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2、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一种客观存在。(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大气层的测量教学难点:大气层的测量教具:透明玻璃杯水槽硬纸片打火机教学过程:一,回顾相关,引导猜想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重力和流动性。引导学生思考,空气也有种和流动性,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这节课就来研究大气压强。二、新课教学(1)大气压的存在a演示实验:1,马德堡半球实验2,火罐实验;,3,覆杯实验b得出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2)大气压强的测量1,通过视频播放“托里拆利实验”请同学们计算大气压请的数值。并在投影仪上展示。强调第一个用实验方法测出大气压数值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3)实验总结和注意事项:1,使用粗细不同的管,水银管内外高度差不变化2,倾斜时,水银管内外高度差不变化,但是管内水银柱长度变长3,水银柱上方不能进入空气,否则水银柱会降低4,水银对人体有害,不要与人体接触。如果吧水银换成水,可以支撑起的高度是多少?10米左右常见生活中大气压的应用三,达标训练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如果使玻璃管倾斜,那么管内水银柱()A、长度减小B、高度不变C、高度增大D、高度减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竖直向下的压强叫大气压强B、做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越粗,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就越小。C、用80cm长的玻璃管也可以做托里拆利实验。D、玻璃管的粗细,长短不影响托里拆利实验的测量结果。四,课堂小结1,大气压的产生原因:由于大气受到重力作用,同时又具有流动性2,在空气的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3,马德堡半球实验:第一个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非常大。4,托里拆利实验:首先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P=760mmHg=1.013×105Pa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第四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