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主备人: 课题 第一课 质量 计划课时 2 项 目 内 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是物质组成的延伸,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组成物体的物质有所不同,并且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多少也有所不同。由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质量的概念,以及掌握测量质量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及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且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状态、温度及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初步掌握一种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4)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在天平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天平的使用操作的兴趣,在使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天平的使用 难点:天平的使用 教具准备 铁锤,铁钉,钢尺,钢钉,托盘天平1台、砝码1盒,盒塑料瓶,剪刀,白糖,水,小烧杯。 教学设计思路(含 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知识,即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质量的概念只作粗浅介绍,重点讲质量的单位和用天平测质量.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复备一 复备二 谈话引入新课 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教师出示铁钉)铁钉是由??????? 组成的,(教师再出示铁锁)铁锁也是由???? 组成的,那么铁钉和铁锁所含有的铁的多少一样吗 再如课桌和凳子都是由木头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木头的多少一样吗? 又如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一样吗? 可见,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也有少,在物理学上,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就学习《物体的质量》,教师板书:6.1?? 物体的质量 (一)质量 板书:1.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演示实验: 1.出示课本,把书卷成筒状 提问:它的形状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 2.把书由讲台拿到教室后面 提问:它的位置改变了,它的质量是否改变?拿到月球上呢? 3.出示装满水的矿泉水 提问:当这瓶水结成冰时,它的质量是否改变? 总结:一个物体的质量不因为它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变化,可见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二)质量的单位 1.引入:小学里我们学过重量的单位,都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质量国际单位:千克(kg)质量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1斤= 0.5 kg 1斤=10两 2.强调: (1)“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介绍千克的规定; (2)感性认识“吨”、“千克”、“克” (3)还有比“克”更小的单位是“毫克” (4)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是物理学中都统一叫质量. (3)还有比“克”更小的单位是“毫克” (4)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是物理学中都统一叫质量. 口头出示练习题 给下列物体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鸡的质量约是2000??????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60???? 一辆自行车的质量约是25???? 一根头发的质量约是20????? 单位换算 《信息浏览》中:宇宙、太阳、地球、黄山的质量都化成“吨”。 邮票、氧分子、电子的质量都化成“毫克”。 (三)质量的测量——天平 出示金属块 现在我想知道这个金属块的质量是多少,该怎么办? 你能说出几种工具可以测出它的质量? 补充阐述: 1964年,在西安出土了一只秦代生铁秤砣,它说明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已有了秤。我国传统称量质量的工具是杆秤,今天还常用台秤、磅秤、电子秤。在实验室,称量质量的工具是托盘天平。 1、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天平 (1)教师出示: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是学校实验室常用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物体的质量相同时,天平就会平衡。如果一个盘中是质量未知的物体,另一个盘中是质量已知的砝码,天平平衡后,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 (2)托盘天平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讲解:由于托盘天平使用较简便,先学习托盘天平的用法。 (a)托盘天平的构造 让学生将课桌上的托盘天平与课本图6.1-2对照,认识托盘天平主要部件的名称。 (板书:托盘天平的构造:底座、横梁、托盘(天平盘)、螺母(平衡螺母)、指针、分度盘、游码、标尺) (b)天平标尺的零刻线、最大秤量值(量程)、分度值 讲解:使用有刻度的工具,要先观察①零刻线在哪里?②量程多大?③分度值多大?指出: 由于标尺上零刻线在左边,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线处时,是游码的左边与“0”对齐,因此游码读数时以左边的线为准;天平的量程即最大秤量值就是这台天平所能称的最大质量;最小刻度值就是标尺上每小格表示的质量数。 (C)托盘天平的调节 讲解:托盘天平是较精密的称质量工具, 使用前要先调节:即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桌面)上,然后把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再调节横梁平衡。 教师边讲边示范,教师调一步,学生跟着调一步。 教师指出:①指针偏左,右边平衡螺母向右调;指针偏右,右边平衡螺母向左调;②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如指针在分度盘中央左右摆动的格数相等,横梁也平衡;③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 (d)天平的使用 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桌面)上; ②调:先调节游码至标尺的零刻线,然后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直至横梁平衡; ③测:把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里,向右盘里加减法码(由大到小),直至天平平衡; ④读:读数时,除加砝码的总质量外,千万别忘了还要加上游码对应的质量数。 提问:如何用调好的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称一个铁块的质量?①铁块放左盘,砝码放右盘;②向天平盘加砝码要由大到小逐步替换;③铁块质量等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数相加;④测量结束后,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 (3)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 引导学生看课本天平使用要注意的事项。强调测量工具的使用注意事项: “三注意”:一是注意测量工具的零点校正,二是注意测量工具的量程,三是注意测量工具的分度值。 使用前: ①天平应水平放置; ②使横梁平衡:(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即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天平调好后,左右天平盘不能互换。移动天平位置后,也应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使用时: ①被测物体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②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天平的右盘;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④测量结束后,及时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游码移回零刻线 思考回答问题 观看实验 思考回答相关问题 回忆小学学过的重量单位 相互讨论做练习 信息浏览 请学生观察课本表格“一些物体的质量”。读出“大头针的质量、新生儿的质量、鲸的质量”。 回答问题 观察天平构造 跟着老师调节 让全班阅读课本天平的使用方法。 回答问题 作业设计(可附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第四和第五; 完成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量(m) 单位及单位换算:kg、g、mg、t 质量 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构造 测量(天平) 调节 (略) 使用 反 反 思 思提 这一节的重点主要是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质量测量时必须分步进行,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例如测液体质量时不可避免地要测出“空杯的质量”.但先测还是后测有很不同的意义)天平的使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使用之前的调节,手调螺母,眼看指针,脑要判断;二是测量,也就是使横梁恢复平衡,应加减砝码,移动游码. 检查意见 检查人 时 间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