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浦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浦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资源简介

浙江省浦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1七下·浦江期末)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以隋朝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制作的年代尺,图中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其中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北周建立 B.隋朝建立 C.统一南北 D.运河开凿
2.(2021七下·浦江期末)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手《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出现这种社会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王安石变法 B.北宋推崇的重文轻武政策
C.女真族崛起 D.国家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3.(2021七下·浦江期末)某班举行辩论会,同学们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两宋时期的特征(  )
A.盛世危机 B.短暂繁荣 C.帝国中兴 D.政权并立
4.(2021七下·浦江期末)2021年是西藏的和平解放70周年。在新时代、新形势和新任务背景下,西藏纳入了“一带一路”建设总体布局,不仅赋予了西藏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使西藏有了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其实西藏早在元朝时就专门设置了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该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伊犁将军 C.宣政院 D.军机处
5.(2021七下·浦江期末)对比分析是学习历史的又一个重要方法。隋朝和元朝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封建王朝,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 ②都城都选择建立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③都开创了影响较深远的政治制度 ④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大一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2021七下·浦江期末)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逐步衰落,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下列属于康熙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加强做出贡献的举措是(  )
A.册封达赖五世 B.收复台湾
C.设置驻藏大臣 D.雅克萨之战
7.(2021七下·浦江期末)美国大平原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①以家庭农场为主 ②机械化作业 ③生产效率高 ④人均产量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经纬度 B.地势 C.洋流 D.气候
9.(2021七下·浦江期末)下列关于世界典型区域的环境特点,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日本渔业发达,大力建设“海洋牧场”
B.马赛人在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C.澳大利亚草原平坦辽阔,适合大面积发展畜牧业
D.以色列水资源丰富,普遍种植水稻养活当地居民
10.(2021七下·浦江期末)蔚山今天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其自然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对汽车业的支持
B.汽车生产、销售、服务产业链集中
C.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口
D.汽车制造与教育、科技能紧密结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11.(2021七下·浦江期末)【鼎盛唐朝、开放发展】
某校701班同学围绕“唐朝的繁荣与开放”的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齐参与。
【人物篇】
语句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语句二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技术篇】
【外交篇】
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日本为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朝鲜半岛上的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仿效唐朝建立政治制度;丝绸之路的和平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远方,同时唐代的宗教、舞蹈、绘画、食品、服装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1)材料中的语句出自于唐朝哪个皇帝?语句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出现了怎样的社会局面?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3)依据【外交篇】的材料,从范围、内容两个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的学习探究,谈谈你对唐朝出现鼎盛繁荣原因的认识。
12.(2021七下·浦江期末)【革旧立新、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和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尘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融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科学技术著作、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材料三: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到了明朝中后期,中国的科学技术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1)指出材料一中科技发明的朝代、名称以及此项发明的科学家。
(2)写出下面表格中所列人物的成就作品。
作者 作品
李时珍 ①   
宋应星 ②   
徐光启 ③   
吴承恩 ④   
(3)造成“1840年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全面落后西方”的结局与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分别推行的哪些措施有关?联系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推行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
13.(2021七下·浦江期末)【着眼自然、区域发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读下列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A是   平原;A平原以   气候为主,主要农作物是   。
(2)图二中A国大部分国土所在的山区是   ,简述该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3)图三中A所示国家是   ,该国东北部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是   。
(4)“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启示我们创造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应该坚持什么原则?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A项北周建立不是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
B项隋朝建立是年代尺中①代表的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
C项统一南北是年代尺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
D项运河开凿是年代尺中③代表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答案】B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宋朝出现题干这样的社会现象,主要是因为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ACD三项和题干现象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北宋推崇的重文轻武政策是出现题干这种社会现象的直接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需要灵活运用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3.【答案】D
【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辽、西夏和北宋并立,西夏、金和南宋并立,由此可见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
ABC三项都不是两宋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D项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特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宋时期的特征。需要准确识记辽、宋、夏、金时期的特征。
4.【答案】C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行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管辖权。
A项澎湖巡检司是元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设置的管理机构,不符合题意;
B项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立的管理新疆的机构,不符合题意;
C项,符合题意;
D项军机处是为了加强君主集权,清朝雍正帝设立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元朝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识记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5.【答案】D
【知识点】隋的兴亡;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隋朝是汉族建立政权,元朝是蒙古族建立政权,所以①错误。隋朝都城建在长安,元朝都城在大都,所以②错误。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元朝开创行省制,影响后世,所以③正确。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分裂局面,所以④正确。
D项③④是隋朝和元朝的相似之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和元朝的相似之处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为了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清军大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率清军赢得雅克萨之战胜利、打败沙俄侵略者的是康熙帝。
A项册封达赖五世的是顺治帝,不符合题意;
B项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不符合题意;
C项设置驻藏大臣的是雍正帝,不符合题意;
D项雅克萨之战属于康熙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加强做出贡献的举措,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康熙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加强做出的贡献。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7.【答案】A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大平原农场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大多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使用机械生产,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很高。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大农场处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域辽阔, 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 ,必须依靠机械化来完成,所以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人少地多,所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要作为商品卖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
8.【答案】B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 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 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水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到当地的气候,植被等,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势的高低。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围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9.【答案】D
【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非洲草原——传统牧场;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色列地区处于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当地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节水技术,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成为欧洲人的后花园。其他说法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以色列水资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 以色列人努力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
10.【答案】C
【知识点】韩国蔚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蔚山今天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其自然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口。其余都是人为原因。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蔚山是韩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世界著名的汽车城,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厂,韩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业。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大的汽车厂位于韩国蔚山市,它已经成为与美国底特律、德国的斯图加特和日本的丰田相比肩的汽车城。
11.【答案】(1)唐太宗;爱民(亲民)思想、用人唯贤;贞观之治。
(2)A:曲辕犁 B:筒车
(3)范围广泛:许多国家都有往来。内容丰富:涉及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
(4)开明的治国政策;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开放的对外政策。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都是唐太宗的言论。他在位期间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告诫后人不可轻视人民的力量,体现了他爱民思想。由材料“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唐太宗重用贤才。唐太宗在位时期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改善民生;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或任用贤才;对外开放;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国力逐步加强,出现了盛世局面,即“贞观之治”。
(2)依据所学,图A是便于耕作的工具曲辕犁,图B是用于灌溉的工具筒车。
(3)从材料中“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可以看出交往范围广泛,许多国家都与唐朝往来;“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可以看出交往内容涉及使者往来,生产技术、商品贸易等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真、玄奘等一批对外交流的使者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遣唐使等则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制度.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流的内容十分丰富。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综合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明的治国政策;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对外开放等使得唐朝出现鼎盛繁荣局面。
故答案为:(1)唐太宗;爱民(亲民)思想、用人唯贤;贞观之治。
(2)A:曲辕犁;B:筒车。
(3)范围广泛:许多国家都有往来。内容丰富:涉及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
(4)开明的治国政策;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开放的对外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历史。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2.【答案】(1)北宋、活字印刷术、毕昇。
(2)《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西游记》
(3)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专制统治。
【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变的模糊;制版时,在以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号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2)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代农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西游记》出现于明代中期,作者是吴承恩。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明代中期,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3)据所学知,明朝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史,实行八股取士,压制了人们的思想,巩固了专制统治。而清朝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统治者推行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都是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专制统治。
故答案为:(1)北宋、活字印刷术、毕昇。
(2)《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西游记》。
(3)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专制统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活字印刷术,明清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明清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的措施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综合归纳能力。注意掌握活字印刷术,明清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明清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的措施。
13.【答案】(1)湄公河;热带季风;水稻
(2)安第斯山区;山区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与大麦等农作物,发展种植业;在山区的高海拔处,由于雨水较少,又极为寒冷,经常遭受霜冻,因而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地,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发展畜牧业。
(3)意大利;威尼斯
(4)因地制宜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脉;威尼斯——水上都市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一中的A是湄公河平原;A平原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2)、图二中A国大部分国土所在的山区是安第斯山区,山区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与大麦等农作物,发展种植业;在山区的高海拔处,由于雨水较少,又极为寒冷,经常遭受霜冻,因而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地,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发展畜牧业。
(3)、图三中A所示国家是意大利,该国东北部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是威尼斯。
(4)、“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启示我们创造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点评】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城市发展的启示有: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注重产品研发,提高科技含量;重视教育,培养人才;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 1浙江省浦江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历社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21七下·浦江期末)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以隋朝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制作的年代尺,图中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其中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北周建立 B.隋朝建立 C.统一南北 D.运河开凿
【答案】D
【知识点】隋的兴亡
【解析】【分析】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A项北周建立不是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
B项隋朝建立是年代尺中①代表的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
C项统一南北是年代尺中②代表的历史事件,不符合题意;
D项运河开凿是年代尺中③代表的历史事件,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大运河,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2.(2021七下·浦江期末)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手《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出现这种社会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王安石变法 B.北宋推崇的重文轻武政策
C.女真族崛起 D.国家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答案】B
【知识点】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解析】【分析】宋朝出现题干这样的社会现象,主要是因为宋朝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为防止唐末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
ACD三项和题干现象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北宋推崇的重文轻武政策是出现题干这种社会现象的直接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需要灵活运用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3.(2021七下·浦江期末)某班举行辩论会,同学们的辩论题目中哪一个准确概括了两宋时期的特征(  )
A.盛世危机 B.短暂繁荣 C.帝国中兴 D.政权并立
【答案】D
【知识点】北宋与辽、西夏并列;南宋与金的和战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辽、西夏和北宋并立,西夏、金和南宋并立,由此可见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并立是两宋时期的重要特征。
ABC三项都不是两宋时期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D项政权并立是两宋时期的特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两宋时期的特征。需要准确识记辽、宋、夏、金时期的特征。
4.(2021七下·浦江期末)2021年是西藏的和平解放70周年。在新时代、新形势和新任务背景下,西藏纳入了“一带一路”建设总体布局,不仅赋予了西藏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且使西藏有了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其实西藏早在元朝时就专门设置了机构加强对它的管辖,该机构是(  )
A.澎湖巡检司 B.伊犁将军 C.宣政院 D.军机处
【答案】C
【知识点】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行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该机构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管辖权。
A项澎湖巡检司是元朝为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设置的管理机构,不符合题意;
B项伊犁将军是清朝设立的管理新疆的机构,不符合题意;
C项,符合题意;
D项军机处是为了加强君主集权,清朝雍正帝设立的,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元朝对西藏地区管理的措施。识记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5.(2021七下·浦江期末)对比分析是学习历史的又一个重要方法。隋朝和元朝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封建王朝,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 ②都城都选择建立在我国的南方地区
③都开创了影响较深远的政治制度 ④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实现了大一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知识点】隋的兴亡;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解析】【分析】隋朝是汉族建立政权,元朝是蒙古族建立政权,所以①错误。隋朝都城建在长安,元朝都城在大都,所以②错误。隋朝开创三省六部制,元朝开创行省制,影响后世,所以③正确。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元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分裂局面,所以④正确。
D项③④是隋朝和元朝的相似之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和元朝的相似之处及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6.(2021七下·浦江期末)清朝前期封建制度逐步衰落,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得到了巩固和加强。下列属于康熙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加强做出贡献的举措是(  )
A.册封达赖五世 B.收复台湾
C.设置驻藏大臣 D.雅克萨之战
【答案】D
【知识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解析】【分析】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为了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清军大胜,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率清军赢得雅克萨之战胜利、打败沙俄侵略者的是康熙帝。
A项册封达赖五世的是顺治帝,不符合题意;
B项收复台湾的是郑成功,不符合题意;
C项设置驻藏大臣的是雍正帝,不符合题意;
D项雅克萨之战属于康熙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加强做出贡献的举措,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康熙帝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加强做出的贡献。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7.(2021七下·浦江期末)美国大平原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①以家庭农场为主 ②机械化作业 ③生产效率高 ④人均产量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大平原农场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大多是以家庭经营为主,使用机械生产,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很高。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
故答案为:A。
【点评】大农场处于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域辽阔, 美国的农场几乎都是家庭农场 ,必须依靠机械化来完成,所以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人均产量高,人少地多,所生产的农产品大部分要作为商品卖出去,商品率高,是典型的商品性农业。
8.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经纬度 B.地势 C.洋流 D.气候
【答案】B
【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
【解析】【分析】 安第斯山脉从山麓到山顶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 主要是由于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降水发生变化,进一步影响到当地的气候,植被等,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地势的高低。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安第斯山脉属于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南美洲的西岸,范围从巴拿马一直到智利。从北到南全长8900余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山脉有许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顶终年积雪的高峰,且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9.(2021七下·浦江期末)下列关于世界典型区域的环境特点,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A.日本渔业发达,大力建设“海洋牧场”
B.马赛人在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C.澳大利亚草原平坦辽阔,适合大面积发展畜牧业
D.以色列水资源丰富,普遍种植水稻养活当地居民
【答案】D
【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非洲草原——传统牧场;澳大利亚草原——现代化牧场;以色列节水王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以色列地区处于热带沙漠气候,水资源短缺,当地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节水技术,主要种植蔬菜和水果,成为欧洲人的后花园。其他说法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以色列水资源短缺, 以色列人采用世界最先进的节水农业技术,在沙漠中建起了绿洲; 以色列人努力让宝贵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上发达的国家。
10.(2021七下·浦江期末)蔚山今天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其自然原因是(  )
A.国家政策对汽车业的支持
B.汽车生产、销售、服务产业链集中
C.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口
D.汽车制造与教育、科技能紧密结合
【答案】C
【知识点】韩国蔚山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 蔚山今天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世界著名汽车城,其自然原因是地理位置优越,毗邻港口。其余都是人为原因。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蔚山是韩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世界著名的汽车城,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制造基地,聚集了世界最大的造船厂,韩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等重要企业。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大的汽车厂位于韩国蔚山市,它已经成为与美国底特律、德国的斯图加特和日本的丰田相比肩的汽车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30分)
11.(2021七下·浦江期末)【鼎盛唐朝、开放发展】
某校701班同学围绕“唐朝的繁荣与开放”的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齐参与。
【人物篇】
语句一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语句二 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
【技术篇】
【外交篇】
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日本为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有500多人;朝鲜半岛上的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仿效唐朝建立政治制度;丝绸之路的和平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远方,同时唐代的宗教、舞蹈、绘画、食品、服装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1)材料中的语句出自于唐朝哪个皇帝?语句体现了他怎样的治国思想?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出现了怎样的社会局面?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图A和图B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名称。
(3)依据【外交篇】的材料,从范围、内容两个角度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的学习探究,谈谈你对唐朝出现鼎盛繁荣原因的认识。
【答案】(1)唐太宗;爱民(亲民)思想、用人唯贤;贞观之治。
(2)A:曲辕犁 B:筒车
(3)范围广泛:许多国家都有往来。内容丰富:涉及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
(4)开明的治国政策;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开放的对外政策。
【知识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解析】【分析】(1)分析材料可知,都是唐太宗的言论。他在位期间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告诫后人不可轻视人民的力量,体现了他爱民思想。由材料“吾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反映唐太宗重用贤才。唐太宗在位时期励精图治;轻徭薄赋,减轻人民负担;改善民生;注重人才的选拔、任用和考核或任用贤才;对外开放;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国力逐步加强,出现了盛世局面,即“贞观之治”。
(2)依据所学,图A是便于耕作的工具曲辕犁,图B是用于灌溉的工具筒车。
(3)从材料中“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可以看出交往范围广泛,许多国家都与唐朝往来;“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可以看出交往内容涉及使者往来,生产技术、商品贸易等领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真、玄奘等一批对外交流的使者促进了双方文化的交流;遣唐使等则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制度.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流的内容十分丰富。
(4)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综合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明的治国政策;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对外开放等使得唐朝出现鼎盛繁荣局面。
故答案为:(1)唐太宗;爱民(亲民)思想、用人唯贤;贞观之治。
(2)A:曲辕犁;B:筒车。
(3)范围广泛:许多国家都有往来。内容丰富:涉及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
(4)开明的治国政策;农业生产技术的发明与改进;开放的对外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的历史。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
12.(2021七下·浦江期末)【革旧立新、创新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和进步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尘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融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有突出的成就,科学技术著作、文学艺术成就辉煌。
材料三:明朝以前,中国是世界上经济、科技最发达的国家,到了明朝中后期,中国的科学技术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但到1840年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1)指出材料一中科技发明的朝代、名称以及此项发明的科学家。
(2)写出下面表格中所列人物的成就作品。
作者 作品
李时珍 ①   
宋应星 ②   
徐光启 ③   
吴承恩 ④   
(3)造成“1840年以后中国科学技术全面落后西方”的结局与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分别推行的哪些措施有关?联系所学知识说明统治者推行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
【答案】(1)北宋、活字印刷术、毕昇。
(2)《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西游记》
(3)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专制统治。
【知识点】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皇权膨胀
【解析】【分析】(1)北宋时,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变的模糊;制版时,在以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号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这样就可以印书了。
(2)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明朝末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等三十个生产部门,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明代农学家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西游记》出现于明代中期,作者是吴承恩。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明代中期,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3)据所学知,明朝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史,实行八股取士,压制了人们的思想,巩固了专制统治。而清朝为了加强对人们思想的控制,大兴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统治者推行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都是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专制统治。
故答案为:(1)北宋、活字印刷术、毕昇。
(2)《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西游记》。
(3)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实行专制统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活字印刷术,明清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明清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的措施及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综合归纳能力。注意掌握活字印刷术,明清时期科技文化成就,明清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的措施。
13.(2021七下·浦江期末)【着眼自然、区域发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读下列三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A是   平原;A平原以   气候为主,主要农作物是   。
(2)图二中A国大部分国土所在的山区是   ,简述该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3)图三中A所示国家是   ,该国东北部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是   。
(4)“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启示我们创造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应该坚持什么原则?
【答案】(1)湄公河;热带季风;水稻
(2)安第斯山区;山区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与大麦等农作物,发展种植业;在山区的高海拔处,由于雨水较少,又极为寒冷,经常遭受霜冻,因而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地,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发展畜牧业。
(3)意大利;威尼斯
(4)因地制宜
【知识点】湄南河平原;智利——安第斯山脉;威尼斯——水上都市
【解析】【分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一中的A是湄公河平原;A平原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
(2)、图二中A国大部分国土所在的山区是安第斯山区,山区的印第安人在低海拔的山谷和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与大麦等农作物,发展种植业;在山区的高海拔处,由于雨水较少,又极为寒冷,经常遭受霜冻,因而形成了广阔的干寒草地,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发展畜牧业。
(3)、图三中A所示国家是意大利,该国东北部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是威尼斯。
(4)、“家住平原”、“与山为邻”、“傍水而居”启示我们创造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点评】这对于我们今后的城市发展的启示有: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注重产品研发,提高科技含量;重视教育,培养人才;保护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