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案

资源简介

1137920010261600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标要求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之间的相互关联。
通过史料研析,认识五四运动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的史实及其伟大意义。
理解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认识国民大革命的作用及历史教训。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之间的相互关联。
通过史料研析,认识五四运动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的史实及其伟大意义。
理解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认识国民大革命的作用及历史教训。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之间的相互关联。
通过史料研析,认识五四运动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的史实及其伟大意义。
理解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认识国民大革命的作用及历史教训。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鸦片战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
一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
材料:五四运动是中国对西方入侵的反应的一串发展之显露出来的一个高峰……自19世纪末叶以来,西方资本制度的生产压力一天增加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忙着进行军事行动并且从事军备生产,于是对中国的输出不得不相应地减少。这一段时间,中国的纺织业和面粉业曾一度乘机抬头。可是,好景不常,欧战结束,西方经济势力卷土重来……中国的地盘有限,肥美的地盘尤其有限。所以,军豪们不能不借故彼此讨伐。……巴黎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处理所激起的爱国情绪之鼓舞;是受到西学精神以及要从科学与民主的眼光对传统从新评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的这种要求之鼓舞。
——殷海光著. 《中国文化的展望》 ,上海三联书店, 2002.12.
1.背景
国际背景:帝国主义(日美)加紧侵华,民族危机加深;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国内背景:政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激化阶级矛盾;(根本原因)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思想: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
阶级:工人阶级队伍壮大。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直接原因)
2.过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时间
1919年5月4日-6月5日
1919年6月5日后
中心
北京
上海
主力
学生
工人阶级
口号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
方式
罢课
罢课、罢工、罢市
结果
学生被捕
释放学生,拒绝和约签字
意义
材料一 1919年以后,有关社会主义的文献进入中国,其数量之多令人吃惊,全国主要报纸、杂志都以大幅版面介绍社会主义思想。
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材料二 五四爱国运动后,许多革命的青年知识分子开始身体力行,到田间去,到工厂去。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穿起工人的服装,学习工人的语言,从事工人的劳动,力求与工人打成一片。
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材料三 “五四运动”的骨干分子后来都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的领导干部和主要成员。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李达、邓中夏等,这些人都是在五四运动中成长起来的。
生:为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材料四 吴玉章回忆五四运动时说:这是真正激动人心的一页,这是真正伟大的历史转折点……在群众运动的冲击震荡下,整个中国从沉睡中复苏了,开始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里程碑)
小结3.影响
性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思想文化: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政党建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新民主主义开端: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拓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点
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任务
反帝反封建
不同点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革命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结果
失败
成功
群众基础
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群众基础广泛
革命范畴
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世界革命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
《新青年》“马克思主义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0 年3 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把一批经历过五四运动洗礼的优秀青年组织起来。
同年5 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典型例题 1.有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期间“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十字街头,大庭广众之间……与商人、店员、都市工人、工业家以及职业政客相往来”。这说明五四运动( C )
A.促进新文化运动兴起 B.知识分子是运动的主力军
C.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2.1939年5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撰写的文章中说到,二十年前的五四运动,表明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发展到“新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B )
A.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 B.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C.爱国商人开展了罢市斗争 D.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
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前期准备
1920年年初,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1920年3月,共产国际与陈李会谈商讨建党事宜
8 月,上海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个早期组织
10 月,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
广州、武汉、长沙、济南等地也相继建立了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1921 年7 月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的纲领,首先确定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2.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921.7.23;上海法租界、嘉兴南湖)
内容:
①确定了党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②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③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3.诞生意义
(1)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2)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学思之窗: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除为止;
(2)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
(4)联合第三国际;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第一册
结合这段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如何思考中国革命方向的。
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且强调要以革命的手段实现这个目标。这样,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属性。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
3.中共二大
(1)时间:1922.7.16——23。
(2)地点:上海。
(3)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最低纲领:(即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典型例题1.中共在某次会议上制定的奋斗目标——“用无产阶级的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B )
A.提出彻底的革命纲领B.正式建立中国共产党
C.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D.确定国共合作的方针
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的实际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中共二大“脚踏实地”的主要表现是( C )
A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
B决定领导工人运动
C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
D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三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背景:
(1)中共:
①中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时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材料粤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时间1920年12月29日。
陇海铁路大罢工:发生时间为1921年11月20日,主要领导者罗章龙、游天洋等。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发动并领导的铁路工人运动。
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发生时间1922年8月24日,主要领导者邓中夏等。
粤汉铁路工人罢工:发生时间为1922年9月9日,主要领导者林育南、郭亮等。
山海关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时间为1922年10月4日,主要领导者王尽美等。
正太铁路路工人运动:发生时间为1922年12月,主要领导者施恒清等。
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发生时间为1923年2月4日,主要领导者刘少奇、邓中夏等,直接领导者林祥谦、施洋等。
(一)国共合作
②1923年,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2)国民党: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主张,接受了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第一次国共合作。
(3)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
(二)国民革命
1.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
2. 过程:
①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和统一:1925年,成立广州国民政府,两次东征消灭陈炯明的实力。
②高潮:1926年7月,正式出师北伐,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③反帝斗争:1927年2月,武汉革命政府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④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月,汪精卫在武汉“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国民革命失败。
3. 功绩: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探究 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中国的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必须建立起团结一切革命阶层的革命统一战线。
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必须领导发动农民起来革命,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武装斗争,无产阶级必须建立革命武装。
中国革命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必须把马列主义的普通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典型例题1.下图是1922~1927年间,中共中央第一份机关报《向导》发文中的纪念对象统-123825340995计图。这表明共产党人( B )
A.民族统一战线利于抗战的胜利 B.舆论宣传是民众觉醒的重要途径
C.中国革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工农武装割据"具有历史必然性
开放性试题 清末民初,是茶馆的繁兴时期。其数量之众、分布之广、功能之全,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老舍曾言:“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等。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的历史,既是一部社会史,也是一部思想、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作为传统社会重要的公共生活空间,清代茶居的开辟就是为满足普通市民品茗的需要,进入20世纪初期,随着广州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各阶层的分化加快,大量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动,新的社会群体需要交往的平台,在劳作之余也需要适当的娱乐消闲,因此茶楼就成为市民日常消遣的首选场所。1921年广州市政厅公布全市茶楼数目为380家,到了1928年,全市茶楼有416家。许多茶楼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茶客群体.茶客在茶楼品茶的同时,也将茶楼当作自由闲聊的地方。其中,政治是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人们在茶楼饮茶的同时,茶楼也提供给时人各种消闲娱乐。
——摘编自《史学研究》黄柏莉文《近代广州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1900—1938)—以公园、茶楼为中心的》
(1)编写一幕发生在1919—1927年广州茶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中国当时思想或政治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示例主题: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观点:马克思主义在广州的工人阶级中得到传播对话过程的完整:
1.有人物及立场——如两位进步青年小明与小刚
2.有主题——围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一主题展开
3.有观点——如:马克思主义在广州的工人阶级中得到传播
4.有完整情节——
第一,须符合时代及主题:1919-1927马克思主义在广州工人阶级中的传播
第二,要用对话的表达形式
第三,对话过程围绕“马克思主义在广州传播的表现、原因和意义”展开
(2)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其一,茶馆的兴盛是近代中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和缩影;
其二,茶馆汇集了城市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们;其三,茶馆是市民工作之余首选的日常生活场所,是城市市民的公共生活空间。
板书设计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2.国民革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