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8科8份)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16个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一位体重正常的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
A.2×103Pa B.2×104Pa C.2×105Pa D.2×106Pa
在图1中,正确表示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的是( )
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A.被“嫦娥二号”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B.密封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了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放入冰箱冻成冰
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获得密度为0.8g/cm3的酒精100g,可选用的量筒的量程及分度值最好是( )
A.100ml,5ml B.150ml,10ml
C.100ml,10ml D.150ml,5ml
如图2所示的各种器材或装置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进行工作的是( )
A.(a) B.(b) C.(c) D.(d)
如图3所示,木块下面悬挂一块金属块,木块仍浮在水面,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
A.木块的重力等于木块的浮力 B.金属块和木块的重力等于它们受到的浮力
C.金属块的重力等于它的浮力 D.金属块的重力一定大于木块的重力
天平称量前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左右摆动,出现如图4所示情况,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C.向左调节游码 D.向右调节游码
如图5所示,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气压计.把气压计从水平地面移到楼顶的阳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B.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小
C.外界气压变大,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D.外界气压变小,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变大
如果向盛有浓盐水的烧杯内加一定量的清水(未溢出),如图6,则( )
A.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B.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C.盐水密度减小,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增大
D.盐水密度增大,烧杯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减小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可以确认管内进入了少量空气的现象是( )
A.将管在水银槽中轻轻上提,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
B.管内水银柱高度略小于760 mm
C.使管倾斜,管内水银柱长度增加
D.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
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容器底受到压力相等 B.液面下相同深度a、b两点液体压强相等
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大 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压强较小
小亮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大胆探索,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如图8所示,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是( )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如图9,在水平放置的书架上,并列放10本完全相同的书(每本书与书架的接触面积相同),书架受到书的压力为F,压强为p.当取走右边的4本书后,其余6本书不动,书架受到书的压力和压强又为( )
A.压力为F,压强为p B.压力为F,压强为p
C.压力为F,压强为p D.压力为F,压强为p
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10所示,从图中可知( )
A.该液体的密度是3g /cm B.量杯的质量40g
C.体积为60ml时液体质量为100g D.该液体可能是酒精
根据图11,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乙图中吸盘能将物体挂在墙上不掉下来,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C.丙图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值比实际值大
D.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
体积相同的铜、铁、铝和木四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情况如图12所示,已知这四种材料的密度关系是ρ铜>ρ铁>ρ铝>ρ水>ρ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铝球、木球一定是实心的,铜球和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B.四个小球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铜>F木 >F铁=F铝
C.四个小球的重力关系是:G铝>G铁>G木>G铜
D.四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铝>m铁>m铜>m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适当的数字或单位:
一间教室的空气的质量约是300________;
水的密度是1×103__________;
1个标准大气压 = __________Pa.
一个放在桌面上的正方体,质量是3.16×106g,体积为4×105cm3,则这个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其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它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则剩余部分的密度________,对桌面的压强 .(后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17世纪中期,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公开演示了著名的__________实验,才使人们确信大气压强的存在.1644年,科学家     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通常把相当于   毫米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叫做1个标准大气压.
坐沙发比坐硬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__________,在__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压强.(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13甲所示,用50N的力F将质量为3kg的物体压在天花板上,则物体对天花板的压力为 N.如图13乙所示,用50N的力F将质量为3kg的物体压在竖直墙面上,则物体对竖直墙面的压力为 N.
重均为10N的铁球和正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14所示.静止时,铁球所受的支持力为_______N,木块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__N,此时_____________对桌面的压强大.
质量相等的一个空心铅球和一个木块均漂浮在水面上,空心铅球排开水的体积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如图15所示,在质量为1 kg的容器内装有5 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 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中间,桌面面积为0. 9 m2 ,g取10 N/kg.求: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_______________N;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Pa;
水对A点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_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Pa.
三、实验题(25题5分,26题7分,27题10分,共22分)
小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16所示,将饮料瓶中装满水后拧紧瓶盖,在侧壁开了一个小孔A,发现水并不流出,这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在A孔下方开一个相同大小的小孔B,将瓶盖拧开,发现从B孔喷出的水较远,这是因为 .
当老师介绍了液体压强,特别是演示了“帕斯卡裂桶实验”后,更激发了小明“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图17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17(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h1=h2>h3.
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应出来.
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最小的是_________图.
比较图a和图d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小可在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想到“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他猜想“物体受到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18所示的实验.
铁块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_N.
如果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可应该选取图18中的_____________等步骤(填字母符号)进行对比.小可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____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小可根据图18中A、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小可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方法是( )
A.理想实验法 B.模型法 C.控制变量法 D.类比法
小刚家准备建一栋新房,爸爸买了一堆材料相同的石子,小刚选取一块石子在实验室测它的密度.
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 (增加/减少)砝码;
测小石子的密度,主要实验步骤是: A.用量筒测出小矿石的体积;B.将小矿石从水中取出,立即放在已调节平衡的天平盘上,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测出小矿石的质量;C.再用密度计算公式求出小石子的密度.请你评估:这一实验过程测算出的密度结果______(选填“偏大”、 “偏小”或“准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刚按图19甲所示的方法测石子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三个错误:
① ;
② ;
③ .
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9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石子的质量为 g.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19丙所示,则石子的体积是 cm3,此石子的密度是 kg/m3.
图19
四、计算题(28题6分,29题8分,30题9分,共23分)
星期天,小刚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了一箱牛奶.拿回家后放在了表面积为1.5 m2的桌子中间,牛奶箱的底面积是0.03 m2,箱和牛奶总质量是3 kg,箱中每小袋牛奶的包装袋上标有“净含量221 ml、227 g”字样.(g = 10 N/kg)
试求:(1) 这种牛奶的密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2) 这箱牛奶对桌子的压强是多少?
如图20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2011年,北京时间7月26日3时57分正式开始下潜.26日6时12分首次下潜至5038.5米,顺利完成本次5000米级海试主要任务.
求“蛟龙号”完成这次海试任务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m/min?(保留整数)
当“蛟龙号”到达5000米深的海底世界时,海水对“蛟龙号”外壳的压强约为多大?如果潜水器的一个观测孔的面积约为300 cm2,则海水对该观测孔的压力约为多大?(海水密度近为1.0×103kg/m3,g = 10 N/kg,下同)
若正在水下匀速下潜的“蛟龙号”潜水器的总质量为22吨,请你由此估算潜水器的体积约为多大?
如图21所示,密度为0.6×103 kg/m3的正方体木块,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此时,木块的下表面距水面3 cm,请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至少计算出与木块有关的3个物理量.
(g取10 N/kg)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初二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6个小题,每题2分,共32分)
19.马德堡半球 托里拆利 760
20.受力面积 压力 减小
21.20 50
22.10 0 铁球
23.等于
24.(1) 60 (2) 6000 (3) 6500 (4) 10000
三、实验题(25题5分,26题7分,27题10分,共22分)
26.(1) 0.5
(2) ABDE 等于 无关
(3) 错误 设控制V排 一定
(4) C
四、计算题(28题6分,29题8分,30题9分,共23分)
28.解:(1)
(2)
29.解:(1)
(2) Pa
30.解:(1)
(2) ∵ 漂浮 ∴

(3)
(4)
(5)
图2
锅炉水位计
茶壶
U形管压强计
存水弯
图11
图12
F
F


图13
图14
图16
图2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对应题号的方框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临时约法》 D.过渡时期总路线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份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 B.1951年、1953年
C.1949年、1956年 D.1953年、1957年
毛泽东曾十分风趣而深刻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发展
A.重工业 B.商业 C.轻工业 D.农业
下列人物中,被称为我国“两弹元勋”的是
A.王崇伦 B.王进喜 C.邓稼先 D.焦裕禄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A.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致死 B.大批干部被打倒
C.“二月逆流” D.四五运动
《走进新时代》中有这样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分别是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周恩来
C.毛泽东、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下列名字反映了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许建国 ③张跃进 ④刘开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下列哪次会议上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我国改革开放中,首先进行改革的是
A.第三产业 B.工业 C.城市 D.农村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点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私营企业改革 C.合资企业改革 D.个体工商户改革
被外国朋友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胸前的一枚耀眼的勋章”,同时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指
A.重庆 B.海南岛 C.深圳 D.上海浦东
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粉碎国民党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百团大战、抗美援朝”这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叶挺 B.贺龙 C.朱德 D.彭德怀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包括
①是否有利于增加公有制经济成分
②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③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④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2年经济特区走过32周年的历程。以下有关经济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 B.利用侨资外资进行建设
C.特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事 件 时 间 内 容 备 注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0世纪50年代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全国90%以上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世纪80年代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到1984年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已占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包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进行改造。 (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内容的。 (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是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所采取的正确措施。 ( )
在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我国正在工业上实施 “一五计划”。 (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的。 ( )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3分,第18题2分,共5分。)
观察《全国大陆的解放示意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3分)
A.1949年11月
解放地点:重庆
B.开国大典举行
地点:北京
C.1951年和平解
放地:西藏
观察《经济特区示意图》,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中(2分)
A.厦门 B.深圳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题7分,第20题8分,共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 ——邓小平
材料二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总结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2分)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的经济建设提供了哪些教训?(3分)
在我国不断扩大开放的同时,请结合材料三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
……
这是中国农村面貌即将迎来新一轮巨变的标志性事件。……国家信息中心学者徐宏源说,“这势必会对城乡统筹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宋振远、邹声文、张旭东《划时代的决定——写在废止农业税条例之日》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指出党和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1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在农村采取的土地政策在哪个地方首先取得突破?这一政策取得了怎样的效果?(3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2005年国家在农业方面又制定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3分)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党和政府制定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着眼点是什么?(1分)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题4分,第22题6分,共10分)
1949年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虽走过一些弯路,但成绩是巨大的。请根据相关提示完成表格。(4分)
时 间 关键词 历 史 事 件
1949年 当家作主 ①
1950年 保家卫国 ②
1966年 十年动乱 ③
④ 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提示:可从国内、国际意义两大方面进行思考,6分)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初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C A C A A B B B B A C D B C
二、判断题(5分)
四、材料分析题(15分)
20. (8分)(1)农民人口众多;农村稳定了,政局才能稳定;农民富裕了,国家才会富裕(1分)。(2)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1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2分)。
五、简答题(10分)
21.(4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
②抗美援朝
③文化大革命
④1978年说明:将选择题答案和非选择题答案都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关于种子中的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是新一代植株的幼体
B.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
C.在种子的萌发中,会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D.只有部分种子才有胚
蚕吐丝发生在它个体发育的什么阶段( )
A.成虫 B.幼虫 C.受精卵 D.蛹
以下动物与家蚕的生殖和发育方式明显不同的是( )
A.蝗虫 B.青蛙 C.蜜蜂 D.人
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
①家蚕 ②蝗虫 ③蜜蜂 ④蟋蟀 ⑤菜粉蝶 ⑥青蛙
A.①②③ B.①⑥ C.①③⑤ D.①⑤⑥
蝗虫的若虫发育到成虫,蜕皮次数总共是( )
A.0次 B.3次 C.4次 D.5次
对两栖动物中的“两栖”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既可生活在陆地,也可生活在水中
B.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
C.主要生活在水中偶尔登陆
D.主要生活在陆地偶尔下水
哪些是动物的繁殖行为( )
①蚕蛾的交尾 ②雄蛙的鸣叫 ③青蛙的抱对 ④丹顶鹤的鹤舞
⑤孔雀开屏 ⑥亲鸟给雏鸟喂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 D.全都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嫁接中,被嫁接的枝或芽称为接穗
B.人的性别决定发生在分娩时
C.蚕的一生包括了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
D.并不是所有的鸟都有筑巢行为
以下不属于蛙的发育阶段的是( )
A.卵 B.蝌蚪 C.蛹 D.幼蛙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描写了鸟的繁殖行为中的____行为( )
A.求偶 B.交配 C.筑巢 D.育雏
下列不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
①桃树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 ②椒草的叶片长成新植株
③马铃薯块茎发芽生根 ④月季的茎段扦插成活
⑤细菌的分裂生殖 ⑥青蛙的受精卵繁殖
⑦鸡的受精卵繁殖
A.②③④⑤ B.①⑥⑦ C.①⑤⑥⑦ D.⑥⑦
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黄毛和猫的白毛 B.玉米的黄粒和黑粒
C.小麦的易倒伏和抗倒伏 D.花生种子的粒大和粒小
以下关于性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生物体只有一个性状
B.生物的行为方式不属于生物的性状
C.性状都是能遗传的
D.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被称为相对性状
以下和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相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成功被誉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B.在实验中,注入小鼠受精卵的是大鼠的生长激素基因
C.该试验不能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
D.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如果被转入了另一种生物的基因,那它就是转基因生物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
A.生殖和发育现象 B.进化现象
C.超自然现象 D.遗传和变异现象
控制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叫( )
A.染色体 B.细胞 C.细胞核 D.基因
人的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_____,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 )
A.22对,22条 B.23对,23条 C.46条,23对 D.46条,46条
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是DNA上能控制生物遗传性状的片段
B.基因位于DNA上,染色体是DNA的载体
C.基因随染色体的传递而传递
D.在生物的体细胞中,基因并不是成对存在的
若一个父亲的基因组成为Aa(A和a的位置关系如图),则他产生的精子( )
A.只有一种精子,同时含A和a
B.只有一种精子,含A的精子
C.只有一种精子,含a的精子
D.有两种精子,含A的精子和含a的精子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状态下的豌豆为纯种
B.高茎和矮茎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为高茎,说明高茎为显性性状
C.子一代自花传粉得到的子二代中不会出现矮茎的植株
D.如果用字母D和d来表示控制高矮的基因,则亲代高茎为DD,子一代高茎为Dd
绵羊的卷毛由显性基因(H)控制,直毛由隐性基因(h)控制。现有一只卷毛公羊与一只卷毛母羊交配,生了一只直毛小羊。那只公羊和母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A.Hh、Hh B.HH、HH C.Hh、hh D.Hh、HH
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增大的原因是,血缘关系越近( )
A.生活环境越相同 B.染色体数目越相同
C.遗传基因也越相似 D.生活习性越相同
已知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由R基因控制。一个多指患者(Rr)和一个正常人婚配,生到正常孩子的几率为( )
A.0 B.1/4 C.1/2 D.3/4
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的性染色体是X染色体和Y染色体
B.X是女性的性染色体,Y是男性的性染色体
C.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
D.X染色体大,Y染色体小
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 )
A.经常练习举重的人,胸肌发达 B.一对正常夫妇生育一白化女儿
C.长在暗处的玉米矮小 D.肥水充足处的花生植株高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下图为鸟卵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鸟卵的结构中,将来能发育成雏鸟的部位是[ ] _____________;
(2)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是[ ]___________和[ ] _____________;
(3) 卵壳上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___________使[ ] __________和外界之间不断进行气体交换。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科学工作者将一种矮秆(抗倒伏)但不抗锈病的小麦与另一种高秆(不抗倒伏)但抗锈病的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后代中出现了矮秆抗锈病,矮秆不抗锈病,高秆抗锈病和高秆不抗锈病四种类型,选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繁殖培育,经若干代后,便获得了矮秆抗锈病的小麦新品种。
材料二 科学家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普通青椒种子,返回地面后再进行选育,培育成果实个大,肉厚,口感好,产量高的太空椒。
(1) 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___________,材料一中出现的矮秆抗锈病小麦,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2) 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太空椒的培育原理有所不同,前者是用_________的方法来育种,而后者是利用宇宙射线使种子中的__________发生改变。
关于生命的起源可以通过科学推测。科学推测需要________________、严密的逻辑和__________________。在米勒实验的装置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在模拟原始的地球环境,并最终获得了有机物。其中_____________模拟原始海洋,火花放电模拟________________,冷凝器的作用模拟______________。米勒实验的成功有力地支持了_______________学说。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从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对环境的要求,解释为什么两栖动物的数量在急剧减少?我们应当采取哪些保护措施(至少3个)?
一对夫妇生男生女的概率是否相同?为什么?性别歧视导致社会上男女比例失衡,对人类社会会带来哪些问题(至少2个方面)?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初二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D C D B D B C C B A D C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B D D C A C C B B
27.(1) 遗传 变异
(2) 杂交 基因
少。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站,加强法制管理,禁止滥捕滥杀,减少污水排放,排放前先净化等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 B.
C. D.
把分式中的,的值都扩大为原来的5倍,则分式的值( )
A.不变 B.扩大为原来的5倍
C.扩大为原来的10倍 D.缩小为原来的
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3,),则它的图象一定还经过点( )
A. B.
C. D.
如图,在□ABCD中,已知∠ODA=90°,AC=10cm,BD=6cm,则BC的长为( )
A.4cm B.5cm
C.6cm D.8cm
顺次连结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已知反比例函数,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图象经过点(1,1) B.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C.当x > 1时, D.随着的增大而减小
函数与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对角线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 = 2,BC = 1,动点P从点B出发,沿路线作匀速运动,那么的面积S与点P运动的路程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若,则____
m取 时,方程会产生增根.
如图,P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PA⊥x轴于点A,,则k = ________.
等腰梯形的上底是4 cm,下底是10 cm,一个底角是,则等腰梯形的腰长是________cm.
如图,在□ABCD中,E是AD边上的中点.BE平分∠ABC,AB = 2,则□ABCD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_.
在函数的图象上有三个点的坐标分别为,函数值的大小关系是 .(用“<”符号连接)
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是梯形的中位线,对角线AC交EF于G,若BC = 8 cm,EF = 6 cm,则GF的长等于______________cm.
当x = 1时,分式无意义,当x = 4时,分式的值为零,则 __________.
如图,在□ABCD中,,CA = 10,DB = 6,OE⊥AC于点O,连结CE,则△CBE的周长是_________.
如图,矩形ABCD沿着直线BD折叠,使点C落在处,交AD于点E,AD = 8,AB = 4,则DE的长为 .
三、解答题(共8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
(6分×2 = 12分) 解分式方程.
(1) (2)
(10分) 化简求值.
已知a,b满足,求代数式的值.
(10分)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点A、B.
求:(1) 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 求直线AB与x轴的交点C的坐标及的面积.
(3) 直接写出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12分) 如图,是一块四边形花园ABDC,在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小刚量得,AC = 3 m,AB = 4 m,CD =m,BD = 10 m.求这个花园的面积.(结果保留整数,其中)
(12分) 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是BC和AD上的两点,且AE∥CF,延长AE与DC延长线交于点G,延长CF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H,求证:HF = GE.
(12分) 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AB=AD=6,DE⊥DC交AB于E,DF平分∠EDC交BC于F,连接EF.
(1) 证明:EF=CF;
(2) 当AE=2时,求EF的长.
(12分) 正方形ABCD中,E点为BC中点,连接AE,过B点作BF⊥AE,交CD于F点,交AE于G点,连接GD,过A点作AH⊥GD交GD于H点.
(1) 求证:△ABE≌△BCF;
(2) 若正方形边长为4,AH =,求△AGD的面积.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初二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A A D D B B []
二、填空题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3 6 12 2 5
解答题
(2)
去分母得
· 4分
经检验:不是原方程的解。
∴原方程无解 · 6分
22.解:由题意得:
解得:· 4分
原式=
=
= 8分
将代入上式,原式= 10分
将A ,B 代入得:
解得
所以一次函数是 ·5分
(2) C
所以· 8分
(3) 10分
24.解:连接BC
∵AC = 3,AB = 4,∠A = 90°,
∴BC·························4分
∵ BC = 5, CD =, BD = 10,

∴∠BCD = 90° 8分
∴ (m2) 12分
25.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D∥BC
∴AF∥CE, AH∥CG
∵AE∥CF且AF∥CE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AE = CF 5分
∵AG∥CH且AH∥CG
∴四边形AGCH是平行四边形
∴AG = CH 10分
∴AGAE = CHCF
∴GE = HF 12分
26.解:(1) 如图,过D作DG⊥BC于G
由已知可得四边形ABGD为正方形
∵DE⊥DC
∴∠ADE+∠EDG=90°=∠GDC+∠EDG
∴∠ADE=∠GDC
在△ADE与△GDC中,
∴△ADE≌△GDC (ASA) 3分
∴DE=DC且AE=GC
在△EDF和△CDF中
∴△EDF≌△CDF(SAS)· ·6分
∴EF=CF 7分
27.证明:(1) 正方形ABCD中,∠ABE=90°,
∴∠1+∠2 = 90°,
又AE⊥BF,
∴∠3+∠2 = 90°,
则∠1=∠3
又∵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E=∠BCF=90°,AB=BC
在△ABE和△BCF中,
∴△ABE≌△BCF(ASA) ·5分
(2) 延长BF交AD延长线于M点,∴∠MDF=90°
由 (1) 知 △ABE≌△BCF,∴CF = BE
∵E点是BC中点,∴BE =BC,即CF =CD = FD,
在△BCF和△MDF中,
∴△BCF≌△MDF(ASA)
∴BC=DM,即DM=AD,D是AM中点 9分
又AG⊥GM,即△AGM为直角三角形,
∴GD =AM = AD
又正方形边长为4,∴GD = 4
S△AGD=GD·AH=×4×= 12分
M
F
A
D
B
C
G
H
M
F
1
2
3
E一、选择题(下列1—6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7—10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下列各句中对“公民”和“人民”概念使用正确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B.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我国是公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在思想品德活动课上,八(5)班的同学对“公民身份的确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列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B.在我国,犯罪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仍是中国公民,因他并没有被剥夺公民的身份
C.作为中国未成年人,要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真正成为中国公民
D.我国法律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已加入美籍的华人不再是中国公民
“权利是果,义务是花,只有辛勤浇花,方能结出硕果。”这句话形象地比喻了公民权利和义务的( )
A.一致性 B.广泛性 C.真实性 D.对等性
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在教室里张贴伟人的肖像
B.经本人同意,某电视台播出以某明星为形象代言人的广告
C.某网站举办最受欢迎明星评选活动,刊登了众多明星的照片
D.某体育杂志擅自使用奥运冠军刘翔跨栏的照片作为封面
小语在登陆一家游戏网站的私人服务器的时候,“私服”要求他输入个人信息,随后几天他总是收到个游戏公司和网站的电话,小语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可能被汇漏了。据此完成5—6题。
你认为小语的_______被侵犯了( )
A.肖像权 B.姓名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你认为小语应该如何做( )
①利用黑客软件报告该网站
②置之不理
③给对方公司打电话,要求其删除自己的个人信息,否则付诸法律诉讼
④直接控告对方公司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针对冒用他人姓名上学、侵害他人受教育权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曾于2001年7月作出了批复:以侵害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公民依据宪法所享有的受教育基本权利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依据这个司法解释,考上中专后被人冒名顶替的山东姑娘齐玉苓赢了官司。这表明( )
A.公民的姓名权受法律保护
B.公民享有的姓名权,不容他人侵犯
C.公民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姓名权
D.受教育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有( )
A.哥哥不许妹妹继承父亲的遗产
B.母亲要求上初中二年级的小明退学
C.老板殴打完不成生产任务的员工小张
D.同学给小海起了个“黑熊”的侮辱外号
2011 年5 月1 日起施行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细则》 施行后,一位在餐馆里吸烟的人说:“我在这里消费,抽烟难道不是我的权利吗?”劝阻这位吸烟者的理由有( )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C.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
D.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下列选项体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是( )
A.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责任
B.公民有肖像不容侵害的权利,但不得恶意毁损、玷污、筹划他人肖像
C.公民有通信自由,但不得泄露国家机密
D.公民必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某校八年级的学生小陈自恃家庭条件较好,总是讥笑甚至污辱班里部分同学。小李等三位同学怀恨在心,一天下课后,纠集社会人员共6人,在校外对小陈实施绑架勒索,并对其大打出手,致使小陈死亡。请你评析小陈和小李的行为。
作为公民必须忠实履行义务,做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那么
国家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那么,我国法律要求公民必须作出的行为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那么,我国法律禁止公民实施的行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材料二: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目前,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法律体系和人权保障法律制度。
材料三:山西公交车司机为泄愤撞死一对母子被判处死刑;江西赣州一农民竞选村名小组长失败后,殴打报复他人,获刑四年……
材料一、二体现了对公民权利的哪一保障?(2分)
材料三体现了对哪一权利的保障?(2分)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某学校女生李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学生林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林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林某,给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李某的行为侵犯了林某的哪些权利?(至少写出两项,2分)
分析李某的行为有什么危害(2分)
对此,林某应该怎么办?(提出两种解决办法2分)
3月28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教育部、公安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为了认真贯彻有关文件的精神,某中学开展了“校园安全教育周”活动。
通过你的观察,你知道威胁校园安全的因素有哪些?(2分)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请你分别从社会、学校、自身三个方面,谈谈如何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3分)
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定一句宣传标语。(1分)
四、活动探究题 (6分)
(1) 有一个同学,因脚受伤,行动不便时,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2) 你看到有人在损坏学校的花草树木时,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1分)
(3) 在班上,当有同学对你公然漫骂、讽刺、嘲笑,你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初二政治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下列1—6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7—10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20分。)
1—6 BCADCB 7.ABC 8.CD 9.ABD 10.BC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1.(1) 九年级学生侵害了八年级学生的生命健康权。
(2) 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
(3) 九年级学生要承担法律责任,八年级学生要提高保护生命健康权利的意识。
12.(1) ①提倡五爱公德②提倡从事义务劳动③提倡植树造林(提倡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 ①爱护公共财产②依法纳税③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则、依法服兵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3) ①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②禁止侵占或者破坏自然资源③禁止侮辱、殴打教师(禁止体罚学生、禁止破坏公共秩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3.(1) 人仅的保障
(2) 生命健康权
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4.(1) 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人格尊严权(回答任意两个2分)
(2) 李某的行为是践踏他人人格尊严,损害他人的名誉,给他人造成了伤害;破坏了社会道德,危害社会秩序;同时也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的违法行为。(言之有理即可2分)
(3) 林某可以和侵权人协商,告知李某的行为是违法的,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出的办法合理合法可行即可2分)
15.(1) 校园暴力事件威胁着学生的生命健康;部分学校的设施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周围的治安环境不好,侵犯学生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等。
四、活动探究题 (6分)第Ⅰ卷 (共100分)
Ⅰ.听力测试(共30分)
第一节 情景反应(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A. That’s OK. What’s wrong
B. I lost my sports clothes.
C. That sounds a good idea.
A. She could leave here.
B. She should say sorry to him.
C. She is a doctor.
A. I was in the kitchen. B. I was reading a book. C. I watched TV.
A. I’m reading a book. B. I’m going to Shanghai. C. I was watching TV.
A. Best wishes. B. Thank you. C. Sure.
A. It doesn’t matter. B. See you later. C. I’m sorry to hear that.
第二节 对话理解(每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A. Every home will have a robot.
B. Every home will have a computer.
C. Every home will have a robot and a computer.
A. He was hard-working. B. He was lazy. C. He was good at it.
A. In three weeks. B. In one week. C. In two weeks.
A. They are out of style now.
B. They are expensive.
C. They are also in style.
A. Yes, he can. B. No, he can’t. C. It’s hard to say.
A. Some flowers. B. Some fruit. D. Some cakes.
第三节 短文理解(每小题1.5分,共12分)
听两遍。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A)
How old will she be in ten years
A. 27. B. 28. C. 29.
Which country will she live in
A. England. B. France. C. Australia.
Why does she want to be a fashion designer
A. Because she loves clothes.
B. Because she likes wearing new clothes.
C. Because her friends love clothes.
Why won’t she have any pets
A. She doesn’t like pets.
B. She will be too busy to look after pets.
C. She has no pets’ food.
B
What leaf does Tina feed the parrot
A. The cabbage leaf. B. The broccoli leaf. C. The lettuce leaf.
How often does Tina clean the cage of the parrot
A. Three times a day. B. Twice a day. C. Twice a week.
How long does Tina keep the parrot out of the cage at noon
A. About an hour. B. About half an hour. C. More than an hour.
What gift does Tina want to get from Toby
A. Some souvenirs. B. Some color photos. C. Some color stones.
Ⅱ.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There _____________ a football match tomorrow.
A. will have B. is going to have C. will be D. is
—___________
—I lost my sports clothes.
A. What’s matter B. What’s the wrong
C. What’s the matter D. What wrong
You don’t like the picture. I don’t like it, ____________.
A. too B. also C. still D. either
No hurry. The bus will arrive ____________ ten minutes.
A. at B. in C. for D. by
We have too many people in our country. Their life will be ___________ if there are ___________ children in a family.
A. richer; fewer B. poorer; fewer C. richer; more D. richer; less
How do people usually ___________ in the office
A. put on B. have on C. wear D. dress
—Did you see a girl in white pass by just now
—No, sir. I _____________ a newspaper.
A. read B. was reading C. am reading D. would read
I study in High School Affiliated to Southwest University. There are __________ students in our school. Nine ______________ of them are girls.
A. thousands of; hundred B. thousand of; hundreds
C. thousand of; hundred D. thousands of; hundreds
We don’t know how to remember these English words. Can you give us ____________
A. an advice B. some advice C. many advices D. any advice
Many people are _____________ in the ____________ story.
A. interesting; interesting B. interested; interested
C. interested; interesting D. interesting; interested
The girl was flying a kite ____________ her father came back.
A. when B. while C. until D. after
Listen! I hear some birds ___________ the tree.
A. sing in B. singing in B. sing on D. singing on
—Do you think if we will go to the movie tomorrow
—I think we’ll go if we ___________ too much homework.
A. will have B. had C. won’t have D. don’t have
—__________ if they have the party today
—Half the class won’t come.
A. What happens B. What happened
C. What will happen D. What happen
Your cat looks lovely. I also want to keep ___________.
A. that B. it C. one D. ones
—Can you tell me _____________
—We are very good friends.
A. how you get on with Joe B. who your best friend is
C. what you are going to be D. what he looks like
He asked me if I _____________ mad ____________ him.
A. am; at B. was; at C. was; to D. am; to
—Won’t people work in the future
—__________. Robots will only do some of the work for people.
A. Yes, they will B. Yes, they won’t C. No, they will D. No, they won’t
If you want to get good grades, ____________, you should listen to the teacher _________ in class.
A. at first; careful B. first of all; carefully
C. for the first time; careful D. first of; carefully
—Let’s go __________ to play.
—Sorry. I don’t want to go _____________.
A. somewhere; anywhere B. anywhere; anywhere
C. somewhere; somewhere D. anywhere; somewhere
Ⅲ.完形填空(每题2分,共20分)
根据短文内容,在短文后面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可以填入相应空格内的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is becoming a serious problem. I read a 41 about it in the newspaper. Some children have killed themselves after 42 with their parents. I think this is because they don’t have a talk with each other. Parents now 43 more time in the office, 44 they don’t have much time to stay with their children. As time passes, they both feel that they don’t have the 45 topic to talk about. I want to tell parents to be more with your 46 , get to know them and 47 them. And for children, show your 48 to your parents. They are the people who love you. So 49 them your thoughts. In this way, you 50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ach other.
A. message B. call C. report D. letter
A. talking B. writing C. speaking D. arguing
A. spend B. stay C. working D. playing
A. because B. if C. but D. so
A. interesting B. same C. true D. good
A. business B. children C. work D. office
A. get on well with B. look for C. give up D. enjoy
A. interest B. secret C. trouble D. feelings
A. tell B. ask C. answer D. say
A. can B. should C. must D. would
IV.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3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能完成所给句子的最佳答案。
A
Dear Mr. Wise, I’m a slow student. Most of my classmates are much better than me, so I usually get stressed out. Although I spend much time studying for the tests, I can’t get good grades. Sometimes my father gives me some help. He tells me not to worry about it, but it doesn’t work. What do you think I should do Li Lei
Dear Li Lei, Many famous people were not so good when they were young. Edison, a famous scientist, did poorly in his studies when he was a young boy. But, as an adult, he made many inventions that helped a lot of people. When I was at young age, I didn’t do well at school. I just kept working hard, and at last, I succeed. You should take it easy and try your best.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I believe you can do better. Mr. Wise
Li Lei feels worried because ______________.
A. he doesn’t like going to school B. he is not as good as most of his classmates
C. his father doesn’t like him D. he doesn’t want to work hard
Li Lei writes this letter to ______________.
A. ask for some help B. find a pen pal
C. tell his father his problem D. let all his classmates know it
In Mr. Wise’s letter,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means “____________”.
A. Tomorrow is the weekend B. One can get good friends tomorrow
C. Tomorrow is the same as today D. There are a lot of hopes in our lives
B
After a quick breakfast, I went into the lecture(讲座) hall in a hurry. A famous teacher was speaking to the students. He was holding up a $100 bill. Then he said to over 300 students, “ Who would like this $100 bill ” The students put up their hands at once. Then he said, “I am going to give this $100 bill to one of you, but first, let me do this.” He made the bill into a ball. Then he said, “Who wants it now ” The hands went back into the air. “Well,” he said, “What if I do this ” and he dropped it on the floor and stepped on it. He picked up the dirty bill and said, “Who still wants it ” Hands went back again into the air.
The lecture was given _____________.
A. in the morning B. at noon C. in the afternoon D. in the evening
How many students went to listen to the lecture
A. Sorry, I don’t know . B. Over 100.
C. Over 200. D. Over 300.
What did the teacher do before he said, “Who still wants it ”
A. He did nothing. B. He made the bill dirty.
C. He put the bill into a box. D. He put up his hand.
The lesson tells us a truth, that is____________.
A. we should know what we do B. we should know whom we know
C. we must know who we are D. how to use money
C
Mike found a job in a bookstore after he finished middle school. He wouldn’t do anything but wanted to get rich.
It was a cold morning. It snowed and there was thin ice on the streets. Few people went to buy books and the young man had nothing to do. He hated to read, so he watched the traffic. Suddenly he saw a bag fall off a truck and it landed by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
“It is full of expensive things.” Mike said to himself. “I have to get it right now, or others will take it away.”
“But you heard me this time,” said the judge.
“Oh, I’m sorry. Now I can hear with one ear.”
“Cover (盖住) the ear with your hand and listen to me with your deaf (聋的) one. Well, can you hear me ”
“No, I can’t , sir.”
“You told a lie. There is nothing wrong with either of your ears,” the judge said.
Mike found a job as a _____________ when he left school.
A. driver B. judge C. policeman D. bookseller
One day he saw __________ in the street.
A. an accident B. a thief C. a lost bag D. a lot of money
The traffic accident happened because _____________.
A. Mike was running to the street
B. the driver was deaf and couldn’t hear anything
C. the car hit the bag in the middle of the street
D. the driver wanted to pick up the bag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 Mike didn’t do well in his work. B. The judge believed Mike’s words.
C. Mike told a lie. D. The car hit a tree beside the street.
D
One morning, Wu Liang discovered (发现) that her classroom changed. She found that the desks were no longer in rows, but pushed together to make eight bigger desks. She was too excited about it for the first two days and she couldn’t listen to the teachers carefully. But soon she and her classmates got used to this new classroom arrangement (安排). “Now our class is quieter,” said Wu. “What’s more, we can come up with our own ideas and learn more through discussion. It’s a better way to study.”
Li Yu liked it, too. He said, “Group members first discuss, and then show ourselves in front of the whole class. It makes us believe in ourselves.” It was part of a reform (改革) at Li’s school. The school made this reform because they wanted to provide (提供) students with easier ways to study and more chances to discuss. “Our school hopes it can improve students’ abilities(能力) to study by themselves and work in groups,” said Zhang Ming, an English teacher.
However, the reform has demanded (要求) more from teachers. Now they have only 15 minutes to give the lesson which should be taught in 45 minutes before. It is difficult to teach in such a short time. The teachers have to find better ways to teach more effectively.
“The reform demands more, but I’m sure it is helpful,” added Zhang Ming.
After the new classroom arrangement , it was easier for Wu Liang and her classmates to ________ in class.
A. discuss with each other B. sit in the classroom
C. push desks together D. teach a lesson
The school made the reform in order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___________ to study.
A. noisier classes B. easier ways
C. more seats D. fewer chances
The Chinese meaning of the word “effectively” in this passage is ___________.
A.简单的 B. 明确的 C. 有效的 D. 认真的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may be “____________”.
A. Students’ Friendship B. Teachers’ Hope
C. Discussion in Class D. New Look in Class
第Ⅱ卷 (共50分)
Ⅴ.句型转换(10分)
“I am having a party for Lana,” he said. (改为间接引语)
He said he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a party for Lana.
People here didn’t use money 300 years ago. (用in 300 years 改写句子)
People here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money in 300 years.
They should buy some new clothes. (对画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they buy
Tom had a traffic accident yesterday. (同义句)
A traffic accident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Tom yesterday.
你应该按时把书还给图书馆。
You should ____________ the book _____________ the library on time.
Ⅵ.口语运用。(5分)
L:Hello, Pan Wei. Is this your new car How nice!
P:Hi, Lisa. Would you like to go for a ride with me
L:Great!
P:Well, you don’t have to wear the seat belt(安全带). 71 .
L:I’m sure you are. You know, not all drivers are as good as you.
P: 72 . No one will stop us right now.
L:Oh; no, no. We don’t obey traffic rules for the police. 73
P:I agree, but I feel uncomfortable wearing a seat belt.
L:So do I, a little. 74 You would go flying if your car was hit while you are not wearing a seat belt.
P: 75 I am wearing it. 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the seat belt The man should be remembered.
L:I don’t know. But Volvo, a famous Swedish car maker, was the first to use seat belts in 1849.
A: That sounds reasonable.B. We obey them for ourselves!C. It taught me a good lesson.D. There are few cars at this time on the road.E.Believe me,I’m an excellent driver.F. And there are no policemen around.G. But the seat belt is for your safety.
Ⅶ.短文填词(共20分)
根据短文内容,填入一个正确的单词形式,使短文内容完整且通顺。
Parents are the closest people to you in the world. They love you just because you are their child. They would like to do 76 for you. But a lo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ink that they’re not as close to their parents 77 before. They feel it’s 78 to get on well with their parents.
Some students complain (抱怨) that their parents often say a lot to them, but never listen to them. And they aren’t 79 to do what they want to do. Others say their parents like to ask if they’re speaking to a boy or a girl when they’re making phone calls to friends. These 80 them very unhappy. Some students even decide to leave home because they’re 81 of being punished (惩罚) when they do something wrong, especially when they fail in exams.
In fact, 82 are part of life. In order to solve (解决) them, you’d better find a good chance (机会) to talk 83 your parents when you’re having dinner, going out for a walk or watching TV. Tell them you’re growing up and you are old 84 to make a decision sometimes. You can also get 85 from others, like your teachers, your uncle or aunt. They can help you communicate (交流) better with your parents. I believe that finally your parents will understand you because they love you a lot.
Ⅷ.书面表达(15分)
根据汉语提示及要求,以“If I Have a Lot of Money”为题写一篇短文。
提示:写出如果你有许多钱,你最想做的三件事,并说明原因。
要求:1、意思连贯,语句通顺,可适当发挥;
2、词数70—80词。
If I Have a Lot of Mone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初二英语试题听力录音原稿
听力测试(30分)
第一节 情景反应(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
What should she do
What were you doing from 8:00 to 9:00 last night
What are you doing now
Can you go with me if it doesn’t rain
My mother is ill in hospital.
第二节 对话理解(每小题1.5分,共9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W:Will people have robots in their homes
M:No, they won’t. The robots will be too expensive. But every home will have a computer.
Q:What does the man think every home will have
W:Son, what did the teacher say about your math
M:Oh, s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Q:What did the math teacher say about the boy
M:When will Sally come back from Hong Kong
W:She told me she would come back in two weeks.
M:Oh, it’s a long time!
Q:When will sally come back from Hong Kong
W:Your clothes are in style now.
W:Thank you. They are the same as Julia’s.
Q:How are Julia’s clothes
W:Can you help me to organize the game for the concert
M:Sure, I can.
W:Thank you.
Q:Can the boy help the girl
W:What did you take when you went to your grandparents’ home yesterday
M:I wanted to take them some fruit, but my mother made me take some flowers.
Q:What did the boy take to his grandparents
第三节 短文理解(每小题1.5分,共12分)
听两遍。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听第一篇短文,回答13—16小题。
What will my life be like in ten years I will be 27 years old. I will live in Sydney, Australia. I went there last year and I love the city. I am learning English now. In ten years, my English will be great! I will be a fashion designer because I love clothes. I will have a beautiful house in Sydney and I will live alone. I won’t have any pets because I will be so busy. I won’t have time to look after them. I will have a sports car and I will drive everywhere. I don’t like taking the bus!
听第二篇短文,回答17—20小题。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初二英语试题参考答案
Ⅰ.听力
Ⅲ.完形填空
41—45 CDADB 46—50 BADAA
Ⅳ.阅读理解
51—53 BAD 54—57 ADBC 58—61 DCAB 62—65 ABCD
Ⅵ.71—75 EFBGA
Ⅶ.76.everything/anything 77.as 78.hard/difficult 79.allowed/able 80.make
81.afraid 82.problems 83.with/to 84.enough 85.help
Ⅷ.(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以下不属于农业生产部门的是( )
A.林业 B.渔业 C.纺织业 D.畜牧业
关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前我国粮食、肉类、棉花、花生等产量已居世界首位
B.我国谷物人均占有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C.农业条件日益改善,但农业生态环境还较差
D.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郊农业蓬勃发展起来
从接近原料地考虑,西藏的纺织工业主要是( )
A.棉纺织工业 B.毛纺织工业 C.麻纺织工业 D.丝纺织工业
以下不是我国主要的产煤省区的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陕西省 C.山西省 D.海南省
我国目前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是( )
A.胜利油田 B.华北油田 C.大庆油田 D.克拉玛依油田
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生产春小麦的地区是( )
A.太湖平原 B.松嫩平原 C.成都平原 D.江淮地区
北京集中了许多国家级艺术团体,这里也是我国与世界进行文化艺术交流的主要舞台,说明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文化中心 B.政治中心 C.交通中心 D.经济中心
连接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的铁路干线是( )
A.京九铁路 B.京沪铁路 C.陇海铁路 D.京广铁路
下列既是海港又是河港和国际航空港的是( )
A.青岛 B.烟台 C.上海 D.大连
我国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城市是( )
A.厦门、广州 B.宁波、福州 C.广州、香港 D.上海、大连
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海港是( )
A.大连港 B.上海港 C.连云港 D.广州港
两岸“三通”(相互通邮、通航、通商)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成为热点。完成12—15题。
下列风景区属于台湾的是( )
A.日月潭 B.西湖 C.武夷山 D.鸟岛
关于台湾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西部平原地区水稻种植普遍 ②甘蔗闻名于世
③四季鲜果不断,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称 ④茶叶、香蕉、菠萝驰名中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台湾的主要少数民族( )
A.高山族 B.苗族 C.侗族 D.满族
台湾省最大的城市和最大的港口分别是( )
A.台北、台南 B.台北、高雄 C.台中、高雄 D.台中、台南
我国现在正加速高技术产业发展,以下不属于高技术产业的是( )
A.计算机设备制造 B.纺织工业
C.精确农业 D.生物技术工程
与天津、大连相比,北京中关村成为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中心的优势条件是( )
A.水陆交通便利 B.科技力量雄厚
C.自然资源丰富 D.劳动力资源丰富
既是位于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之一,又是钢铁工业和纺织工业城市的是( )
A.武汉 B.重庆 C.成都 D.马鞍山
香港回归祖国的时间是( )
A.1999年12月20日 B. 1997年7月1日
C.2000年1月1日 D.1998年7月1日
香港与祖国内地的主要联系铁路是( )
A.京沪线 B.京广线 C.京九线 D.广深线
把哈尔滨的500吨木材运送到北京,选择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
A.海洋运输 B.铁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航空运输
我国短途运输的主要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海洋运输
下面铁路枢纽图中,属于京广线和陇海线相交点的是( )
下列行为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 )
A.围湖造田 B.毁林开荒
C.退耕还林 D.开荒草原、种植粮食
目前,上海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国家级新区是( )
A.崇明岛 B.松江 C.浦东 D.嘉定
下列以水力发电为主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山西 B.黑龙江 C.湖北 D.山东
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的“海峡”是指( )
A.琼州海峡 B.朝鲜海峡 C.台湾海峡 D.渤海
关于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处主要的农作物是春小麦和甜菜
②处的矿产资源以有色金属为主
③处的耕地以水田为主
④处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能资源
⑤处地热、太阳能资源丰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澳门的主要经济支柱部门是(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渔业 D.博彩旅游业
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的中心是( )
A.深圳高新区 B.上海高新区
C.西安杨凌高新区 D.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二、综合题(共20分)
(10分)读图及相关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中国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权,上海再次受到世人瞩目。
材料二:上海市的发展能够达到被世人瞩目的程度,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陆交通,广阔的腹地,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所有这些逐渐使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港口和工业城市。
海域:A __________,B__________;
河流:C__________;
邻省:D__________ E__________;
岛屿:F__________;
①②两铁路中,若从福州出发去观看世博,要选择 ,从北京出发则选择 。
简要分析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言之有理即给分)
(10分)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位于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基地有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和_____________工业基地。
分析京津唐工业基地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
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哪些城市为中心___________(可多选)
A.北京 B.大连 C.天津 D.唐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北京市面临哪些问题?请就某一问题提出你认为可行的改进措施。(言之有理即给分)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初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D C B A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A C A B B B A B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A C C C C C D 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4)岛屿:F 崇明岛
(5) ② ①
(6)(言之有理即给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46分)
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黝黑(yǒu) 挑衅(xìn) 脊背(jí) 俟其欣悦(sì)
B.栅栏(zhà) 诘责(jí) 污秽(suì) 感慨万分(kǎi)
C.啮齿(niè) 胡髭(zī) 锃亮(chéng) 颤颤巍巍(chàn)
D.牟取(móu) 狩猎(shòu) 缄默(jiān) 颔首低眉(hào)
选择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3分)
A.焦燥 晒笑 不可名状 街觞赋诗
B.奥密 迁徒 油光可鉴 相形见拙
C.器宇 裸露 张皇失措 不容置疑
D.干涸 顾忌 莫衷一是 抑扬顿措
下列加点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他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前赴后继,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绝不绕道,更不停止。
B. 当今的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大家都要节约时间,我们提倡直捷、明快、期期艾艾的发言。
C. 胸有成竹者自然对竹子认识深刻,能够落墨不多,而雨态风姿,各得其妙。
D. 他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千古名句出自于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给自己写传记,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他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C.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和朱自清的《背影》都是脍炙人口的回忆性散文。
D.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以托尔斯泰平庸的外貌,反衬其眼睛的精美绝伦和灵魂的高贵。
根据语境,仿写下列句式,再写两个句子,使之形成一首小诗。(4分)
假如我是一丛荆棘,我愿意长成一道绿色的栅栏,把房子守护;
假如我是一簇兰花,我愿意散发缕缕迷人的幽香,让主人陶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语段有四处语病,请逐一改正。(4分)
①山城重庆大约已经具有2300多年的文化积淀,②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很多具有历史遗迹的地方被无情的拆除。目前,重庆还有少量的建筑带着历史的脉搏;然而他们在城市建设中苟延残喘,大有朝不保夕之势。③大渝网发出倡议,督促重庆网友一起保护留存下来的“重庆记忆”。④行动起来,不要让我们的后代身为重庆人却无法铭记和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
①句词语赘余,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成分残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句搭配不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句语序不当,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
材料一 美国高中生玛丽一天7门课,所有书本共112磅,约52公斤重。以加州洛杉矶县的威尔逊高中12年级学生为例,书包里装着:20世纪史课本,外加必读两本书,两本书加起来800多页。文学课本,必须携带精读300页以上的小说一本,另有3本泛读小说。还有生物、物理、微积分课本和外语课本,外语小说2本,以及心理学课本、哲学课本等等。
材料二 美国高中毕业很容易,大学的门向每一个学生敞开着,生怕高中生毕业后不读大学。但是美国的好大学可不是对每一个学生敞开大门的。美国好大学录取高中生,要看四种成绩,即高中每一年的平均成绩、大学统考成绩、专科考试成绩和高中的大学预科课考试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8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姓氏是代表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人是文化的人,继承了一个姓,也就成为了龙的传人,成为了悠久文化的载体。走近姓氏文化,了解姓氏文化,有助于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请参加以“走近姓氏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读经典】《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琅琅上口,易学好记,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蒙学教材。请根据音韵特点,在歌谣中补上一个姓氏,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右边的田字格中。(1分)
百家姓歌谣(节选)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诸卫,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金魏陶 。
【活动二:补家训】下面是历史上某个名门望族家谱中记载的家训。A则是这个家族持家的基本准则;B则是对后世子孙处世的根本要求。请从A、B两则中任选一则,根据上句句式特点补写下句。(2分)
【活动三:写传文】下面是三位曹姓名人。请连缀你所知道的三个人的资料,拟写成一则曹姓小传。要求:内容准确,语言简明、连贯,100字左右。(5分)
曹冲 曹操 曹雪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15分)
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
黔娄之妻有言:“_______________,不汲汲于富贵。”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潼关地势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说》中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去世旧友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从文天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们看到了从仁人志士对“生死”所做出的最明确的诠释。(用《过零丁洋》中的诗句)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8分)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 日再食( ) (2)右备容臭( )
下面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A.莲,花之君子者也。 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C.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D.余闻之也久。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句子: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翻译:
本文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淡你的认识。(2分)
(二)大鼠(7分)
蒲松龄
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
(选自《聊斋志异》)
【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hé):关闭。 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 ④啻(chì):仅;止。 ⑤龁(hé):咬。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猫 蹲 良 久 鼠 逡 巡 自 穴 中 出 见 猫 怒 奔 之。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 适异国来贡狮猫( ) (2)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7—22题。(22分)
水边的文字屋
①小时候在田野上或在河边玩耍,常常会在一棵大树下,用泥巴、树枝和野草做一座小屋。有时,几个孩子一起做,忙忙碌碌的,很像一个人家真的盖房子,有泥瓦工,木工,还有听使唤的小工。一边盖,一边想象着这个屋子的用场。屋子盖起来了,大家嘴里发出噼里啪啦一阵响,表示这是在放爆竹。然后,就坐在或跪在小屋前,静静地看着它。终于要离去了,孩子们会走几步就回头看一眼,很依依不舍的样子。回到家,还会不时地惦记着它,有时就有一个孩子在过了一阵子时间后,又跑回来看看,仿佛一个人离开了他的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流浪了一些时候,现在又回来了,回到他的屋子、他的家的面前。
块的灵活性,盖出一座又一座图纸上并没有的屋子来。总有罢手的时候,那时,必定有一座我心中理想的屋子矗立在床边的桌子上。那座屋子,是谁也不能动的,只可以欣赏。直到一只母鸡或是一只猫跳上桌子毁掉了它。
④屋子就是家。
⑤屋子是人类最古老的记忆。
⑥屋子的出现,是跟人类对家的认识联系在一起的。家就是庇护,就是温暖,就是灵魂的安置之地,就是生命延续的根本理由。其实,世界上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都是和家有关的。幸福、苦难、拒绝、祈求、拼搏、隐退、牺牲、逃逸、战争与和平,所有这一切,都与家有关。成千上万的人呼啸而过,杀声震天,血沃沙场,只是为了保卫家园,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就像高高的槐树顶上的一个鸟窝不可侵犯一样。我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看到的一个情景:一只喜鹊窝被人捅掉在了地上,无数的喜鹊飞来,不住地俯冲,不住地叫唤,一只只都显出不顾一切的样子,对靠近鸟窝的人居然敢突然劈杀下来,让在场的人不能不感到震惊。
⑦家的意义是不可穷尽的。
⑧当我长大之后,儿时的建屋欲望却并没有消退——不仅没有消退,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人生感悟的不断加深,而变本加厉。只不过材料变了,不再是泥巴、树枝和野草,也不再是积木,而是文字。
⑨文字构建的屋子,是我的庇护所——精神上的庇护所。
⑩无论是幸福还是痛苦,我都需要文字。无论是抒发,还是安抚,文字永远是我无法离开的。特别是当我在这个世界里碰得头破血流时,我就更需要它——由它建成的屋,我的家。虽有时简直就是铩羽而归,但毕竟我有可归的地方——文字屋。而此时,我会发现,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多少年过去了,写了不少文字,出了不少书,其实都是在建屋。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也是——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
我想,其他作家之所以亲近文字,和我对文字的理解大概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是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我的屋子是建在水边上的。
联系全文看,本文标题“水边的文字屋”有什么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文共写了哪几种屋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2分)
那个由钢筋水泥筑成的家,其实只能解决我的一部分问题而不能解决我全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段中,作者说“这屋既是给我自己建的”,又说“也是——如果别人不介意、不嫌弃的话,也尽可以当成你自己的屋子”,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说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在语言和结构上都具有显著特色,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析。(4分)
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冰心的文字屋明丽典雅,晶莹剔透,闪耀着爱与美的光辉;沈从文的文字屋,古朴厚实,如诗如画,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气息……虽然现在的你还没有建好自己的文字屋,但在亲近文字的过程中一定也有独特的感悟,请将你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共享。(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23—26题。(12分)
怪风揭秘
邓万祥
①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是,大自然也造出了许多怪风 。
②有一句俗语:“清明前后刮鬼风”,这种所谓 的“鬼风”能转着圈跟着人走。世界上当然是没有鬼的,这种风其实是一种尘卷风,它一旦遇到障碍物,便会改变前进的方向,在一个地方打转,有时它还挟带着泥沙 、纸屑旋转上升。
③有一种 叫“焚风”的风,最早是指气流越过阿尔卑斯山后在德国 、奥地利和瑞士山谷出现的一种风。它的特点是热而干燥。实际上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焚风,如北美的落基山 、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等。焚风主要是因为气流受到山脉阻挡时沿着山坡上升而形成的。当受阻气流上升到山脊附近后,变得干燥,然后在背风坡一侧顺坡下降,气温常有大幅度的升高,从而形成焚风。 阿尔卑斯山脉在刮焚风的日子里,白天温度可升高20℃以上,初春的天气会变得像盛夏一样,不仅热,而且十分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遇特定地形,还会引起局地风灾,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④在怪风家族里,还有一种叫“布拉风”的风,这种风具有飓风力量而且无比寒冷。经研究发现,这种可怕的风是由于陆地上空控制的冷空气团和不断上升的海上热空气之间的气压差而形成的。布拉风的风力可以达到12级,甚至更高,具有极强的摧毁力与破坏力 。约100年前,俄国黑海舰队的四艘舰艇停在海岸边,忽然刮来一阵狂风,卷起千层巨浪,刹那间船被冻成了一座冰山,最后全部沉没。
⑤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还得算台风。它既大刚又大柔,一边画圈一边大呼大啸大跃进。台风是一种形成于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太阳的照射使海面上的空气急剧变热、上升,冷空气从四面八方迅速赶拢来,热空气不断上升,直到到达高空变为冷空气为止。这些热空气冷凝后,立即变为暴雨,四面八方冲来的冷空气夹着狂风暴雨形成了一个大漩涡,从而形成台风。它对人类危害极大,有时会把大树连根拔起,把房顶掀掉,伴随狂风而来的瓢泼大雨还会淹没庄稼、中断交通。海面上台风的破坏力更是惊人,它掀起滔天巨浪,威胁着海上作业人员和海上航行船只的安全。翻一翻苍茫历史,可知1970年11月13日,台风曾“叩问”孟加拉湾,飓风上岸潮高约6米,顷刻之间20多万人成鱼鳖,100多万人无家可归。
⑥如果台风在空中产生带有垂直转轴的旋涡,就会形成龙卷风,这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旋风,其破坏力远远大于台风。上海浦东地区就曾受到过龙卷风的袭击,那场风把一只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⑧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比如,人们在经常出现焚风的地方种植一些作物和果树,便可利用焚风带来的热量来促进植物的生长,从而使当地也可种植一些原本要栽在南方的植物。同时,作物和水果的品质也得到了改善。由此看来,只要我们能够认识它们,就一定会找到兴利避害的好办法。
(选自《生命与灾害》2011年第1期 有删改)
阅读文章③—⑤段,请用短语完成填空。(3分)
作者都是从怪风名称、 、 、 这四方面对焚风、布拉风、台风进行揭秘的。
根据文中第③段内容,给“焚风”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①那场风把一只11万吨重的储油罐轻而易举地抛到120米以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怪风虽怪,但如果我们巧妙地加以利用,有些怪风也可以为人类造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揭开了一个个自然之谜。回顾你学过的课文,并结合上文说说科学家们的“揭秘”有何意义。(3分)
(帮帮你)可回忆:《化石吟》《大自然的语言》《旅鼠之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报曾以“什么样的人最快乐”为题,举办了一次有奖征答,最后从应征的八万多封来信中评出四个最佳答案:作品刚刚完成,吹着口哨欣赏自己作品的艺术家;正在用沙子筑城堡的儿童;为婴儿洗澡的母亲;在手术台边一站几个小时,坚持挽救他人生命的外科医生。
由此我们知道,快乐来自成功,来自梦想,来自爱心,来自坚持。其实,你生活中,也一定有过来自成功、梦想、爱心、坚持的快乐。正是因为享受了成功,胸怀着梦想,付出了无私的爱,无数次执着的坚持,你的快乐才那么鲜亮,那么真切,那么丰盈。
请以“快乐,来自于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请在“成功”、“梦想”、“爱心”、“坚持”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填在横线上,使题目完整;
要写自己生活中与“快乐”有关的事;
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
不少于600字。
西南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初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C
C
B
C

(1) 删去“大约”或“多”;(2) 删去“随着”或“使”;(3) 将“督促”改为“号召”;(4) 将“铭记”和“了解”位置互换
美国高中生毕业很容易,但要上好大学必须付出艰辛的努力,(2分)因为课业繁重,课程难度也比较大。(1分)
【活动一】示例:姜
符合音韵要求且书写正确、工整、规范即可,共1分。
【活动二】A示例一:诗书泽世长 示例二:勤俭持家旺
B示例一:亲近肝胆人 示例二:往来淳朴友
【活动三】示例:童年的曹冲智称大象一鸣惊人;东汉末年的曹操,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蒿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开创“建安风骨”;而最有名的还当数清代作家曹雪芹,一部《红楼梦》享誉世界。

(1)两次(2)气味,这里指香气
C
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
要点: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能够产生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促使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持“勤且艰”,专心致志。我们的生活条件不知比作者优越多少倍,我们应利用这优越的条件,学习作者刻苦勤奋的精神,使自己学有所成。
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每处1分)
(1) 正巧(恰逢) (2) 都
看到这情况以后,才知道猫(原先)的躲避,并不是害怕,而是在等待老鼠(跳窜后)的疲乏。
“文字屋”在文中是指作者用文字建造精神的家,即自己创作的作品。“水边的文字屋”既点明作者生活在水乡,又说明作品描写的是自己熟悉的故乡生活,有独特的内容和鲜明的特色。
写了三种屋子,依次是:儿时在田野上用泥巴、树枝和野草盖的屋子;后来用积木搭建的屋子;成人后用文字创作的屋子,即作品。借泥草屋抒发了对充满童真童趣的童年生活的怀念;借积木屋表达了内心的惊奇及创造的欢乐;借文字屋(即作品)表达了对写作的钟情与厚爱。
现实的“家”可以为“我”安身,解决温饱,使“我”疲惫的身体得到休息,但它不能安抚“我”心灵遭受的创伤,而作为精神家园的文字屋去可以让“我”的精神得到寄托,心灵得到慰藉。
“我”精心创作的作品是“我”的精神庇护所,“我”用它承载喜怒哀乐,抚慰心灵创伤,喜欢“我”作品的读者也可以从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和精神上寄托。
要点:语言上:本文语言朴实亲切,细腻生动(举例略)。结构上:作者将三种屋子按时间先后依次来写,从有形的屋子写到无形的屋子,条理清晰,构思巧妙。
提示:本题4分,能够结合自己的写作体验谈出对写作的感悟,观点明确得2分,语句通顺得2分;否则视作答情况酌情赋分。)
B
接 交 仁 义 子 ,

A
忠 厚 传 家 久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