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教学设计-【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教学设计-【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资源简介

8.1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化民族性的表现与意义
2.理解文化多样性的地位与意义
3.理解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
1.文化民族性的表现与意义
2.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与意义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鲁迅说过:“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引出总议题《文化的民族性与文化的多样新》子议题一:文化的民族性
活动一:观看视频
任务:
1.视频《最美中国色》中,体现了文化的什么的特点?
2.视频中,反映了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
3.
说明民族文化有什么样的地位?
活动二:情境:长城,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总计长度约50000公里,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性的结晶,它像一条不见首尾的巨龙,翻过巍巍群山,穿过茫茫草原,绵延逶迤,被中外人士誉为“人类文明的纪念碑”,列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据报道
,
宇航员从太空回顾地球上的人工构造物
,最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任务:请部分同学分享游览长城的感受?(小组合作,代表发言)
活动三:情境:中国就餐的老规矩有哪些?(学生回答)
中国就餐的老规矩反映着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素质,代表的是一种品质所在,体现的是社会的风气,利于提高国家形象,所以餐桌规矩并不“老”,“老”的只是我们的坚持。任务:1.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就餐的老规矩?2.谈谈价值观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小组合作,代表发言)辅助材料: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小结:
议题一、文化具有民族性1.地位2.作用3.核心和灵魂
活动四:情境:舌尖上的美食盘点中国十大最好吃面条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除了大米,面食也是人们日常最重要的主食。而面条则在中国有着四千多年的历史,各地的面条也呈百花齐放之态,品相和味道各有千秋。有拌面快、吃面也要快的武汉热干面、兰州牛肉拉面、麻辣爽口的四川担担面,嚼劲十足的山西刀削面、带有朝鲜族特色的吉林延吉冷面、搭配数十种作料的镇江锅盖面、昆山奥灶面、加入雪菜和笋片的杭州片儿川面、河南烩面、老北京炸酱面等。任务:1.同样是面条,却有这么多形式,体现了文化具有什么样的特点?2.请用文化的角度,说明体现在面条饮食文化中的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吗?(小组合作,代表发言)
活动五:
情境一:中国“和合理念”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和合共生,主张和而不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人类历史发展潮流大势,总结中国自身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承,多次强调要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始终崇尚和谐和睦、友好合作。“和合”理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富有极其深刻的哲学思辨与中国智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与民族性格,是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基础与价值支撑。中国传统“和合”理念,走向世界。
任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为什么主张“和而不同”?
情境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习近平总书记在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基础上,以宽广的眼界和深刻的思考在更高层面上积极探索不同文明的相处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要把‘和’、‘合’的传统理念付诸彼此相处之道”。“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对不同文明差异性和平等性的生动诠释,也是实现不同文明之间友好往来的必要条件。只有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通过文明对话的形式,各国人民彼此交流借鉴、取长补短,弥合文化差异产生的理念分歧,才能推动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和谐。任务:构建人类命运同同体,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小组合作,代表发言)
小结:议题二、文化的多样性1.地位2.原因3.意义4.要求
【课堂总结】
地位
文化的民族性
作用
核心和灵魂
文化的多样性
地位
原因
意义
要求
结束语:“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
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习近平【课后练习】
1.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风情”是跨境旅游的两个主要目的。领略“异国风情”,实际上是在感受和体验()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民族文化的差异性③世界文化的趋同性④不同文化的排他性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②④
2.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
3.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做客《人民日报》“文化论坛”时说:“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对立。不要因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们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义。”这一表述主要是强调()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B.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尊重、培育本民族文化
D.尊重文化多样性能繁荣世界文化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州圣塔蒙尼卡的一对华人夫妇由于平时爱吃榴莲,做饭时喜欢煎煮炒炸,因而被要求搬出公寓;纽约一批华人大妈在日落公园排练节目而被多次投诉,其领队还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文化差异虽然会带来一些摩擦,但是其本身并不意味着不同文化之间不能和谐共处。各国之间无论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发展道路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各有自己的特性和优点,应彼此尊重,和睦相处,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创造一个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多姿多彩的世界。结合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