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一章 章末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小陈去周庄旅游,景点门票两日内有效,首次入园需验票(即扫描门票上的二维码),然后采集指纹,若两日内再次入园只需刷指纹即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集指纹的过程属于信息的发布B.采集指纹的目的是提高信息的共享性C.两日后刷指纹不可入园,体现信息的时效性D.两日后刷指纹不可入园,体现信息的真伪性【答案】C【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解析】【解答】采集指纹的过程属于信息的获取,选项A错误;采集指纹的目的是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不是用来共享,选项B错误;信息具有时效性,选项C正确;指纹信息是真的,只是不能再用于入园,不能体现信息的真伪性,选项D错误。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时效性、共享性、可加工处理性、真伪性、价值性。2.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都对报名高考的每一位考生赋予唯一的考号,以方便后续的考试和录取工作。那么对每位考生赋予考号的过程属于( )A.信息的采集 B.信息的编码 C.信息的加密 D.信息的发布【答案】B【知识点】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解析】【解答】对每位学生进行赋予唯一考号,是属于信息编码过程。信息编码必须符合不重复、不遗漏的特点。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处理。信息采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编码对象)用规定的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组字符串的过程;信息发布就是由信息发布的主体通过某种方式将信息发布出去。3.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信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B.给考生分配考号,属于对信息的编码过程C.微信中发送的文字和图片是信息D.信息的表达方式仅包括语言、文字和图像三种【答案】B【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表达方式与表达技术【解析】【解答】选项A: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信息,依附于电磁波;选项B:给考生分配考号,属于对信息的编码过程;选项C:微信中发送的文字和图片是信息的载体;选项D:信息的表达方式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理解。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4.关于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数据安全,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B.将正版软件上传到网盘,分享给他人下载安装使用C.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不会感染病毒,可以随意安装软件D.某打车软件收集、分析用户数据,针对某用户需求任意加价【答案】A【知识点】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信息素养、网络道德规范及法律法规【解析】【解答】选项A:安装防毒软件,定期更换并且用较复杂的密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都是为了保证数据安全。A正确;选项B:未经允许,不能将正版软件在网络上分享。B错误;选项C:智能手机随意安装软件,也会感染病毒。C错误;选项D:打车软件不能对用户需求任意加价。D错误。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规范。在上网时,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礼仪,保护自己的作品,警惕信息污染等。5.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书本不是信息,文字是信息B.信息无处不在,且呈现形式多样C.某些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可以不依附于载体D.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十六进制编码【答案】B【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计算机、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解析】【解答】文字是信息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实际内容称为信息,选项A错误;信息无处不在,呈现多种表达方式,选项B正确;信息的传播必须依附于载体,选项C错误;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编码存储,选项D错误。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及其基本特征。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6.(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经过加工和处理后的使用价值始终保持不变B.信息可以脱离载体而存在C.信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损耗D.手机屏幕锁功能,可以提升信息的安全性【答案】D【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可以进行加工和处理,在对信息进行重新分类和存储传输后信息会产生一个附加值,这是信息的可处理性。本项错。选项B:信息不能离开载体而独立存在,这是信息的依附性。本项错。选项C:信息可以被多人共享而不会产生损耗,这是信息的共享性。选项D:开户手机锁屏功能,输入密码后手机才能被使用,可以提升信息的安全性,本项对。故本题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安全使用。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在互联网广泛使用的今天特别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不是因为自己的不慎造成损失。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信息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B.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C.POP3协议的功能是把电子邮件发送到收件人的电子邮箱中D.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一般采用HTTP协议【答案】C【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表达方式与表达技术;网络协议【解析】【解答】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所以同一种信息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选项A正确;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进行存储和传播,选项B正确;POP3协议是电子邮局协议,用于将电子信箱中的电子邮件读到本地计算机上,选项C错误;网页之间遵循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进行相互链接访问,选项D正确。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与表达方式、以及网络协议。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SMTP协议可以实现把邮件从发件人那里送到收件人的邮箱中。8.(2020·浙江模拟)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就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B.计算机对信息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来完成的C.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十六进制表示D.信息的载体依附性表示信息不能够脱离它所反应的事物被存储【答案】B【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是指数据、信息、消息中包含的意义。A错误;选项B:无论是利用计算机听音乐,还是观看视频,其对信息的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来完成的。B正确;选项C: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C错误;选项D:信息是可以脱离它所反应的事物被存储、保留和传播的,但是信息的存储与传播必须依附于载体。D错误。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的概念、特征及其在计算机内的表示。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本不是信息,但文字是信息B.电视、广播技术是现代产生的信息技术C.制作网页时,删除网页中插入的图片源文件不会影响网页的显示效果D.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搜索信息时,本质上是检索搜索引擎的数据库【答案】D【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资源的检索;网页、网站的概念与联系【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书本和文字都不是信息。A错误;选项B:电视、广播技术是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不属于现代信息技术。B错误;选项C:删除图片源文件,则网页中的图片无法正常显示。C错误;选项D:搜索引擎根据用户的搜索关键词在其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找出匹配的条目,因此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搜索信息时,本质上是检索搜索引擎的数据库。D正确。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事信息的概念、获取,信息技术的历史以及网页的制作。10.(2019高二上·温州期中)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机内部可以使用十六进制处理信息B.任何一种信息都有其相对应的载体C.扫描二维码属于信息的编码D.计算机网络属于信息表达方式【答案】B【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加工与处理的概念;信息表达方式与表达技术【解析】【解答】选项A: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均使用二进制进行处理。A错误;选项B:载体依附性是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B正确;选项C:扫描二维码的过程属于信息的采集。C错误;选项D:计算机网络属于信息的表达技术。D错误。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信息与信息的一般特征。11.(2018高三上·宁波月考)二维码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编码方式,以下关于二维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扫描二维码,属于信息的编码过程B.二维码可以表示文字、图像、超链接等信息C.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某 URL 的过程,涉及信息的加工与发布D.某支付 APP 付款二维码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更新,主要体现了信息的载体依附性【答案】B【知识点】信息获取的环节与方法【解析】【解答】选项A: 手机扫描二维码,属于信息的输入(采集)过程,本项错。选项B:二维码是一种图形编码,可以表示文字、图像、超链接等信息,本项对。选项C: 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某 URL 的过程 ,没有涉及信息的加工与发布,只是信息的输入。本项错。选项D: 某支付 APP 付款二维码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更新,主要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编码 。二维码它可存储4296个字符表示的信息,可以表示文字、图像、超链接等信息。12.超市收银员通过条形码阅读器扫描商品的条形码,以获取相应商品的信息。此扫描过程属于( )A.信息的采集 B.信息的编码 C.信息的发布 D.信息的表达【答案】A【知识点】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解析】【解答】信息采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题中扫描条形码属于信息的采集。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处理。信息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编码对象)用规定的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组字符串的过程;信息发布就是由信息发布的主体通过某种方式将信息发布出去;信息的表达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术,与别人充分地进行信息交流,以便更好地处理信息。13.共享单车的特点是通过扫描车架上的二维码进行租借,骑行结束,手动锁车后进行付费。下列有关共享单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维码是信息的载体B.用户扫描二维码租车的过程属于信息的采集C.为每一辆车设计二维码的过程属于信息的编码D.生活中其他地方粘贴的二维码可以随意扫描【答案】D【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解析】【解答】出于安全方面的原因,二维码不可以随意扫描。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信息及信息处理过程的理解。信息采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编码对象)用规定的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组字符串的过程。14.(2020·山东模拟)社区医疗服务需要工作人员逐户上门登记老年人信息,该过程属于( )A.信息采集 B.信息交流 C.信息编码 D.信息发布【答案】A【知识点】信息获取的环节与方法【解析】【解答】逐户上门登记老年人信息,这是信息的采集过程。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采集。信息采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15.某十字路口有四个车道,每车道用一个指示灯指明通行状态,下表是各指示灯的控制编码及对应的状态。若某一时段只允许车辆左转,但不允许车辆直行和右转,则此时的控制码应该是( )。A.01111101 B.11010101 C.11111101 D.01111101【答案】B【知识点】字符编码【解析】【解答】根据题目要求车辆允许左转,直行和右转均不可以,则左转灯绿灯编码为11,直行和右转红灯编码为01,又因为直行有两个车道,故此时的控制码应该是11010101。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进制编码。二、填空题16.两位同学传递一个9*9格的十字绣图案,并约定走线的格子“■”记为1,不走线的格子“□”记为0。1与0的个数用二进制数表示。换行用“00”表示。例如,“111”即表示连续的3个“■”“011”即表示连续的3个“□”。编码顺序按照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规律进行逐行编写。下侧图案前三行编码为:0100100 011 111 011 00 00。【答案】010 101 011 101 010或010 11 011 11 010【知识点】字符编码【解析】【解答】“■”记为1,“□”记为0,换行用“00”表示,1与0的个数用二进制数表示,编码顺序按照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规律进行逐行编写。图案前三行编码为:01001 00 011 111 011 00 010 101 011 101 010 00或01001 00 011 111 011 00 010 11 011 11 01000。故答案Wie: 010 101 011 101 010或010 11 011 11 0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进制编码。17.小达和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设计了本小组的LOGO,如图所示。他们用2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图中的颜色,并对图中的颜色(为了区分,红色色块中添加了斜线)进行了编码,从而将本小组的LOGO表示为一串二进制数,其中第4行的编码为0101010110000010,根据上述编码,第6行的编码为 H【答案】400A【知识点】字符编码【解析】【解答】第4行的编码为0101010110000010,可知蓝色色块的编码是01,红色色块编码是10,白色色块编码为00,所以第6行的编码为0100 0000 0000 1010,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是400AH。故答案为:400AH。【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编码。信息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编码对象)用规定的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组字符串的过程。1 / 1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一章 章末复习试题一、选择题1.小陈去周庄旅游,景点门票两日内有效,首次入园需验票(即扫描门票上的二维码),然后采集指纹,若两日内再次入园只需刷指纹即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采集指纹的过程属于信息的发布B.采集指纹的目的是提高信息的共享性C.两日后刷指纹不可入园,体现信息的时效性D.两日后刷指纹不可入园,体现信息的真伪性2.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每年都对报名高考的每一位考生赋予唯一的考号,以方便后续的考试和录取工作。那么对每位考生赋予考号的过程属于( )A.信息的采集 B.信息的编码 C.信息的加密 D.信息的发布3.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信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B.给考生分配考号,属于对信息的编码过程C.微信中发送的文字和图片是信息D.信息的表达方式仅包括语言、文字和图像三种4.关于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保证数据安全,应定期进行数据备份B.将正版软件上传到网盘,分享给他人下载安装使用C.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不会感染病毒,可以随意安装软件D.某打车软件收集、分析用户数据,针对某用户需求任意加价5.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书本不是信息,文字是信息B.信息无处不在,且呈现形式多样C.某些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可以不依附于载体D.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十六进制编码6.(2019高三上·浙江月考)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经过加工和处理后的使用价值始终保持不变B.信息可以脱离载体而存在C.信息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损耗D.手机屏幕锁功能,可以提升信息的安全性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一种信息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B.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C.POP3协议的功能是把电子邮件发送到收件人的电子邮箱中D.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传输一般采用HTTP协议8.(2020·浙江模拟)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就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B.计算机对信息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来完成的C.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十六进制表示D.信息的载体依附性表示信息不能够脱离它所反应的事物被存储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本不是信息,但文字是信息B.电视、广播技术是现代产生的信息技术C.制作网页时,删除网页中插入的图片源文件不会影响网页的显示效果D.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搜索信息时,本质上是检索搜索引擎的数据库10.(2019高二上·温州期中)下列有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计算机内部可以使用十六进制处理信息B.任何一种信息都有其相对应的载体C.扫描二维码属于信息的编码D.计算机网络属于信息表达方式11.(2018高三上·宁波月考)二维码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编码方式,以下关于二维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扫描二维码,属于信息的编码过程B.二维码可以表示文字、图像、超链接等信息C.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某 URL 的过程,涉及信息的加工与发布D.某支付 APP 付款二维码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更新,主要体现了信息的载体依附性12.超市收银员通过条形码阅读器扫描商品的条形码,以获取相应商品的信息。此扫描过程属于( )A.信息的采集 B.信息的编码 C.信息的发布 D.信息的表达13.共享单车的特点是通过扫描车架上的二维码进行租借,骑行结束,手动锁车后进行付费。下列有关共享单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维码是信息的载体B.用户扫描二维码租车的过程属于信息的采集C.为每一辆车设计二维码的过程属于信息的编码D.生活中其他地方粘贴的二维码可以随意扫描14.(2020·山东模拟)社区医疗服务需要工作人员逐户上门登记老年人信息,该过程属于( )A.信息采集 B.信息交流 C.信息编码 D.信息发布15.某十字路口有四个车道,每车道用一个指示灯指明通行状态,下表是各指示灯的控制编码及对应的状态。若某一时段只允许车辆左转,但不允许车辆直行和右转,则此时的控制码应该是( )。A.01111101 B.11010101 C.11111101 D.01111101二、填空题16.两位同学传递一个9*9格的十字绣图案,并约定走线的格子“■”记为1,不走线的格子“□”记为0。1与0的个数用二进制数表示。换行用“00”表示。例如,“111”即表示连续的3个“■”“011”即表示连续的3个“□”。编码顺序按照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规律进行逐行编写。下侧图案前三行编码为:0100100 011 111 011 00 00。17.小达和同学们在小组活动中设计了本小组的LOGO,如图所示。他们用2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图中的颜色,并对图中的颜色(为了区分,红色色块中添加了斜线)进行了编码,从而将本小组的LOGO表示为一串二进制数,其中第4行的编码为0101010110000010,根据上述编码,第6行的编码为 H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解析】【解答】采集指纹的过程属于信息的获取,选项A错误;采集指纹的目的是用于验证用户的身份,不是用来共享,选项B错误;信息具有时效性,选项C正确;指纹信息是真的,只是不能再用于入园,不能体现信息的真伪性,选项D错误。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特征:载体依附性、时效性、共享性、可加工处理性、真伪性、价值性。2.【答案】B【知识点】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解析】【解答】对每位学生进行赋予唯一考号,是属于信息编码过程。信息编码必须符合不重复、不遗漏的特点。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处理。信息采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编码对象)用规定的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组字符串的过程;信息发布就是由信息发布的主体通过某种方式将信息发布出去。3.【答案】B【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表达方式与表达技术【解析】【解答】选项A: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的信息,依附于电磁波;选项B:给考生分配考号,属于对信息的编码过程;选项C:微信中发送的文字和图片是信息的载体;选项D:信息的表达方式包括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信息的理解。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4.【答案】A【知识点】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信息素养、网络道德规范及法律法规【解析】【解答】选项A:安装防毒软件,定期更换并且用较复杂的密码,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都是为了保证数据安全。A正确;选项B:未经允许,不能将正版软件在网络上分享。B错误;选项C:智能手机随意安装软件,也会感染病毒。C错误;选项D:打车软件不能对用户需求任意加价。D错误。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信息安全与网络道德规范。在上网时,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礼仪,保护自己的作品,警惕信息污染等。5.【答案】B【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计算机、移动终端的工作原理【解析】【解答】文字是信息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实际内容称为信息,选项A错误;信息无处不在,呈现多种表达方式,选项B正确;信息的传播必须依附于载体,选项C错误;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编码存储,选项D错误。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及其基本特征。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6.【答案】D【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可以进行加工和处理,在对信息进行重新分类和存储传输后信息会产生一个附加值,这是信息的可处理性。本项错。选项B:信息不能离开载体而独立存在,这是信息的依附性。本项错。选项C:信息可以被多人共享而不会产生损耗,这是信息的共享性。选项D:开户手机锁屏功能,输入密码后手机才能被使用,可以提升信息的安全性,本项对。故本题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和信息的安全使用。信息有五个基本特征和五个一般特征。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传递性、价值性、时效性;一般特征:共享性、真伪性、不完全性、价值相对性、可处理性。在互联网广泛使用的今天特别要注意信息的安全性,不是因为自己的不慎造成损失。7.【答案】C【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表达方式与表达技术;网络协议【解析】【解答】同一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所以同一种信息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选项A正确;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进行存储和传播,选项B正确;POP3协议是电子邮局协议,用于将电子信箱中的电子邮件读到本地计算机上,选项C错误;网页之间遵循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进行相互链接访问,选项D正确。故答案选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信息的特征与表达方式、以及网络协议。信息的基本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SMTP协议可以实现把邮件从发件人那里送到收件人的邮箱中。8.【答案】B【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是指数据、信息、消息中包含的意义。A错误;选项B:无论是利用计算机听音乐,还是观看视频,其对信息的处理本质上都是通过计算来完成的。B正确;选项C: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C错误;选项D:信息是可以脱离它所反应的事物被存储、保留和传播的,但是信息的存储与传播必须依附于载体。D错误。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信息的概念、特征及其在计算机内的表示。9.【答案】D【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资源的检索;网页、网站的概念与联系【解析】【解答】选项A:信息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书本和文字都不是信息。A错误;选项B:电视、广播技术是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不属于现代信息技术。B错误;选项C:删除图片源文件,则网页中的图片无法正常显示。C错误;选项D:搜索引擎根据用户的搜索关键词在其数据库中进行检索找出匹配的条目,因此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搜索信息时,本质上是检索搜索引擎的数据库。D正确。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事信息的概念、获取,信息技术的历史以及网页的制作。10.【答案】B【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加工与处理的概念;信息表达方式与表达技术【解析】【解答】选项A:计算机内部所有信息均使用二进制进行处理。A错误;选项B:载体依附性是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B正确;选项C:扫描二维码的过程属于信息的采集。C错误;选项D:计算机网络属于信息的表达技术。D错误。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信息与信息的一般特征。11.【答案】B【知识点】信息获取的环节与方法【解析】【解答】选项A: 手机扫描二维码,属于信息的输入(采集)过程,本项错。选项B:二维码是一种图形编码,可以表示文字、图像、超链接等信息,本项对。选项C: 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某 URL 的过程 ,没有涉及信息的加工与发布,只是信息的输入。本项错。选项D: 某支付 APP 付款二维码每隔一定时间自动更新,主要体现了信息的时效性。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编码 。二维码它可存储4296个字符表示的信息,可以表示文字、图像、超链接等信息。12.【答案】A【知识点】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解析】【解答】信息采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题中扫描条形码属于信息的采集。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信息的处理。信息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编码对象)用规定的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组字符串的过程;信息发布就是由信息发布的主体通过某种方式将信息发布出去;信息的表达是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术,与别人充分地进行信息交流,以便更好地处理信息。13.【答案】D【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解析】【解答】出于安全方面的原因,二维码不可以随意扫描。故答案选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信息及信息处理过程的理解。信息采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编码对象)用规定的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组字符串的过程。14.【答案】A【知识点】信息获取的环节与方法【解析】【解答】逐户上门登记老年人信息,这是信息的采集过程。故答案选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采集。信息采集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15.【答案】B【知识点】字符编码【解析】【解答】根据题目要求车辆允许左转,直行和右转均不可以,则左转灯绿灯编码为11,直行和右转红灯编码为01,又因为直行有两个车道,故此时的控制码应该是11010101。故答案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进制编码。16.【答案】010 101 011 101 010或010 11 011 11 010【知识点】字符编码【解析】【解答】“■”记为1,“□”记为0,换行用“00”表示,1与0的个数用二进制数表示,编码顺序按照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规律进行逐行编写。图案前三行编码为:01001 00 011 111 011 00 010 101 011 101 010 00或01001 00 011 111 011 00 010 11 011 11 01000。故答案Wie: 010 101 011 101 010或010 11 011 11 0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进制编码。17.【答案】400A【知识点】字符编码【解析】【解答】第4行的编码为0101010110000010,可知蓝色色块的编码是01,红色色块编码是10,白色色块编码为00,所以第6行的编码为0100 0000 0000 1010,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是400AH。故答案为:400AH。【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编码。信息编码是将事物或概念(编码对象)用规定的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一组字符串的过程。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一章 章末复习试题(学生版).docx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一章 章末复习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