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全科】

资源简介

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部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政治、历史、地理三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部分为地理试卷,共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4至6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卷Ⅰ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卷Ⅱ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 (选择题,共44分)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瀑布流向与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读中国部分区域图(图1),结合资料回答1~2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渭河所在地形是由于断裂下陷及河水下切形成的
B. 壶口瀑布的旅游开发条件中,最不利的因素是安全问题
C. 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所在省区简称是晋
D. 渭河南侧支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2.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对于该地干旱严重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旱腰带”位于黄土高原上,起伏大,存水效果差 ②位于南侧山地雨影区降水少
③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 ④植被较茂密,对水的消耗量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011年8月20日,热带风暴“艾琳”生成。8月22日,加强成为飓风,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以上。受其影响的总人口达到6500万人,损失估计超过100亿美元。图2为北美飓风“艾琳”影响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图。回答第3题: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目前被单一冷空气控制,天气晴朗干燥
B. 受此飓风影响整个五大湖区都处在阴雨天气控制下
C. C地风向为偏北风
D. B地由于地势低平,受此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引发洪涝灾害
读“我国某县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金字塔图”(图3),回答4~5题。
4.关于该县五、六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六普人口峰谷变化主要是由于机械人口迁移导致
B.从五普到六普老人和儿童越来越少,中年人越来越多
C.五普0~4岁人口较少是当时医疗卫生水平较低导致幼儿死亡率较高所致
D.六普30~34岁人口较五普20~24岁人口有明显增加,原因之一是该县经济发展较快,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5.关于该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当地大量劳动力流失 ②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
③人口老龄化明显 ④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下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图4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最突出的石化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关于四地所在工业区的正确说法是
A.①地工业区以重工业为主,②地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
B.①地工业区重点发展钢铁、石化、海洋化学、高档轻纺等技术密集型工业
C.能源和矿产缺乏是③地工业区发展的限制因素
D.④地工业区电子等新兴工业和轻工业实力雄厚,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区
图5中右图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巨蟒出山”,是一相对高度128米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8~9题。
8.形成“巨蟒出山”景观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9.关于该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该景观属于地文景观 ②欣赏该景观对天气的要求较高
③欣赏该景观对观赏位置的要求较高 ④该景观的形成与外力作用无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下图所示地区为北半球,P、Q为某日晨昏线n与纬线m(80° N)的交点,经度差为120 已知此时W(位于PWQ的中点)点的地方时为12时。据此完成第10~11题。
10.该日,P的昼长是
A.6小时 B.8小时
C.18小时 D.16小时
11.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天津的昼长正在变长
B.天津日出时物影朝西南
C.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 南极上空臭氧含量可能处于较低时期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12.(32分)天津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1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大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③两地该季节风向不同,①地风向是_____________(1分) ,③地风向是_____________(1分),说明该季节①③两地盛行风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①地__________________(2分),③ 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材料:维多利亚瀑布位于赞比西河上,如活动区域④所示,宽度超过两公里,瀑布奔入玄武岩峡谷,水雾形成的彩虹远隔二十公里以外就能看到。倾注的河水产生一股充满飞沫的上升气流,游客站在瀑布对面悬崖边,手上的手帕都会被这强大的上升雾气卷至半空。而瀑布附近的“雨林”(“雨林”是瀑布附近的一片长年青葱的树林)又为瀑布这一壮景平添了几分姿色。
(2)④⑤两地都有“雨林”景观,所体现的地域分异特点不同,④地属于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1分),⑤地属于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1分)。请结合上述材料解释④地“雨林”的形成原因。(4分)
(3)研究中发现⑦地有大量游客前往⑥地旅游,试分析其原因。(6分)
(4)④⑧两地都有大面积沼泽,分析两地沼泽形成的不同原因(8分)
(5)⑥地区乳畜业发达,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6分)
13.(24分)读图文资料,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珠江水系图(图8)
材料二:云南号称有“十八怪”,其中有“鲜
花四季开不败”、“四季衣服同穿戴”、“过桥米线人人爱”等。
材料三:西南地区是我国干旱频度最高的
地区之一,尤其是冬春旱情更加严重。图9为2010年春气象干旱监测图。
材料四:“2010年春,云南省委基于严重干
旱、粮食减产的形势,决定实施“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带动云南农村转移劳动力70万人到沿海就业,保证农民增收” 。
(1)依据材料一,指出以梧州为分界点,河流上、下游开发的重点方向分别为 、
。并简要说明珠江流域城市分布特点。(6分)
(2)材料二中“四季衣服同穿戴”之意为“全省同一时节下四季服装都有人穿着”。分析此现象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我国西南地区严重的旱情可能产生哪些社会经济方面的影响。(至少4点)(4分)
(4)依据资料四,简述影响2010年云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4分)
(5)根据“十二五”规划,西部地区将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西南地区有哪些特色优势产业。(6分)
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地理部分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 A D D B B C A C B D
12.(32分)
(1) ①东南风(1分) ③西南风 (1分)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 ③气
压带风带季节移动(2分)
(2)非地带性(1分) 纬度地带性(地带性)(1分)
原因:①纬度低,气温高(2分)② 瀑布水汽形成的潮湿小气候(有强大的上
升气流,降水丰沛)(2分)
(3)⑥地夏季阳光充足(⑥有阳光、沙滩吸引游客或⑦地夏季光热不足,气候阴凉);⑦地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距离近(花费少);交通便利;(任意3点,共6分)
(4)④地雨林气候,降水量远大于蒸发量;沿海低地,受海水倒灌或潮水影响,易积水。(4分)
⑧地纬度高,蒸发弱;地下有多年冻土,水分不易下渗。(4分)
(5)温带海洋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2分);市场广阔;交通发达;饮食习惯(任意2点,共4分)
13.(24分)
(1) 水电、航运(2分)
沿河流(谷地)分布;下游地区比中上游多(或东南部多西北部少)。(4分)
(2)云南地跨热带、亚热带(南北纬度跨度大);地势起伏大,高度差异大,同一时间各地温差显著,可能穿着不同季节的衣服。(4分)
(3)旱情可影响农业生产,造成农业减产或绝收;影响人畜饮水困难;水力发电量下降;河流航运能力下降;影响旅游业;社会不稳定;(任意4点即可,共4分。答案合理即可)
(4)旱灾,政策支持,经济发展差异。(任意2点给4分)
(5)水能开发;天然气开发;特色旅游;有色金属开发和利用;花卉产业。(6分任三点即可)
110°
35°
1000
1000
500



咸阳
图例
西安
等高线
省界
河流
旱灾分布区

图1
图2
图4
图5




图7
图9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部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政治、历史、地理三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部分为政治试卷,共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5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政治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本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王某于2012年2月14日以58元/股的价格购买某股票2万股,至2月24日,该股票价格跌至51元/股。王某投资股票的风险主要来自于
A.发行股票的有限责任公司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可能亏本或破产
B.投资者成为该公司的债权人之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本金
C.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股票价格的波动具有不确定性
D.股票可以在交易市场低价转让
2.效率工资理论认为,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是正相关系。企业支付高工资会增加成本,但可以通过提高员工队伍质量、提高员工努力程度、降低离职率等得到更多的收益。效率工资理论说明了
A.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B.让劳动者分享发展成果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
C.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D.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3.随着成品油价格上调,中国汽柴油价格迈入8元时代。右图漫画《应对措施》说明了
①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②一种商品价格变化会引起其互补商品价格的变化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到替代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④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到互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4.某市120余个政府机构集体入驻微博,打造政务微博群,其中7个官方微博粉丝已超过十万。该市的做法
A.创新了政府的社会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
B.转变了政府的基本职能,扩大了公民的自由权
C.有利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扩大政府的职能范围
D.有利于做好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
5.人民政协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重要任务,紧紧围绕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党和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和助手。这说明人民政协
A.依法行政,履行文化职能 B.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履行职能
C.共商国是,凝聚多种力量 D.参加政治协商,进行法律监督
6.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来,已建立起以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为骨干的地方性自治法规体系,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环保等各个方面。材料说明
①西藏自治区具有独立的地方立法权
②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③民族区域自治在法制化轨道上不断推进
④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切实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黑暗”,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充分体现了
①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②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③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④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8.中国有句谚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④“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2011年1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此次大会以及在此之前召开的哥本哈根、坎昆会议,无论争执多么激烈,唯一从未被质疑的共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气候变化,人类必须行动。由此可见
A.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B.事物的发展是普遍的、客观的
C.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10.黄梅戏源于民间歌舞。山野村夫的劳动之歌,妇孺皆知的里巷歌谣,灯会社火之中的欢歌劲舞,是黄梅戏活泼的源头。这说明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②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③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推进文化的改革发展,需要
A.加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建设
B.将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C.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D.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领社会思潮
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政治部分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4题,共56分。
得分 评卷人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6分)
12.(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科学研究显示,大量的PM2.5主要来自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是人类不合理活动带来的恶果。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其危害逐渐显现,也逐渐受到重视。应对PM2.5无论对政府、企业还是公民来说都是压力和责任。
材料二:2012年 3月2日,国家环保部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与现行的《标准》相比,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将加强对PM2.5的监测,及时公布监测数据。
(注: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1)依据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新《标准》为什么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并加强监测?(12分)
(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9分)
材料三:截至2010年底,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已将PM2.5纳入空气质量标准并进行强制性限制。政府在改善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结合经济学常识知识,说明美日两国的市场经济模式中,政府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有何利弊?(8分)
得分 评卷人
13.(2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在南海领土上的纷争日趋激烈,美日印相继插手南海问题图谋使争端国际化、复杂化。中国政府明确表态,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坚持南海争议应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
(1)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13分)
材料二: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文化交流的千古佳话。中国人民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实行睦近交远。
(2)概括上述材料所体现的文化生活的道理。(8分)
得分 评卷人
14.(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0年来,雷锋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天我们开展学雷锋活动,首先要引导好青少年深刻认识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使青少年认识到,虽然物质财富创造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但无论物质财富如何丰富,物质终究不能完全替代精神的力量,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推动。青少年合理的物质利益追求应当尊重,但决不能因此就弱化精神追求。
请你任选高中政治所学知识为上述观点提供三点理论支撑。
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政治部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A 4A 5B 6D 7B 8C 9C 10D 11D
二.非选择题:
12.(29分)
(1)(12分)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新《标准》加强对PM2.5的监测,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体现。(3分)
②新《标准》的实施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1分);
③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的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分)。
④有利于促使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绿色产业发展(2分)
⑤有利于促使消费者养成正确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2分)
(2)(9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新《标准》的出台是根据我国目前空气质量的客观实际做出的决策。(3分)
②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按规律办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PM2.5的危害,违背了自然规律,为此国家环保部在遵循客观规律基础上制定了新《标准》。(3分)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随着工业化的日益发达,PM2.5的危害逐渐受到重视,也推动了新《标准》的出台。(3分)
(3)(8分)①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国家干预少,束缚少,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干预,容易加剧两极分化(4分)。
②以日本为代表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主导特征明显,这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本国国际竞争力,但易于形成商官勾结,造成政府决策失误和加剧社会不公(4分)。
13.(21分)
(1)(13分)①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自卫权和管辖权。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主权不容侵犯。(3分)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利益对立是冲突的根源。中国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3分)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解决南海问题上,我国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3分)
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2分)
⑤主权国家应遵循联合国的原则,履行不侵犯别国和以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2分)
(2)(8分)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2分);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1分)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3分)
③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2分)
14.(6分)
①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大基本领域。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重大的反作用。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⑤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⑥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答出以上任意3点即可得满分。其他角度言之有理酌情给分。)2012年天津市十二所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本部分为生物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0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卷I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答在答题纸上,卷Ⅱ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试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被动运输过程中,有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ATP
B.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水分子向外扩散速率小于向内扩散速率,导致细胞液浓度降低
C.在癌变或衰老的细胞中,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D.在浆细胞分泌抗体的过程中,囊泡膜可能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2. 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作进一步处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③到⑨过程中可能出现突变体,经过筛选进而培育成新品种
B.由③到⑧的育种过程中,遵循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C.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⑩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
D.由③到④过程中体现了幼苗体细胞的全能性
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燕麦胚芽鞘的向光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B.生长素有极性运输现象,该现象和单侧光照无关
C.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增加产量
D.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自身的合成受基因组控制
4.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可发生于同一时期的是
A.细胞板的出现与纺锤体的形成 B.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
C.染色体数目加倍和染色单体的形成 D.着丝点的分裂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5.图甲为神经元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分别表示蛋白质分子与磷脂分子,两者均属内环境成分
B.在静息状态时,图甲的M侧为正电位,N侧为负电位
C.图乙中E不属于生物膜系统
D.图乙中 F不能为肌肉或腺体的细胞膜
6.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解离
②经健那绿染液处理,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蓝绿色
③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能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④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⑤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中将母本去雄的目的是防止自花授粉
⑥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⑤⑥ D.②④⑥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3题,每空2分,共44分
7.(16分)下图表示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能量流动途径既包括以生产者为起点的捕食食物链,也包括以有机碎屑为起点的腐生食物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水蚯蚓、摇蚊幼虫等底栖动物既是 ,也是 。
⑵由捕食食物链构成的食物网中 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鳡鱼、翘嘴鲌、蒙古鲌等处于第 营养级。
⑶由该食物网可推出,淡水湖泊群落空间结构在 方向存在明显分层,该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
⑷从种群数量特征分析,水华现象是由于浮游藻类的 大于 的结果。
8.(16分)下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的血清白蛋白的图解,根据下图回答:
⑴为保证被培养的动物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通常要在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 ,此外应定期更换 。
⑵获取②的常用方法,除直接人工合成外,还有 、 。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 。
⑶⑤能在⑥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
⑷图中①一般经 处理可以得到③。若④为囊胚,从④到⑤的过程中应注意 。
9.(12分)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有关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表所示。分析回答:
试管编号实验步骤 A B C D
1%NaCl溶液(mL) 1
1% CuSO4溶液(mL) 1
1% 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一段时间后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⑴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 ,其目的是控制 变量。
⑵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 ,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 。
⑶若完全反应后,C试管对应的酶活性变化为右图中的曲线3, 则试管A和B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 。
2012天津市十二所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二)答案
生物试题
第I卷(每题6分,共36分)
1.C 2.D 3.A 4.B 5.B 6.C
第Ⅱ卷(每空2分,共44分)
7.(16分)
⑴消费者 分解者
⑵全部生产者(合理给分) 三、四
⑶垂直 丰富度
⑷出生率 死亡率
8.(16分)
⑴抗生素 培养液
⑵从基因文库获取 PCR技术扩增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
⑶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不发生排斥反应(无免疫排斥)
⑷胰蛋白酶(或者胶原蛋白酶) 均分内细胞团(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9.(12分)
⑴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合理给分) 无关
⑵Cl- Cu2+ (答案惟一)
⑶2 4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 1至 6页,第Ⅱ卷7 至11页。考试结束后,将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款识 钥匙 胼胝 扺掌而谈 舐犊情深
B.敕造 不啻 炽热 整饬纪律 叱咤风云
C. 羸弱 擂鼓 蓓蕾 身陷缧绁 危如累卵
D.锃亮 逞能 上乘 惩前毖后 游目骋怀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必竟他只是一介潦倒书生。∕高三,简言之,就是心无旁骛。∕陈光标砸车呼吁环保是做作还是做秀。(摘自通讯)
B.一条微博能引发爆棚效应,让主流话语也能春风化雨,是要下一番真工夫的。∕在饮酒之风盛行的英国,酒后驾车问题是社会顽疾,按照英国法律,初犯者将被吊消驾照1年。(摘自微博)
C.他胡子拉渣,太不拘小节了。∕你不要心急,稍安毋躁。∕小王得意洋洋,跷起二郎腿来。(摘自学生习作)
D.惊蛰雨雪,百日旱“解”。∕春寒少雨雪,老人儿童谨防勾“老病”添“新病”。∕“高薪养廉”犹如“缘木求鱼”。(摘自报刊标题)
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 的星空,还是 的灰尘,都是大自然 的艺术品,展示出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捉襟见肘 变幻莫测 不足为奇 精巧绝伦
B.相形见绌 变幻莫测 不值一提 精巧绝伦
C.相形见绌 讳莫如深 不足为奇 巧夺天工
D.捉襟见肘 讳莫如深 不值一提 巧夺天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后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B.在我们的乡村——传统文化的基地,传统文化活动很难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即使在过年的时候,他们也早早地离乡去打工;即使在家乡,他们也宁愿看电视消遣。
C.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对网民关注的“民生五价”乱象做出积极回应:今年将重点加大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
D.大自然哺育了人民,人民非常钟爱大自然。在千奇百怪的动植物中,天津人民最喜爱的是市树白蜡树,市花月季花,市鸟海鸥。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2011年,天津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每日新报》打造了一个全新的栏目——《新帮办》。
B.据说明代士大夫案上总摆两部书:一部《庄子》,一部《水浒传》,他们认为《水浒传》笔法好,首先表现在它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的高明的写人艺术上。
C.陀思妥耶夫斯基25岁时就以书信体短篇小说《穷人》一举成名,被别林斯基称为 “天才”,被涅克拉索夫称为“又一个雨果。”
D.于丹虽成名于对《论语》的阐释,但她说,自己在考虑这些的时候已经不是在考虑一种文化,“我们应该站在当下,把所有中国文化中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完成一种建设”。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做人要讲“君子人格” 沈栖
记得英国作家威尔逊曾对“贵族”下过这么一些标准:虔诚的、道德服从的、绅士的、乐于助人的、敢讲真话的,如面对灾难,是敢于自我牺牲的;倘若只有钱而没有社会责任,只能叫暴发户或土财主。在西方,称得上是贵族,那他首先得有财富,有地位,生活在社会底层者,再有道德,再有操守,再有自我牺牲精神,他与贵族也是绝缘的。我国历代倡导的君子则不然,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地位高低、年龄长幼,只要有君子人格,都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易经》,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虽说随着时代的进化和文明的进步,“君子人格”已被赋予现代的色彩和内容,但是,这些积淀在文明最底部的是非善恶观念以及由此而推导的善良行为规范,则构成了当代中国文明的基石。儒家文化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便是把中华及周围民族带出了野蛮,带进了文明,并崇重“礼”和“法”作为言行规则。儒家素来力倡“五常”,视之为“君子人格”的底蕴。倘若我们摒弃“仁义礼智信”中的等级制内涵,不无合理成分,它对于平等的民主社会仍是一种可资的优良的精神资源:“仁”与博爱大体相似;“义”相通于某种普世性原则的政治预设;“礼”有着尊重和维护他人并进而维护自身尊严的含义; “智”自是一种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识;“信”乃是诚信、共识,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尽管儒家文化充斥着大量的封建主义毒素,但散见于儒家典籍中的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则是穿越时空、超越阶级的,它并没有过时,也决计不会过时。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所提供的一份在线调查,为我的这一断言作了佐证。这份在线调查显示:85.7%的受访者肯定当下需要“君子人格”(值得注意的是,其中70后和80后的受访者超过6成);针对“当代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什么?”的问题,排在前三的依次是 “仁”(73.6%)、“信”(71.7%)、“义”(65.5%);受访者最为推崇的中国儒家文化中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排在首位 (54.5%),次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52.7%),再次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42.7%);89%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社会“君子少见”,36%认为“几乎没有”,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这些调查的数据虽然存有随意性和简约化的不足,但它也昭示了这么一个社会态势:当下社会健康发展亟需辈出君子,亟需倡导“君子人格”。
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与侵蚀、观念的多元与错位、社会的发展与阵痛,使得“君子”的挺立与“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整个社会的价值坐标亟待重新确立。当然,我们不能把人性庸俗化,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也不能把人性理想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靠谱的假设是:“人之初”不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人性总是充满着弱点,需要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人的行为一旦服从于这样的规范和制约,善良的人性便会蔚然成风,肮脏的人性也会向善良的人性低头,久而久之,外在的道德压力内化于人心,被迫也就演化为自觉,从而“道德生态”得以呵护,“君子人格”得以崇尚,中国才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现代文明国度的愿景。
中国文化最讲究“知行合一”,要达到“君子人格”的境界,关键不在于了解多少关于“君子”的格言,而在于“知行合一”,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体现出“君子人格”。但丁说得好:“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知识不能只写在书本上,美德不能光停留在口头上,唯贤唯德,从我做起,做人都讲“君子人格”,和谐社会还会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么?
6.下列关于“君子人格”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财富多寡、身份贵贱、年龄长幼,只有具备君子人格,才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堂堂君子。
B.君子人格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C.君子人格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它会被赋予新的内容。
D.君子人格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智慧,是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仅9.9%的人认为“君子常见”,昭示出“君子人格”是当下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B.当代中国人最为推崇的关于“君子人格”的论述,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当今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它是“君子人格”的生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尘暴”的根本原因。
D.“君子人格”的终极目标,是使和谐社会不至于沦为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楼,使中国日臻名副其实的“君子国”。
8.对本文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关“君子人格”的信条尽管散见于儒家典籍中,但依然适用于现代社会,且永远不会过时。
B.战胜人性的弱点,需要我们的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需要肮脏的人性向善良的人性低头,需要被迫而不是自觉。
C.觉得人生在世只图名利的人性庸俗化,觉得人人可以成为纯粹的天使的人性理想化,都是不靠谱的假设。
D.一个人算不算得上君子,不能只看他的口头,而要看他能否“知行合一”,有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君子人格”。
三、(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鸣机夜课图记 蒋士铨
吾母姓钟氏,幼与诸兄从先祖滋生公读书,十八归先府君。时府君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历困苦空乏,人所不能堪者,吾母怡然无愁蹙状,戚党人争贤之。府君由是得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先外祖家素不润,历年饥大凶,益窘乏。时铨衣服冠履,皆出于母。母工纂绣组织,凡所为女红,携于市,人辄争购之;以是铨无褴褛状。
记母教铨时,组紃纺绩之具,毕置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与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①,旋复持儿而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曰:“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间,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尝谓母曰:“妹一儿也,何苦乃尔 ”对曰:“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为吟哦声。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尝问曰:“母有忧乎 ”曰:“然!”“然则何以解忧 ”曰:“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母微笑曰:“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十岁父归。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先府君在客邸,督铨学甚急;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吾母垂涕扑之,令跪读至熟乃已,未尝倦也。铨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亦益是以严。
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已巳,有南昌老画师游都阳,能图人状貌。铨延之为母写小像,因请于母,且问:“母何以行乐,当图之以为娱。”母愀然曰:“呜呼! 自为蒋氏妇,常以不及奉舅姑盘匝为恨;而处忧患哀恸间数十年,凡哭父,哭母,哭儿,哭女夭折,今且哭夫矣。未亡人欠一死耳,何乐为?铨跪曰:“虽然,母志有乐得未致者,请寄斯图也可乎 ”母曰:“苟吾儿及新妇能习于勤,不亦可乎 鸣机夜课,老妇之愿足矣,乐何有焉 ”铨于是退而语画士,乃图秋夜之景;虚堂四敞,一灯荧荧,高梧萧疏,影落檐际,堂中列一机,画吾母坐而织之,妇执纺车坐母侧;檐底横列一几,剪烛自照,凭画栏而读者,则铨也。阶下假山一,砌花盆兰,婀娜相倚,动摇于微风凉月中,其童子蹲树根捕促织为戏。
图成,母视之而欢。铨谨按吾母生平勤劳,为之略。
[注]①夏楚:打。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八归先府君 归:归来,回来
B.母工纂绣组织 组织:纺织、编织
C.先府君每决大狱 大狱:重要案件
D.铨延之为母写小像 延:邀请
10.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时铨衣服冠履,皆出于母 其皆出于此乎
B.铨于是退而语画士 门虽设而常关
C.母志有乐得未致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
D.请寄斯图也可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现蒋母钟氏严以教子并以儿子的成长为忧乐的一组是
①稍怠,即怒而弃之,数日不及一言
②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③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
④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矣
⑤母辄携儿立席前日:“幸以此儿为念!”
⑥苟吾儿及新妇能习于勤,不亦可乎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家道日益衰落,蒋母带着年幼的儿子寄食在外祖父家,仍然乐观安适,受到亲戚和族人的称道。
B.蒋母根据幼儿特点,将竹枝削刻成汉字各种笔画,合而成字教四岁儿子识字、拼字,让幼儿玩中认字。
C.蒋母边纺织边教儿读书;寒夜,儿子在母亲怀中睡不到片刻就被母亲摇醒继续读书,直到鸡鸣才能睡觉。
D.蒋母每生病,就让儿读书解忧;儿读书不能让父亲满意,蒋母就流着眼泪打儿子,让跪在地上熟读为止。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题号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分数
四、(21分)
13.将文言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儿一,不肖,妹何可托乎 (3分)
⑵凭画栏而读者,则铨也。(2分)
⑶铨谨按吾母生平勤劳,为之略。(3分)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临江仙 送钱穆父① 苏 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⑴“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什么样的品格?(3分)
⑵ “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什么气氛?表达了什么心情?(2分)
⑶“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简要分析。(3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限选5句。(5分)
⑴ ,报刘之日短也。(李密《陈情表》)
⑵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⑶桃李罗堂前,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⑷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⑸别君去兮何时还?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⑹ ,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16~21题。
大回 冯骥才
(1)大回姓回,人高马大,手大脚大嘴大耳朵大,人叫他大回。叫惯了大回,反倒没人知道他的名字。
  (2)大回是能人,专攻垂钓。手里一根竹竿子,就是钓鱼竿;一个使针敲成的钩,就是鱼钩;一根衲鞋底子用的上了蜡的细线绳,就是鱼线;还有一片鸽子的羽毛拴在线绳上,就是鱼膘。只凭这几样再普通不过的东西。他蹲在坑边,顶多七天,能把坑里几千条鱼钓光了。连鱼秧子也逃不掉。
  (3)甭管水里的鱼多杂,他想要哪种鱼就专上哪种鱼;他还能钓完公鱼钓母鱼,一对对地往上钓。他钓的大鱼比他还沉,钓的小鱼比鱼钩还小。
  (4)人说钓鱼凭的是运气,他凭的全是能耐。
  (5)钓鲫鱼用的红虫子,又小又细,好赛线头,而且只有一层薄皮儿,里边一兜儿血红的水。要想把鱼钩穿进去,那可不易;弄不好钩尖一斜,一股红水出来,单剩下一层皮儿了。可人家大回把红虫子全放在嘴里,在腮帮子那里存着。用的时候,手指捏着鱼钩,张开嘴把钩往里边一挂,保管把那小红虫漂漂亮亮穿在鱼钩上。就这手活,谁会?
  (6)他无论钓什么都有绝法,比方钓王八。
  (7)钓鱼时勾到王八,都是杆儿弯,线不动,很容易疑惑是勾上了水下边的石块。心里急,一使劲,线断了!大回不急,稳稳绷住。停了会儿,见线一走,认准那是王八在爬,就更不急着提竿。尤其大王八,被鱼钩勾住之后,便用两只前爪子抓住水草。假若用力提竿,竿不折线断。每到这时候,大回便从腰间摸出一个铜环,从鱼竿的底把套进去,穿过鱼竿一松手,铜环便顺着鱼线溜下去。水底下的王八正吃着劲儿,忽见一个锃亮的东西直朝自己的脑袋飞来,不知是嘛,扬起前爪子一挡,这便松开下边的草。嘿,就势把它舒舒服服地提上来!
  (8)这招这法,还在哪儿见过?
  (9)天津卫人过年有个风俗,便是放生。就是把一条活鲤鱼放到河里去。为的是行善,求好报。放鱼时,要在鱼的背鳍上拴一根红绳,做个记号。倘若第二年把这鱼打上来,就再拴一根红绳。第三年照样还拴一根。据说这种背上拴着三根红绳的鲤鱼,放到河里,可以跳龙门。一切人间的福禄寿财,就全招来了。
  (10)可是鲤鱼到处有,拴红绳的鱼无处弄到。鱼要是给鱼钩勾过一次,就变得又灵又贼。拴一根红绳的鲤鱼在鱼市上偶而还能看见,拴二根红绳的鲤鱼看不见,拴三根红绳的连撒网打鱼的也没瞧见过。你想花大价钱买,他会笑着说:“你有本事把河淘干了,我就有本事把它弄上来。”
  (11)怎么办?找大回。天津卫八大家都是一进腊月,就跟大回定这种三根红绳的鲤鱼了。
  (12)大回站在河边,看好鱼道。鱼道就是鱼在水里常走的路,大回有双神眼,能一眼看到水里。他瞧准鲤鱼常呆的地界,把一个面团扔下去。这面团比栗子大,小鱼吃不进嘴,大鱼一口一个。但这面团里边决不下钩,纯粹是扔到河里喂鱼,一天扔一个。开头,那贼乎乎的大鱼冒着危险试着吃,一吃没事,第二天再来一个,胆儿便渐渐大起来,最后见了面团张嘴就吞。半个月二十天后,大回心想差不多了,用鱼钩勾个面团扔下去。错不了──一条拴红绳的大鲤鱼就结结实实绷住了。
  (13)可是这法子最多只能钓到拴两根红绳的鲤鱼。三根红绳的鲤鱼决不上钩。这三根绳的鲤鱼已经给钓到三次,就是吃屎也不敢再吃面团了。使嘛法子?就用小孩的巴巴做鱼食!大回不是把鱼琢磨透了?
  (14)南门外那些水坑,哪个坑里有嘛鱼,哪个坑里的鱼大小,哪个坑的鱼有多少条,他心里全一清二楚。他能把坑里的鱼全钓绝了,但他也决不把任何一个坑里的鱼钓绝了。钓绝了,他玩嘛?故而,小鱼不钓,等它长大,母鱼不钓,等它潲子。远近钓者都称他“鱼绝后”。这可不是骂他,是夸他。
  (15)这外号并不好——
  (16)民国三年,夏至后转一天。大回钓一天鱼,人困力乏。多半辈子,整天站在坑边河边,风吹日晒,身子里的油耗得差不多了。他在鼓楼北的聚合成饭庄,吃饱肚子喝足酒,提着一篓子鱼摇摇晃晃回家。走不动就靠墙睡会儿。他家在北城根,这一段路不近,他走走停停直到午夜,迷迷糊糊就趴在大街上了。这时街上走过来一辆拉东西的马车,赶车人在车上睡着了。但就是醒着也瞧不见他──凑巧这段路的几盏街灯给风吹灭了。这真是该活死不了,该死活不了。马车从他身上压过去时,车夫那老家伙睡得太死,居然也没觉出来。转天天亮才叫人发现,大回给车压成一个片儿了,赛张纸似的贴在地面上。奇怪的是,人压瘪了,鱼篓子却没压着,里边的鱼还都活着。等巡警一追查,更奇怪的是,那车上拉的东西,竟然是一车鱼!这事叫人听了一怔一惊,脖子后边冒出凉气来。
  (17)有人说,这事坏就坏在他那个外号上了,“鱼绝后”就是叫“鱼”把他“绝后”了。但也有人说,这是上天的报应,他一辈子钓的鱼实在太多了,龙王爷叫他去以命抵命。可事情传到东城里的文人裴文锦──裴五爷那里,人家念书的人说的话就另一个味儿了。人家说:
  (18)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16.通观全文,分析大回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3分)
17.小说为什么极力描写大回的高超“钓技”?(3分)
18.“人说钓鱼凭的是运气,他凭的全是能耐。”这句话独立成段有何用意?(4分)
19.小说第9段介绍了天津卫人过年“放生”这个风俗,其作用是什么?(4分)
20.小说的最后一句话:“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令人深思,你是否同意?结合全文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感想。(3分)
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没人知道大回的真正名字,说明大回不仅极为普通,而且极为聪明和能耐。
B.“连鱼秧子也逃不掉”表明了大回钓技的高超,但他却不会把任何一个坑里的鱼钓绝了。
C.第七段描写了钓王八的细节,说明了天津卫八大家找大回定鲤鱼的原因——有绝法。
D.小说中作者语言叙事简洁,朴实无华,功力十足,文白夹杂,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
E.作品的巧妙在于渲染大回钓鱼的技艺高超之后,笔锋一转安排了这样一个结局:被马车压成了一个“片儿”。
六、(12分)
22.请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每个关键词不超过3个字。(4分)
冷漠已使我们的社会陷入尴尬。每次“老人倒地无人扶”,都会被作为道德滑坡的“标本”;频仍的“助人为祸”,总能激起“好人难做”的嗟叹。“女童被碾,路人旁观”的悲情场面,让“冷漠流行症”达到高潮。有网民说,“行善有风险”,出手不得不谨慎。“彭宇案”殷鉴在前,法律在几起类似的案件中,没有站在善的一方,对社会道德水平的下滑,其负面作用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但是,一味将道德的丧失推到“彭宇案”上是否也是推脱?社会价值观的坍塌与法律的助推,究竟谁是因谁是果?
早在2001年,即有32名全国人大代表就增加刑法罪名提出议案,建议设立“见危不救和见死不救罪”,发挥向善的引导作用。这一方面有助于遏制类似现象,另一方面,法律毕竟不是道德。法律应该站在社会的底线,而道德虽然不是强制性的,却是一个社会凝聚的软实力之一。怎样让整个社会都鼓励善良、奖励善良,不仅是法律的事,更是价值观的问题。真心希望下一次不再出现害怕惹祸而沉默的围观者。
23.根据下面报道内容,请你在结尾处写出调查显示的结果,并针对上述情况拟写一条公益宣传语。(4分)
《天津日报》记者张雯婧报道,据调查数据显示:89.4%的小学生和77.9%的中学生认为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应该提倡。对于学习用品没有用完或用坏就更换新的,从不这样的小学生占50.1%,中学生占35.1%。对于一些新款的文具、玩具和时尚物品等,选择不购买的小学生占41.6%,中学生仅占33.5%。
(1)调查显示:
(2)公益宣传语:
24.“杯具”是“悲剧”在电脑输入过程中的词语变异形式,本身属于别字,是对语言规范形式的偏离。但 “杯具”一词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广泛流行。请你体味下面两个示例,从积极的角度评述“杯具”一词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4分)
“杯具”,一般指生活中的盛水器具——杯子,但我们发现不仅如此:
(1)刚刚过完今年光棍节的李超心情还不错,他觉得自己十分有希望结束多年的“杯具”恋爱史,因为他发现,身边的“校园红娘”越来越多了!(《中国青年报》)
(2)医学免疫博士却缺乏受挫免疫能力,敢跳楼却不敢面对现实,确实是“杯具”。(《南方都市报》)
七、(60分)
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年轻人常听到的一句劝诫是:这是为你好!对此,我们或默然点头,或倔强摇头。“为你好”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你有过类似的体味和经历吗?
请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注意事项:作文中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出现不计;书写潦草者扣1~5分。
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语文试卷答案
1.B(A项分别为zhì/shi/zhī/zhǐ/shì,C项分别为léi/léi/lěi/léi/lěi, D项分别为 zèng/chěng/chéng/chéng/chěng。)
2.D(A.必竟—毕竟 ;B.工夫—功夫 吊消—吊销C. 拉渣—拉碴 稍安毋躁—少安毋躁 )
3.B(“捉襟见肘”比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相形见绌”指跟另一个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变幻莫测”指变化多端,难以推测。“讳莫如深”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不值一提”指不值得一提。“不足为奇”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精巧绝伦”指精细巧妙没有可相比的。“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4.B(A 项中途易辙,应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放于“在”后;C项搭配不当应为“加大……检查力度” D项“非常钟爱”赘余重复)
5.D(A项《新帮办》应为“新帮办”B项冒号应改为逗号,或把“一部《水浒传》”后逗号改为句号。C项 “又一个雨果。” 句末标点挪到引号外)
6.C(A项只要……就;B项“君子”经儒家学派的不断演绎、诠释而得以完善,成为中国人的道德典范,非君子人格D项“智”自是一种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识;“信”乃是诚信、共识,社会成员相处和合作的前提。)
7.A(B项是部分“受访者”不是“当代中国人”;C项强加因果关系;D项是可能的结果,而非终极目标。)
8.B(行为服从社会规范和道德信条的制约,并成为“自觉” “君子人格”才会得以崇尚。)
9.A(归:出嫁)
10.B(A项 都是“从”的意思;B项前一个表顺承,后一个表转折;C项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D项都表句中停顿。)
11.B(①是说父亲对儿子的严格要求,⑤是说督促丈夫判案要公正。)
12.A(“带着儿子寄食外祖父家”是为了便于丈夫在外游历,不是亲戚族称道的原因。)
13.(1)只有一个儿子,如果不贤能,妹妹靠谁呢 (“儿一”“不肖”“何可托”各1分,共3分。)
(2)靠着彩画装饰的栏干而读书的,就是我自己。(“凭”1分,判断句式1分)
(3)我认真地按照母亲生平勤劳的事迹,为她写了这样一篇概略的记叙。(“谨”“勤劳”“略”各1分,共3分)
14.【解析】这首词是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元祐初年,苏轼在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久,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1)运用了比喻、对偶、化用的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3分,答出两种手法得1分,两种品格各1分)
(2)营造了在夜间为友人送行时凄清幽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寡欢的心情, (2分,“凄清幽冷”1分;“抑郁寡欢”1分,答成惆怅、孤寂、惜别亦可得分)
⑶①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诗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②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诗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③如说既有豪放达观,又有失意惆怅,心境复杂,言之成理亦可。(3分,其中“看法”1分,联系作品分析2分)
15.(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3)榆柳荫后檐
(4)冰泉冷涩弦凝绝
(5)且放白鹿青崖间
(6)心非木石岂无感
16.大回是一个①长相奇特、②钓鱼技巧高超、③最后死在自己能耐上的④市井小人物。(共四个要点,答出两点1分,三点2分,四点3分)
17.使大回的形象鲜明生动(1分),为被称为“鱼绝后”, 揭示主题做铺垫(2分)。
18.强调大回的能耐(1分),引出下文对大回精湛“钓技”的描写(1分)。与结尾句“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照应(1分),点明了主题(1分)。
19.“放生”为了“行善,求好报”,与大回的钓鱼形成对比(1分),暗示了大回的“恶报”(1分)。丰富了文章内容(1分),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1分)。
20.示例:这句暗藏了诸多深意的话语对于个人也许仅仅是一种朴素的人生哲理,但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却更像是一种警示。人类的“能耐”是越来越大了。但是我们又不能不清醒地看到,人类文明的进步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对大自然的征服与改造,我们在向大自然奏响胜利号角的同时也承受了大自然的严厉报复。日益严重的能源匮乏乃至危机、愈演愈烈的环境污染等恶果正在促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进行反思:如果我们不改变以往那种单纯依靠对大自然的掠夺性开发而发展自身的文明模式,说不定有一天也会毁灭在自己的聪明才智——“能耐”上。(观点1分,结合全文和现实生活分析2分)
21.AD(A最后半句推理无据。D错在“文白夹杂”,小说运用了天津方言,富有口语化特征。每项2分)
22.(4分)冷漠 道德 法律 价值观(每点1分,语序可调整,但用词要符合答案)
23.(1)当今中小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节俭意识(1分),但节俭习惯严重缺失(1分)。
(2)主题突出1分,语言1分。
24.①“杯具”采用了谐音修辞(1分),有特殊的修辞效果——它亦庄亦谐,一般戏谑的味道比较强,“悲剧”所包含的那份沉重和低落在谐音词“杯具”中得到强有力的消解(分析1分)。②“杯具”反映的是一种自嘲而积极的双面人生态度(1分),为不良情绪的宣泄、排遣提供了极好的渠道(1分)。(自嘲或积极答出一点即可)③它在表达“悲剧”词义的同时更具娱乐和乐观精神,成为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语言手段。(第①点必答,2分;第②③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
25.(60分)参考2011年天津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1.基础等级 E
(1)符合题意(2)内容充实,中心明确(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符合文体要求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2.发展等级 E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作文评分表(共评卷人填写)
一等(20~17分) 二等(16~12分) 三等(11~7分) 四等(6~0分) 总分 评卷人
内容(20分)
表达(20分)
特征(20分)
无标题、错别字、字数不足、标点错误 减分
说明:
关于切入分42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符合题意——作文的主旨立意能同材料有有机联系。参考立意:
①从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看。可以写听者并不理解说话人的苦心,或者写说话人不过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而已。
②从发展的眼光看。可以写听者从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
③从动机和效果的关系看。说“为你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效果却往往并不理想。
④从理解和尊重出发。这句话能否起到效果,取决于双方互相理解尊重的程度。
其它立意言之成理即可。
2. 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符合所选文体的要求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关于扣分
1.无标题扣2分
2.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3.每少50字扣1分,如字数严重不足或不满500字不得进入二类。
4.无标点或标点严重错误扣1~3分
5.套作和抄袭作文列入四等。
6.字迹潦草严重扣1~5分,原则上不能进入一类。
【译文】
我的母亲姓钟,年幼与几位兄长跟随祖父滋生公读书,十八岁嫁给我的父亲。当时我的父亲喜欢拿财物帮助人,分散给人家许多金钱,直到家中袋子箱子空空。过了两年生下了我,家境越加衰落。经历过困苦贫穷,人所不能忍受时,我的母亲还是安适愉快没有一点愁苦的样子,亲戚和族人都抢着称赞她好。父亲因此能够再次游历北方一带地区,而叫我的母亲同我到外祖父家里去依靠他们生活。
我四岁时,母亲每天教几句四书的内容,苦恼于孩子年纪太小不能握住笔,就把竹枝刻成丝再折断它,弯曲成撇捺点画,合并成汉字,抱着我坐在膝盖上教我认字。已经认会了以后,就把这个字拆开。每天教十个字,第二天叫我拿着竹丝拼合所认识的字,直到没有错误才完毕。到六岁时,才叫我执笔学习写字。外祖父家向来不富足,好几年来闹饥荒收成很坏,生活更加窘迫贫乏。当时我的衣服鞋帽,都由母亲做出来。母亲善于纺织刺绣,凡是妇女所做的纺织、刺绣、缝纫等产品拿到市场上,人们就争着购买这些物品;所以我没有出现过衣服破烂的样子。
记得母亲教导我时,织带、搓绳、纺纱、缉麻线的工具,一起放在身旁,膝盖上放着书,叫我坐在腿上读书。母亲手中一边纺织,口中一边教我读书,读书的声音和纺织的声音,相互交错在一起。儿稍有松懈,母亲就略打几下,随即又抱着儿流泪说:“儿趁这时间不求学,我用什么见你父亲!”到半夜寒冷极了,母亲就坐在床上,用被子盖住双腿,解开衣服用胸膛温暖儿的后背,同儿一起大声读书;读疲倦了,就在母亲的怀中睡着了。不久母亲摇着儿说:“可以醒了。”儿睁开眼看着母亲的脸上,正泪水满面,儿也跟着流泪。过了一会儿,又叫我读书;鸡叫了,才能睡觉。几位姨妈曾对母亲说:“妹妹只有一个儿子,何必如此 ”母亲回答说:“儿子多,也就好办了;只有一个儿子,如果不贤能,妹妹靠谁呢 ”
我九岁时,母亲教我《礼记》、《周易》、《毛诗》,都能够背诵;空闲时再抄录唐宋人的诗歌,教我将诗歌念出抑扬的声调。我每次生病,母亲就抱着我在屋子里来回地走动,未曾睡觉;稍微病愈,母亲就指着抄录在墙壁间的诗歌,教儿小声吟唱来作为游戏。母亲有病,我就坐在枕边不离开。母亲看着我,无言的悲伤就油然而生。我也无比凄楚依恋,曾问道:“母亲有忧愁吗 ”母亲说:“是的!”那么怎样解除忧愁呢 ”母亲说:“儿能背诵所读的书,这就可以消除了。”我读书发出琅琅的响声。母亲微笑着说:“病差不多痊愈了。”从此母亲有病,我就拿着书在一旁诵读,而母亲的病就能痊愈。
十岁那年父亲回来。父亲每次判决重要案件,母亲就手拉着我站在审判官的座位前说:“希望要记住这个孩子!”父亲屡屡点头,表示同意。父亲在旅居的寓所,督促我学习很紧;读书稍有懈怠,他就发怒不理睬我,好几天不说一句话,我的母亲流着眼泪打我,令我跪着读书直到读熟才停止。所以我不能荒废在玩耍中,而母亲的管教也越加严格。
又过了十年南归,择居在鄱阳。己巳年,南昌有位老画师游历鄱阳,能描绘人的形状像貌。我请他替母亲画一张肖像,于是向母亲请示,并且问道:“母亲用什么游戏取乐,就当把画像作为娱乐。”母亲神情严肃地说:“唉! 自从做了蒋家的媳妇,常常把没赶上给公婆侍奉饮食、洗涮作为遗憾;生活在忧患哀恸之间的几十年里,共经历了哭父,哭母,哭儿,哭女儿夭折的痛苦,现在又哭失去丈夫了。未亡人只差一死罢了。还有什么乐事可为!”我跪下说:“即使这样,母亲心里有什么喜爱而尚未如愿的,请寄托在这幅图里也该可以吧 ”母亲说:“假如我几和你的媳妇能够习惯于勤劳,不就好了吗 夜间在织机声中教儿读书,我的心愿满足了,别的还有什么快乐呢 ”我于是转身对画家说,就画秋夜的景象:厅堂四面敞开,一盏灯的灯光明亮,高高的梧桐稀稀落落,树影映落在屋檐边的地方。厅堂中摆着一架织机,画我的母亲坐着织布,我的妻子握着纺车坐在母亲的身旁;屋檐下横放着一张桌几,亮烛自照,靠着彩画装饰的栏干而读书的,就是我自己。台阶下有一座假山,陈列在台阶上的花草盆兰,草木茂盛互相靠拢,在微风凉月中颤动摇曳。画中一个小男孩正蹲在树根旁捕捉蟋蟀玩耍。
像画好以后,母亲看了很高兴。我认真地按照母亲生平勤劳的事迹,为她写了这样一篇概略的记叙。
等级
类别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 (二)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政治、历史、地理三部分,共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部分为历史试卷,共10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
考生一律用黑笔作答。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卷Ⅰ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卷Ⅱ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历史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你若去新疆旅游,手持图1所示门票参观。为使自己充实这一人文资源,之前你应了解其历史渊源。下列有关其开凿方法叙述的正确选项是
A.源于战国都江堰 B.源于汉朝龙首渠
C.源于汉朝的漕渠 D.源于汉朝的白渠 图1 古坎儿井的门票
2.相较于基督教与佛教,儒家在中国既无教堂也无庙宇,但两千年来,其学说不仅居中国学术思想的正统地位,而且深入基层,成为维系世道人心的社会规范,其主要原因是
A.受古代帝王的尊崇与提倡 B.普设孔庙,官方定期祭孔
C.儒家经典是历代选官依据 D.戏剧将忠孝观念普及于民
3. 右图反映了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下列对右图所示情况产生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①封建专制制度的结束
②抵制日货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④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中国织布机数量变化示意图(单位:台)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 著名史学家戴逸谈及维新变法的历史影响时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材料强调维新变法的意义在于
A.挽救民族危亡 B.实现富国强兵
C.引领思想启蒙 D.建立民主政治
5. 从1872年到1876年,中国共有120人渡洋深造,是为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从1978年到2004年,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已经超过了80万人。材料中两个时期中国留学教育作用的主要相同点是
A.有利于新式人才培养 B.改变了旧的制度
C.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 D.标志近代化起步
6. 在一份政治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宣布:“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这份宣言体现了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国共合作
C.反封建,求统一 D.和平建国
7.右图为天津电报大楼的楼顶建筑,钟表指针的脱落和墙皮的破损向众人说明曾经红火一时的电报事业离人们远去。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人们观念的更新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8. 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表明
A.中印两国由此结成同盟关系 B.标志着中国外交步入世界舞台
C.“一边倒”战略的重大胜利 D.中国外交政策实现了明显转变
9. 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就曾预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它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促使“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产生的理论是
A.牛顿的理论 B.法拉第的理论
C.爱因斯坦的理论 D.普朗克的理论
10. 布鲁尼(1369—1444年)所著《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纪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布鲁尼历史撰述反映的思想不包括
A.“理性王国”蓝图 B.关注现实
C.摆脱神学束缚 D.人文主义
11. 1649年,克伦威尔领导军队打败查理一世,在英国建立共和国;拿破仑领导军队与反法同盟作战,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材料中二人活动的共同影响是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促使民主政治建立
C.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D.利于霸权地位确立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3小题,共56分。
12.(22分)在世界经济文明发展历程中,不同国家、地区的交流日益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有陆路和海路两条。西汉时开通,唐宋时期达到繁盛。丝绸之路时代,欧亚大陆东头的中国,向中亚、中东和欧洲输出丝绸、瓷器和茶叶,好比今天出口时装、家用电器、咖啡或可乐一样,而中国传出去的印刷术、造纸术和指南针,也好比是今天的电脑、卫星技术出口一样。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行驶于东南亚和日本的中国帆船仅有295艘,航海地位一落千丈。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高额利润长期被外国商人垄断。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对外交流的主要内容。(2分)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丝绸之路盛衰的原因。(4分)
材料三
中国对外开放大事记
1.1980年,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建立第一批经济特区。1988,设置海南经济特区。2.1984年,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等14个港口城市。3.从1985年起,相继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4.1990年,决定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5.开放不再是沿海地带的“特权”,从青藏高原到额尔古纳河,各地都在探索开放的适当形式。随着贯穿欧亚的第二座大陆桥在阿拉山口接轨,当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成为经济往来的重要纽带。
(2)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有何特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不断深化的国内因素。(3分)
材料四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到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
(3)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文明和以苏联(俄)为代表的社会主义文明在经济上是如何“相互作用”的?(6分)
材料五 从1950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约61328亿美元,增长了约100倍,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
(4)据材料五,概括1950年到2000年世界贸易状况,(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状况的原因。(3分)
13.(18分)地方管理体制的创新有利于国家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1)图1、图2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它们各自的政治意图是什么?(2分)陆世仪对两种制度的弊端有何认识?(2分)
材料二
罗马帝国时期,统治集团注意调整被征服地区居民和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把公民权逐渐授予各行省的居民,准许一切自由民都享有罗马市民的法律地位,以扩大帝国的社会基础,缓和社会各种矛盾。
材料三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规,有一定的自主权。
(2)据材料二、三,分析古罗马帝国和美国是如何加强地方管理的?(2分)各有何政治影响?(2分)
材料四
邓小平曾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所示制度的法律依据。(2分)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3分)
材料五
香港特区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说:“1996年后,移民潮变成了回流潮。不到10年,香港人大批往外移民,又大批涌回香港,其中,相当大部分在移民前没有回流的计划。”越来越多的港人开始使用香港特区护照。他们认为,持特区护照在海外任何地方都能得到中国使领馆的帮助,能强烈感觉到国际社会对和平发展的中国的尊敬,有一种“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4)材料五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4分)这些现象表现了香港人怎样的情怀?(1分)
14.(16分)和平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大西洋宪章》发表 图2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主题?(3分)简述其影响。(3分)
材料二
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它孕育于反法西斯战争年代,是在反法西斯联盟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论证“联合国不是战前国际联盟的继续”。(6分)
材料三
1991 年 10 月 30 日,在美苏的斡旋下,巴以代表举行会谈。巴方提出“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要求以色列撤出 1967 年以来占领的土地,而以方提出“不撤离、不停止犹太人定居点建设、不同巴和谈’的”三不原则”。但为摆脱各自的困境,巴以于1993 年9月10 日,签署相互承认协议,13 日签署关于加沙与杰里科首先实行自治的协议。
——摘自《高中历史教学参考》
(3)材料三中巴以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2分)联系当时国际形势,说明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2分)
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 历史 毕业班联考 (二)答案
一、选择题(4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A D C C B A D B A C
二、非选择题(56分)
12.(22分)
(1)内容:贸易往来;技术传播。(2分)
兴盛原因:手工业发达;政府鼓励(或政府开放政策)等(2分)
衰落原因:农耕经济保守性;闭关锁国政策。(2分)
(2)特点: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西部。(2分)
因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决策);沿海开放的经验;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3分)
(3)作用:苏借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实施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3分)美借鉴苏联计划经济,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分)
(4)状况:世界贸易额大幅度增长。(2分)
原因:科技革命的推动;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等。(3分)
13.(18分)
(1)意图:巩固西周统治;加强对地方管理,巩固统一。(2分)
弊端:权力世袭,地方享有独立性;官员迁转太快,不利地方发展。(2分)
(2)管理:万民法;联邦制。(2分)
影响:维系罗马帝国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2分)
(3)依据:《共同纲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
特点: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民族团结、平等;依法管理。(3分)
(4)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4分) 情怀:爱国(1分)
14.(16分)
(1)主题:合作(2分);建立反法西斯联盟。(1分)
影响: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1分);为战胜法西斯国家奠定基础。(2分)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普遍性;更有利于维护和平。(安理会和五大国一致原则)(6分)
(3)变化:由互不承认到相互承认,由对抗转向对话。(2分)
原因:世界局势趋向缓和;双方为摆脱各自的困境。(2分)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部分为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0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卷Ⅰ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卷II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2.本卷共8题,每题6分,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和,电势分别为和,则
A., B.,
C., D.,
2.一列沿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实线所示,经t=0.1 s波形如图虚线所示,则
A.这列波的波长为
B.周期为
C.振幅为
D.波速可能是
3.用、两束单色光照射同一单缝做衍射实验,观察衍射图样发现:光的中央亮纹比光的中央亮纹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束单色光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水中,光的折射角小
B.、两束单色光在水下同一深度处,光照亮水面的面积较大
C.用同一装置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光的条纹间距较大
D.用光照射某金属,不能发生光电效应,用光照射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4.设北斗导航系统中的地球同步卫星在距地面高度为的同步轨道做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半径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万有引力常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为 B.同步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为
C.同步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 D.地球的平均密度为
5.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设计了利用压敏电阻判断升降机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固定在升降机底板上,其上放置一个绝缘物块。时间内升降机停在某一楼层处,时刻升降机开始运动,从电流表中得到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时刻升降机开始加速下降
B.时间内升降机处于静止状态
C.升降机处于超重状态
D.升降机从开始,经向上加速、匀速、减速,最后停在较高的楼层处
二、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原子理论不仅能成功地解释氢原子光谱,而且也能成功解释其它原子的光谱
B.衰变为要经过6次衰变和4次衰变
C.在、、这三种射线中,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
D.核力是核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它是短程强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7.一小水电站,输出的电功率为,输出电压,经理想升压变压器变为电压远距离输送,输电线总电阻为,最后经理想降压变压器降为向用户供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的匝数比
B.输电线上的电流为
C.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为
D.变压器的匝数比
8.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内汽车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汽车运动的速度、位移、牵引力、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图像中的曲线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4题,共72分。
9.(18分)(1)将质量为的铅球(可视为质点)从距沙坑表面高处由静止释放,从铅球接触沙坑表面到陷入最低点所历经的时间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10。则铅球对沙子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方向 。
(2)某同学家里有一个“,”的小灯泡。
①该同学使用多用电表粗略测量小灯泡不工作时的电阻。请你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用螺丝刀旋动指针定位螺丝,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
.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档 的位置(“”、“”、“”);
.将红、黑表笔插入插孔, ;
.表盘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小灯泡不工作时的电阻约为 ;
.测量完毕,拔出两表笔,将选择开关旋转到交流电压最高档。
②为描绘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到实验室寻找到了一些仪器,规格及数量如下:
A.电流表一只(量程,内阻约为)
B.电压表一只(,内阻约为)
C.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为)
D.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为)
E.蓄电池(电动势,内电阻约为)
F.开关、导线若干,待测灯泡一个
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时,选择合适的器材,连接实验电路如图,在连接电压表时发现,电压表的量程不能满足实验要求,该同学想到用多用电表直流电压档完成实验,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电压“”档(内阻约为几千欧姆),然后将黑表笔接在 ,红表笔接在 (填、或),完成实验。
(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想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表面粗糙、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的实验台上;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端固定一个轻小动滑轮,钩码和弹簧测力计通过绕在滑轮上的轻细绳相连,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滑轮的摩擦)
①放开钩码,滑块加速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处理纸带,得到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纵轴,加速度为横轴,得到的图像是纵轴截距大小等于的一条倾斜直线,如图所示;已知滑块和轻小动滑轮的总质量为,重力加速度为。则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
②写出能减小实验误差的一条有效措施 。
10.(16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轨道上静置一个质量为小物块,轨道右端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质量为、长度为的小车,小车左端靠在水平轨道的右端,且小车上表面和水平轨道相平。质量为小物块以的水平向右的速度和小物块发生正碰,碰后小物块被弹回,速度大小为,小物块滑上小车。已知小物块和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10。
(1)通过计算判断小物块和发生的碰撞是否为弹性碰撞;
(2)小物块在小车上滑行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大。
11.(18分)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xoy的第一、四象限中≥的区域内存在有界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在第三象限存在沿y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带电量为的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坐标为(-2L,-L)的点以速度v0沿+x方向射出,恰好经过坐标原点O处后射入磁场区域,最后带电粒子能再次回到坐标原点O(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
(1)第三象限匀强电场场强E的大小;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带电粒子两次经过坐标原点O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12.(20分)随着摩天大楼高度的增加,钢索电梯的制造难度越来越大。利用直流电机模式获得电磁驱动力的磁动力电梯研发成功。磁动力电梯的轿厢上安装了永久磁铁,电梯的井壁上铺设了电线圈。这些线圈采取了分段式相继通电,生成一个移动的磁场,从而带动电梯上升或者下降。工作原理可简化为如下情景。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两根很长的平行竖直轨道,轨道间有垂直轨道平面、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均为;电梯轿厢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一个匝金属框内(电梯轿厢在图中未画出),并且与之绝缘,金属框的边长为,两磁场的竖直宽度与金属框边的长度相同且均为,金属框整个回路的总电阻为;电梯所受阻力大小恒为;电梯空载时的总质量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1)两磁场以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电梯在图示位置由静止启动的瞬间,金属线框内感应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2)两磁场以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来启动处于静止状态的电梯,运载乘客的总质量应满足什么条件;
(3)两磁场以速度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启动处于静止状态下空载的电梯,最后电梯以某一速度做匀速运动,求在电梯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外界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总能量。
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物理试卷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 2 3 4 5
A D B C D
二、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都有多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
6 7 8
BC AD ACD
第Ⅱ卷
9. (18分)
(1)150;竖直向下。(每空2分)
(2)① ;黑红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偏转到满偏电流处,然后将黑红表笔接到小灯泡两端;4.5(每空2分,说明第二个空只要答出短接调零就可以给2分)
②a,b(每空2分)
(3)① ②在钩码个数不变的情况下,多次试验,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求平均值;挂钩码改为挂小桶加沙,获得多组数据,减小实验误差等 (每空2分,只要答案合理即可)
10.(16分)
(1)小物块和发生碰撞,根据动量守恒

碰撞前系统的机械能 ②
碰撞前系统的机械能 ③
由①②③式代入数据解得
所以小物块和发生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2)假设小物块和小车最后能共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根据摩擦生热方程

由④⑤式并代入数据得
,假设不成立
小物块在小车上滑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由⑥式并代入数据得
评分标准:①②③式各2分,结果2分;④⑤⑥式各2分,判断和结果各1分,共计16分。
11.(18分)
(1)沿轴方向

沿轴方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由①②③式得
(2)轴方向的速度

速度和轴方向的夹角

粒子速度

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

由几何关系有

由④⑤⑥⑦⑧式得
(3)从到射入磁场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周期
带电粒子两次经过坐标原点O的时间间隔
由⑨⑩式得
评分标准:①②③式各1分,结果2分;④⑤⑥式各1分,⑦⑧式各2分,结果1分;⑨⑩式各1分,结果1分;共计18分。
12.(20分)
(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由①②式得

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2)设电梯运载乘客的总质量为,根据平衡条件

根据安培力公式

由③④⑤式得

电梯运载乘客的总质量应满足
(3)设电梯匀速运动的速度为,在电梯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外界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总能量为

在电梯匀速运动过程中,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由平衡条件得

根据安培力公式
由⑦⑧⑨⑩式得
评分标准:①式2分,②③式各1分,方向1分;④⑤式各2分,⑥式1分,说明1分;
⑦⑧式各2分⑨⑩式各1分,结果2分;共计20分。
y/cm
1 2 3 4 5 x/cm
O
10
-10
水电站
用户
+
纸带
水平实验台
滑轮
钩码
滑块
细线
打点计时器
长木板
测力计
B
B
B
B
B
B
B
v0
M
N
P
Q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数 学(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互斥,那么
柱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表示柱体的底面积,表示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表示锥体的底面积,表示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虚数单位,复数=
A. B. C. D.
2.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是
A.-4 B.-2 C.0 D.2
3.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是
A. B.
C. D.
4.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
A.119 B.719
C.4949 D.600
5.在正项等比数列中,,,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6项和是
A.0    B.2   C.3   D. 5
6.要得到一个奇函数,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
A.向右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左平移个单位
7.设,设,则的大小关系

A. B.
C. D.
8.定义一种运算,令(为常数),且,则使函数最大值为4的值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相应的横线上.
9.命题“若,则或”的逆否命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11.已知抛物线的准线与双曲线交于两点,点为抛物线的焦点,若为正三角形,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12.如上图,⊙中的弦与直径相交于点,为延长线上一点,为⊙的切线,为切点,若, ,,则的长为
13.设集合,,满足的正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中的重心为,直线过重心,交线段于,交线段于其中,且,其中为实数.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某工厂生产的零件标准分成9个等级,等级系数依次为1,2,…,9,为合格标准,且该厂的零件都符合相应的合格标准.从该厂生产的零件中随机抽取件,相应的等级系数组成一个样本,数据如下:
4 6 4 4 9 6 6 7 4 5
7 4 5 8 6 4 5 9 6 4
9 4 5 4 5 5 8 6 7 8
规定零件的等级系数的为一等品,等级系数的为二等品,等级系数的为三等品.
(I)试分别估计该厂生产的零件一等品频率、二等品频率和三等品频率;
(II)从样本的一等品中随机抽取2件,
(i) 列出两件产品等级系数的所有结果;
(ii) 求所抽得2件产品等级系数不同的概率.
16. 在中,为锐角,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且,
(I)求的值;
(II)若,求的值;
(Ⅲ)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定义域。
17.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菱形,PA=AB=2,
∠BAD=60°.
(Ⅰ)求证:直线BD⊥平面PAC;
(Ⅱ)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
(Ⅲ)已知M在线段PC上,且BM=DM=,CM=3,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18.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其左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过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与抛物线交于C、D两点.当直线与x轴垂直时,.
(Ⅰ)求椭圆的方程;
(II)求过点、(为坐标原点),并且与直线(其中为长半轴长,为椭圆的半焦距)相切的圆的方程;
(Ⅲ)求=时直线的方程。
19.已知数列的首项,前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Ⅰ)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II)设,求;
(Ⅲ)对于(Ⅰ)中数列,若数列满足(),在每两个与 之间都插入()个2,使得数列变成了一个新的数列,试问: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数列的前项的和 如果存在,求出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20.已知函数,其中为实数.
(Ⅰ)当 时,求函数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
 (Ⅱ) 若对任意及时,恒有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已知,,,设函数 是否存在,对任意给定的非零实数存在惟一的非零实数,使得成立?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请说明理由.
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高中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数学试卷(文科) 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A B C C D 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若且,则”; 10.; 11.; 12. ; 13.; 1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
15. 解:(1)由样本数据知,30件零件中,一等品有6件,二等品有9件,三等品有15件. …………3分
∴样本中一等品的频率为, ………4分
二等品的频率为, …………5分
三等品的频率为, ……………6分
(2)样本中一等品有6件,其中等级系数为8的有3件,等级系数为9的也有3件, ……………………7分
记等级系数为8的3件零件分别为、、,等级系数为9的3件零件分别为、、,则从样本的一等品中随机抽取2件的所有可能为: ,,,,,,, ,,,,,, 共15 种, …………10分
记从“一等品中随机抽取2件,2件等级系数不同”为事件A,
则A包含的基本事件有,,,,,,,,共9种, ………12分
故所求的概率. ……………………13分
16.解:(Ⅰ)、为锐角,,……1分
又,………2分
,,………3分
……5分(公式正确得1分)
(Ⅱ)由(Ⅰ)知
,
由正弦定理得…………6分
,即, 21世纪教育网 ………7分
,,
………………10分(三边正确各得1分)
(Ⅲ)由(Ⅰ)知则
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11分
解得
函数的定义域为;………13分
17(I)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 所以AC⊥BD.………………1分
又因为PA⊥平面ABCD, 平面ABCD, 所以PA⊥BD,……3分
又因为,所以BD⊥平面PAC.………………4分
(Ⅱ)过B作,连结PE,
因为PA⊥平面ABCD, 平面ABCD, 所以PA⊥BE
又因为,,所以BE⊥平面PAD.………………5分
所以是直线与平面所成角.………………6分
在△BEP中, ,,………………7分
所以.
所以是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8分
(Ⅲ)
设F是MC的中点,连结BF,DF,
因为BM=BC,△BMC为等腰△,
所以BF⊥MC 同理DF⊥MC ………………9分
所以为二面角的平面角.………10分
在△中,………………11分
由余弦定理得.………………12分
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3分
18.解:(Ⅰ)由抛物线方程,得焦点.……1分
设椭圆的方程:.
解方程组 得C(-1,2),D(1,-2).……2分
由于抛物线、椭圆都关于x轴对称,
∴,, ∴ .
∴又,
因此,,解得并推得. ……3分
故椭圆的方程为 . …………4分
(Ⅱ),∴
圆过点O、,圆心M在直线上.…………5分
设则圆半径,由于圆与椭圆的左准线相切,
∴ …………6分
由得解得…………7分
所求圆的方程为…………………………8分
(Ⅲ) 由
①若垂直于轴,则,

…………………………………………9分
②若与轴不垂直,设直线的斜率为,则直线的方程为
由 得 ………10分
,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设,.
, ………………………………11分
= 解得…………12分
直线的方程为即或………13分
19.(Ⅰ)由题意得……………1分
……………2分
数列是以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3分
(II)由(Ⅰ)知()] ………4分
由及得
,……………………………………………5分
=
令①
②………6分
①-②得………7分
整理………8分
令………9分
………10分
(Ⅲ)由(Ⅰ)得,即,………11分
数列中,(含项)前的所有项的和是:
……12分
当时,其和是
当时,其和是………13分
又因为2011-1077=934=4672,是2的倍数
所以当时,,
所以存在=988使得………14分
20.(Ⅰ)令 =0,解得…………1分
(1)当时,
1
因此,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极小值点为,;…………2分
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极大值点为…………3分
(2)当时,
1
因此,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极大值点为;…………4分
函数在处取得极小值,极小值点为.…………5分
(II)由题意可知,对任意及时,恒有成立等价于…………6分
由(Ⅱ)可知对任意及时,在上为增函数.
∴在上的最大值为.…………7分
任意时,恒成立
∴,时恒成立,…………8分
令,令,,,在时为增函数,∴,…………9分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10分
(Ⅲ) 当时有
当时有,因为当时不合题意,因此,
下面讨论的情形,记A,B=(ⅰ)当时,在上单调递增,所以要使成立,只能且,因此有,…11分
(ⅱ)当时,在上单调递减,所以要使成立,只能且,因此,综合(ⅰ)(ⅱ);…………12分
当时A=B,则,即使得成立,因为在上单调递增,所以的值是唯一的;…………13分
同理,,即存在唯一的非零实数,要使成立,所以满足题意. …………14分
第4题
2
2
2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第10题
A
B
C
D
M
N
P
O
第12题2012年天津市十二所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本部分为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6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卷时,考生务必将卷Ⅰ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卷II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标号。
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a—40 Cu—64 S—32
1. 化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沟油不能代替食用油直接食用,但可将地沟油回收加工为生物柴油
B.使用布袋购物、以步代车等都属于“低碳生活”方式
C.蔬菜、水果多属于酸性食物
D.“酸雨”、“臭氧层受损”、“光化学烟雾”都与氮氧化物有关
2.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C是金属元素,B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A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D两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为A、B两种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之和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原子半径:B<C< D< E
B.对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D > E
C.B与C、B与D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五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E
下图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验证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验证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验证铁发生析氢腐蚀 验证AgCl溶解度大于Ag2S
4. 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B.硫酸氢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NH4++OH-=NH3·H2O
C.将氯化亚铁溶液和稀硝酸混合:
D.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
Al3++3H2OAl(OH)3(胶体)+3H+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稀氨水加水稀释, 增大
B.将纯水加热至较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变大,pH变大,呈中性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
2 c (Na+) = c(CH3COO—)+c(CH3COOH)
D.将0.4mol/LNH4Cl溶液和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为:c(NH4+)>c(Na+)>c(NH3·H2O)>c(OH-)>c(H+)
6.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A.图Ⅰ表示盐酸滴加到0.1 mol/L某碱溶液中得到的滴定曲线,由图Ⅰ可知二者恰好中和时,所得溶液的pH>7
B.图Ⅱ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O22SO3 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缩小容器体积
C.图Ⅲ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 mL Ba(OH)2溶液时,沉淀全部是BaSO4
D.图Ⅳ表示pH相同的盐酸与醋酸中分别加入水后溶液pH的变化,其中曲线b对应的是盐酸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本卷共4题,共64分。
7.(14分)物质A~Z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与产物已略去)。其中,常温下B、C为气体单质,Y为固体单质,Y是电子工业中常用的半导体材料。F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E的水溶液与M混合后得到N,N经过干燥脱水可得到一种常用于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食品等的干燥剂。
请回答:
(1)K的化学式 ;Z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D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 ;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向H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并将溶液露置在空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中每消耗1mol X ,转移电子 mol 。
8.(18分)化学将对人类解决资源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乙基香草醛()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其香味比香草醛更加浓郁。
(1)写出乙基香草醛的分子式 ,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醚键、 、 。
(2)乙基香草醛不能发生下列反应中的 (填序号)。
①消去反应 ②水解反应 ③加成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氧化反应 ⑥显色反应 ⑦还原反应
(3)乙基香草醛的同分异构体A是一种有机酸,A可发生以下变化:
提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时,此碳原子才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羧基
(a)写出A的结构简式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
(b)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
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
(c)C的同分异构体中,与C含有相同官能团且具有顺反异构现象,写出其顺式结构的结构简式: 。
(4)乙基香草醛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①属于酯类
②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后反应生成红色沉淀
③苯环上有两个处于邻位的取代基,其中一个是羟基
9.(18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对氯气和氯水的性质进行探究。
I. 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部分夹持设备已略)。
⑴ 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A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同时装置B还能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I、II、III处最好依次放入________。(填序号)①干燥的有色布条 ②湿润的有色布条 ③碱石灰 ④无水氯化钙 ⑤ 浓硫酸
⑷ 当向D中缓缓通入一定量氯气时,D中溶液逐渐变为______色;再打开D装置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滴入锥形瓶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提出,装置F中可改用足量的饱和NaHSO3溶液吸收余氯,请判断是否可行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同学们将纯净的氯气通入适量水中,即制得氯水,将氯水滴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时
发现溶液红色褪去,对红色褪去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假设①: Cl2与水反应生成有强氧化性的HClO,HClO有漂白作用,使红色褪去;
假设②: 。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①和假设②哪个正确?(写出操作、现象及结论)

10.(14分)为改善大气质量,国家拟于“十二五”期间,力争将CO2变为燃料或有机化学产品
的构想变为现实,将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减少8%,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减少10%。
I.一种将CO2变为燃料或有机化学产品的构想分成3个步骤:
①利用浓碳酸钾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2;
②将第①步吸收液电解产生H2和O2,同时分离出CO2;
③将第②步产生的H2(g)和CO2(g)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CH4(g)和H2O(l)。
已知:H2(g)+O2(g)= H2O(l) △H1= —285.8kJ/mol
CH4(g)+2O2(g)= CO2(g)+2H2O(l) △H2= —889.6kJ/mol
写出第③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W ww.k s5u.co m
II.目前,消除大气污染有多种方法。
(1)处理NOx的一种方法是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写出甲烷直接将NO2还原得到无污染的产物的化学方程式 。
(2)降低汽车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排气管上安装催化
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N2(g)+2CO2(g);△H<0。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在一定温度下,将2molNO、1molCO充入1L
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
如右图所示。
若保持温度不变,20min时再向容器中充入
CO、N2各0.6mol,平衡将 移动(填“向左”、 “向右”或“不”)。
若20min时改变反应条件,导致N2浓度发生如右图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
是 (填序号)。
①加入催化剂  ②降低温度  ③缩小容器体积  ④增加CO2的量
(3)最近,某科研单位研制成功一种处理SO2的方法:利用电化学原理将发电厂产生的大量SO2制成硫酸,装置如右图,其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SO2+O2+2H2O=2H2SO4,该电池电动势为1.06V。实际过程中,将SO2通入电池的
极(填“正”或“负”),负极反应式为 。用这种方法处理SO2废气的优点是可回收大量有效能,副产品为H2SO4,减少环境污染。
2012年天津市十二所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C D B D B A
7.(14分)
(1)KSCN(1分); (1分);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2分)
(2)2Cl-+2H2O H2↑ + Cl2↑+ 2OH-(2分)
Fe3O4 + 8 HCl == 2FeCl3 + FeCl2 +4H2O(2分)
(3)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2分)
(4)SiO2 +2 C Si + 2CO↑(2分);4(2分)
8.(18分)(1)C9H10O3 (1分)
醛基 (1分) 羟基 (1分)
(2)①② (2分)
(3)(a)(2分) 取代反应(1分)
(b)每个2分
(c)(2分)
(4)每个1分
(18分)
I. ⑴MnO2 + 4HCl(浓)MnCl2 + Cl2 ↑+ 2H2O(2分)
⑵除去Cl2中的HCl(1分);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2分);
⑶ ②、④ 、①(2分);⑷黄(橙黄)(1分); 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色(2分);
⑸否(1分);HSO3— + Cl2 + H2O = SO42— + 2Cl— + 3H+
(或4HSO3— + Cl2 = SO42— + 2Cl— + 3SO2 + 2H2O)(2分)
II.(1)可能是H+与OH-中和,导致溶液褪色(2分);取少量褪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显红色,假设①正确(或取少量褪色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显红色,假设②正确)(3分)
(14分)
I.CO2(g)+4H2(g)=CH4(g)+2H2O(l) △H=-253.6kJ/mol(3分)
II.(1)CH4+2NO2 == N2 +CO2 + 2H2O(2分)
(2) (2分) 不(1分);②(2分)
(3)负(2分) SO2 – 2e-+ 2H2O = 4H++ SO42- (2分)
www.
b
A
的饱和溶液
C
D
B
②点燃
①电解
E

+F
H
G
+B
+K
红色溶液
X
Y
Z
M
N

+焦炭
+B
+c

⑤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英语试卷
本试卷共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1至8页, 第Ⅱ卷9至10页。考试结束后, 将第II 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9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 --- How did you find the London Eye during your visit to London as an exchange student
--- ______ ! It impressed me very much.
A. Regretting B. Amazing C. Frustrating D. Amusing
2. --- Why didn't you join us last night
--- I ______ the close game of CBA final between Bayi and Guangdong.
A. watched B. would watch C. was watching D. had watched
3. He might have been killed ______ the arrival of the police.
A. except for B. but for C. with regard to D. in that
4. After the Arab states won independence, the government focused on expanding education, with girls as well as boys ______ to go to school.
A. encouraging B. having encouraged C. being encouraged D. be encouraged
5. --- Hi, Tom! I got 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Composition Contest.
--- You _______ ! Congratulations!
A. put it B. made it C. took it D. forgot it
6. The bank manager asked his assistant if it was possible for him to ___ _ the investment plan within a week.
A. work out B. make out C. put out D. set out
7. By the time you ______ in London, we will have stayed in Europe for two weeks.
A. will arrive B. arrived C. arrive D. are arriving
8. Children and old people do not like having their daily ___ upset.
A. habit B. routine C. practice D. custom
9. It is necessary to ______ your flight at least one day before you take it.
A. confirm B. evaluate C. consult D. negotiate
10. It is said that silkworms were first raised by a woman in ____ is now Hebei Province.
A. which B. that C. where D. what
11. The school rules state that no child ____ _ be allowed out of the school during the day unless accompanied by an adult.
A. shall B. must C. need D. might
12. How long do you suppose it is ____ he arrived and began to work in the Binhai New Area
A. when B. before C. after D. since
13. Accustomed to TV shows, _____ everything is quick and entertaining, many people do not have the patience to read a book that requires thinking.
A. which B. what C. when D. where
14. Some companies have introduced flexible working time with less emphasis on pressure ______.
A. than more on efficiency B. and more efficiency
C. than efficiency D. and more on efficiency
15. Some high school teachers strongly ______ the reform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system to make students develop in an all-round way.
A . advocate B. establish C. dominate D. complain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16-3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其涂黑。
I got off the college shuttle bus and started walking. That's when I heard piano music and singing 16 above the noise of the people and the traffic. I walked a little 17 so I could find out where it was coming from. Through the crowd I saw a young lady sitting at a piano with a 18 next to her.
She was singing songs about love, keeping on trying. The way she was singing 19 me a bit. I stood there watching her 20 for about fifteen minutes, thinking that it must take 21 to perform on her own in the middle of a 22 New York ferry terminal.
So I stood there listening. She must have felt my 23 because she would 24 look in my direction. Having enjoyed her music for several minutes, I walked over and put some money in her carriage and she said, “Thank you.” 25 continuing my way home, I said to her, “I have been going 26 a tough time lately, but you've made me hopeful again.”
“I'm happy that I could help,” she replied. “Why are you so sad ”
“Well, my mum told me she had got 27 from her job, and that made me sad. I'm not
so sure what to do ...”
“You see, here’s the problem.” she explained. “When walking, your head was down. Don't look defeated, because 28 comes in different ways and if your head is down you might never see it. You should smile more ... lift your head up.”
I smiled weakly, amazed by 29 she was encouraging me. So, I asked her why she was playing the piano in the middle of a crowded place. She explained to me that she sees a lot of 30 people in the world and she tries to 31 the pain and bring more positivity by sharing 32 music. She told me that when she wasn't making music she studied 33 . So, that was how she knew some of the things she was telling me.
I smiled a little 34 because I knew that she was doing a good thing. After that we parted, my heart touched and 35 by a musical soul!
16.A.lifting B.rising C.sounding D.discovering
17.A.faster B.calmer C.slower D.easier
18.A.cap B.reference book C.carriage D.note
19.A.informed B.comforted C.discouraged D.cured
20.A.play B.sit C.participate D.concentrate
21.A.time B.kindness C.fortune D.courage
22.A.big B.brillant C.modern D.crowded
23.A.sense B.presence C.pleasure D.fault
24.A.rarely B.occasionally C.eventually D.carefully
25.A.Instead of B.In spite of C.In harmony with D.On account of
26.A.on B.out C.through D.along
27.A.stolen B.employed C.fired D.lost
28.A.opportunity B.incident C.music D.friendship
29.A.who C.when C.what D.how
30.A.negative B.common C.positive D.extraordinary
31.A.relieve B.infect C.devote D.suffer
32.A.light B.motivational C.touching D.reliable
33.A.biology B.psychology C.biography D.geograhy
34.A.wider B.longer C.better D.tenser
35.A.shaken B.intended C.appreciated D.lightened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Becoming a teacher is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life of a child and even older students. Here are some great scholarships and grant opportunities to get the ball rolling on your dreams of becoming a teacher.
Straightforward Teacher Program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nd unique scholarships available for students working towards becoming teachers. The foundation offers their scholarships every three months as opposed to each year. During each payment, four students receive a $500 scholarship.
Prezell Robinson Scholarship Program
While this scholarship is available only to students in the state of North Carolina, it is so incredibly helpful that many students choose to study in the state for the only purpose of receiving it. It is offered to college students who come from low-income high schools or families that are interested in pursuing a long term career in education at any level.
New York State Scholarship Program
Officials in the state of New York founded this program to award students who want to give back to their community through their ability to teach. The catch for this scholarship is that the students must be pursuing a teaching career in mathematics or science at the secondary level.
Also, because the program was designed to improve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New York, the candidates must sign a service contract agreeing to work full time within the state for at least five years after graduation.
Coca-Cola Scholarships
You may have many opportunities for grants and scholarships through The Coca Cola Foundation. There is the Coca Cola Teaching Foundation that will provide free money for students pursuing an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field. This is the most obvious for teachers, but do not be afraid to check out their other offers.
Funds For Teachers
Not all scholarships or grants are for students entering or already in college. The Funds for Teachers scholarships are for graduates who are already working in the field, but want to improve their possibilities, skills and education in an effort to increase their ability to teach the students that cross their path more effectively. Teachers in PreK through 12th grade are applicable no matter where they teach or what subject they specialize in.
36. How many students get their scholarships each year according to the Straightforward Teacher Program
A. Four B. Sixteen C. Eight D. Six
37. The reason why many students choose to study in the state of North Carolina is that ________.
A. They can pursue a long term career in education
B. There are some good universities in North Carolina
C. They can receive Prezell Robinson Scholarship
D. They can go to college easily.
38. Which scholarship goes to the student who must be a science or math teacher after graduation
A. Coca-Cola Scholarships B. New York State Scholarship
C. Prezell Robinson Scholarship D. Straightforward Scholarship
39. Who will get the Funds For Teachers scholarship
A. All the students B. The students who are working as a teacher
C. All the science teachers D. The college graduates teaching in PreK
40.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Dreams of Becoming a Teacher B. Teaching Scholarships and Grants
C. Five Scholarships for Teachers D. Five Scholarships for Students
B
At Blossom End Railroad Station, 22-year-old Stanley Vine sat, waiting for his new employer. The surrounding green fields were so unlike the muddy landscape of war-torn France. After four horrible years as an army private fighting in Europe, Stanley had returned to England in February 1946. Armed now with some savings and with no prospects for a job in England, he answered a newspaper ad for farm help in Canada. Two months later he was on his way.
When the old car rumbled toward the tiny station, Stanley rose to his feet, trying to make the most of his five foot, four inch frame. The farmer, Alphonse Lapine, shook his head and complained, “You’re a skinny thing.” On the way to his dairy farm, Alphonse explained that he had a wife and seven kids. “Money’s tight. You’ll get room and board. You’ll get up at dawn for milking, and then help me around the farm until evening milking time again. Ten dollars a week. Sundays off.” Stanley nodded. He had never been on a farm before, but he took the job.
From the beginning Stanley was treated horribly by the whole family. They made fun of the way he dressed and talked. The humourless farmer frequently lost his temper, criticizing Stanley for the slightest mistake. The oldest son, 13-year-old Armand, constantly played nasty tricks on him. But the kind-hearted Stanley never responded.
Stanley never became part of the Lapine family. After work, they ignored him. He spent his nights alone in a tiny bedroom. However, each evening before retiring, he lovingly cared for the farmer’s horses, eagerly awaiting him at the field gate. He called them his gentle giants.
Early one November morning Alphonse Lapine discovered that Stanley had disappeared, after only six months as his farmhand. In fact no one in the community ever heard of him again. That is, until one evening, almost 20 years later, when Armand, opened an American sports magazine and came across a shocking headline, “Millionaire jockey, Stanley Vine, ex-British soldier and 5-time horse riding champion, began life in North America as a farmhand in Canada.”
41. Stanley Vine decided to go to Canada because ________.
A. he wanted to escape from war-torn France B. he wanted to serve in the Canadian army
C. he couldn’t find a job in England D. he loved working as a farmhand
4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Stanley joined the French army when he was 18 years old.
B. On the farm Stanley had to milk the cows 14 times a week.
C. The Lapine family were rich but cruel to Stanley.
D. Stanley read about the job offer in a newspaper.
43.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When Stanley first met his employer, he tried to impress him but failed.
B. Stanley had never worked on a farm, so he made a lot of mistakes.
C. Stanley’s weekly salary was not enough for him to live on.
D. Stanley left the farm by train, without telling anyone why he did so.
44. What did Stanley like doing after work each day
A. Hitch-hiking to different towns. B. Caring for the farmer’s horses.
C. Wandering around the farm alone. D. Preparing meals on the farm.
45. Why was Armand so astonished when he read about Stanley in the magazine
A. He didn’t know Stanley had been a British soldier.
B. He had no idea Stanley had always been a wealthy man.
C. He didn’t know his father paid Stanley so little money.
D. He didn’t expect Stanley to become such a success.
C
 It is pretty much a one-way street. While it may be common for university researchers to try their luck in the commercial world, there is very little traffic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Pay has always been the biggest deterrent, as people with families often feel they cannot afford the drop in salary when moving to a university job. For some industrial scientists, however, the attractions of academic jobs outweigh any financial considerations.
Helen Lee took a 70%cut in salary when she moved from a senior post in Abbott Laboratories to a medical department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Her main reason for returning to academia mid-career was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greater freedom to choose research questions. Some areas of inquiry have few prospects of a commercial return, and Lee’s is one of them.
The influence of a salary cut is probably less serious for a scientist in the early stages of a career. Guy Grant, now a researcher at the Unilever Centre for Molecular Informa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pent two years working for a medicine company before returning to university as a post doctoral researcher. He took a 30% salary cut but felt it worthwhile for the greater intellectual chances.
Higher up the ladder, where a pay cut is usually more important, the demand for scientists with a wealth of experience in industry is forcing universities to make the change to academia more attractive, according to Lee. Industrial scientists tend to receive training that academics do not, such as how to build a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anage budgets and negotiate contracts. They are also well placed to bring something extra to the teaching side of an academic role that will help students get a job when they graduate, says Lee, perhaps experience in manufacturing(生产)practice or product development. “Only a small number of undergraduates will continue in an academic career. So someone leaving university who already has the skills needed to work in an industrial lab has far more potential in the job market than someone who has spent all their time on a narrow research project.”
46. By “a one-way street” in Paragraph 1, the author means ______.
A. university researchers know little about the commercial world
B. few university professors are willing to do industrial research
C. few industrial scientists would leave to work in a university
D. there is little exchange between industry and academia
47. The underlined word “deterrent” most probably refers to “something that ______”.
A. helps to move the traffic B. attracts people’s attention
C. brings someone a financial burden D. keeps someone from taking action
48. What was Helen Lee’s major consideration when she changed her job in the middle of her career
A. Less work hours. B. More freedom to choose research fields.
C. Better prospects of a commercial return. D. Her preference for the lifestyle on campus.
4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information about Guy Grant is right
A. He is working for a medicine company now.
B. He returned to university to find a job bringing him more pay.
C. H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cademic chances than pay rise.
D. As a scientist in the early stage of his career, he shouldn’t change his job.
50. What can industrial scientists do when they come to teach in a university
A. Make its research more practical.
B. Develop its students’ potential in research.
C. Help it to obtain financial support from industry.
D. Increase its graduates’ competitiveness in the job market.
D
Most people believe they don't have imagination. They are wrong. Everyone has imagination, but most of us,once we became adults, forget how to access it. Creativity isn't always connected with great works of art or ideas. People at work and in their free time routinely think of creative ways to solve problems. Maybe you have a goal to achieve,a tricky question to answer or you just want to expand your mind! Here are three techniques to help you.
This technique involves taking unrelated ideas and trying to find links between them. First,think about the problem you have to solve or the job you need to do. Then find an image,word,idea or object,for example,a candle. Write down all the ideas/words associated with candles:light,fire,matches, wax,night,silence,etc. Think of as many as you can. The next stage is to relate the ideas to the job you have to do. So imagine you want to buy a friend an original present; you could buy him tickets to a match or take him out for the night.
  Imagine that normal limitations don't exist. You have as much time/space/money,etc. as you want. Think about your goal and the new possibilities. If,for example,your goal is to learn to ski, you can now practice skiing every day of your life (because you have the time and the money). Now adapt this to reality. Maybe you can practice skiing every day in December,or every Monday in January.
Look at the situation from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Good negotiators use this technique in business,and so do writers. Fiction writers often imagine they are the characters in their books. They ask questions: what does this character want Why can't she get it What changes must she make to get what she wants What does she dream about If your goal involves other people, put yourself “in their shoes”. The best fishermen think like fish!
5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n we become adults, _________ .
A. most of us are no longer creative B. we can still learn to be more creative
C. we are not as imaginative as children D. we are unwilling to be creative
52. According to the first technique,if you need to solve a problem, ________.
A. you could find an image and try to link it with the problem.
B. you should link it with candles
C. you have to think of buying a present for a friend
D. you should link it with as many words as possible
53. The second technique suggests that you just imagine
A. setting a goal is as simple as skiing B. new possibilities will soon appear
C. December and January are the best months for skiing.
D. you have every resource to achieve your goal
54. The phrase “put yourself in their shoes” in paragraph 4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 ______ .
A. dress yourself like them B. think as they would
C. do as they ask you to D. put on their shoes
55. We learn from the third technique that a good salesman should ask himself “ _________ ”.
A. what do I usually do B. what did my boss tell me to do
C. what are my customers' needs D. how should I sell my products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5分)
第三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Many parents who welcome the idea of turning off the TV and spending more time with the family are still worried that without TV they will constantly be on call as entertainers for their children. They remember thinking up all sorts of things to do when they were kids. But their own kids seem different, less resourceful, somehow. When there's nothing to do, these parents observe regretfully, their kids seem unable to come up with any thing to do besides turning on the TV.
One father, for example, says. “When I was a kid, we were always thinking up things to do, projects and games. We certainly never complained in an annoying way to our parents, ‘I have nothing to do!’” He compares this with his own children today: “They're simply lazy. If someone doesn't entertain them, they'll happily sit there watching TV all day. ”
There is one word for this father's disappointment: unfair. It is as if he were disappointed in them for not reading Greek though they have never studied the language. He deplores his children's lack of inventiveness, as if the ability to play were something innate(天生的)that his children are missing . In fact, while the tendency to play is built into the human species, the actual ability to play, to imagine, to invent, and to elaborate on reality in a playful way and the ability to gain fulfillment from it are skills that have to be learned and developed.
Such disappointment, however, is not only unjust, it is also destructive. Sensing their parents' disappointment, children come to believe that they are, indeed, lacking something, and that this makes them less worthy of admiration and respect. Giving children the opportunity to develop new resources, to enlarge their horizons and discover the pleasures of doing things on their own is, on the other hand, a way to help children develop a confident feeling about themselves as capable and interesting people.
5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are parents worried about if children are not allowed to watch TV (No more tha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What do many parents think their children should do without TV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8.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deplores” means (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9. Why shouldn’t parents show constant disappointment with their children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0.Do you agree that children shouldn’t watch TV Why (No more than 2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61.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的高中生李华。你参加了上周日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请根据以下提示用英语写一篇日记,记录本次活动的内容及感受。
1 乘坐学校大巴车去郊区。
2 活动内容:帮助农民采摘蔬菜水果,体验田间劳动;和农民进行交流,感受农村巨大变化。
3对此次活动的感受。
注意:1) 词数不少于100;
2) 不要逐条翻译,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 文章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Sunday Sunny
Today, I felt very happy to participate in the social practice in the countrysid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英语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5 BCBCB 6---10 ACBAD 11---15 ADDDA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16---20 BCCBA 21---25 DDBBA 26---30 CCADA 31---35 ABBAD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36---40 BCBDB 41~45 CDABD 46---50 CDBCD 51---55BADBC
第三部分: 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56. They would constantly be on call as entertainers for their children./
Their children will constantly ask them to play with them.
57. They should think up things to do.
58. Criticizes/ shows disappointment in/ blames/feels sorry for/regrets
59. Because their children may lose confidence./ Because their children may lose confidence and respectability.
60. Open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61. One possible version:
Sunday Sunny
Today, I felt very happy to participate in the social practice in the countryside, organized by our school, which gave me a deep impression.
This morning we gathered at the school gate happily, waiting for the school bus. Soon we were on the way to the suburb. On reaching our destination after a two-hour trip, we were warmly received by the farmers. Firstly the farmers with enthusiasm introduced great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in their home town in the past few years and showed us around their farmhouses. What surprised and delighted us most was that the accommodation here was very good. At noon, we were provided a delicious lunch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flavor. In the afternoon we were arranged to help the farmers pick vegetables and fruits, experiencing and enjoying the pleasure of the harvest.
Though the trip to the happy farmhouses was over , it left a permanent memory on me. I feel proud of the achievement which the farmers have made.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数 学(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互斥,那么
柱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表示柱体的底面积,表示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公式. 其中表示锥体的底面积,表示锥体的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为虚数单位,复数=
A. B. C. D.
2.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①若,则或”的逆否命题为“若且,则;
②函数的零点所在区间是;
③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A.0    B.1   C.2   D. 3
3.如果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
A.119 B.719
C.4949 D.600
4. 在正项等比数列中,,,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6项和是
A.0   B.2   C.3   D. 5
5 . 在二项展开式中,第4项的系数为80,则的值为
A.-2 B. 2 C.-2或2 D.或
6.要得到一个奇函数,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A.向右平移个单位 B.向右平移个单位
C.向左平移个单位 D.向左平移个单位
7.设. 若当时,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8.定义一种运算,令(为常数),且,则使函数最大值为4的值是
A.或 B.或 C.或 D.或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卷中相应的横线上.
9.下面是用茎叶图表示总决赛的五场比赛中,马布里和
布鲁克斯两名球员得分情况,两名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之和

10.下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11.曲线与曲线(为参数)交于、两点,则=
12.如图,⊙O中的弦与直径相交于点,为延长线上一点,为⊙O的切线,为切点,若, ,,则的长为
13.设集合,,若集合、满足,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中的重心为,直线过重心,交线段于,交线段于其中,且,其中为实数.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在中,为锐角,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且,. (I)求的值;
(II)若,求的值;
(Ⅲ)已知, 求的值.
16.盒内有大小相同的10个球,其中3个红色球,3个白色球,4个黑色球.
(Ⅰ)现从该盒内任取3个球,规定取出1个红色球得1分,取出1个白色球得0分,取出1个黑色球得分。设三个球得分之和,求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Ⅱ)甲乙两人做摸球游戏,设甲从该盒内摸到黑球的概率是,乙从该盒内摸到黑球的概率是,甲,乙两人各摸球3次,求两人共摸中2次黑球的概率.
17.直三棱柱的所有棱长都为,D为CC1中点.
(Ⅰ)求证:直线;
(Ⅱ)求二面角的大小正弦值;
(Ⅲ)当时,异面直线DE和AC所成的角为时,求的长.
18.已知椭圆方程为,其下焦点与抛物线的焦点重合,过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与抛物线交于C、D两点.当直线与轴垂直时,.
(Ⅰ)求椭圆的方程;
(II)求过点O、(其中O为坐标原点),且与直线(其中为椭圆半焦距)相切的圆的方程;
(Ⅲ)求=时直线的方程,并求当斜率大于时的直线被(II)中的圆(圆心在第四象限)所截得的弦长.
19.已知数列的首项,前项和为,且,,设,.
(Ⅰ)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II)设,证明:;
(Ⅲ)对于(Ⅰ)中数列,若数列满足(),在每两个与 之间都插入()个2,使得数列变成了一个新的数列,试问: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数列的前项的和 如果存在,求出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20.设函数,(其中为实常数)
(Ⅰ)当时,讨论的单调区间;
(Ⅱ)曲线(其中)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ⅰ)若函数无极值点且存在零点,求的值;
(ⅱ)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证明的极小值小于.
201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二)
数学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B C B C D C
二、填空题: 每小题5分,共30分.
9.;10. ; 11.; 12.; 13.;
14.
三、解答题
15.解:(Ⅰ)、为锐角,,
…………1分
又,,…………2分
,…………3分
…………4分
(Ⅱ)由(Ⅰ)知
…………5分
, …………6分
由正弦定理得…………7分
,即, 21世纪教育网 …………8分
,,
…………9分 ………10分
(Ⅲ)由(Ⅰ)知且,
…………11分 解得…………12分
=…………13分
16. 解:(Ⅰ)可能取的值为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分
…………7分
的分布列为:
…………8分
经计算得 …………9分
(Ⅱ)两人共摸中2次黑球的概率为:
…………10分
…………11分
…………12分
…………13分
17.解:解:(Ⅰ)取中点,连结.
为正三角形,
且相交于
取中点,则
…………1分
以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分
,.…………3分
平面.………4分
(Ⅱ)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令得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6分
由(Ⅰ)为平面的法向量.……7分
.…………8分
所以二面角的大小的正弦值为.…………9分
(Ⅲ)由已知=
故 …………10分

异面直线DE和AC所成的角为即
…………11分
解得 …………12分
…………13分
18.(Ⅰ)由抛物线方程得 …………1分
设椭圆方程为,解方程组得……2分
由于抛物线,椭圆都关于轴对称,所以,所以 ……3分
带入椭圆方程得,又因为
解得,所以椭圆方程为 …………4分
(II)∵,∴
∵圆过点O(0,0),,∴ 圆心M在直线上,设…5分
依题意圆M半径=,…………6分
故,即,∴解得 …………7分
∴圆的方程为 …………8分
(Ⅲ),由题意可知直线斜率一定存在,令直线AB方程为
得 令
…………9分
                =
解得,…………10分
此时直线…………11分
当时,直线
圆心在第四象限圆M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12分
截得的弦长为…………13分
19. (Ⅰ)由题意得………1分
………2分
又,………3分
数列是以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4分
(II)由(Ⅰ)知()] ………5分
由及得
以上式子相加………6分
, 也适合
,………7分
则…………………9分
………………10分
(Ⅲ)由(Ⅰ)得,即,………11分
数列中,(含项)前的所有项的和是:
……12分
当时,其和是
当时,其和是 ………13分
又因为2011-1077=934=4672,是2的倍数
所以当时,,
所以存在=988使得 ………14分
20.解:(Ⅰ)当时, ………1分
当时,很成立,在上是增函数;………2分
当时,令得或(舍)………3分
令得;令得
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4分
(Ⅱ)由题得,
即.………5分
则,…6分(ⅰ)由无极值点且存在零点,得………7分
解得,于是,.……………………………………………8分
(ⅱ)由(Ⅱ)知,要使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只要方程有两个不等正根,
设两正根为,且,可知当时有极小值.其中这里由于对称轴为,所以,………9分
且,得………10分
【也可用以下解法:由(Ⅱ)知,要使函数有两个极值点,只要方程有两个不等正根,
那么实数应满足 ,解得,………9分
即………10分】
所以有
而,………11分
记,,………12分
有对恒成立,
又,故对恒有,即.………13分
对于恒成立即在上单调递增,
故.………14分
第9题
2
2
2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第10题
A
B
C
D
M
N
P
O
第12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