的社会进步。(2)亚历山大二世作为一位改革者,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后,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3)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主持虎门销烟。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或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华盛顿和林肯人生经历的相似之处,评价亚历山大二世,林则徐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14.(2021八下·嘉兴期末)追寻近代化的艰辛探索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押(轻慢,轻侮)处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急迫)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陈旭藏《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所办的新政虽多,总不出乎兵事和制造两类,当这世界更新,一切治法,宜从根本上变革的时候,这种办法,自然是无济于事的,再进一步,便要改革及于政治了。……而中日之战,以诺大的中国而败于向所轻视的日本,这实在是一个大打击,经这一个打击,中国人的迷梦,该要醒了,于是维新运动以起。——吕思勉《中国简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有哪些?并指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相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何进步?(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答案】(1)目的:自强和求富或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2)小变”的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立新式海军。进步:康有为主张既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背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急迫)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可见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和求富。(2)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的进步在于: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根据材料三“所办的新政虽多,总不出乎兵事和制造两类,当这世界更新,一切治法,宜从根本上变革的时候,这种办法,自然是无济于事的,再进一步,便要改革及于政治了。”可见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一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根据材料三中的“……而中日之战,以诺大的中国而败于向所轻视的日本,这实在是一个大打击,经这一个打击,中国人的迷梦,该要醒了,于是维新运动以起。”可见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二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也是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一。故答案为:(1)目的:自强和求富或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2)“小变”的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立新式海军。进步:康有为主张既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背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相关史实。1 / 1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1.(2021八下·嘉兴期末)1683年,康熙帝赋诗《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此诗中的“捷音”最有可能来自于( )A.台湾 B.新疆 C.西藏 D.黑龙江2.(2021八下·嘉兴期末)明清之际,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这一主张的思想家是( )A.王夫之 B.李赞 C.黄宗载 D.魏源3.(2021八下·嘉兴期末)中医药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激发了世界人民对中医药浓烈的兴趣。下列著作中,能了解各种药物产地、形色、气味及疗效等相关知识的是( )A.《几何原本》 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4.(2021八下·嘉兴期末)新航路的开辟翻开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观察图2,其中哥伦布的航行路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5.(2021八下·嘉兴期末)不列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A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拉开了文艺复兴的序幕B 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被誉为欧洲“科学革命的开端”C 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普遍使用 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D 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端A.A B.B C.C D.D6.(2021八下·嘉兴期末)法国大革命在反对封建专制的声浪中拉开了序幕,其爆发的标志是( )A.攻克巴士底狱 B.通过《人权宣言》C.召开三级会议 D.颁布《拿破仑法典》7.(2021八下·嘉兴期末)青年马克思立志要“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他倾注毕生精力践行自己的理想。他在19世纪40年代( )A.领导了德国织工起义 B.创作了《国际歌》歌词C.参与了巴黎公社斗争 D.起草了《共产党宣言》8.(2021八下·嘉兴期末)明治维新期间,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下列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是( )A.努力发展教育 B.实行征兵制C.加强中央集权 D.发展近代工业9.(2021八下·嘉兴期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人类在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下列发明者和发明成果对应正确的是( )A.法拉第——汽车 B.菜特兄弟——电报C.爱迪生——电灯 D.贝尔——飞机10.(2021八下·嘉兴期末)《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内容之一是开放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中涉及到我们浙江的是( )A.杭州 B.宁波 C.温州 D.舟山11.(2021八下·嘉兴期末)15世纪末,西方列虽玩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的国家是( )A.德国 B.日本 C.英国 D.俄国12.(2021八下·嘉兴期末)很多诗词中有浓缩的历史。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③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 ④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① D.④②③①二、非选择题13.(2021八下·嘉兴期末)走进历史现场,解读历史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闻名的拉什莫尔山上雕刻着四位在美国历史上享有重要地位的总统,以下是其中两位的人生经历:华盛顿 林肯1756~1763作为英方军官,参加英法七年战争,积累了军事指挥经验 1775年任大陆军总司令,领导独立战争 1787年主持制宪会议,制定了1787年宪法 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1796年发表告别词,离开政坛 1860年当选为美国第十六届总统 1861年领导美国南北战争 1863年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864年再次担任美国总统 1865年取得美国南北战争的胜利 1865年遇刺身亡材料二:对俄国来说,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者,他像是两面神亚奴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摘编自爱德华·拉津斯基《亚历山大二世;最后一位伟大的沙皇》链接: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法全,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材料三:林则徐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果的,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真的林则徐是慢慢地觉悟了的……——摘编自蒋廷载《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归纳华盛顿和林肯人生经历的相似之处。(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亚历山大二世。(3)用相关知识证明“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是百战百胜的和“真正的林则徐”是慢慢地觉悟了的。14.(2021八下·嘉兴期末)追寻近代化的艰辛探索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押(轻慢,轻侮)处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急迫)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陈旭藏《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所办的新政虽多,总不出乎兵事和制造两类,当这世界更新,一切治法,宜从根本上变革的时候,这种办法,自然是无济于事的,再进一步,便要改革及于政治了。……而中日之战,以诺大的中国而败于向所轻视的日本,这实在是一个大打击,经这一个打击,中国人的迷梦,该要醒了,于是维新运动以起。——吕思勉《中国简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有哪些?并指出康有为主张的“全变”相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何进步?(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解析】【分析】依据题干材料“1863年” “海上捷音”、“ 岛门空”等信息,联系所学可知,1683年清政府收复台湾,并于1684年设置台湾府。A项台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收复台湾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掌握清政府收复台湾的史实。2.【答案】C【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他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他呼吁士人普遍参政、议政,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等主张。AB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C项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明末清初思想家,要求掌握基础知识。3.【答案】D【知识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解析】【分析】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本草纲目》能了解各种药物产地、形色、气味及疗效等相关知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相关史实。4.【答案】C【知识点】新航路开辟【解析】【分析】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经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等地,开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线,发现了美洲新大陆。A项①是迪亚士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B项②是达 伽马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C项③是哥伦布的航行路线,符合题意;D项④是麦哲伦的航行路线,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史实。5.【答案】C【知识点】科学和思想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革命【解析】【分析】A项A对应错误,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不符合题意;B项B对应错误,牛顿在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系统阐述了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概括了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建立起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不符合题意;C项C对应正确,1785年以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得到广泛使用,使人类获得了充足的动力,从而使进入蒸汽时代,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成为工业革命的标志,符合题意;D项D对应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1814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的对应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6.【答案】A【知识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解析】【分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A项攻克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符合题意;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识记法国大革命的相关史实。7.【答案】D【知识点】工人斗争及马克思主义诞生【解析】【分析】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题意;D项起草了《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的成就,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马克思的贡献。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8.【答案】A【知识点】资本主义的扩张【解析】【分析】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史称“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A项努力发展教育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符合题意;B项实行征兵制属于军事方面,不符合题意;C项加强中央集权属于政治方面,不符合题意;D项发展近代工业属于经济方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要求准确识记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9.【答案】C【知识点】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析】【分析】A项法拉第——汽车对应错误,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工程师本茨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不符合题意;B项菜特兄弟——电报对应错误,1903 年美国的菜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电报,不符合题意;C项爱迪生——电灯对应正确,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为世界带来了光明,符合题意;D项贝尔——飞机对应错误,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的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大发明和发明者。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0.【答案】B【知识点】鸦片战争【解析】【分析】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中广州属广东,厦门、福州属福建,宁波属浙江,上海属上海市。ACD三项《南京条约》未涉及,不符合题意;B项宁波涉及到浙江,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1.【答案】A【知识点】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解析】【分析】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山东德国的势力范围。A项德国把山东划为势力范围,符合题意;B项日本的势力范围是福建,不符合题意;C项英国的势力范围是长江流域,不符合题意;D项俄国的势力范围为长城以北及新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及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列强瓜分中国的相关史实。12.【答案】B【知识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狂潮;义和团运动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解析】【分析】①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反映的是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②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反映的是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③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反映的是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反映的是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③②①。B项④③②①排列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的顺序及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判断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13.【答案】(1)都担任过美国总统,都通过战争方式的领导了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通过颁布法律促进美国的社会进步。(2)亚历山大二世作为一位改革者,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后,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3)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主持虎门销烟。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或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知识点】鸦片战争;资本主义的扩张;美国的诞生【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一表格可以看出:华盛顿和林肯都担任过美国总统,都通过战争方式的领导了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通过颁布法律促进美国的社会进步。(2)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实行了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虎门销烟说明“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是百战百胜的。林则徐主持编译和审订了《四洲志》,介绍了世界5大洲30余国的历史地理和政情,林则徐被称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答案为:(1)都担任过美国总统,都通过战争方式的领导了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都通过颁布法律促进美国的社会进步。(2)亚历山大二世作为一位改革者,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改革后,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3)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主持虎门销烟。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或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华盛顿和林肯人生经历的相似之处,评价亚历山大二世,林则徐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识记。14.【答案】(1)目的:自强和求富或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2)小变”的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立新式海军。进步:康有为主张既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背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知识点】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清末变法图强的尝试与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一中的“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急迫)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可见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和求富。(2)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京师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材料二指出“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的进步在于: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根据材料三“所办的新政虽多,总不出乎兵事和制造两类,当这世界更新,一切治法,宜从根本上变革的时候,这种办法,自然是无济于事的,再进一步,便要改革及于政治了。”可见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一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根据材料三中的“……而中日之战,以诺大的中国而败于向所轻视的日本,这实在是一个大打击,经这一个打击,中国人的迷梦,该要醒了,于是维新运动以起。”可见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二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结合所学知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也是维新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之一。故答案为:(1)目的:自强和求富或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2)“小变”的内容: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创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立新式海军。进步:康有为主张既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也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3)背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与虚弱,中华民族面临着空前严重的危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相关史实。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