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声音的产生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让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 2.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声音现象提出探究性问题。 4.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声音的产生作出假设,并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 5.能举例说明声音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重点】 1.能归纳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能举例说明声音与生活的联系。 【学习难点】 能用记录表等方法记录和整理实验现象,并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南 (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发声物体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2.发声的音叉可使平静的水面溅出______,鼓上的纸屑会随鼓面振动而______。发声的物体在______着,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4.在我们的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____________的声音。 5.用橡皮锤敲击音叉的叉股,音叉发出了_________,叉股在_________。 (二)问题银行存折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 3 4 5 二、搜集资料与思考探究 (一)搜集资料 请你从问题银行存折中取出一个你最感兴趣的问题,试着自己搜集材料来解决问题。 (二)理解与应用 1.你认为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2.很多物体都能发出声音,怎样用身边的物体发声? 3.用橡皮锤敲击音叉的叉股,音叉发出了声音,叉股有什么变化? 4.在鼓面上撒些纸屑,用力敲击鼓面有哪些变化? 5.怎样才能使物体停止发声呢?人、蟋蟀、扬声器分别是用什么部位振动发声的? 【学习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有些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2.人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 3.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 4.假如不让物体振动,物体就不会发出声音。( ) 5.只要对钢尺用力,钢尺就能发声。( ) 6.远处有声音传来,一定有物体在振动发声。( ) 7.用手按住锣不让它振动,锣声会变小。( ) 8.只有固体振动能产生声音,气体和液体振动不能产生声音。( ) 9.物体发声时,有的物体振动明显,有的物体振动不明显。( ) 二、取出珍宝(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我们读书的声音是通过( )振动而产生的。 A.舌头 B.嘴唇 C.声带 2.做钢尺发声实验时,尺子一振动,立即用手按住尺子,使它停止振动,这时尺子( ) A.继续发声 B.停止发声 C.声音变小 D.声音变高 3.轻轻敲击锣、鼓,它们( ) A.不发声 B.都能发出声音 4.电视里的声音是通过( )产生的。 A.声带振动 B.话筒振动 C.喇叭振动 5.( )能让发声的鼓面立即停止发声。 A.用手迅速按住鼓面 B.静静地看着鼓面 C.用鼓槌敲击鼓面 D.用更大的力量敲击鼓面 三、拓展实践 观察生活中能发声的物体,找出发声物体振动的部位并记录下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