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百家争鸣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百家争鸣 教案

资源简介

8《百家争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概念阐释、材料研读,理解和认知各派学说的主要观点;通过观点比较和阶级分析法,掌握各派学说观点的差异及其阶级立场;通过表格归纳,整合知识结构;通过选择一观点批驳其他观点,学会运用知识进行驳论和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认识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学习诸子先贤们以天下为己任,关心国家发展和人类命运的崇高抱负和理想人格;弘扬百家争鸣中大胆思考、自由讨论的学术传统,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孔子的儒家思想和教育、文化成就。
难点:掌握诸子百家及其思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百家争鸣》背景的视频,提出问题: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灿烂篇章指的是什么事情?(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辉煌时期,这节课,我们就开学第8课《百家争鸣》,一起走进那段思想活跃的时期。
呈现概念: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呈现出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形容思想文化繁荣的局面。
[讲授新课]
析百家争鸣之源
出示材料并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让学生探究百家争鸣的背景。
材料一: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周简王六年(前580年)时,晋大夫郤至公然与周王室争土地,双方互不相让,竟然到晋国国君那里打官司。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
材料三:西周时的学术、教育由负责宗庙祭祀、记事和文书管理的祝、宗、卜、史掌管,而民间没有私学。东周时,王室衰败,诸侯国动荡,这类职官流落民间,于是就把知识带到了民间,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背景:经济: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文化:私学兴起,教育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品诸子百家之争
老子,让学生自主阅读阅读教材P38第一自然段,在教材中标画重点内容。
老子概况:后期楚国人,学派创始人。
思想主张:(1)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 。(2)世间事物都有,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3)政治主张:“”。
著作:道教的经典——《》(又称《道德经》)。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找同学回答挖空部分。并对老子的生平做简单介绍。人物扫描: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他做过周朝的史官,掌管王室的藏书,知识非常渊博。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而且对他评价很高。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乡亲们安慰他,他说这件事不一定是坏事,几天后走失的马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回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老翁却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他家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了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认为不是坏事,后老汉儿子因腿伤而躲过战祸。通过塞翁失马的故事,加深对老子辩证法思想的理解。
最后留时间让学生加强记忆。通过“读图学史”的环节,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学以致用能力。如果有机会读到《道德经》一书,你会从中感悟到老子的哪些智慧?
孔子和儒家学说,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38—P40,并在教材中标画重点内容。
孔子概况:后期鲁国人;创始人。
2.思想主张:(1)政治主张:①孔子的核心思想是“”,提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和道德规范。②主张,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2)教育思想:①创办,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②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③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其言论被弟子编成《》
(1)学生阅读完教材后,找同学回答挖空部分。播放视频,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和对后世的影响。
(2)展示材料,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史料一: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闻讯回家,看见焦土断垣(yuán),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财产的损失只字未提。
史料二:孔子路过泰山一侧,有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孔子派遣子路去问讯。子路问道:“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那个妇人说:“没错,之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以前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①史料一、二体现了孔子的哪些政治主张?仁,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史料三:春秋后期,有一对平民夫妇听闻孔子开坛收徒的事情,于是商议着让自己的孩子拜孔子为师。但由于他们出身平民,担心孔子不会收他们的孩子为徒弟?为此他们担心不已。②根据你对孔子教育主张的了解,这对平民夫妇的孩子能去上学吗?为什么?能。因为孔子主张教育主张:有教无类。《论语》是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战国初期。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3)孔子思想对世界的影响,展示孔子学堂。孔子学院是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在韩国首尔正式设立,中国已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孔子学院和中小学孔子课堂。(4)学生记忆环节,抽查学生记忆情况。
战国的诸子百家,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0—P41,并在教材中标画重点内容。
学生阅读完教材后,找同学回答挖空部分。强调“兼爱”“非攻”;孟子“仁政”是对孔子“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联系商鞅变法,点出商鞅为法家思想。
(2)小组讨论:春秋战国时期,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法、道的主张有何不同?哪一家思想学说最适合当时时代的发展?为什么?小组代表回答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播,呈现答案。儒家:以德治国;法家:以法治国;道家:无为而治。法家。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法治”思想受到各诸侯国的重视。
(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为解决社会问题,相互争论,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引出百家争鸣的意义。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三)扬百家思想之华
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论述,点出现如今要坚持文化自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