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汽化和液化 学习目标 *知道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了解汽化和液化的方式及条件 *通过实验观察水沸腾的特点,知道沸腾的概念 *能区分蒸发和沸腾,能用图像描述水沸腾的特点 *能用汽化和液化说明或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知识点①汽化 汽化: 现象探究 现象 原因 撒在玻璃板上的水一段时间后不见了 水由液态变成了______态 酒精涂在手臂上感觉到凉,且过一会儿就不见了 酒精由液态变成了______态 水烧开后继续加热较长时间,水量会明显减少 水由液态变成了________态 探究归纳:在上述现象中,液态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我们把物 叫作汽化。 汽化有两种方式: 和 。玻璃板上的水不见了,手上的酒精不见了,都属于 现象。锅里的水烧开时,属于 。 知识点②蒸发 蒸发的概念:物理学中, 叫作蒸发。 蒸发的特点: ,比如湿衣服无论放在有无阳光照射处都可以晾干; ; 比较缓慢,比如一杯水经过长时间才能观察到它在减少。 现象探究:影响蒸发的快慢 以湿衣服晾干为例 探究归纳:该现象说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 蒸发致冷 (1) 现象 原理 刚从游泳池里出来的人感到冷 水蒸发时,从人体吸热使人感到冷 夏天教室的地面上洒些水会感到凉爽 水蒸发时从空气中______热,使人感到凉爽 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 舌头上的水蒸发______热,可降低狗的体温 探究归纳:液体在蒸发过程中要 ,致使液体周围环境的温度 。 蒸发致冷:蒸发具有 的作用,蒸发越快, 效果越明显。 知识点③沸腾 沸腾: 实验: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现象: 沸腾前 。 (2)沸腾时 。 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 (3)水在沸腾前的响度 ,沸腾时的响度 。 探究归纳: 叫作沸点。不同液体,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 水沸腾的特点: 沸腾是剧烈的 现象; 达到一定 才会沸腾; 沸腾时需要 ,但温度 。 沸腾条件: 、 。 思考:如何缩短本实验的时间?比较蒸发和沸腾不同点? 知识点④液化 液化: 现象探究 现象 原因 烧水时从壶嘴喷出白气 壶嘴喷出的水蒸气由气态变成液态 秋天草叶上出现露珠 空气中的水蒸气由____态变成了____态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冒白气 雪糕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由____态变成____态 探究归纳:上述现象中,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物质 叫作液化。 液化的两种方法:(1) ;(2) 。比如家用液化石油气。 液化放热: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汽化需要吸热,液化会 。 预习自测 一、选择题 1. 太阳把湿衣服晒干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凝固 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衣柜中的樟脑球,一段时间后慢慢变小 B.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 C.新鲜白菜慢慢干瘪 D.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 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吹风机向潮湿的头发吹热风 B.用塑料袋包装蔬菜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C.将湿衣服摊开晾到向阳的地方 D.用扫帚把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4. 把一只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 ) A.不变 B.一直下降 C.一直升高 D.先下降后又升高 5.为了探究“大气压与沸点之间的关系”,小明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的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增加水面上方大气压强,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应该是( ) A.a B.b C.c D.d 6. 在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食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这一现象说明( ) A.油炸制食品的能力比水强 B.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油的沸点比水高 D.油在沸腾时温度继续上升,而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7恩施山美水美,经常可以看到山上云雾缭绕,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汽化 B.升华 C.液化 D.凝华 8.如图所示,医护人员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后,在护目镜上易形成一层水雾,严重影响医护人员的视线。护目镜上“水雾”的形成过程属于( ) A.熔化,吸热 B.液化,放热 C.凝固,放热 D.凝华,放热 9. 如图所示,抽动活塞,使注射器吸入少量乙醚;堵住注射器的管口,继续向后抽动活塞,可以见到液态的乙醚消失不见;反方向推动活塞,压缩管内气体,可以观察到管内再次出现液态的乙醚。这个实验说明( ) A.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 B.压缩气体的体积可以使气体凝华 C.通过压缩,可以使所有气体液化 D.通过压缩,可以使所有气体凝华 二、填空题 10. 夏天烈日下,小明在黄龙溪古镇游玩,不慎弄湿衣服,妈妈催他快点换下,否则容易受凉。这是因为衣服上的水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要_____热量的缘故。 11. 针对运动损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把储存在罐中的液态氯乙烷喷在皮肤上,使其迅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减缓人的伤痛感。 12. 甲、乙两组同学正在进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当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气泡,沸腾时的情景如图_____(选填“A”或“B”)所示;两小组绘制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得到了a、b两种不同图像,其原因是_____;同学们发现所测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可能是_____。 13. 某实验小组用厚纸做成的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在火上加热,过一会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原因:当水沸腾后,水继续吸热,温度_____,水的沸点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纸的着火点。 14. 张三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80 84 88 92 96 98 98 98 98 98 由上表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5. 夏日,揭开冰淇淋的包装纸就会有“白气”向 _____(选填“上”或“下”)飘出,“白气”实际是 _____(选填“空气中”或“冰淇淋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6. 如图所示的气体打火机中的丁烷气体是通过_____的方法变成液体储存在打火机中的,按下阀门使用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 17.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其中含氧约21%;所以这是工业制取氧气的既廉价又易得的最好原料.工业上制氧常采用的是分离液态空气法: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液态,然后逐渐提高温度由于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液态氧的沸点为-183℃,因此_____首先从液态空气中汽化出来。 三、实验探究题 18.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三: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2)通过甲、丁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猜想_____。 (3)通过对比_____两图,可知液体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 (4)将同样质量的水和酒精同时滴在手臂上,发现酒精更容易干,据此可猜测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有关。 19.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 _____(选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要求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 _____,且要完全 _____在被测液体中; (2)根据表格中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加热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T/℃ 90 92 94 95 96 97 97 97 97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_____℃,可知当地大气压应 _____1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0. 某小组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a)安装图中石棉网的作用是 _____。 (2)从实验数据表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 _____℃,可以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 温度/℃ 91 93 95 97 98 98 98 98 …… (3)小明和小红分别用图(a)装置进行试验,正确操作,小明和小红分别得出了如图(b)所示的甲、乙两种图线,造成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小红这组 _____。 (4)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d)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_____(会/不会)沸腾。 预习自测答案 B A B D B C C B A 汽化;吸收 汽化;吸收 A;水的质量不同;此时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不变;低于 98;水银;液化 下;空气中 压缩体积;汽化 液化;氮气 (1)甲、丙;(2)?;(3)甲、乙;(4)液体的种类 (1)?下而上;侧壁;浸没;(2)图线如图所示;(3)97;小于 20、(1)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2)99;(3)水的质量较大;(4)不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