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7.2欧姆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2.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欧姆定律的计算,让学生学会电学计算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探索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应用。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有关知识,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学过的内容,看看大家掌握的怎么样。师: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给予肯定和补充。重点强调得出的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师:电流与电阻有什么关系??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给予肯定和补充。重点强调得出的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师:我们将上述两个结论整合到一起可得: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PPT展示上述结论,强调:实际上早在19世纪20年代时,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就对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导体而言,上面的规律是成立的。并归纳得出了欧姆定律。板书课题:§17.2?欧姆定律二.新课教学。?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欧姆定律的文字表述,教师板书欧姆定律内容。?1.定律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引导学生写出欧姆定律的公式:I=U/R??3.教师说明:根据欧姆定律,电压.电流.电阻这三个量中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量。?特别提醒学生,运用欧姆定律应该注意以下几点:①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体性。结合图1解释同体性②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时性。结合图2解释同时性(图1)(图2)③公式中单位的统一性。电压---伏特(V)电阻---欧姆(?)电流---安培(A)?4.引导学生推导欧姆定律两个变形公式:U=IR.R=U/I?强调:U=IR?(计算电压)?R=U/I?(计算电阻)欧姆定律的应用用大屏幕出示例题1例1.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求通过灯丝的电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让学生回忆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计算题的书写格式,教师在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并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并书写。已知:U=12VR=30??求:I解:根据欧姆定律I=U/R=12V/30?=0.4A答:过灯丝的电流是0.4A三.巩固练习为了检验学生听课效果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紧接着出示练习1,练习2练习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的阻值。练习2.已知一个电阻的阻值是24Ω,流过它的电流是200mA,则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少?要求学生在练习本上作答学生练习,老师巡视,个别指导,并将学生解题情况投到大屏幕后集体订正。四.小结?1.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2.欧姆定律的运用。五.布置作业1.课本79页1.2.3.2.完成配套练习17章练习二六.板书设计§17.2欧姆定律一.欧姆定律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公式:I=U/R3.注意:(1)同体性;(2)同时性;(3)统一性4.变形公式U=IR?(计算电压)?R=U/I?(计算电阻)二.欧姆定律的运用(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